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共长海县委员会,长海县人民政府《长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
- 页数:712 页
第一编 概述 2
第一章 概况 2
导言 4
第二章 沿革史略 6
第一节 历史沿革 6
(一)新石器时代的长山列岛 6
(二)奴隶制时代的长山列岛 7
(三)战国、秦、汉时期的长山列岛 8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长山列岛 9
(五)辽、金、元代的长山列岛 11
(六)明代的长山列岛 12
(七)清代(迄1894年)的长山列岛 13
(八)日俄侵占时期的长山列岛 14
(九)解放战争时期的长山列岛 15
(十)社会主义时期的长山列岛 16
(十一)石城岛、王家岛的历史沿革 16
第二节 史迹考略 17
(一)新石器时代迄奴隶制时代的长山列岛 18
(二)封建时代的长山列岛 20
第三章 大事记 24
第一节 历史大事考略 24
(一)张伯路转战海岛 24
(二)高句丽占据长山列岛 25
(三)隋征高句丽,三经长山岛 26
(四)李世民进兵高句丽,唐高宗收复长山岛 26
(五)倭寇洗劫长山列岛,兵民奋起聚歼海盗 26
(七)高希田揭竿而起,踞海岛痛击清军 27
(六)毛文龙踞海岛牵制后金 27
(八)甲午黄海战败,海岛沦陷日帝 28
(九)帝俄侵占长山列岛始末 28
(十)日俄争夺辽东,东乡占领海岛 29
第二节 现代重大事件简介 30
(一)日军假道长山列岛入侵东北 30
(二)建立警防团、自卫队、监视哨 30
(三)出生入死为抗日,海上密运建奇功 30
(五)李志田巧计救劳工 31
(四)日寇派遣宪兵驻三岛 31
(六)“宇佐丸”被击遇难,众乘客无辜殒命 33
(七)擒日酋劳工暴动 33
(八)蔡树恒率残部乘虚上岛,网余孽建伪会苟延残喘 34
(九)伪军弹压群众,渔民喋血海岛 34
(十)翻开历史新一页,设置长山列岛区 36
(十一)姚国柱策反夺权,众叛军陷于罗网 36
(十二)李仁田引匪,王区长捐躯 37
(十三)“还乡团”偷袭长山区 37
(十六)飞舟跨海支前线 38
(十四)苏联红军进驻长山列岛 38
(十五)国民党封锁海口,遭饥馑群众蒙难 38
(十七)建立长山县 39
(十八)抗美援朝,捐献飞机 39
(十九)麻风病院的建立与迁出 39
(二十)遣返“战俘” 40
(二十一)长山县改称长海县 40
(二十二)人民解放军进驻长山列岛 40
(二十四)捉获叛逃犯 41
(二十三)镇压汉奸蔡树恒 41
(二十五)智擒敌特 42
(二十六)动迁建平县 43
(二十七)县址迁至大长山岛 44
(二十八)“落改”运动冤假错案记略 44
(二十九)“文化大革命”冤假错案记略 44
第四章 自然地理 45
第一节 地史考略 45
(三十一)国务院批准长海县为边境县 45
(三十)设置四块石镇 45
第二节 疆域区划 47
(一)疆域演变 47
(二)行政区划 49
第三节 县镇、公社 64
(一)四块石镇 64
(二)大长山人民公社 65
(三)小长山人民公社 68
(四)广鹿人民公社 71
(五)獐子人民公社 74
(六)海洋人民公社 77
(七)石城人民公社 79
(八)王家人民公社 81
第四节 岛屿 83
第五节 土壤、池沼 92
(一)土壤 92
(二)池沼 93
(二)降水 94
(一)气候特点 94
第六节 气候 94
(三)风向、风级 95
(四)云雾 95
(五)日照 95
(六)特殊天气 96
第七节 海域 102
(一)海况 102
(二)海洋水文 103
(一)植物 115
第八节 自然资源 115
(二)动物 116
(三)矿物 118
(四)特产 118
第九节 民族、户籍 119
(一)民族 119
(二)台、港、澳同胞和侨情 119
(三)户籍人口 120
第一节 自然条件 126
第五章 概况 126
第二编 水产 126
第二节 水产资源 127
(一)鱼虾类 127
(二)贝类 130
(三)藻类 132
第三节 作业方式 132
(一)远海作业方式简介 133
(二)近海作业方式简介 135
(三)养殖作业方式简介 137
第四节 渔业地位 138
(一)日臻完善的渔业生产体系 138
(二)著名水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138
(三)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39
第六章 机构沿革 142
第一节 建国前的水产机构 142
(一)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的渔业机构考略 142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水产机构 143
第二节 建国后的水产机构 143
(一)渔业指挥部 143
(二)水产局 144
(三)水产局所属单位 145
第七章 渔业生产 150
第一节 长山列岛古代的渔业生产考略 150
第二节 日本侵占时期的渔业生产(1904—1945年) 151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渔业生产(1945—1948年) 152
(一)建国初期的渔业生产(1949—1955年) 153
第四节 建国后渔业生产概况 153
(二)不断发展的集体渔业(1956—1963年) 154
(三)突飞猛进的水产事业(1964—1981年) 154
第五节 远海捕捞 157
(一)木帆船时期 157
(二)基本实现渔船动力机械化时期 158
(三)调整时期 159
第六节 近海捕捞 160
(一)初步发展(1949—1955年) 160
(四)迅速振兴(1971—1981年) 161
(二)曲折前进(1956—1965年) 161
(三)备受摧残(1966—1970年) 161
第七节 海水养殖 162
(一)海带 162
(二)贻贝 163
(三)扇贝 164
(四)其它 164
第八节 海珍品生产 166
第十节 水产品资源保护 167
第九节 水产品构成与演变 167
第八章 渔业机械化 172
第一节 白手起家开辟渔业机械化道路 172
第二节 土法上马改造木帆船 173
第三节 土洋结合更新船体和机械 175
第四节 先土后洋发展钢壳渔轮 176
第五节 改革旧设备,不断提高操作机械化水平 177
第六节 应用新技术,逐步实现助渔导航电子仪器化 178
第九章 渔业基地建设 182
第一节 渔港码头 182
第二节 冷冻与鱼品加工 183
(一)冷库 183
(二)鱼品加工 184
第三节 渔船修造与网绳加工 185
(一)渔船修造 185
(二)网绳加工 186
第一节 建国前的水产供销概况 187
第十章 水产供销 187
第二节 建国后的机构改革 188
(一)水产供销公司 188
(二)水产供销公司所属单位 189
(三)水产贸易货栈 190
(四)渔工商联合公司 190
第三节 建国后水产供销的发展 191
(一)渔需物资供应 191
(三)水产品加工 192
(二)水产品购销 192
第十一章 安全生产 194
第一节 解放前渔业安全概况 194
第二节 解放后的安全工作 195
(一)安全机构 195
(二)渔业操作规程与安全规章制度 195
(三)安全救生设施 197
(四)社会救助 197
第一节 所有制形式的演变 198
(一)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建立 198
第十二章 管理与体制 198
(二)基本核算单位下放 200
(三)以渔为主的小岛所有制的变更 201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穷过渡 201
(五)向基本社有制的过渡 202
(六)批判“穷过渡”时的体制调整 204
第二节 渔业生产责任制 205
第四节 渔村今昔 208
第三节 收益分配 208
第三编 农业 212
第十三章 农业 212
第一节 概况 212
(一)自然条件 212
(二)农业区划及主要农作物分布 213
(三)农业在长海县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13
第二节 建国前农业机构考略 218
(一)农林水利局 219
(二)农林水利局所属单位 219
第三节 建国后农业机构 219
第四节 建国前农业概况 223
第五节 建国后农业的发展 224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224
(二)合作化时期(1953—1957年) 224
(三)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1981年) 225
第六节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234
(一)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耕作制度的改革 234
(二)植物保护 237
(三)农业科技队伍的发展 238
第七节 蔬菜生产的发展 239
第八节 农业经营管理 241
(一)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241
(二)人民公社化初期 242
(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243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 243
(五)历史转折时期 244
第十四章 林业 245
第一节 建国前林业考略 245
第二节 建国后林业的发展 246
第三节 果树生产的发展 249
第十五章 水利 253
第一节 水利资源概况 253
第二节 水利事业的发展 253
第十六章 畜牧业 256
第一节 建国前畜牧业考略 256
第二节 建国后畜牧业的发展 257
第一节 副业生产的资源和种类 263
第十七章 副业 263
第二节 副业生产发展概述 264
第十八章 农机 265
第一节 农机机构 265
(一)农机局 265
(二)农机局所属单位 266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67
第三节 农机队伍的发展 268
(三)公社气象哨 272
(二)海洋站 272
第一节 气象机构 272
(一)气象局(站) 272
第十九章 气象 272
第二节 气象事业的发展 273
第四编 工业 276
第二十章 工业 276
第一节 工业机构 276
第二节 建国前工业概况 278
(一)工业资源惨遭掠夺 278
(二)萧条的民间手工业 279
第三节 建国后工业的发展 279
(一)地方国营工业的发展 280
(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282
(三)县营集体工业的发展 285
第四节 社办工业的发展 290
第五节 工业企业管理 292
(一)工业企业管理制度 292
(三)工业企业核算形式的改进 293
(二)工业企业规章制度 293
第六节 主要县营工业企业简介 294
(一)长海县修造船厂 294
(二)长海县农渔业机械厂 295
(三)长海县印刷厂 296
(四)长海县红砖厂 296
(五)长海县面粉厂 297
(七)长海县小五金厂 298
(八)长海县渔具厂 298
(六)长海县综合服务厂 298
(九)长海县渔钩厂 299
(十)长海县服装厂 299
(十一)长海县食品厂 300
(十二)长海县水产制品厂 300
(十三)长海县副食品加工厂 301
(十四)长海县玻璃厂 301
(十五)长海县糖厂 301
(十九)长海县机械修配厂 302
(十八)长海县白泥厂 302
(十七)长海县食品工厂 302
(十六)长海县粮谷加工厂 302
(二十)长海县金刚砂厂 303
(二十一)长海县工艺美术制品厂 303
(二十二)长海县螺垫厂 303
(二十三)长海县建材厂 304
第二十一章 交通运输 304
第一节 交通运输机构 304
(一)交建局 304
(二)交建局所属单位 305
第二节 建国前交通运输概况 308
第三节 建国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310
(一)海上交通运输 310
(二)陆路交通运输 317
第二十二章 基本建设 327
第一节 建国前基本建设概况 327
第二节 城镇建设 327
(一)城镇规划 327
(二)房屋建设 328
(四)市政建设 329
(三)城镇供水 329
第三节 环境保护 331
(一)环保工作概况 331
(二)污染物排放量 331
第二十三章 物资 332
第一节 物资机构 332
(一)物资局 332
第二节 物资管理事业的诞生和发展 333
(二)物资局所属单位 333
第二十四章 邮电 334
第一节 邮电机构 334
第二节 建国前邮电概况 337
第三节 建国后邮电事业的发展 337
(一)邮政专用工具、设备与网路 337
(二)电信通信 338
(二)农电局所属单位 343
(一)农电局 343
第二十五章 电业 343
第一节 电业机构 343
第二节 建国后电力事业的发展 344
(一)社办电业 344
(二)县办电业 346
(三)东北电网向长海县送电 348
第二十六章 劳动就业与工资 352
第一节 劳动体制的演变 352
第二节 劳动就业 353
第三节 劳动工资 356
(一)工资制度的演变 356
(二)劳动工资 357
第四节 劳动保护、保险与福利 359
(一)劳动保护 359
(二)保险与福利 361
第一节 计量体制的演变 363
第二节 建国前度量衡考略 363
第二十七章 计量 363
第三节 建国后计量管理 364
第五编 财贸 368
第二十八章 财政 368
第一节 建国前财政机构考略 368
第二节 建国后财政机构 368
第三节 建国前财政考略 370
(一)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 370
第四节 建国后财政工作 372
(二)解放战争时期 372
第二十九章 税务 376
第一节 建国前税务概况 376
(一)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的苛捐杂税 376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税务工作 376
第二节 建国后的税务工作 377
(一)税务机构 377
(二)税务工作概况 377
(三)现行税制与税率 379
第三十章 金融 381
第一节 金融机构 381
(一)中国农业银行长海县支行 381
(二)长海县支行所属单位 382
第二节 建国前的金融考略 385
第三节 建国后金融事业的发展 386
(一)储蓄、信贷、公债 386
第四节 建设银行 388
(三)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 388
(二)货币改革 388
第三十一章 粮食 392
第一节 建国前粮食机构考略 392
(一)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 392
(二)解放战争时期 392
第二节 建国后的粮食机构 392
(一)粮食局 392
(二)粮食局所属单位 393
第四节 建国后的粮食工作 395
(二)解放战争时期 395
(一)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 395
第三节 建国前粮食概况 395
第三十二章 商业 400
第一节 商业机构 400
(一)商业局 400
(二)商业局所属单位 400
第二节 建国后的商业工作 402
(一)国营商业的诞生和发展 402
(二)国营商业服务网点的分布 403
第三十三章 供销 406
第一节 建国前供销概况 406
(一)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 406
(二)解放战争时期 407
第二节 建国后的供销机构 410
(一)供销社 410
(二)供销社所属单位 411
(一)供销合作事业的改造和发展 414
第三节 建国后供销事业的发展 414
(二)供销系统服务网点的分布和发展 416
(三)群众购买力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变化 417
第三十四章 外贸 420
第一节 外贸机构 420
第二节 外贸事业的诞生和发展 420
第三十五章 工商管理 422
第一节 工商管理机构 422
第二节 工商管理事业的诞生和发展 423
第一节 建国前物价概况 424
第三十六章 物价 424
第二节 物价机构 425
第三节 建国后物价概况 426
第六编 政治 432
第三十七章 解放前的政治概况 432
第三十八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治概况 435
第一节 政治机构 435
(一)政权机构 435
(二)建国前长山列岛的共产党组织 436
(三)建国前长山列岛的国民党组织 437
第二节 政治概述 438
第三十九章 建国后政治机构 442
第一节 政党 442
(一)中共长海县委员会 442
(二)历届党代会简介 452
(三)中共长海县委所属部分单位 456
第二节 政权 475
(一)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75
(二)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简介 475
(三)人民政府 485
(四)长海县人民政府所属部分单位 492
(五)公安局 506
(六)检察院 511
(七)法院 511
第三节 社团 512
(一)工会 512
(三)共青团 514
(二)贫下中农协会 514
(四)妇联 516
(五)科学技术协会 517
(六)中苏友好协会 517
第四十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 518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分子运动 518
第二节 抗美援朝运动 519
第三节 “三反”运动 520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520
(一)渔农村合作化运动 521
第五节 “一化三改”运动 521
(二)船业互助合作化运动 522
(三)个体手工业的改造 522
第六节 贯彻婚姻法运动 523
第七节 首次普选运动 523
第八节 “肃反”和“审干”运动 524
第四十一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526
第一节 党内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526
(一)总路线 527
(二)大跃进 527
第二节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527
(三)人民公社 528
第三节 三年暂时困难时期 529
第四节 落后地区改造运动和甄别 529
第五节 “落改”运动中动迁部分居民 532
第六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532
第七节 学习毛主席著作、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 533
第八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534
第一节 建立县“文革”领导小组和派工作组 535
第四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535
第二节 “红卫兵 运动始末 536
第三节 群众“造反”组织和派性斗争 537
第四节 建立革命委员会 538
第五节 “清理阶级队伍”运动 538
第六节 干部“下放劳动” 539
第七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540
第八节 “一打三反”运动 541
第十节 反击“右倾翻案风”与追查“政治谣言” 542
第九节 “批林批孔”与“小靳庄”活动 542
第四十三章 历史的伟大转折 543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清查帮派体系 543
第二节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 545
第三节 平反冤假错案 545
第四节 地富分子摘帽和地富子女改变成分 547
第五节 错划右派分子的改正工作 547
(一)苏联红军驻防 548
第一节 驻防 548
第四十四章 军事 548
第六节 贯彻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 548
(二)人民解放军驻防 549
第二节 党政军领导人视察长山列岛 549
第三节 岛屿战备和后勤建设 550
第四节 军民联防 551
第五节 地方武装及兵役 552
(一)县、社人民武装部沿革 552
(二)兵役 553
第六节 人民防空 555
(一)民兵组织 556
第七节 民兵 556
(二)民兵建设 557
第七编 文化 560
第四十五章 文化艺术 560
第一节 文化机构 560
(一)文化局 560
(二)文化局所属单位 560
(一)业余文艺活动 562
第二节 建国前文化艺术概况 562
第三节 建国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562
(二)业余文艺创作 564
(三)文化宣传 565
(四)图书发行 566
(五)电影发行放映 566
(六)民间艺人 567
第四节 艺文荟萃 570
(一)文学作品 570
(二)歌谣,船、渔民号子 572
(三)书法、剪纸 581
第四十六章 广播和报社 584
第一节 广播机构 584
(一)广播事业局 584
(二)广播事业局所属单位 584
(三)县广播站 585
第二节 广播事业的发展 586
(一)广播站的建立和发展 586
(二)有线广播网的形成 587
第三节 县报创办始末 588
第四十七章 教育 588
第一节 建国前教育概况 588
第二节 建国后教育机构 589
(一)教育局 589
(二)职工教育办公室 590
(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办公室 590
(四)教育局所属单位 590
(一)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594
第三节 建国后教育事业的发展 594
(二)教育事业备受摧残 596
(三)教育事业恢复振兴 597
第四节 民办学校建立始末 599
第五节 业余教育 600
第六节 技术教育 601
第七节 幼儿教育 601
第四十八章 卫生 602
第一节 建国前卫生概况 602
(一)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603
第二节 卫生机构 603
(二)卫生局 604
(三)卫生局所属单位 604
第三节 建国后卫生事业的发展 608
(一)建立发展医疗组织,改变缺医少药状况 608
(二)公费医疗 610
(三)合作医疗 611
(四)爱国卫生运动 612
(五)妇幼保健 616
第四十九章 计划生育 621
第一节 计划生育机构 621
第三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621
第五十章 体育 625
第一节 体育机构 625
第二节 体育事业的发展 626
(一)历届体育运动会简介 626
(二)历届中小学运动会简介 627
(三)球类活动 628
(四)历年参加市以上体育比赛成绩 629
第五十一章 科技 634
第一节 科技机构 634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概况 634
(一)科普工作及科技成果 634
(二)兴办沼气 635
(三)地震观测 636
第五十二章 人物 638
第一节 历史人物 638
第八编 杂记 638
第二节 革命烈士 640
第三节 现代闻人 657
(一)党政军干部 657
(二)各界知名人士 665
(三)模范人物 669
第四节 反动人物 682
第五十三章 文物古迹 683
第一节 历史文物 683
第二节 古遗址 684
第五十四章 其它记事 688
第一节 民族习尚 688
(一)婚姻 688
(二)丧葬 689
(三)节序 690
(四)封建迷信 693
(五)宗教信仰 694
(六)社会劣习 695
(二)“鹰嘴石”的传说 696
第二节 民间传说 696
(一)“哭娘顶”的传说 696
(三)“马祖庙”的传说 697
(四)“水门子”的传说 697
第三节 自然灾异 698
(一)台风 698
(二)虫灾 698
(三)暴雨 699
(四)火灾 699
(五)地震 701
(六)海损事故 702
(七)其它事故 703
第四节 琐记 704
(一)海岛民谣 704
(二)民谚 706
(三)歇后语 709
(四)方言 710
(五)渔家春联 712
-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 2018-2019 数字中国战略下的政府管理创新》何毅亭主编 2019
- 《新时代地方政府治理转型: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经验研究》曾莉主编 2020
-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模式与经济增长》(中国)徐艳飞 2019
- 《雷山县志 1988-2015 上》雷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 供护理、助产、临床医学专业用 生物化学 本科》张又良,郭桂平主编 2016
- 《政府电子服务能力指数2019》胡广伟,张雪莹,吴新丽 2019
- 《雷山县志 1988-2015 下》雷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
- 《民国 思南县志稿》马震昆 2019
- 《永久记录 美国政府监控全世界网络信息的真相》(美)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著 2019
- 《汇兑统制 国联经济财政委员会报告》朱通九译 1939
- 《吉林省志 卷2 大事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2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为革命事业奉献终生》王纪华纪念集编审委员会 1995
- 《雅马哈管乐队训练教程 降E调单簧管 分谱》Japan Band Clinic委员会 2019
- 《美丽浙江 2016 法语》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编 2016
- 《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重庆大学,重庆市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编 2018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4》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神奇中国少年行》(中国)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 2019
- 《美丽浙江》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编 2016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5》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