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河南小麦栽培学  新编
河南小麦栽培学  新编

河南小麦栽培学 新编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绍中,田云峰,郭天财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11600516
  • 页数:5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适用于河南省及黄淮麦区的冬小麦需要的生态条件、小麦生长发育规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小麦加工、机械化及信息化在栽培技术上的应用等内容。系统总结了全国第一产麦大省——-河南省的小麦科研和生产成就及栽培科研的发展,为小麦栽培学发展做出一点一定贡献。
《河南小麦栽培学 新编》目录

第一章 河南小麦的地位及发展概况 1

第一节 河南小麦的生产地位及发展概况 2

一、河南小麦生产在河南省及全国的地位 2

二、河南小麦的发展历程 3

第二节 河南小麦栽培简史及栽培技术的发展 6

一、河南小麦生产简史 6

二、栽培技术演变 8

第二章 河南小麦生态条件及生态区划 17

第一节 气候条件与小麦生产 17

一、小麦生育期间的气候条件 17

二、麦田小气候 24

第二节 麦田土壤的供肥状况 27

一、麦田土壤的一般供肥状况 27

二、全省麦田土壤养分动态演变 34

三、麦田土壤养分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39

第三节 河南小麦生态类型区划分研究 39

一、生态类型区的划分指标与方法 40

二、小麦生态类型的划分与各区特点 43

三、不同类型区小麦生产发展战略 46

参考文献 52

第三章 河南小麦生长发育及器官建成基本规律 54

第一节 小麦的根 54

一、根的发生与生长规律 55

二、根系与地上部生长的关系 61

三、根系生长的主要类型 63

四、不同土壤类型区根系发育特点 64

五、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71

第二节 小麦的茎 74

一、茎的形成与伸长 74

二、茎秆干重的动态变化 76

三、茎秆与穗粒重的关系 77

四、茎秆性状与倒伏 82

第三节 小麦的叶 85

一、叶的形态结构 85

二、叶的分化与叶片数 86

三、叶的生长 88

四、叶片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89

五、叶片与穗粒重的关系 90

第四节 小麦的分蘖成穗 94

一、分蘖的作用 94

二、分蘖的消长规律 95

三、分蘖的成穗规律 99

四、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及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103

第五节 小麦的穗 104

一、幼穗发育时期划分 105

二、幼穗发育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 105

三、雌蕊发育的形态变化及时期划分 109

四、幼穗发育进程 112

五、主茎、分蘖幼穗分化进程的差异 119

六、不同类型品种幼穗发育特点 123

七、影响幼穗发育的因素及促进穗大粒多的途径 125

第六节 小麦的籽粒形成与灌浆 127

一、抽穗、开花与受精 127

二、籽粒形成与灌浆 129

三、河南小麦籽粒灌浆特点及影响因素 131

四、提高粒重的途径与技术措施 132

参考文献 133

第四章 小麦需肥特点与施肥 136

第一节 小麦需肥特点 136

一、小麦体内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 136

二、小麦吸收营养元素的阶段性变化 138

三、小麦不同生育期各器官氮、磷、钾的积累、分配与运转规律 141

四、单位小麦籽粒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和比例 143

第二节 小麦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44

一、测土配方施肥的内涵与作用 144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 146

三、主要参数的确定 149

四、区域推荐施肥技术 151

五、高产麦田几项关键施肥技术探讨 153

参考文献 155

第五章 河南小麦需水特性及土壤水分 158

第一节 土壤水分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58

一、土壤水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58

二、土壤水分对小麦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160

三、土壤水分对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162

四、冬小麦主要生育阶段土壤水分指标 165

第二节 小麦生长季节土壤水分变化 165

一、小麦生长季节农田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 165

二、小麦各主要生育期土壤墒情的分布 168

第三节 小麦的需水特点 172

一、小麦的需水量与需水规律 172

二、小麦各生育阶段棵间土壤蒸发与叶面蒸腾量 173

三、小麦耗水量与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关系 174

四、小麦需水量测定与估算方法 176

五、河南小麦需水量图与灌溉需水量评价 178

第四节 麦田节水灌溉 183

一、小麦各生育期灌水效应 183

二、麦田节水灌溉 185

第六章 河南小麦栽培技术 187

第一节 小麦栽培技术概述 187

一、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187

二、麦田整地 188

三、底肥和种肥的施用 189

四、足墒播种 191

五、播种 192

六、田间管理 202

第二节 河南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209

一、选用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品种 209

二、培育高肥力的地力基础,重视施用有机肥 210

三、深耕细耙,精细整地,优化播种基础,实现苗全苗匀 212

四、超高产小麦的肥水运筹 214

五、超高产麦田病虫害防治 215

六、加强以中耕锄草为主要措施的田间管理及灾害预防 217

七、两个超高产小麦栽培技术实例 217

第三节 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9

一、河南小麦品质概况 219

二、优质强筋麦、弱筋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27

第四节 旱地小麦栽培技术 230

一、旱地小麦的生态条件及生育特点 230

二、水分胁迫对旱地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231

三、旱地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236

第五节 小麦免耕覆盖简化高效栽培技术 251

一、形成的条件与背景 251

二、主要模式和关键技术 252

三、豫南雨养区(北纬33°)示范应用效果 259

四、小麦免耕覆盖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和应用展望 261

第六节 淮南稻茬麦栽培技术 262

一、淮南稻茬麦区的主要生态条件 262

二、限制淮南稻茬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 263

三、淮南稻茬麦常规栽培技术 264

四、稻茬麦不同生态区划分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270

参考文献 275

第七章 轮作与麦田多熟种植 278

第一节 小麦轮作与麦田多熟种植的演变与现状 278

第二节 小麦的轮作倒茬 279

一、轮作倒茬的原理与作用 279

二、轮作倒茬的主要方式 280

三、轮作倒茬的趋势 280

第三节 麦田多熟种植 282

一、麦田多熟种植的概念和原理 282

二、河南麦田多熟种植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282

三、麦田多熟种植的效益分析 283

四、麦田多熟种植的边际效应分析 284

五、麦田主要间作、套种、混作方式 285

参考文献 287

第八章 小麦栽培信息系统 288

第一节 小麦生长信息的监测 288

一、小麦长势信息监测 288

二、麦田土壤水分信息监测与应用 289

三、麦田土壤氮素(肥力)信息监测与应用 292

四、麦田病虫害遥感监测与应用 293

五、冬小麦遥感估产 296

第二节 小麦发育模拟模型 298

一、小麦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298

二、小麦模拟模型的建立 301

第三节 小麦专家系统 306

一、小麦专家系统的应用概述 306

二、小麦专家系统的构建技术 307

三、小麦数据库构建技术 310

四、小麦知识库的构建技术 311

五、小麦模拟模型库构建技术 313

参考文献 314

第九章 河南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及其防治 317

第一节 小麦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317

一、锈病 317

二、白粉病 318

三、纹枯病 319

四、叶枯病 320

五、赤霉病 320

六、病毒病 321

七、全蚀病 322

八、黑粉病 323

九、黑胚病 324

十、小麦胞囊线虫病 325

第二节 小麦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326

一、主要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326

二、小麦蚜虫、红蜘蛛的发生与防治 336

三、黏虫的发生与防治 340

四、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 343

五、其他小麦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346

第三节 小麦主要草害及其防治 349

一、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及为害 349

二、麦田杂草形态特征 349

三、麦田杂草发生规律 351

四、麦田杂草的防除 352

第十章 河南小麦自然灾害及应变管理技术 359

第一节 干旱灾害 359

一、小麦干旱发生的气候成因 359

二、干旱指标 360

三、河南干旱发生规律 363

四、干旱风险分析 364

五、干旱灾害的防御 373

第二节 干热风灾害 374

一、干热风的类型 375

二、干热风发生规律 375

三、干热风的影响及防御 376

第三节 小麦冻害及其预防 377

一、越冬冻害 378

二、冬季冻害 379

三、晚霜冻害 381

四、小麦抗霜栽培技术规程 384

第四节 小麦风雹灾害及其预防 385

一、小麦风灾倒伏 385

二、小麦冰雹灾害 389

第五节 小麦渍害及其防治 391

一、小麦渍害发生的机理及影响 391

二、渍害发生的规律 392

三、麦田渍害防治方法 393

参考文献 394

第十一章 河南小麦储藏与加工 396

第一节 小麦储藏 396

一、小麦的储藏标准 396

二、小麦储藏特性 396

三、储藏期间的品质变化 397

四、储藏技术 399

五、储粮害虫及霉变的发生与防治 401

六、小麦储藏现代化技术展望 404

第二节 小麦加工 404

一、小麦的质量和理化特性 404

二、小麦加工工艺 407

三、小麦加工产品的分类 412

四、小麦的二次加工和综合利用 413

第十二章 河南小麦生产机械化 417

第一节 小麦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417

一、小麦生产机械发展史 417

二、河南小麦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及目标 418

第二节 耕地整地机械 418

一、概述 418

二、耕地整地机械技术要点 419

三、耕整地机械的类型 420

四、耕整地机具检查与调整 425

五、耕整地作业方法 429

六、耕整地作业质量 431

第三节 播种机械 433

一、对播种机的农业技术要求 433

二、播种机的使用调整 433

三、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的性能及应用 436

四、免耕播种机的性能特点 437

五、现代播种机监控系统和精准播种技术 437

第四节 排灌机械 438

一、排灌机械的种类及配套动力机 438

二、农用水泵的构造特点 439

三、水泵的安装使用 441

第五节 植保机械 443

一、植保机械的作用和意义 443

二、植保机械的农艺技术要求 443

三、植保机械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444

第六节 小麦收割、脱粒机械 446

一、小麦的机械收获方法及农业技术要求 446

二、小麦收割机械 447

三、脱粒机 449

四、小麦联合收割机 452

五、操作要领 458

六、注意事项 458

第七节 农业机械的信息化与精细农业 459

一、变量播种机 460

二、精细变量施肥机 462

三、精细灌溉设备 462

四、具有测产功能的小麦联合收割机 463

参考文献 464

第十三章 河南小麦生产收益 465

第一节 小麦收益核算方法 465

一、小麦生产成本的构成与计算 465

二、小麦生产成本构成变化的特点 475

三、小麦成本(C)、产量(V)、利润(P)相互关系的分析 476

第二节 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478

一、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分析的原则与方法 478

二、近期河南省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481

三、河南与美国粮食生产成本收益的比较 483

第十四章 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与发展 490

第一节 河南省小麦品种概况 490

一、小麦品种的演变概况 490

二、小麦品种的审定概况 493

三、育成品种亲本分析 494

四、小麦育种概况 495

第二节 河南小麦品种性状演变 496

一、生物学性状的演变 497

二、产量潜力、产量构成因素的演变 497

第三节 河南小麦品种的展望 500

第四节 主要优良品种简介 504

一、郑麦9023 504

二、周麦18号 505

三、矮抗58(百农AK58) 505

四、豫麦49-198 506

五、新麦18号 506

六、周麦16号 507

七、偃展4110 507

八、泛麦5号 508

九、豫麦70号(内乡188) 509

十、郑麦366 509

十一、新麦19号 510

十二、豫麦57号(漯麦4号) 510

十三、平安6号(南阳996) 511

十四、开麦18 511

十五、郑麦004 512

十六、洛旱6号 512

十七、洛旱2号 513

十八、周麦22号 513

十九、洛麦21号 514

二十、许科1号 514

二十一、豫农202 515

二十二、郑育麦9987 515

二十三、04中36 516

二十四、洛旱7号 517

二十五、众麦1号(睢科1号) 517

二十六、太空6号 518

二十七、西农979 518

二十八、花培5号 519

二十九、新麦208 519

三十、花培6号 520

三十一、周麦23(周9823) 520

三十二、漯麦9号(漯9908) 521

三十三、中育12号(04中70) 521

三十四、周麦21(周优102) 522

三十五、济麦4号 523

参考文献 523

附表 河南省各市1985~2008年小麦生产情况 52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