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甘惜分文集
甘惜分文集

甘惜分文集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甘惜分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1508928
  • 页数:7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甘惜分从事新闻教育科研60年的主要作品集,共分三卷,收录了作者新闻学术著作及部分论文,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与史料价值。
《甘惜分文集》目录
标签:文集

1956年 1

一年来新闻摄影教学成绩的初次检阅(《摄影业务》1956年第7期) 1

1957年 3

“本报内部消息”是一篇反动的特写(《文艺报》1957年第34期) 3

报纸是阶级斗争的锐利武器(《人民日报》1957年9月6日) 9

略论王中的新闻思想(《新闻业务》1957年第9期) 13

1961年 23

致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一封信(写于1961年三四月间,后首次刊发于2005年在香港出版的《一个新闻学者的自白》) 23

关于报纸的性质问题(提纲)(写成于1961年6~7月间,后首次刊发于2005年在香港出版的《一个新闻学者的自白》) 32

无产阶级报纸的历史继承性问题批判的批判(提纲)(写成于1961年7月11日,后首次刊发于2005年在香港出版的《一个新闻学者的自白》) 37

1979年 44

报纸和无产阶级专政(《光明日报通讯》1979年第6期) 44

打破报纸批评的禁区(首次发表于2005年在香港出版的《一个新闻学者的自白》) 49

党报是属于人民的(首次发表于2005年在香港出版的《一个新闻学者的自白》) 65

我们报纸的作风(1979年为一个学术讲座起草的大纲,从未发表,根据作者手写稿录入) 66

1980年 74

报纸的性质和作用,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新闻与传播研究》1980年第2期) 74

党报史上的杰出文献——重读刘少奇同志1948年对华北记者团讲话(根据作者1980年3月手写稿录入,首次公开发表) 81

什么是新闻——关于新闻的定义(《新闻学论集》第1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9月版) 82

论新闻价值(刊发于《新闻论争三十年》,新华出版社1988年6月版) 101

新闻改革势在必行(《旅大日报通讯》1980年第12期,本书首次公开发表) 115

谈谈怎样做学问(1980年12月6日作者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研究生的讲座发言稿,首次公开发表) 118

论典型报道的得失(《陕西新闻研究》1981年第1期) 123

再论典型报道的得失(写于1980年底,本书首次公开发表) 127

1981年 132

论新闻工作者的追求(《新闻与写作》1981年第1期) 132

新的时代新的论争(《新闻学论集》第3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137

论新闻学(《青海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 158

论我国新闻工作中的“左”的倾向(1981年7月23日在中共中央党校新闻班的发言稿,刊发于《新闻论争三十年》,新华出版社1988年6月版) 169

关于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问题(《新闻学论集》第2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9月版) 192

1982年 202

关于报纸的党性与人民性的问题(讨论提纲)(写于1982年春节,首次公开发表) 202

关于报刊史研究方法的一封信(《新闻理论与实践》1982年第3期) 206

坚持原则 立志改革(1982年10月29日发言,首次公开发表) 210

报刊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造舆论(1982年6月24日至26发言稿,首次公开发表) 221

1983年 230

《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年表》序(《新闻学论集》第5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1月版) 230

关于新闻工作的社会地位和作用问题的对话(写于1983年5月,《新闻学论集》第8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6月版) 241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本观点(1983年7月22日报告,首发于《新闻论争三十年》,新华出版社1988年6月版) 251

新闻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983年9月3日会议发言,《新闻论争三十年》,新华出版社1988年6月版) 267

1984年 276

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奠基者(写于1984年,《新闻学论集》第17期,北京出版社1998年9月版) 276

论党委同党的新闻事业的关系(写于1984年10月,首次公开发表) 305

在中国新闻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上的开幕词(1984年11月2日在中国新闻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上的开幕致辞,首次公开发表) 313

新闻工作者的自豪感(《新闻记者》1984年第12期) 326

提高新闻学研究的理论水平(1984年12月25日发言,《新闻与写作》1985年第2期) 330

怎样自学新闻理论(《解放军报通讯》1984年第3期) 333

1985年 337

办好学会的关键在于办好新闻学刊(《新闻学会通讯》1985年第2期,首次公开发表) 337

为《新闻理论基础》一书答读者问(《新闻知识》1985年第4~5期) 339

当前我国新闻刊授教育的形势(《新闻业务》1985年第7期) 356

对立统一规律在我们笔下(《新闻学论集》(第9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版) 359

论新形势下的新闻工作(《新闻与写作》1985年第11期) 382

战火中的神笔(1985年论文,刊发于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编《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新闻界》,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384

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航标(《新闻与写作》1985年第12期) 391

1986年 395

要疏导,不要堵截——从“一二·九”运动五十周年的宣传看舆论的威力(写于1986年1月13日,首次公开发表) 395

论新闻与政治(《新闻与写作》1986年第2期) 400

谈新闻与宣传(写于1986年3月,发于《新闻学论集》(第11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4月版) 405

新闻学与历史学(1985年9月发言稿,后发表于《新闻学刊》1986年第2期) 415

两个十年两个时代十大变化(《新闻战线》1986年第10期) 428

历史机缘识广播(《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1986年版) 433

1987年 437

“多声一向”论——论党在新时期的新闻政策(初稿写成于1987年5月8日,《新闻记者》1989年第6期) 437

舆论与社会进步(《百科知识》1987年第6期) 449

关于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体制改革(1987年12月10日《新闻理论与实践》和《新闻学会通讯》1988第1-2期) 454

怀韬奋,“抓头尾”(《中国记者》1987年第8期) 460

新闻工作者要严格要求自己(1987年发言稿) 463

1988年 472

发挥新闻工作的优势(《新时期新闻业务讲座》,军事译文出版社1988年1月版) 472

精神产品不能提倡商品化(《新闻界》1988年第1期) 482

新闻学术著作获奖后赘言(《新闻战线》1988年第1期) 487

关于在报纸上宣传新闻改革与新闻工作的倡议(李普等,《中国记者》1988年第3期) 490

重温主席谈话,改进报纸作风(《山西发展导报》1988年3月22日) 492

说真话——新闻改革的第一步(《解放日报》1988年4月10日) 496

新闻改革的忧和求(《新闻出版报》1988年4月13日) 498

广播电视,姓甚名谁(《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8年第5期) 500

我国新闻学研究概述(写于1988年,首次公开发表) 502

四十年前功与过——对《晋绥日报》土地改革宣传的反思(此文写于1988年,部分刊发于《新闻学论集》,第14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月版) 505

中国新闻界必须痛改“左”病(写于1988年,首次公开发表) 542

1989年 552

论“窗口”(《新闻界》1989年第2期) 552

论舆论引导(《新闻世界》1989年第2期) 555

舆论监督和多种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年第3期) 558

新闻舆论与社会控制——读《基础舆论学》(《中国图书评论》1989年第3期) 561

希望在青年一代——寄语新闻战线上的初学写作者(《新闻与成才》1989年第4期) 563

此中甘苦有谁知——读《人民日报回忆录》(写成于1989年3月,后首次发表于2005年在香港出版的《一个新闻学者的自白》) 566

新华社西南总分社回忆(《新闻业务》1989年10月) 572

1990年 584

重温列宁十月革命后的新闻思想(1990年4月23日发言,首次公开发表) 584

悲喜交集的回忆——记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写于1990年11月,《新闻业务》1991年第1期) 590

新闻定义——一场有趣的思考(1990年手写稿,首次公开发表) 597

1991年 606

战火中的高级研究班(刊发于长路、李素编《贺龙育才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版) 606

争论有益于新闻科学的发展(1991年4月29日讲稿) 612

1992年 626

传播——权力与权利的冲突(写成于1992年4月12日) 626

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1992年10月发言稿,《新闻大学》1993年第1期) 633

烽火中的晋绥十年(《山西文史资料》1992年第5辑) 636

为21世纪培训新闻人才——在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第七届年会上的发言(1992年11月,首次公开发表) 657

1993年 660

新的形势呼唤新闻体制改革(《视点》1993年第2期) 660

市场经济下中国新闻界的走向(1993年发言稿,首次公开发表) 666

为人民办报——牢记马克思的思想遗产(《新闻研究资料》总第6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9月版) 669

《新闻学大辞典》的编纂构思(写于1993年11月,《新闻界》1994年第1期) 672

我的一点解释——关于重庆《大公报》(写于1993年12月18日,《重庆报史资料》1994年4月) 675

1994年 677

尊重事实是记者的准则(原刊发于《国际新闻界》1994年第1期,第20页) 677

警惕“党八股”卷土重来(北京《学习》杂志1994年) 678

1995年 680

21世纪向我们走来(华中理工大学《新闻学探讨与争鸣》1995年第1期) 680

爱国主义——海外华文报纸的重大主题(《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总第27期《’95世界华文报刊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82

1996年 688

美国新闻业的新动向(《青年记者》1996年第2期) 688

再论新闻学与历史学(《新闻界》1996年第2期) 689

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体制课题总结报告(写成于1996年4月16日) 695

1997年 704

静观大陆外传媒谈香港回归(《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4期) 704

1998年 711

新闻与历史(《新闻爱好者》1998年第8期) 711

中国新闻体制的由来和现状(写于1998年12月,首次公开发表) 714

2000年 727

领导人和记者(《新闻界》2000年第3期) 727

2001年 729

延安《解放日报》的遗产(《新闻与传播评论》2001年) 729

2002年 736

现代传媒应该是人民的朋友和向导(香港《时代传媒》2002年第7期) 736

2004年 740

这个老头何所思(写于2004年6月,后收入《甘惜分自选集》) 740

2006年 756

多读好书勤思索——与新闻专业学生谈怎样学习(《新闻战线》2006年第1期) 756

2011年 759

我的新闻思想的要点——回答读者的提问(这是作者2011年10月1日~2日专门为文集出版而新写的文章) 7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