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涪陵地区土壤 1
第一章 社会概况及农业生产现状 1
第一节 社会概况 1
一、历史沿革 1
二、地理位置及经济地位 1
三、行政区划,土地面积,民族与人口 3
(一)行政区划 3
(二)土地面积 3
(三)民族与人口 4
第二节 农业生产现状 4
一、农业生产条件 4
(一)水利设施 4
(二)农业机械 5
(三)肥料 5
1.农家肥 5
2.化肥 6
(四)畜力 6
(五)能源 6
1.水能与电力 6
2.煤炭与火电 6
3.天然气 7
4.薪柴 7
4.沼气 7
二、农业发展概况 7
(一)地区特点 7
(二)种植业的发展变化 8
(三)农林牧副渔“五业”比重 9
(四)工农业产值与比重 9
第二章 土壤形成条件 10
第一节 地貌 10
一、地貌特征 10
(一)地势起伏大,层状地貌发育 11
(二)地貌类型复杂,以山地为主 11
(三)山脉平行展布,区域分异明显 11
二、地貌形成 11
(一)地质基础 11
(二)外营力 13
1.风化作用 14
2.流水作用 14
3.岩溶作用 14
三、地貌发育简史 14
四、地貌类型、面积、分布 16
(一)中山 16
(二)低山 16
(三)高丘 16
(四)中丘 16
(五)低丘 16
(六)平坝 16
(七)台地 17
五、地貌分区 17
(一)西北低山、丘陵区(Ⅰ) 17
1.垫江丘陵、低山亚区(Ⅰ1) 17
2.丰都、涪陵低山、丘陵亚区(Ⅰ2) 18
3.焦石、大观台地、低山亚区(Ⅰ3) 19
(二)中部中山、台地区(Ⅱ) 19
1.石柱台地、中山亚区(Ⅱ1) 20
2.武隆、南川中山亚区(Ⅱ2) 20
3.彭水、黔江中山、低山亚区(Ⅱ3) 21
(三)东南低山、平坝区(Ⅲ) 21
六、地貌与土壤的关系 22
第二节 成土母质 22
一、地层展布 22
(一)条状展布 22
(二)轴对称展布 23
(三)地层出露较全,岩石性质复杂 23
二、成土母质 23
(一)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积物 23
1长江、乌江灰棕冲积物 23
2.西北部中小河流紫色冲积物 23
3.中部及东南部中小河流黄色、黄红色冲积物 28
(二)第四系更新统冰水沉积物 28
(三)第四系更新统老冲积物 28
(四)第三系至白垩系东湖群川东正阳组砖红色砂砾岩风化物 28
(五)侏罗系紫色砂泥岩风化物 29
1.蓬莱镇组棕紫色砂泥岩风化物 29
2.遂宁组红棕紫色砂泥岩风化物 29
3.沙溪庙组灰棕紫色砂泥岩风化物 29
4.自流井群暗紫色砂泥岩风化物 30
(六)三迭系灰岩、砂岩、页岩风化物 31
1.须家河组黄色砂页岩风化物 31
2.雷口坡组/巴东组灰岩、紫色页岩风化物 32
3.嘉陵江组石灰岩风化物 32
4.飞仙关组/大冶组暗紫色砂泥岩、灰岩风化物 33
(七)二迭系燧石灰岩风化物 33
(八)泥盆系灰岩、砂岩风化物 34
(九)志留系、震旦系黄色砂、页岩、变质岩风化物 34
(十)奥陶系灰岩、页岩风化物 35
(十一)寒武系白云质灰岩、白云岩风化物 35
三、土壤与母质的关系 36
(一)母质是土壤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36
(二)土壤的许多性质由母质决定 36
(三)土壤的矿质养分主要由母质提供 36
(四)土壤类型和发育进程深受母质影响 36
第三节 气候 37
一、气候类型及特点 37
(一)雨量充沛,时空分布不均 38
(二)热量丰富,日照时数少,太阳幅射量低 40
1.年平均气温的地域分布 40
2.农业界限温度 40
3.温度日较差 41
4.无霜期与地温 41
5.日照时数 41
6.太阳幅射量 41
(三)冬无严寒、雨雪少,常有冬干出现 42
(四)春早,低温、寒潮及风雹危害较大 42
(五)初夏高温、雨多、日照少,连阴雨和洪涝灾情较重 42
(六)盛夏酷热气温高,伏旱灾害频繁 42
(七)秋季凉爽,秋雨天气明显 43
(八)雨旱季节分布与相近纬度地区比较有不同特点 43
1.夏季降水集中 43
2.雨季比成都早,但比长江中、下游迟 43
3.初夏多雨,盛夏多旱 43
4.夏季雨旱分布与长江中、下游相同 43
(九)立体气候明显 43
1.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 43
2.季节随海拔高度增加而推迟或提早 43
3.盛夏高温日数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 43
4.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 44
5.日照时数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 44
6.雾日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 44
7.蒸发量与干旱频率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 44
二、常年灾害性气候 44
(一)春季低温寒潮 44
(二)盛夏伏旱高温 45
(三)秋季低温、冷害、绵雨 45
(四)洪涝、风雹及五六月绵雨 45
(五)冬季山区霜、雪、凌、冻 46
三、气候分区 46
(一)暖热伏旱气候区 46
(二)温暖湿润气候区 46
(三)冷凉特湿气候区 46
四、气候与土壤的关系 47
(一)气候与土壤类型 47
(二)气候与土壤有机质 47
(三)气候与土壤养分 47
(四)气候与土壤浸蚀 47
(五)气候与土壤熟制和生产水平 47
第四节 水文 47
一、水系分布 47
二、主要河流水文特点 48
(一)长江 48
(二)乌江 48
(三)酉水河 48
(四)龙河 48
(五)高滩河 48
(六)渠溪河 48
(七)梨香溪 49
(八)大溪河(鸭江河) 49
(九)芙蓉江 49
(十)郁江 49
(十一)阿蓬江(濯河) 49
(十二)梅江河 49
三、区域水文特征 49
(一)地表迳流 49
1.年迳流深及地域分布 49
2.迳流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 49
3.泥沙 49
4.蒸发量 50
(二)地下水 50
1.地下水的形成 50
2.地下水的类型 51
(三)水资源 51
1.水资源总量 51
2.当地水资源 51
3.外来水资源 51
4.水质污染现状 54
5.水资源丰缺及时空分布情况 54
四、水文与土壤的关系 55
(一)地表迳流与土壤浸蚀 55
(二)水文与土壤湿度 55
(三)石灰岩区水文与土壤干旱 55
(四)矿泉水与土壤污染 55
(五)水系密度与土壤分布 55
第五节 植被 55
一、植被特点 55
(一)森林植被特点 55
1.森林面积小,分布不均 55
2.纯林多,混交林少 55
3.中幼林多,成熟林少 55
4.散生树多,成片林少 56
5.天然林多,人工林少 56
6.用材林多,防护、经济林少 56
(二)草地植被特点 56
1.生长期短,复盖度低 56
2.草层厚度小 56
3.禾本科为主,杂草、豆科少 56
(三)人工植被特点 56
1.农作物特点 56
2.经济林木特点 56
二、植被类型 57
(一)自然植被 57
1.森林植被 57
2.草地植被 58
(二)人工植被 58
1.人工植被主要植物种类 58
2.人工植被类型 59
三、植被结构的变化 61
(一)植被的时间变化 61
1.森林面积减少,复盖率降低 61
2.草地面积有所扩大 61
3.农作物面积、结构变化大 61
4.经济林木发展不平衡,龙眼、荔枝严重减少 62
(二)植被的空间变化 62
1.北部丘陵中亚热带植被区 62
2.中部中山温带植被区 63
3.东南低山暖温带植被区 63
三、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64
(一)自然植被与土壤 64
(二)人工植被与土壤 64
第六节 耕作 64
一、耕作与农业土壤的形成 64
二、耕作制度与土壤肥力 64
三、施肥与土壤肥力 65
四、改田改土与土壤肥力 65
第三章 土壤形成特点及分布规律 66
第一节 土壤形成特点 66
一、多样性 66
二、幼年性与粗骨性 66
三、粘化、酸化、黄化 67
四、潜育化 68
五、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 68
第二节 土壤分布规律 68
一、土壤地带性 68
(一)土壤水平地带性 68
(二)土壤垂直地带性 68
(三)土壤水平~垂直地带性 68
二、土壤区域性 69
(一)紫色土区域 69
(二)黄壤、石灰岩土区域 69
(三)黄壤、黄棕壤区域 71
(四)矿子黄泥、粗骨黄壤、石灰岩土区域 71
(五)黄红壤、黄壤区域 72
三、土壤地域性(微域性) 72
(一)新积土的地域分布 72
(二)水稻土的地域分布 72
(三)紫色土的地域分布 73
(四)黄壤的地域分布 74
1.矿子黄泥的地域分布 74
2.粗骨黄壤的地域分布 74
3.冷沙黄泥土的地域分布 75
4.老冲积黄泥土的地域分布 75
(五)石灰岩土的地域分布 76
(六)红壤的地域分布 76
(七)黄棕壤的地域分布 76
第四章 土壤分类 77
第一节 土壤分类原则 78
一、土壤的发生学原则 78
二、土壤统一性的原则 78
三、科学性、生产性、群众性相结合的原则 78
四、剖面形态特征、生产性能与室内分析化验相结合的原则 78
第二节 土壤分类依据 78
一、土类 78
二、亚类 79
三、土属 80
四、土种 80
第三节 土壤分类系统 80
第四节 土壤命名 111
第五章 土壤类型概述 111
第一节 水稻土 111
一、水稻土的形成特点 112
(一)氧化还原与淋溶淀积 112
(二)水耕熟化过程 113
(三)次生潜育化过程 113
二、水稻土的化学性状 113
三、水稻土的生产性能及改良利用 113
四、水稻土的分类 117
(一)淹育型水稻土亚类(代号011) 117
1.灰潮田土属(代号0111) 117
2.紫潮田土属(代号0112) 118
3.黄红潮田土属(代号0113) 123
4.紫泥田土属(代号0114) 124
5.钙质紫泥田土属(代号0115) 126
6.老冲积黄泥田土属(代号0116) 131
7.沙黄泥田土属(代号0117) 134
8.红沙泥田土属(代号0118) 139
9.矿子黄泥田土属〔代号011(10)〕 141
10.黄色石灰田土属〔代号011(11)〕 143
(二)潴育型水稻土亚类(代号012) 143
1.潴育灰潮田土属(代号0121) 145
2.潴育紫潮田土属(代号0122) 147
3.潴育黄红潮田土属(代号0123) 149
4.潴育紫泥田土属(代号0124) 150
5.潴育钙质紫泥田土属(代号0125) 152
6.潴育老冲积黄泥田土属(代号0126) 156
7.潴育矿子黄泥田土属(代号0127) 159
8.潴育红泥田土属(代号0129) 161
9.潴育黄色石灰田土属〔代号012(10)〕 164
10.潴育沙黄泥田土属〔代号012(11)〕 166
(三)潜育型水稻土亚类(代号013) 171
1.下湿潮田土属(代号0131) 171
2.下湿紫泥田土属(代号0132) 172
3.下湿钙质紫泥田土属(代号(0133) 175
4.下湿黄泥田土属(代号0134) 178
5.矿毒田土属(代号0135) 181
6.黑红泥田土属(代号0136) 185
7.下湿沙黄泥田土属(代号0137) 187
8.下湿黄色石灰田土属(代号0138) 189
第二节 新积土 191
一、新积土的形成特点 191
二、新积土的剖面特征和化学性状 191
三、新积土的生产性能及改良利用 191
四、新积土的分类 193
新积土亚类(代号031) 193
1.黄红新积土土属(代号0311) 193
2.紫色新积土土属(代号0312) 195
3.灰棕新积土土属(代号0313) 197
4.黄色新积土土属(代号0314) 199
第三节 紫色土 201
一、紫色土的形成特点 201
(一)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201
(二)碳酸钙的淋失与土壤粘化 201
(三)化学风化作用微弱 201
(四)地貌对紫色土形成影响深刻 202
(五)母岩对土壤属性影响深刻 202
二、紫色土的剖面特征和化学性状 202
三、紫色土的生产性能及改良利用 202
四、紫色土的分类 205
(一)酸性紫色土亚类(代号041) 205
1.红紫泥土土属(代号0411) 205
2.淋溶紫泥土土属(代号0412) 207
(二)中性紫色土亚类(代号042) 208
1.暗紫泥土土属(代号0421) 208
2.灰棕紫泥土土属(代号0422) 211
3.变性中紫泥土土属(代号0423) 217
(三)石灰性紫色土亚类(代号043) 218
1.红棕紫泥土土属(代号0431) 218
2.棕紫泥土土属(代号0432) 223
3.砖红紫泥土土属(代号0434) 225
4.原生钙质紫泥土土属(代号0435) 227
第四节 红壤 230
黄红壤亚类(代号062) 230
黄红泥土土属(代号0621) 230
第五节 黄壤 231
一、黄壤的形成条件 231
二、黄壤的剖面特征和化学性状 233
三、黄壤的生产性状及改良利用 233
四、黄壤的分类 236
(一)黄壤亚类(代号071) 236
1.冷沙黄泥土土属(代号0711) 236
2.矿子黄泥土土属(代号0712) 237
3.老冲积黄泥土土属(代号0713) 242
4.沙黄泥土土属(代号0715) 244
5.生草黄壤土属(代号0716) 245
(二)漂洗黄壤亚类(代号072) 247
漂洗黄壤土属(代号0721) 247
(三)粗骨黄壤亚类(代号073) 250
扁沙黄泥土土属(代号0731) 250
(四)表潜黄壤亚类(代号074) 253
表潜黄壤土属(代号0741) 253
第六节 黑色石灰土 254
一、黑色石灰土的形成特点 254
二、黑色石灰土的剖面特征和化学性状 254
三、黑色石灰土的生产性状及改良利用 255
四、黑色石灰土的分类 255
(一)黑色石灰土亚类(代号101) 255
黑色石灰土土属(代号1011) 255
(二)黄色石灰土亚类(代号103) 257
黄色石灰土土属(代号1031) 257
第七节 黄棕壤 262
一、黄棕壤的形成特点 262
二、黄棕壤的剖面特征和化学性状 262
三、黄棕壤的生产性状及改良利用 262
四、黄棕壤的分类 264
黄棕壤亚类(代号121) 264
1.腐殖质黄棕壤土属(代号1211) 264
2.残坡积黄棕壤土属(代号1212) 265
3.洪积黄棕壤土属(代号1214) 269
4.生草黄棕壤土属(代号1216) 270
第八节 山地草甸土 272
附:主要森林土壤代表剖面 274
一、黄壤两个剖面 274
二、黑色石灰土一个剖面 275
三、黄棕壤两个剖面 276
第六章 土壤理化性状及合理施肥 277
第一节 土壤物理性状 277
一、土壤质地 277
(一)土壤质地概况 277
(二)影响土壤质地的主要因素 278
1.母岩、母质分布概况 278
2.母质性质对土壤质地类型变化的影响 278
3.土壤风化度对土壤质地的影响 280
4.地形部位对土壤质地的影响 281
(三)土壤质地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281
二、土壤水分 281
(一)水分状况与水稻土的发育和分布 282
(二)旱地土壤水分状况 282
(三)土壤水分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283
三、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285
第二节 土壤化学性状 286
一、土壤养分含量概况 286
(一)不同土类养分含量状况 287
(二)不同土属养分含量状况 287
(三)主要土种养分含量状况 287
(四)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土壤养分含量概况 287
二、土壤有机质 303
(一)土壤有机质含量概况 303
(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规律 305
1.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候的关系 305
2.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质地的关系 307
3.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成土母质的关系 308
三、土壤氮素 309
(一)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概况 309
(二)土壤氮素含量变化的一般趋势 309
1.土壤氮素含量与区域水热条件的关系 309
2.土壤全氮含量与某些土壤性质的关系 310
3.土壤氮素的有效性及其调节 310
四、土壤磷素 313
(一)土壤全磷与有效磷含量概况 314
(二)土壤磷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14
1.土壤全磷含量与成土母质的关系 314
2.土壤全磷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 316
3.土壤磷素活化度及其氮磷比值 317
五、土壤钾素 320
(一)土壤全钾与速效钾含量概况 320
(二)土壤钾素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321
(三)土壤钾素活化度及其钾氮比值 321
六、土壤酸碱度 325
(一)土壤酸碱度概况 325
(二)影响土壤酸碱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326
1.成土母质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26
2.气候条件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26
3.土壤水分条件及耕作措施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28
七、土壤碳酸钙 329
(一)土壤碳酸钙含量概况 329
(二)成土母质对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影响 329
(三)土壤复钙过程对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影响 330
(四)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土壤pH值的关系 330
八、土壤微量元素 331
(一)锌 334
(二)锰 337
(三)铜 338
(四)铁 339
第三节 合理施肥 340
一、肥料施用现状 340
(一)有机肥施用现状 340
(二)化肥施用现状 341
二、化肥在我区粮食生产中的作用 341
三、施肥存在问题及建议 344
(一)存在问题 344
1.忽视有机肥的施用 344
2.化肥施用水平低,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 344
3.微量元素肥料推广缓慢 346
4.施肥方法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 346
(二)合理施肥建议 347
1.发扬施用有机肥料的优良传统,建立“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的施肥制度 347
2.提高化肥质量,积极生产适销对路的复合肥料 348
3.合理分配化肥,做到全面均衡增产 348
4.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效 348
5.加强化肥试验、示范网点,建立健全田间施肥档案 348
第七章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351
第一节 分区的意义、原则、依据、体系和命名 351
一、分区的意义、原则和依据 351
(一)分区的意义 351
(二)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351
1.分区的原则 351
2.分区的依据 351
二、分区的体系和命名) 351
(一)分区的体系 351
(二)分区的命名 351
第二节 分区概述 352
一、丘陵低山长江河谷紫色土高产培肥粮经土区(Ⅰ) 352
(一)土区范围 352
(二)基本情况 352
(三)土区特点 352
(四)主要生产问题 361
1.土壤有机质贫乏,低产田土面积大 361
2.冬水田面积大,水稻坐蔸现象普遍 361
3.高温伏旱严重,农作物产量极不稳定 362
4.植被稀少,“四料”缺乏 362
(五)主要改良利用途径 362
1.增施有机肥料,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 362
2.加强水利建设,扩大保灌面积 363
3.改造低产田土,提高土壤肥力 363
4.加紧绿化,改善生态 363
Ⅰ1 长江河谷灰棕紫泥、灰棕新积土粮果菜亚区 363
Ⅰ2 条状低山山麓暗紫泥粮果亚区 365
Ⅰ3 丘陵带坝灰棕紫泥粮油果亚区 367
Ⅰ4 丘陵带坝、台状低山红棕紫泥治硝亚区 369
Ⅰ5 台状低山棕紫泥粮林亚区 371
二、低山漕坝黄壤粮经土区(Ⅱ) 373
(一)土区范围 373
(二)基本情况 373
(三)土区特点 373
(四)主要生产问题 374
1.土多田少,冬水田、低产田土面积大 374
2.森林面积小,复盖率低;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不良,自然灾害多;陡薄土多,抗灾力弱 374
3.人平土地多,利用率低 374
4.农业结构单一,以粮猪为主;种植业结构不协调,耕地重用轻养,地力下降,复种面积小,经济效益低 374
5.施肥水平低,氮、磷、钾比例失调,磷肥品种不对路 375
6.水利设施太差,保灌面积小 375
(五)主要改良利用途径 375
1.兴修水利,增加水源,解决人畜用水 375
2.改造低产田土,建设基本农田 375
3.增施肥料,提高地力,增加单产 375
4.植树造林,增加森林复盖率,改善生态,减轻自然灾害 375
Ⅱ1 条状低山石灰岩土、冷沙黄泥林经粮亚区 375
Ⅱ2 低山漕坝矿子黄泥、石灰岩土粮林亚区 377
Ⅱ3 低山粗骨黄泥、冷沙黄泥水土保持亚区 379
三、低山平坝黄红壤粮经林土区(Ⅲ) 380
(一)土区范围 380
(二)基本情况 380
(三)土区特点 381
(四)主要生产问题 381
1.土壤粘重、板结、缺磷,旱地耕层浅薄,部分稻田排水不良,局部出现障碍层次 381
2.耕地重用轻养,有机质分解多、积累少,团粒结构破坏,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低 381
3.工程蓄水量大,利用率低 382
4.植被稀少,森林复盖率低 382
5.施肥不合理,养分失调 382
(五)主要改良利用途径 382
1.土、水、林综合治理,加强园田化建设 382
2.调整作物结构,合理密植,用养结合,提高土壤肥力 382
3.搞好渠系配套,扩大灌溉面积,提高工程利用率 382
4.植树造林,增加复盖;大种油菜,增加收入 382
5.科学施肥,提高单产 382
Ⅲ1 低山矿子黄泥、粗骨黄泥粮林亚区 382
Ⅲ2 酉阳、秀山丘陵平坝黄红壤高产培肥亚区 384
四、中山岭盖黄壤、黄棕壤林牧经土区(Ⅳ) 386
(一)土区范围 386
(二)基本情况 386
(三)土区特点 386
(四)主要生产问题 386
1.土壤潜在肥力高,经济肥力低 387
2.排水不畅,易旱易涝,涝重旱轻 387
3.土壤质地粘重,耕地零星分散 387
4.森林面积大,乱砍乱伐严重 387
(五)主要改良利用措施 387
1.搞好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各业,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全面开发山区经济 387
2.兴修水利设施 387
3.科学耕种,提高耕地经济效益 388
第八章 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88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 388
一、概查方法 388
二、各业用地面积 389
(一)耕地 399
1.水田 399
2.旱地 399
3.菜地 400
(二)园地 400
1 果园 400
2 桑园 400
3 茶园 400
4 其它园地 400
(三)林地 400
1.森林 400
2.灌木林 400
3.疏林地 400
4.未成林造林地 401
5.迹地 401
6.苗圃 401
7.竹林 401
(四)疏林草地 401
(五)草地 401
1.天然草地 401
2.人工草地 401
3.未利用草地 401
(六)城乡居民点用地 401
1.城镇 401
2.农村居民点 401
(七)工矿用地 401
(八)交通用地 401
1.公路 402
2.农村道路 402
(九)水域 402
1.河流 402
2.湖泊 402
3.水库 402
4.坑塘 402
5.沟渠 402
6.堤坝 402
(十)特殊用地 402
1.名胜古迹、疗养区 402
2.自然保护区 402
3.其它特殊用地 402
(十一)难利用地 402
1.裸土 403
2.沼泽地 403
3.裸岩、石砾地 403
4.其它难利用地 403
三、调查精度分析 403
第二节 土壤评级 403
一、土壤评级的原则、依据和指标 404
二、土壤评级方法 406
三、土壤评级结果 406
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特点 409
一、土地资源立体性强,以山地为主 409
二、土地资源类型多样,适应性广 410
三、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潜力大 411
四、人均占地较多,难利用地面积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411
五、耕地田少土多,低产田土面积大 412
第四节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13
一、耕地面积迅速减少 413
(一)兴修水利占地 414
(二)城镇发展和工矿建设占地 414
(三)交通占地 414
(四)农村居民点占地 414
(五)退耕还林还牧 414
(六)水土流失 414
二、生产障碍因素多,面积大 417
(一)旱地陡坡土面积大 417
(二)薄土面积大 417
(三)过粘过沙土壤面积大 417
(四)低洼易涝面积大 417
(五)多砾石耕地面积大 417
(六)低产田(低产水稻土)面积大 417
(七)深度潜育化和深度潴育化面积大 417
(八)缺素面积大 417
三、农业结构失调,重用轻养,耕地利用率低 419
(一)农业结构失调,粮猪产值比重大 419
(二)重用轻养,地力下降 419
(三)耕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 420
四、森林破坏严重,土壤浸蚀加剧,生态日益恶化 421
五、水利设施差,总水量不足,工程分布不均 421
六、非耕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 423
(一)林地 423
(二)草地 423
(三)园地 424
(四)水域 424
(五)其它非耕地 424
七、土壤、水质、大气污染在漫延,危害越来越明显 425
(一)污染源类型及分布 425
1.点污染源 425
2.面污染源 425
(二)土壤污染 426
(三)水质污染 426
(四)大气污染 426
(五)环境污染的后果 426
八、土地平均利用效益低 427
第五节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427
一、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 427
(一)开发利用要充分 428
(二)开发利用要合理 428
(三)开发利用要实际 428
二、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 428
(一)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428
(二)调整农业部门结构,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林业、副业和渔业 428
(三)调整农业与工业的结构,大力发展地方工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 428
三、各业用地规划建议 429
(一)大幅度扩大土地利用面积 429
(二)成倍增加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用地面积 429
(三)耕地和粮食用地面积适当调减 429
四、合理利用耕地 429
(一)充分利用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430
1.提高复种指数和光能利用率,增加粮食单产 430
2.改造低产田土,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430
3.开发利用冬水田 434
(二)兴修水利 437
(三)增加肥料投入 437
(四)建立商品粮基地 439
(五)利用坡耕地,建立柑桔基地 442
1.柑桔要求的生态条件 442
2.柑桔的适宜区域 442
3.柑桔林带的发展规划 443
(六)建立干鲜蔬菜基地 443
1.发展榨菜 443
2.发展魔芋 443
(七)建立食用植物油生产基地 444
1.发展油菜生产,建立油菜基地 444
2.建立花生种植基地 444
3.发展芝麻 444
4.发展苏麻和向日葵 445
(八)建立烤烟生产基地 445
(九)建立麻类生产基地 446
五、充分利用非耕地 448
(一)充分利用耕地附属地,发展桑、果、杂粮和其它经济林木 448
(二)利用酸性土壤,建立高产优质茶叶基地 448
(三)利用宜林地土壤,建立林业基地 449
1.充分利用钙质土壤,建立柏木基地 449
2.充分利用酸性土壤,建立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基地 449
3.充分利用红、黄壤,建立木本油料基地 452
4.充分利用各种林地土壤,发展多种经济林木 452
(四)利用草地土壤,建立畜牧业基地,发展草食牲畜 452
(五)利用水域面积,建立水产基地,发展水产养殖业 452
第六节 进一步保护土地、培肥土壤,挖掘土地生产潜力 453
一、土地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453
(一)土地资源的优势 453
1.面积较大,人均土地较多 453
2.土地、土壤、地貌类型多样,多宜性强 453
3.环境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 454
(二)土地资源的劣势 454
1.好地少,孬地多,耕地缺乏后备资源 454
2.土壤理化性质不良,耕地养分含量低 454
3.土壤浸蚀严重,裸岩裸土面积大 454
二、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455
(一)安排各业用地的原则 455
(二)确定各业用地比例 455
三、用养结合,提高地力 456
四、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457
(一)建立土地管理机构 457
(二)开展土地资源调查 457
(三)清查土地,落实所有权和使用权 457
(四)开展土地及其环境监测 457
(五)建设土肥科技队伍,推广土肥科学技术 457
第二篇 涪陵地区土种志 459
第一章 水稻土(代号01) 459
第一节 淹育型水稻土(代号011) 459
一、灰棕潮沙田(代号01111) 459
二、灰棕潮沙泥田(代号01112) 459
三、紫潮沙田(代号01121) 462
四、紫潮沙泥田(代号01122) 463
五、紫潮泥田(代号01123) 465
六、黄潮沙田(代号01131) 466
七、黄潮沙泥田(代号01132) 467
八、暗紫沙泥田(代号01141) 469
九、暗紫泥田(代号01142) 472
十、灰棕沙田(代号01143) 473
十一、灰棕沙泥田(代号01144) 475
十二、灰棕泥田(代号01145) 475
十三、红棕沙泥田(代号01146) 478
十四、棕紫半沙泥田(代号01147) 478
十五、红紫沙田(代号01149) 480
十六、红紫沙泥田〔代号0114(10)〕 482
十七、钙质暗紫泥田(代号01151) 484
十八、灰棕石骨子泥田(代号01152) 486
十九、红棕石骨子泥田(代号01153) 486
二十、棕紫泥夹沙田(代号01154) 488
二十一、红紫泥田(代号01155) 491
二十二、老冲积黄泥田(代号01161) 492
二十三、半沙泥田(代号01162) 494
二十四、沙黄泥田(代号01171) 494
二十五、黄沙田(代号01172) 496
二十六、冷沙黄泥田(代号01173) 499
二十七、粗骨黄泥田(代号01174) 500
二十八、红泥田(代号01181) 501
二十九、矿子二黄泥田〔代号011(10)1〕 503
三十、黄泥夹沙田〔代号011(10)2〕 505
三十一、灰泡泥田〔代号011(11)1〕 506
第二节 潴育型水稻土(代号012) 508
一、灰棕潮泥田(代号01211) 508
二、紫潮大泥田(代号01221) 510
三、紫潮白鳝泥田(代号01222) 512
四、黄潮泥田(代号01231) 512
五、黄潮白鳝泥田(代号01232) 515
六、暗紫黄沙泥田(代号01241) 515
七、暗紫大泥田(代号01242) 518
八、暗紫白鳝泥田(代号01243) 518
九、灰棕大泥田(代号01244) 521
十、红棕黄泥田(代号01245) 522
十一、红棕泥田(代号01246) 523
十二、棕紫泥田(代号01247) 525
十三、棕紫白鳝泥田(代号01248) 527
十四、暗紫大眼泥田(代号01251) 529
十五、灰棕豆办泥田(代号01252) 530
十六、红棕硝泥田(代号01253) 531
十七、棕紫黄泥田(代号01254) 533
十八、黄泥田(代号01261) 534
十九、卵石黄泥田(代号01262) 536
二十、矿子黄泥田(代号01271) 537
二十一、矿子白鳝泥田(代号01272) 539
二十二、石渣黄泥田(代号01273) 541
二十三、白鳝泥田(代号01291) 542
二十四、死黄泥田〔代号012(10)1〕 545
二十五、石渣子田〔代号012(10)2〕 547
二十六、粗骨白鳝泥田〔代号012(11)1〕 547
二十七、粗骨性黄泥田〔代号012(11)2〕 550
二十八、粗骨假磨石田〔代号012(11)3〕 552
第三节 潜育型水稻土(代号013) 554
一、紫潮下湿田(代号01311) 554
二、黄红潮鸭屎泥田(代号01312) 555
三、灰棕潮下湿田(代号01313) 555
四、烂泥田(代号01321) 558
五、冷浸烂泥田(代号01322) 559
六、钙质烂泥田(代号01331) 560
七、老冲积鸭屎泥田(代号01341) 561
八、矿子鸭屎泥田(代号01342) 564
九、矿子冷浸烂田(代号01343) 566
十、黄淦田(代号01351) 567
十一、汞毒田(代号01352) 569
十二、红鸭屎泥田(代号01361) 571
十三、红烂田(代号01362) 572
十四、冷沙黄泥烂田(代号01371) 573
十五、粗骨冷烂田(代号01372) 575
十六、黄鸭屎泥田(代号01381) 577
第二章 新积土(代号03) 579
第一节 黄红新积土(代号0311) 579
黄红沙土(代号03111) 579
第二节 紫色新积土(代号0312) 581
一、紫潮沙土(代号03121) 581
二、紫潮沙泥土(03122) 582
第三节 灰棕新积土(代号0313) 584
一、潮沙土(代号03131) 584
二、潮沙泥土(代号03132) 585
第四节 黄色新积土(代号0314) 588
一、黄潮沙土(代号03141) 588
二、黄潮沙泥土(代号03142) 589
第三章 紫色土(代号04) 591
第一节 酸性紫色土(代号041) 591
一、红沙泥土(代号04111) 591
二、暗紫沙泥土(代号04121) 592
三、灰棕沙泥土(代号04122) 594
四、红棕沙泥土(代号04123) 595
五、黄紫沙泥土(代号04124) 596
第二节 中性紫色土(代号042) 599
一、大泥土(代号04211) 599
二、二泥土(代号04212) 600
三、梭沙石骨子土(代号04213) 601
四、大眼泥土(代号04221) 603
五、半沙泥土(代号04222) 604
六、石骨子土(代号04223) 607
七、红棕豆办泥土(代号04231) 608
八、棕紫黄泥土(代号04232) 609
九、棕紫沙泥土(代号04233) 611
第三节 石灰性紫色土(代号043) 613
一、红沙泥土(代号04311) 613
二、红石骨子土(代号04312) 615
三、棕紫大泥土(代号04321) 617
四、沙石骨子土(代号04322) 618
五、红紫半沙泥土(代号04341) 619
六、暗紫大泥土(代号04351) 620
七、暗紫油石骨子土(代号04352) 623
八、灰棕石骨子土(代号04353) 623
第四章 红壤、黄壤(代号06、07) 626
第一节 红壤(代号06) 626
黄红泥土(代号06211) 626
第二节 黄壤(代号07) 628
一、冷沙黄泥土(代号07111) 628
二、冷沙土(代号07112) 630
三、碳渣土(代号07113) 631
四、矿子黄泥土(代号07121) 632
五、火石子黄泥土(代号07122) 634
六、老冲积黄泥土(代号07131) 635
七、卵石黄泥土(代号07132) 636
八、暗紫黄沙土(代号07151) 639
九、灰棕黄沙土(代号07152) 640
十、生草黄壤土(代号07161) 641
十一、漂洗黄壤土(代号07211) 643
十二、扁沙土(代号07311) 644
十三、假磨石土(代号07312) 645
十四、黄泥土(代号07313) 646
十五、石渣黄泥土(代号07314) 648
十六、表潜黄壤土(代号07411) 651
第五章 黑色石灰土(代号10) 652
第一节 黑色石灰土(代号101) 652
一、鸡粪大土(代号10111) 652
二、黑泡泥土(代号10112) 652
第二节 黄色石灰土(代号103) 655
一、黄泡泥土(代号10311) 655
二、黄泥大土(代号10312) 656
三、火石子黄泡土(代号10313) 657
四、黄沙泥土(代号10314) 660
第六章 黄棕壤、山地草甸土(代号12、19) 662
第一节 黄棕壤(代号12) 662
一、黑黄泡土(代号12111) 662
二、大土泥(代号12121) 662
三、灰黄沙泥土(代号12122) 664
四、石块黄泥土(代号12123) 667
五、老冲积棕泥土(代号12141) 668
六、石渣子土(代号12142) 669
七、生草黄棕壤土(代号12161) 671
第二节 山地草甸土(代号19) 671
山地草甸土(代号19111) 671
第三篇 专题报告 673
专题一、涪陵地区主要土壤水稻合理施肥研究 673
专题二、涪陵地区水土流失调查报告 693
专题三、涪陵地区潜育型水稻土的成因及改良利用 701
专题四、涪陵黄红壤的利用改良 708
专题五、涪陵地区黄淦田低产原因探封及改良利用途径 716
专题六、涪陵地区苧麻生长的土肥条件及其发展建议 722
专题七、涪陵烤烟品质与土壤生态条件 731
专题八、合理利用宜桐土地,振兴我区油桐生产 745
专题九、涪陵地区黄连土宜调查报告 766
专题十、涪陵榨菜土壤区域分布与特点 776
附录 783
附录一、涪陵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总结 783
附录二、涪陵地区土壤普查成果应用简结 796
附录三、涪陵地区各县(市)耕地土壤类型面积汇总统计表 804
附录四、涪陵地区各县(市)自然土壤类型面积汇总统计表 816
- 《基于地质雷达信号波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探测方法研究》赵贵章 2019
- 《土壤环境监测前沿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著 2018
- 《污灌农田污染土壤修复试验研究》齐学斌,樊向阳,乔冬梅 2019
- 《中国西北地区奥陶系达瑞威尔阶至凯迪阶的笔石研究》空 2018
- 《典型地区居民汞、镉、砷、铅、铬环境总暴露研究报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著 2018
- 《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 贵州卷 上》冯骥才主编;余未人分册主编 2007
- 《新时代地方政府治理转型: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经验研究》曾莉主编 2020
-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辛均庚,王双宏,石恒帅主编 2018
- 《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 贵州卷 下》冯骥才主编;余未人分册主编 2007
- 《民族地区高师院校英语教学探索》符春焕著 2011
- 《电子测量与仪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 2009
- 《美丽浙江 2016 法语》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编 2016
- 《美丽浙江》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编 2016
- 《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培训系列教材 药物制剂工 三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 2016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选编》(中国)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
- 《遵义市志 上》遵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
-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 海韵江南古名镇》(中国)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田兆元 2019
- 《遵义市志 下》遵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
- 《吐鲁番晋唐墓地 交河勾西、木纳尔、巴达木发掘报告》吐鲁番地区文物局 2019
- 《雷山县志 1988-2015 上》雷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