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2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835 页
图书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2》目录

第一章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实行全国性抗战,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 1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方针、步骤和准备 1

目录 1

二、重要战役战斗一览表三、战绩统计表 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全国抗战的实现 10

第三节 “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16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 23

第二章 我军挺进华北、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和坚持东北抗日斗争 29

第一节 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配合友军作战 29

一、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29

二、华北战局危急,八路军向冀察晋绥四省交界地区挺进 31

三、中共中央军委适时变更八路军的战略部署,强调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争 33

四、第一一五师发起平型关战役,首战告捷 36

一、各战略阶段敌、友、我军序列表 37

五、八路军在日军之翼侧和后方作战,配合友军保卫忻口、太原 40

第二节 八路军实行战略展开,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粉碎日军的围攻,创建抗日根据地 48

一、第一一五师一部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八路围攻” 50

二、第一二○师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围攻 56

三、第一二九师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九路围攻” 61

四、第一一五师主力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午城、井沟战斗 69

五、粉碎日军对陕甘宁边区的进犯 72

六、山西、河北、山东等地人民抗日武装的建立和游击战争的开展 74

四、各战略阶段敌我态势图及重要战役战斗要图 78

第三节 毛泽东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两篇重要军事著作 78

第四节 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迅猛发展 84

一、八路军一部挺进冀鲁平原,发展敌后游击战争 84

二、发展和保卫山区抗日根据地 93

一、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向皖南、皖中集中 109

第五节 新四军实行战略展开,在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 109

二、华中地区形势和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方针部署 112

三、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114

一、积极打击与牵制日军,配合华北、华中军民抗战 122

第六节 东北抗日联军继续坚持抗日游击战争 122

二、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环境中坚持斗争 128

本章小结 135

第三章 广泛深入开展游击战争,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开辟华南抗日根据地 142

第一节 武汉失守后的形势。我党我军的方针和任务 142

第二节 八路军主力挺进冀鲁平原和粉碎日军对山区各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150

一、八路军主力挺进冀鲁平原,协同当地武装粉碎日军的“扫荡” 152

二、粉碎日军对山区各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160

第三节 实行自卫反击,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一次反共高潮 170

一、陕甘宁边区军民坚持自卫原则,制止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 171

二、阎锡山制造“十二月事变”,山西新军和八路军打退阎军的进攻 173

三、晋冀鲁豫地区我军反击顽军的进攻 178

第四节 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连续“扫荡” 181

一、粉碎日军1940年春、夏季“扫荡” 184

二、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交通破击战 194

三、加强根据地和军队建设,巩固大发展成果 197

第五节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201

一、战役意图和兵力部署 202

二、战役经过 203

三、战役的作用和影响 214

第六节 新四军东进北上,发展华中抗日游击战争 215

一、新四军向淞沪、扬中、皖东、豫皖苏边及皖东北发展 216

二、贯彻向东发展的方针,开辟苏北,粉碎日军“扫荡”和顽军进攻 220

三、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率主力北上,八路军第二纵队主力南下,协同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224

一、豫鄂边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 232

第七节 豫鄂边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232

二、豫鄂边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游击队的统 236

三、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 241

第八节 开展与坚持华南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 243

一、东江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243

二、珠江三角洲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248

三、海南岛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250

本章小结 254

第四章 战胜严重困难,坚持敌后抗战 259

第一节 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时期的形势。我党我军的方针和任务 259

一、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我党我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264

第二节 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 264

二、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新四军皖南部队遭受重大损失 267

三、重建新四军军部,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 270

第三节 华北敌后军民开展反“扫荡”、反“蚕食”和反“治安强化运动”斗争 274

一、华北日军的企图,我军的方针和任务 274

二、粉碎日军对平原抗日根据地的春、夏季“扫荡” 275

三、开展反封锁、反“蚕食”斗争 279

四、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者积极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 282

五、粉碎日军对山区抗日根据地的秋、冬季“扫荡” 283

六、反对敌人的第一、第二、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 292

第四节 粉碎敌顽夹击,坚持华中敌后抗战 294

一、讨伐伪军李长江部。粉碎日军对盐阜、苏中和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296

二、苏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反“清乡”斗争 299

三、阻击顽军东犯,坚持淮北、淮南抗日阵地 301

四、发展皖中抗日游击战争 304

五、发展鄂豫边区抗日游击战争 304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形势。我党的方针政策和我军的任务 308

第五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形势。我党我军的方针和任务。华北敌后军民战胜严重困难的斗争 308

二、华北敌后军民展开春、夏季反“扫荡”作战,打破敌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 310

三、粉碎敌秋、冬季“扫荡”,打破敌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 325

四、深入开展反“蚕食”斗争,扭转根据地退缩局面 328

五、深入发动群众,普遍加强根据地和军队建设,克服严重困难 329

第六节 华中敌后军民展开反“清乡”、反“清剿”和反“扫荡”斗争 333

一、苏南、苏中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反“清乡”和反“清剿”斗争 334

二、开展和坚持浙东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337

三、粉碎敌对淮海、淮北和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冬季“扫荡” 339

四、鄂豫皖边区军民粉碎敌顽夹击,独立坚持敌后抗战 341

五、放手发动群众,普遍深入地加强各抗日根据地建设 343

本章小结 346

第五章 开展攻势作战,实行局部反攻,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352

第一节 敌后抗战进入恢复发展时期的形势。我党我军的方针和任务 352

第二节 华北我军深入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继续粉碎敌军“扫荡”,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356

一、派出大批武工队、小部队,深入敌占区,开展军事斗争和政治攻势 358

二、开展更加广泛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积极打击敌人 361

三、粉碎敌军春、夏季“扫荡” 365

四、发起卫(河)南、林(县)南战役,开辟卫南、豫北新区 369

五、粉碎敌军秋、冬季“扫荡” 372

第三节 继续开展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斗争,扭转华中敌后抗战局面 382

一、粉碎敌对苏北等地区的春季“扫荡” 384

二、粉碎敌对苏中等地区的“清乡” 388

三、粉碎敌对苏北、淮北、苏中、鄂豫皖边等抗日根据地的“蚕食” 394

第四节 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三次反共高潮 396

第五节 开展攻势作战,实行局部反攻 402

一、华北我军开展春、夏季攻势,拔除根据地内的敌军据点 404

二、华北我军发动秋、冬季攻势,向敌占城镇和交通线推进 411

三、华中我军开展攻势作战,恢复和扩大根据地 418

四、开展冬季大练兵运动 422

第六节 向河南、湘粤边、苏浙皖边敌后进军,开辟新区 423

一、发展河南,绾毂中原 423

二、进军湘粤边,开辟五岭抗日根据地 431

三、南下苏浙皖边,扩大江南抗日阵地 435

第七节 加强攻势作战,猛烈扩大解放区 439

一、1945年初的形势和我党我军的方针、任务 439

二、八路军发动春季攻势 441

三、新四军发动春季攻势 453

四、1945年的夏季形势。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456

五、八路军发动夏季攻势 458

六、新四军发动夏季攻势 473

第八节 发展华南抗日游击战争,巩固与扩大华南抗日阵地 476

一、打退敌军进攻,坚持华南敌后抗战 477

二、向敌占城镇和交通线出击,巩固和扩大华南各抗日根据地 483

三、开展攻势作战,夺取华南反攻阵地 486

本章小结 489

第六章 实行全面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493

第一节 全面反攻前的形势。我党我军的方针和任务 493

第二节 向日伪军占领的城市、交通要道展开大规模进攻 501

一、向敌占大城市及交通要道进军 502

二、夺取敌占中小城市,控制广大乡村 512

第三节 歼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 517

一、继续夺取日伪军控制的中小城镇 518

二、收复热河、察哈尔两省全境 527

三、进军东北 529

本章小结 530

抗日战争的基本经验 533

附件 5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