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涪陵地区农业局志
涪陵地区农业局志

涪陵地区农业局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四川省涪陵地区农业局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
  • 页数:374 页
图书介绍:
《涪陵地区农业局志》目录

概述 1

一、农业自然概况 1

二、种植业分区 2

三、农业发展梗概 2

第一篇 建置沿革 17

第一章 建国前的农业机构 17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7

第二节 推广机构 17

第二章 建国后的农业机构 17

第一节 局机构 17

一、局机构的设置、演变及职能 17

二、历届领导人一览表 21

第二节 局属机构的主要职能范围、机构演变及领导人一览表 24

一、政治处 24

二、办公室 24

三、计划财务科 25

四、经营管理科 26

五、科技教育科 27

六、农业信息科 28

七、农业技术推广站 29

八、植保植检站 29

九、种子公司 30

十、土壤肥料工作站 31

十一、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31

第三节 党团组织 32

一、中国共产党涪陵地区农业局党组 32

二、中国共产党涪陵地区农业局支部 32

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涪陵地区农业局支部 35

第四节 直属业务管理单位 37

一、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7

二、涪陵农校 38

第五节 各县(市)农业局机构设置及职能简述 40

第六节 农业局系统职工队伍 40

一、1985年农业局系统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表 40

二、1985年农业局系统人员分专业情况表 41

三、1985年全区国营良种示范场、农垦场人员统计表 41

第二篇 大事记 67

第三篇 粮油作物 67

第一章 概况 67

第二章 栽培技术 68

第一节 水稻 68

第二节 玉米 72

第三节 小麦 73

第四节 薯类 75

一、红苕 75

二、洋芋 77

第五节 豆类 77

一、大豆 78

二、豌胡豆 78

第六节 其他杂粮 79

一、大麦 79

二、高粱 79

三、小宗杂粮 79

第七节 油料 79

一、油菜 79

二、花生 80

三、芝麻 81

四、其他油料作物 81

第三章 耕作制度的变革 82

第一节 种植制度 82

第二节 田、土耕作 85

一、稻田耕作 85

二、旱地耕作 86

第四篇 经济作物 109

第一章 大田经济作物 109

第一节 棉花 109

第二节 糖料 112

一、甘蔗 112

二、甜菜 115

第三节 青菜头 115

第四节 烟叶 117

一、土烟 117

二、晒烟 117

三、毛烟 117

四、烤烟 118

第五节 麻 123

一、红麻 123

二、苎麻 125

第二章 水果 129

第一节 水果生产概况 129

一、水果生产历史及现状 129

二、种类及分布 134

第二节 水果资源 135

第三节 果园建设 141

一、建园情况 141

二、栽培技术 143

第四节 经营管理 144

第五节 长江柑桔带规划 144

第六节 技术队伍建设 144

第三章 茶叶 145

第一节 简述 145

一、茶叶生产历史与现状 145

二、茶园分布 148

第二节 茶树栽培 148

一、茶园建设 148

二、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149

第三节 茶树品种资源及适宜茶区 150

第四节 茶叶制造 150

第五节 技术队伍建设 151

第五篇 种子与种子管理 155

第一章 历史沿革 155

第二章 主要粮油作物品种演变 157

第一节 水稻 157

一、中稻 157

二、早稻 158

三、晚稻 159

四、糯稻 159

五、杂交水稻品种演变及繁殖制种 160

第二节 玉米 164

一、品种演变 164

二、杂交玉米制种 164

三、杂交玉米亲本自交系繁殖 165

第三节 小麦 167

第四节 薯类 169

一、红苕 169

二、洋芋 170

第五节 豆类 170

一、黄豆 171

二、胡豆 172

三、豌豆 172

四、杂豆 172

五、芸豆 172

第六节 油料 172

一、油菜 172

二、花生 173

第三章 供种体制建设 173

第一节 种子经营 173

第二节 基本建设 176

第三节 种子检验 176

第六篇 植物保护 179

第一章 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 179

第一节 主要粮经作物病虫害 179

一、水稻 179

二、小麦 179

三、玉米 180

四、其他 180

第二节 草害及鼠害 186

一、农田草害 186

二、农田鼠害 186

第二章 病虫预测预报 186

第一节 测报点的设置 186

第二节 测报对象及测报方法 187

第三节 测报应用 188

第三章 病虫草鼠害的防治 189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病虫防治 189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演变及效果 191

一、防治技术演变及农药械的发展 191

二、几种主要病虫的防治方法 192

三、成效 192

第三节 化学除草 196

一、稻田芽前除草 197

二、防治水案板 197

第四节 灭鼠 197

第五节 天敌资源及其保护 198

第四章 植物检疫 199

第一节 检疫法规 199

第二节 疫情调查和产地检疫 200

第三节 调运检疫 201

一、调入检疫 201

二、调出检疫 201

三、违章处理 201

四、出口检疫 202

第五章 植保队伍建设 202

第一节 国家植保干部和技工 202

第二节 群众性植保队伍 203

第七篇 土壤与肥料 205

第一章 土壤普查 205

第一节 两次土壤普查开展情况 205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概查 205

第三节 土壤类型 206

一、水稻土类 206

二、新积土类 206

三、紫色土类 206

四、红壤土类 207

五、黄壤土类 207

六、黑色石灰岩土类 207

七、黄棕壤土类 207

八、山地草甸土类 207

第四节 农业土壤特质 207

一、土层厚度、土面坡度及土壤质地 207

二、上壤酸碱度 208

三、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 208

四、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及微量元素 208

五、土壤肥力等级 209

第五节 普查成果的应用 209

一、合理施肥 209

二、施用微肥 210

三、调整农业结构 210

四、冬水田综合利用 210

第二章 农田基本建设 210

第一节 改造低产田土 211

第二节 责任制与劳动组合 211

第三节 低产田土改造后的效果 212

第三章 肥料 212

第一节 微肥使用 212

一、锌肥 212

二、硼肥 213

三、钼肥 213

第二节 绿肥 213

一、紫云英 213

二、胡豆青 213

三、红绿萍 214

四、箭舌豌豆 214

五、黄花苜蓿 214

六、田菁 214

七、扁荚山黧豆 214

八、水葫芦 214

九、苕子 214

十、马桑黄荆叶 214

第三节 菌肥 214

一、抗生菌剂 214

二、根瘤菌剂 215

第四节 化肥的推广 215

一、氮肥的生产使用 215

二、磷肥的生产使用 216

三、钾肥的生产使用 216

四、复合肥料 216

五、腐殖酸类肥料 216

第五节 农家肥 217

第六节 科学施肥 219

一、配方施肥 219

二、水稻氮肥全层一次基施 219

三、根外追肥 219

第八篇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233

第一章 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演变 233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的变革 233

第二节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化 235

第三节 所有制上的调整再调整 235

第二章 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演变及职能 237

第一节 机构的建立 237

第二节 经营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 238

第三章 农业合作经济的经营管理 239

第一节 计划管理 239

一、农业生产计划 239

二、农田基本建设计划 240

三、劳动计划 240

四、财务收支计划 240

五、收益分配计划 240

六、人口计划 241

第二节 劳动管理 241

一、定额管理 241

二、劳动组织形式 242

三、劳动计酬办法 242

四、劳动管理制度和纪律 243

第三节 财务管理 243

一、记帐方法的演变 243

二、业务培训 245

三、财务制度 245

四、民主理财 246

第四节 物资管理 246

第四章 收益分配 247

第一节 粮食分配 247

第二节 油料、付产物和票证的分配 249

第三节 总收入的分配 249

第九篇 农业信息 253

第一章 总述 253

第一节 历史及现状 253

第二节 网络建设 254

第二章 信息活动 256

第一节 信息的捕捉 256

第二节 信息服务 257

第三节 培训 258

第十篇 计划财务与国营农场 259

第一章 计划财务的建置和国家对农业的投资 259

第一节 农业事业费 259

第二节 农业事业经费的管理 260

第三节 农业事业费投资的效果 262

一、农业技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262

二、农业技术教育与科学研究有所加强 262

三、为农业的继续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263

四、逐步改善了国营农场的生产条件 263

第二章 农业计划统计 264

第一节 统计管理体制 264

第二节 统计业务 265

一、报表 265

二、统计渠道与统计调查方法 267

三、农户经济调查 267

四、历史资料整理分析 268

五、工作考核及业务培训 268

第三节 农业生产计划 268

第三章 农业基本建设 269

第一节 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形成和发展 269

第二节 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完成情况和效益 270

第三节 基本建设管理 272

第四章 国营农场 278

第一节 历史沿革 278

第二节 方针、任务及经营成果 279

第三节 经营管理 280

第十一篇 科技教育 285

第一章 农业科技人员的管理 285

第一节 政策的贯彻落实 285

第二节 农业科技人员职称评定与管理考核 286

一、国家科技干部 286

二、农民技术员 290

第二章 农业技术教育 291

第一节 培训 291

一、国家技术干部 291

二、区乡领导干部 291

三、职工培训 291

第二节 农民技术教育 291

第三节 中等农业教育 292

第四节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 293

第三章 科技体系建设 294

第一节 建设沿革 294

第二节 以技术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种服务组织 295

第四章 科技成果管理 296

第一节 科研成果评审 296

第二节 推广成果评审 299

第五章 学会 299

第一节 地区农学会 300

第二节 地区农经学会 301

附录 303

一、自然灾害 303

(一)旱灾 303

(二)洪涝灾 305

(三)风雹、雷电灾 309

(四)低温、冷冻、绵雨灾 312

(五)病虫灾害 313

二、文存 315

(一)中共涪陵地委关于印发涪陵地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专业承包联产计酬三种生产责任制试行办法的通知 315

(二)中共涪陵地委关于改革农村科技工作健全科研教育推广体系的意见 332

(三)中共涪陵地委关于加强农林第一线科技力量改善农林科技人员待遇的意见 335

(四)中共涪陵地委办公室关于对农林水利第一线科技人员实行优厚待遇有关政策问题的补充通知 337

(五)中共涪陵地区农业局党组关于贯彻执行涪地委发(1983)20号文件中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 338

(六)关于试行农牧科技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的通知 340

(七)中共涪陵地委研究室、行署农业办公室、涪陵地区农业局关于召开“乡级农业经营管理、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的情况报告 342

(八)涪陵地区农业局机关工作制度(试行) 348

(九)涪陵地区长江柑桔带会战指挥部关于建设长江柑桔带的规划意见 353

(十)涪陵地区长江柑桔带规划可行性论证报告 359

(十一)涪陵地区发展夏橙基地规划意见 367

(十二)垫江白柚基地发展规划意见 370

(十三)涪陵地区长江柑桔带技术规范(修改稿) 37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