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棉纺手册 第2版(第二分册)
棉纺手册 第2版(第二分册)

棉纺手册 第2版(第二分册)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棉纺手册》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纺织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
  • 页数:562 页
图书介绍:
《棉纺手册 第2版(第二分册)》目录

第五章 精梳 1

第一节 小卷准备方法 1

第二节 条卷机 3

一、条卷机的主要技术特征和传动图 3

(一)主要技术特征 3

(二)A191系列型条卷机传动图 4

(三)FA331型条卷机传动图 4

二、传动计算及工艺配置 8

(一)速度 8

1.A191系列型条卷机速度计算 8

2.FA331型条卷机速度计算 8

(二)定量 9

(三)牵伸 9

1.A191系列型条卷机 9

2.FA331型条卷机 11

(四)隔距 12

(五)加压 13

1.A191系列型条卷机 13

2.FA331型条卷机 15

(六)小卷满卷长度、重量和满卷时间 16

三、瑞士立达(Rieter)E2/4a条卷机的特征 16

四、小卷质量 17

(一)小卷质量参考指标 18

(二)小卷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8

第三节 并卷机和条并卷联合机 19

一、瑞士立达(Rieter)E4/1a型并卷机主要技术特征 19

二、日本丰和(Howa)DY NO.5 型条并卷联合机主要技术特征 20

第四节 精梳机 22

一、精梳机的主要技术特征 22

(一)国产精梳机的主要技术特征 22

(二)瑞士立达和日本丰和精梳机的主要技术特征 26

二、传动图 31

(一)A201B、C、D型 31

(二)FA251A型 31

(三)精梳机的变换齿轮和皮带轮 31

三、传动计算及工艺配置 31

(一)速度 31

(二)定量 40

(三)喂给棉长度和有效输出长度 41

1.沟槽系数 41

2.喂卷罗拉喂给长度L1 42

3.给棉罗拉喂给长度L2 42

4.分离罗拉有效输出长度L8 44

(四)牵伸 44

1.机械总牵伸E 44

2.实际总牵伸E′ 45

3.部分牵伸 45

(五)隔距 53

1.锡林隔距 53

2.落棉隔距 54

3.顶梳进出与深度隔距 55

4.顶梳和后分离皮辊间的隔距 56

5.给棉罗拉的进出位置 57

6.牵伸罗拉中心距 57

7.毛刷插入锡林深度 58

8.毛刷与三角气流板间隔距 59

9.车头分度盘偏心短轴与动力分配轴中心偏距 60

(六)定时定位 60

1.A201系列型各机构的运动配合 60

2.各机构的安装定时、定位 60

3.落棉刻度盘分度在12时,顶梳的安装尺度及其摆动角度 60

(七)加压 63

(八)集棉器和喇叭头口径 65

(九)喂棉方式 65

(十)A201系列型加压计算 66

1.给棉罗拉加压(每端) 66

2.后分离皮辊加压(每端) 67

3.钳板加压 68

(十一)精梳工艺配置实例 69

四、国产精梳机的分离、钳板传动机构 72

(一)A201B、C、D型精梳机的分离机构 72

(二)FA251A型精梳机的分离机构 76

(三)A201C、D型和FA251A型精梳机的分离运动位移值 77

(四)FA251A型精梳机的车头钳板轴传动机构 80

五、精梳棉条的质量 81

(一)精梳棉条质量参考指标 81

(二)精梳落棉率 81

(三)提高精梳棉条质量的主要途径 81

1.减少棉结杂质 81

2.降低精梳条干不匀率 82

(四)精梳条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86

六、主要工艺部件规格 88

(一)锡林规格 88

1.锡林针板座 88

2.锡林针板 88

(二)顶梳片规格 88

(三)锡林和顶梳的植针传统规格 91

(四)钳板规格 94

(五)精梳机罗拉和皮辊 94

1.分离罗拉 94

2.给棉罗拉 98

3.牵伸罗拉 98

4.分离皮辊 98

5.牵伸皮辊 99

(六)A201系列型台面压辊 99

(七)A201系列型毛刷 100

(八)A201、A201A型精梳机分离凸轮 100

(九)A201C型精梳机动力分配轴 102

第六章 并条 103

一、并条机主要型号、技术特征、传动图及其计算 103

(一)并条机主要型号、技术特征 103

1.并条机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 103

2.老式并条机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 106

3.国外并条机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 107

(二)传动图 108

(三)传动计算 109

二、工艺配置 116

(一)棉条定量 117

1.配置棉条定量的参考因素 117

2.棉条定量选用范围 117

(二)工艺道数及棉条排列 117

1.纯棉纺工艺道数 118

2.化纤混纺工艺道数 118

3.不同混纺比与棉条排列方法 118

(三)牵伸配置 118

1.总牵伸 118

2.各道并条机的牵伸分配 119

3.主牵伸 119

4.部分牵伸 120

5.张力牵伸 120

(四)压力棒工艺配置 122

(五)罗拉握持距 123

1.罗拉握持距的配置 123

2.三上四下曲线牵伸握持距计算 124

3.压力棒牵伸握持距计算 127

(六)罗拉加压 129

1.牵伸型式与加压重量 129

2.弹簧测压 129

(七)并条圈条容量 132

1.圈条容量计算公式 132

2.常用条筒直径的圈条容量 132

3.圈条最大容量时的气孔直径、条筒直径及二者比值 132

4.圈条定长装置 133

5.条筒直径、偏心距、速比的工艺配置 135

6.圈条不良的因素及其调整方法 136

7.圈条牵伸E0的选用 136

三、棉条质量 137

(一)熟条质量参考指标 137

(二)提高棉条质量的主要方法 137

1.改善棉条质量的主要途径 137

2.并条机常见故障和质量守关 138

3.常见熟条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39

四、并条机新技术 141

(一)新型牵伸及清洁装置 141

1.新型牵伸装置性能对比 141

2.三种清洁装置简介 143

(二)自调匀整装置 144

1.A272型并条机SPY自调匀整装置 144

2.青泽(Zinser)720/2型并条机LEV-A-MAT型自调匀整装置 145

(三)增容装置 145

1.棉条在进入条筒前进行压缩 146

2.棉条在条筒内进行压缩 146

(四)自动换筒装置 148

五、主要工艺零部件规格 150

(一)罗拉 150

(二)皮辊 151

(三)集棉器 151

(四)喇叭头 155

(五)A272型并条机加压弹簧 155

第七章 粗纱 158

一、粗纱机主要型号、技术特征、传动图及其计算 158

(一)粗纱机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 158

1.单程粗纱机主要技术特征 158

2.历年粗纱机主要型号及技术特征简介 161

3.引进国外粗纱机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 163

(二)传动图 167

(三)传动计算 168

1.速度 168

2.牵伸 169

3.捻度Tt 170

4.卷绕密度 171

(四)差动机构和不一致系数的计算 175

1.差动机构的计算 175

2.不一致系数的计算 176

二、工艺配置 176

(一)定量 176

(二)锭速 177

(三)牵伸 178

1.总牵伸倍数 178

2.部分牵伸 178

(四)罗拉握持距及皮圈钳口隔距配置 179

1.各种牵伸型式罗拉握持距配置 179

2.三上四下曲线牵伸握持距计算 179

3.皮圈钳口隔距配置 182

(五)罗拉加压 182

(六)捻系数 184

1.捻系数αt的计算公式 184

2.捻系数的经验公式和一般选用范围 188

3.影响捻系数的因素 189

4.捻系数的调整和控制 190

(七)卷绕密度 191

1.轴向卷绕密度 191

2.径向卷绕密度 192

(八)集合器及导条喇叭头口径配置 193

1.前区集合器口径配置 193

2.中区集合器及导条喇叭头口径配置 193

(九)卷装容量计算 193

1.卷装体积计算 193

2.卷装重量计算 194

3.卷装容量 195

三、质量 195

(一)质量参考指标 195

(二)改善质量的主要工作 196

(三)粗纱机张力控制 196

1.卷绕张力的一般控制方法 196

2.伸长率的控制 197

(四)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99

四、技术改进 201

(一)牵伸部分 201

1.清洁装置 201

2.加压装置 201

3.牵伸装置 203

(二)加捻卷绕部分 203

1.锭翼 203

2.张力调节装置 205

3.防细节装置 207

(三)自动化装置 209

1.慢速起动装置 209

2.光电自停装置 211

五、主要工艺零部件、专用器材规格 212

(一)罗拉 212

1.A453B型粗纱机罗拉规格 212

2.A456C型粗纱机罗拉规格 212

3.粗纱机罗拉沟槽规格 213

4.粗纱机滚花罗拉规格 214

(二)皮辊 214

(三)弹性上皮圈架及曲面下销棒 216

1.A456C型粗纱机弹性上皮圈架 216

2.A456C型粗纱机弹性上皮圈架钳口隔距块 216

3.A456C型粗纱机曲面下销棒 217

(四)皮圈、双皮圈弹性牵伸用丁氰皮圈基本尺寸 218

(五)锭子 218

(六)锭翼压掌及假捻器 218

1.锭翼 218

2.压掌 220

3.假捻器 220

(七)集合器和导条喇叭头 220

1.导条喇叭头规格 220

2.A456C型粗纱机中区集合器 220

3.粗纱机前区集合器规格 222

(八)筒管 222

(九)木锭 223

第八章 细纱 224

第一节 细纱机的技术特征、传动图及其计算 224

一、细纱机的主要技术特征 224

二、主要型号传动图与传动计算 232

(一)A513C型细纱机传动图 232

(二)传动计算 233

三、国外细纱机的主要技术特征 238

第二节 工艺配置 240

一、牵伸工艺 240

(一)总牵伸倍数 240

1.常用牵伸装置总牵伸倍数的选用范围 240

2.纺纱条件对总牵伸倍数的影响 240

(二)后牵伸区工艺参数的选择 240

(三)前牵伸区工艺参数的选择 240

1.前牵伸区罗拉中心距与浮游区长度 242

2.皮圈钳口隔距 243

3.前、中牵伸罗拉加压常用范围 243

4.前区集合器开口尺寸 244

(四)纯棉纺细纱主要牵伸工艺的特性测试 244

1.牵伸罗拉钳口握持力的测试实例 244

2.牵伸力测试 244

3.皮圈牵伸区纵向摩擦力界测试 246

(五)国外典型牵伸工艺 246

1.总牵伸 246

2.细纱牵伸分配 247

3.牵伸罗拉加压 248

4.罗拉中心距 248

5.几种牵伸装置的工艺配置示例 249

二、加捻卷绕工艺 249

(一)纱条捻度 249

1.加捻卷绕过程中纱条上动态捻度分布 251

2.纺纱段纱条捻度变化规律 251

3.纺纱段纱条捻度与卷绕工艺的关系 252

(二)纱条张力 252

1.加捻卷绕过程中纱条上张力分布 252

2.气圈底端张力的表达式 252

3.一落纱过程中纺纱张力变化曲线 253

4.纺纱张力与卷绕工艺的关系 253

(三)气圈形态 254

(四)一落纱断头分布规律 256

(五)卷绕部分断面工艺 256

(六)卷装容量 260

(七)钢领与钢丝圈 263

1.钢领与钢丝圈的选配 263

2.钢丝圈号数选用和轻重掌握要点 264

3.钢丝圈的运转性能 267

4.钢丝圈线速 269

5.国外钢领、钢丝圈使用示例 270

6.钢丝圈清洁器隔距 271

7.钢领直径、筒管直径与最小卷取角关系 272

8.细纱机锭速与钢领修复和钢丝圈调换的周期 273

(八)锭子 274

1.高速锭子的结构特点 274

2.振动特性和功率消耗 274

3.锭子的加油 275

4.国外锭子结构 275

(九)细纱捻系数和捻缩率 277

1.常用细纱捻系数 277

2.常见织布和针织用纱捻系数示例 278

3.化纤纯纺、混纺纱捻系数 279

4.捻缩率 282

第三节 细纱疵品、疵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283

一、条干不匀的产生原因 283

二、成形不良的产生原因 285

三、细纱疵点(合成纤维纱) 287

第四节 细纱技术发展和技术改造 287

一、细纱机的系列化 287

(一)细纱机主要参数系列 288

(二)牵伸机构主要参数系列 288

二、老机的技术改造 288

(一)前罗拉采用滚针轴承 288

(二)改进牵伸传动机构 289

(三)磁性大铁辊加压 289

(四)重锤杠杆加压 291

三、细纱机新技术 293

(一)超长细纱机 293

(二)V型牵伸 293

(三)气压加压 295

(四)细纱断头检测装置 298

1.细纱断头检测装置的三种应用方式 299

2.技术性能 299

(五)龙带传动巡回清洁器 299

(六)柯威马脱(Co-We-Mat)集体落纱装置 300

第五节 主要零部件、专用器材和附属设备 304

一、弹簧加压摇架 304

(一)弹簧加压摇架技术特征 304

(二)国外弹簧加压摇架技术特征 307

二、滚珠轴承上罗拉 309

(一)SL系列 309

(二)PZ系列 310

(三)SLG系列 310

三、罗拉及罗拉滚针轴承 311

(一)罗拉 311

(二)LZ系列罗拉滚针轴承 314

四、皮圈销 314

(一)A512、A513型细纱机上、下皮圈销 314

(二)常用的双短圈上下皮圈销 315

五、锭子 317

(一)锭子型号系列规格 317

(二)细纱、捻线锭子的主要结构尺寸 320

六、钢领 320

1.钢领型号 320

2.钢领型号与边宽规格 320

3.钢领外形尺寸和截面形状 321

4.钢领表面光洁度 322

5.钢领尺寸系列 322

6.钢领技术要求 322

七、钢丝圈 323

1.平面钢丝圈种类 323

2.钢丝圈圈形规格 323

3.钢丝圈的重量规格 323

4.钢丝圈的技术要求 334

八、皮辊胶管 334

(一)胶管技术要求 334

1.规格和尺寸允差 334

2.外观质量 334

3.物理机械性能 335

(二)皮辊制作要求 335

(三)皮辊的表面处理与涂料 336

1.酸处理 337

2.漆酚生漆涂料 338

3.生漆炭黑涂料 338

4.树脂炭黑涂料 339

5.<797> <809> 涂料 340

九、皮圈 341

(一)丁腈皮圈的技术要求 341

1.规格和允差尺寸 341

2.外观质量 341

3.物理机械性能 342

(二)丁腈皮圈的表面处理 342

1.酸处理配方 342

2.配用方法 342

3.胶圈酸处理方法 343

4.胶辊、胶圈的保管 343

十、橡胶清洁辊(绒辊) 343

1.质量要求 344

2.规格尺寸 344

3.使用方法 344

十一、筒管 344

(一)经纱、纬纱塑料管 344

1.塑料管材料 344

2.几种塑料管材料的性能 344

3.经纱塑料管的技术要求 344

4.纬纱塑料管的技术要求 345

5.几种经纱塑料管的参考尺寸 345

6.几种自动换梭式纬纱塑料管的参考尺寸 347

7.使用注意事项 348

(二)木管 349

1.木管材料 349

2.术管的技术要求 349

3.几种自动换梭式纬纱木管参考尺寸 349

4.使用注意事项 350

十二、锭带 350

(一)普通锭带 351

(二)橡胶锭带 351

(三)使用方法 352

十三、辅机和附属设备 353

(一)落纱机 353

1.AU512型手推式落纱机主要技术特征 353

2.AU513-18 0 AU513A-20 5型电动落纱机主要技术特征 353

(二)巡回吹拭清洁器 354

(三)其他辅机 355

第九章 自捻纺 358

第一节 自捻纺的技术经济效益 358

第二节 自捻纺名词解释及符号说明 359

第三节 国产自捻纺纱机 361

一、主要技术特征 361

二、传动图 363

(一)CZ-1 型自捻纺机传动图 364

(二)CZM-1 型自捻纺机传动图 365

三、工艺计算(以CZ-1 型自捻纺机为例) 366

(一)变换齿轮表 366

(二)工艺参数计算 366

1.牵伸计算 366

2.张力牵伸计算 370

3.速度与周期长度计算 371

4.产量计算 371

四、BR251型再割机的技术特征 372

1.型式 372

2.最大喂入定量 372

3.喂入形式 372

4.出条速度 372

5.最大产量 372

6.出条定量 372

7.输出条筒规格 372

8.罗拉、皮辊规格 372

9.胶辊加压型式及最大压力P 372

10.工作区隔距 373

11.总牵伸及牵伸分配范围 373

12.水冷装置 373

13.电动机配置 373

14.外廓尺寸 374

第四节 工艺流程 374

一、自捻纺工艺流程 374

(一)色纺工艺的工艺流程 374

(二)腈纶膨体自捻纺的工艺流程 374

(三)本色涤粘自捻纺工艺流程 374

(四)维纶牵切自捻纺工艺流程 375

二、国外自捻纺工艺流程简介 375

第五节 原料选配 376

一、涤纶有色纤维的物理指标与可纺性 376

二、腈纶混合条的物理性能与可纺性 378

三、维纶牵切原料性能及可纺性 378

第六节 工艺配置 379

一、色纺工艺 379

(一)原料选用 379

(二)混色、配色与色号分类 380

(三)混和方式 382

1.清花前纤维混和 382

2.并条时条子混和 382

(四)开清梳工艺 382

(五)并条工艺 385

(六)自捻纺工艺 385

(七)追加捻工艺 385

1.筒子退绕方式 385

2.追加捻系数的选择 385

(八)适应品种 394

二、维纶牵切自捻纺工艺 397

(一)维纶丝束牵切工艺 397

(二)再割工艺 398

(三)自捻纺工艺 399

(四)追加捻工艺设计(实例) 400

三、腈纶膨体工艺 401

四、自捻纺的产品质量考核标准 402

第七节 行星轮系、搓辊与半周期捻度测量仪 405

一、行星轮系与搓辊平衡 405

二、搓辊 408

三、自捻纱半周期捻度测量仪 409

第十章 转杯纺纱(气流纺纱) 410

第一节 转杯纺纱机 410

一、转杯纺的成纱原理及纺纱器示意图 410

二、转杯纺纱机的型号、技术特征、传动图及其计算 412

(一)转杯纺纱机的型号及技术特征 412

1.转杯纺纱机的主要型号及技术特征 412

2.国外转杯纺纱机主要技术特征 420

(二)传动图 423

1.SQ1型转杯纺纱机传动图 423

2.A591型转杯纺纱机传动图 423

(三)传动计算 423

1.速度 423

2.捻度 427

3.牵伸倍数 427

4.纺纱杯内再并合倍数 427

三、工艺配置 428

(一)给棉喇叭头开口尺寸 428

(二)给棉罗拉规格及加压 429

(三)给棉板和分梳面长度 429

(四)分梳辊转速 429

(五)纺纱器主要部件的规格 430

1.纺纱器 431

2.分梳辊 431

3.纺纱杯 432

4.隔离盘 432

5.阻捻盘或假捻盘 433

(六)纺纱杯转速 434

1.纺纱杯转速与纺纱杯直径选用范围 434

2.纺纱杯转速常用范围 434

3.纺纱杯转速、直径与功耗的关系 434

(七)筒子卷装容量 435

(八)纺纱号数和棉条定量 435

(九)张力牵伸 435

1.选用张力牵伸的主要因素 436

2.张力牵伸与质量、断头关系 436

(十)捻度配置 436

1.实际捻度与品质指标的关系 436

2.捻度的选配 436

(十一)排杂纺纱器 437

1.SQ1-A型排杂纺纱器主要规格 438

2.SQ1-A型排杂纺纱器的结构示意图 438

3.结构特点 439

4.效果 439

(十二)纺杯运转性能和车间含尘量指标及其测试 439

1.真空度 439

2.机器排风 439

3.纺杯轴承 440

4.车间空气含尘量 440

(十三)纺纱工艺设计及机器配备示例 440

1.96tex(6英支)转杯纱工艺设计及1000锭设备配置示例 440

2.58tex(10英支)转杯纱工艺设计及2000锭设备配置示例 441

3.36tex(16英支)转杯纱工艺设计及5000锭设备配置示例 442

4.29tex(20英支)转杯纱工艺设计及5000锭设备配置示例 443

四、转杯纱结构与特征 444

(一)转杯纱的结构 444

1.转杯纱中纤维的排列形态与环锭纱对比 445

2.转杯纱中纤维的转移程度 445

3.转杯纱的缠绕纤维 447

4.转杯纱截面内捻回的分布 448

(二)转杯纱的特性 450

1.条干 451

2.棉结杂质数 451

3.捻度 451

4.其他 451

五、转杯纱质量 451

(一)转杯纱质量要求 451

(二)提高转杯纱质量的主要途径 451

(三)转杯纺纱疵的主要成因和防止措施 457

六、转杯纺纱机主要零部件专用器材 459

(一)纺纱杯主要规格 459

(二)隔离盘、阻捻盘主要规格 459

(三)分梳辊主要规格 460

(四)分梳锯齿条主要规格 460

(五)转杯纺专用轴承 461

1.纺纱杯轴承ZQ1A 461

2.分梳辊轴承ZQ2 462

3.张力轮轴承ZQ3 462

4.引纱皮辊轴承ZO4 462

(六)筒管主要规格 462

(七)龙带主要规格 463

七、转杯纺纱机的附属装置及设备 464

第二节 转杯纺的其它工序工艺流程、质量要求和成纱加工的产品品种 466

一、转杯纺的其它工序工艺流程 466

(一)纺一般原棉的前纺工艺流程 466

(二)纺高含杂低级棉的前纺工艺流程 466

(三)纺化纤混纺的前纺工艺流程 466

二、转杯纺工艺质量要求 466

三、转杯纺成纱加工的产品品种 467

第十一章 后加工 472

第一节 络筒 472

一、络筒机主要型号、技术特征、传动图及其计算 472

(一)主要型号及技术特征 472

1.络筒机主要型号及技术特征 472

2.国外络筒机主要型号及技术规格 473

(二)传动图 474

1.1332M型槽筒式络筒机传动图 474

2.奥托康纳络筒机传动图 474

(三)传动计算(以1332M型络筒机为例) 474

二、工艺配置 477

(一)速度 477

(二)卷装容量 477

1.圆锥形筒子卷装容量的计算 477

2.圆柱形筒子卷装容量的计算 481

3.圆锥形筒子的卷绕密度实例 481

(三)张力器 482

1.张力球 482

2.张力圈 482

3.筒子架压力补偿器 483

4.均匀络纱张力的措施 484

(四)清纱器 484

1.机械式清纱器 484

2.电子清纱器 487

三、常用结头和捻接器 491

(一)结头形状及质量 491

(二)空气捻接器 491

(三)两种打结机结头不良的主要原因 494

四、筒子质量 495

(一)筒子纱质量要求 495

1.筒子纱质量考核 495

2.筒子成形的要求 496

(二)疵品、成形不良及其产生原因 497

1.筒子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497

2.筒子成形不良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498

(三)筒子外观质量检验规定 500

五、络筒机主要零部件、专用器材 501

(一)胶木槽筒 501

(二)筒管 502

1.圆锥形筒管 502

2.圆柱形筒管 503

第二节 并纱 504

一、并纱机主要型号、技术特征、传动图及计算 504

(一)并纱机主要型号及技术特征 504

(二)传动图 506

1.1381型并纱机 506

2.G081型并纱机 506

(三)传动计算(以1381型并纱机为例) 507

二、工艺配置 508

(一)速度 508

(二)张力球、落针、导纱瓷牙 508

三、并筒质量 510

(一)并筒质量要求 510

(二)并筒疵品及其产生的原因 510

第三节 捻线 510

一、捻线机主要型号、技术特征、传动图及其计算 510

(一)主要型号及技术特征 510

1.捻线机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 511

2.国外倍捻机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 512

(二)传动图 513

1.捻线机传动图 513

2.倍捻捻线机传动图 515

(三)传动计算(以A631型捻线机为例) 516

二、工艺配置 521

(一)罗拉转速n1 521

(二)捻度 521

1.股线捻系数的选择 521

2.捻伸率或捻缩率 522

(三)干、湿捻的比较 527

(四)纱线穿绕方式 528

(五)股线的准备工艺 528

1.几种捻线准备工艺的比较 528

2.并捻联合机单纱筒子分段方式 528

(六)钢丝圈 528

(七)卷装容量 528

1.几种号数的股线卷装 528

2.卷装容量 528

三、股线质量 531

(一)控制股线质量的途径 531

1.重量偏差与重量不匀率 531

2.捻度和捻度不匀率 531

3.强力和强力不匀率 532

(二)股线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532

四、主要工艺部件、零件、专用器材 534

(一)钢领(参阅第八章细纱) 534

(二)钢丝圈(参阅第八章细纱) 534

(三)锭子(参阅第八章细纱) 534

(四)捻线筒管 534

第四节 热定捻 535

一、定捻设备 535

(一)蒸纱锅主要型号及技术特征 535

(二)日本热定捻机型号及技术特征 535

(三)其它定捻方法 538

二、定捻品种 538

三、工艺配置 539

(一)定捻工艺示例 539

(二)定捻前准备工作 539

(三)定捻后的质量变化 540

(四)常见疵筒及蒸纱锅的故障 540

1.常见疵筒 540

2.蒸纱锅故障的主要原因 540

第五节 摇纱 540

一、摇纱机主要型号、技术特征、传动图及其计算 540

(一)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 540

(二)传动图 540

(三)工艺计算 542

1.按长度成绞的满绞齿轮配置 542

2.按重量成绞的满绞齿轮配置 544

二、工艺配置 549

(一)纱框速度 549

(二)纱框设计周长 549

三、绞纱线质量 549

(一)绞纱线质量考核指标 549

(二)绞纱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551

第六节 成包 552

一、绞纱成包 552

(一)成包机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 552

(二)工艺配置 553

1.小包纱重量 553

2.每小包的纱团数 554

3.链条绞成包 555

4.大包、中包、小包体积参考尺寸 556

(三)纱包质量 556

1.内在质量 556

2.包装质量 556

二、筒子纱(线)成包 556

(一)筒子单量 556

(二)不同回潮率时每包筒子重量 557

(三)筒子包质量 558

1.简装布包的质量要求 558

2.纸箱包装的质量要求 5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