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平度县志
平度县志

平度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山东省平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魏景瑞主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
  • 页数:820 页
图书介绍:
《平度县志》目录

第一编 建置 1

平度县政区图        图20— 1

目录 1

第二节 历史沿革 1

第一节 位置 幅员 1

第一章 建置沿革 1

附注:地图编号 1

序 罗竹? 1

平度县城区图         图20— 2

清代平度州地图(光绪) 图20— 3

平度县政区图(民国二十四年) 图20— 4

第二章 区划 4

第一节 区、乡变更 4

平度四县政区图(1945年) 图20— 5

序 赵蓝田 5

平度县政区图(1953年) 图20— 6

蓼兰县政区图(1953年) 图20— 7

平度县政区图(1956年) 图20— 8

序 单承志 9

平度县政区图(1964年) 图20— 9

平度县城区图(民国二十四年) 图20— 10

序 魏景瑞 11

平度县水文地质略图 图20— 11

平度县矿产分布图     图20— 12

平度县人大常委会 13

关于加强地方志工作的决议 13

平度县作物种植分布图 图20— 13

平度县主要水利工程图 图20— 14

第二节 乡、镇简介 15

凡例 15

平度县供电线路示意图 图20— 15

平度县交通图        图20— 16

平度县邮运网路图        图20— 17

概述 17

平度县通信线路图       图20— 18

第一节 县城变迁 19

第三章 县城 19

平度县中学分布图     图20— 19

第二节 县城旧貌 19

平度县除氟改水示意图     图20— 20

第三节 县城现状 20

大事记 21

第一章 地质 25

第二章 地形 25

第二编 自然地理 25

第二节 植被 26

第一节 土壤类型 26

第三章 土壤 植被 26

第四章 山脉 28

第五章 河流 32

第六章 气候 物候 34

第一节 气候 34

第二节 物候 35

第一节 降雨 径流 41

第七章 水文 41

第二节 蒸发 41

第三节 水质 44

第八章 自然灾害 44

第一节 土地 45

第九章 自然资源 45

第二节 水源 46

第三节 矿藏 49

第四节 野生植物 50

第五节 野生动物 50

第六节 野生药材 52

第三编 人口 53

第一节 人口数量 53

第一章 历代人口 53

第二节 人口分布和密度 54

第一节 自然变动 57

第二章 人口变动 57

第一节 民族构成 58

第三章 人口构成 58

第二节 机械变动 58

第二节 性别构成 59

第三节 年龄构成 61

第四节 职业构成 62

第五节 文化构成 64

第四章 婚姻家庭 66

第一节 婚姻 66

第六章 计划生育 68

第五章 姓氏 68

第一节 机构 68

第二节 家庭 68

第二节 宣传教育 70

第三节 节育措施 70

第四节 政策和奖惩 70

第五节 计划生育成果 71

第六节 先进典型 77

第四编 党派群团 7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平度地方组织 79

第一节 工委、县委 80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 81

第三节 党的代表大会 88

第四节 党员 91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平度县党部 94

第三章 群众团体 95

第一节 工人团体 95

第二节 农民团体 98

第三节 青年团体 98

第四节 妇女团体 100

第五节 少年儿童团体 102

第八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03

第七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103

第六节 商业团体 103

第一章 权力机关 105

第五编 政权 政协 105

第一节 议会 105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 106

第三节 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109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 114

第五节 选举 116

第一节 州署 117

第二章 行政机关 117

第二节 县公署 119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府 121

第四节 县政府 122

第五节 县人民政府 124

第三章 基层政权 129

第一节 厢乡闾邻 129

第二节 区、乡公所 129

第三节 抗日区、村政权 130

第四节 人民区、乡政权 130

第五节 人民公社 131

第六节 乡、镇政府 131

第四章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2

第二节 县政协历届委员会 132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32

第三节 县政协工作 134

第五章 侨务 136

第一节 侨胞分布 136

第二节 侨务机构 136

第三节 侨胞贡献 136

第四节 侨乡变化 137

第六编 政法 139

第一章 公安 139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39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140

第三节 社会治安 142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44

第二章 检察 144

第四节 公安消防 144

第三节 法纪检察 145

第二节 刑事检察 145

第三章 法院 146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146

第五节 监所检察 146

第四节 经济检察 14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46

第二节 刑事审判 149

第三节 民事审判 150

第四章 司法行政 151

第四节 经济审判 151

第五节 信访 151

第一节 法制教育 152

第二节 基层调解 152

第三节 律师 153

第四节 公证 153

第七编 劳动 人事 155

第一章 劳动 15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55

第二节 职工 就业 155

第三节 劳动工资 156

第四节 劳保 157

第一节 清州署官员 158

第二章 人事 158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人员编制 160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的干部管理 161

第八编 民政 171

第一章 机构沿革 171

第二章 救济福利 172

第三章 拥军优属 174

第一节 支援前线 174

第二节 优待抚恤 174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177

第四章 烈士陵园 177

第五章 婚姻登记 179

第一节 登记机构 179

第二节 登记办法 180

第六章 支边 180

第七章 殡葬改革 181

第三节 保安旅 183

第一节 州汛 183

第二节 保安队 183

第一章 州、县武装 183

第九编 军事 183

第五节 武装部 184

第四节 独立营 184

第一节 民兵组建 185

第二章 民兵 185

第二节 民兵训练 186

第三节 民兵作用 187

第一节 募兵制 189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189

第三章 兵役制度 189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190

第一节 国民党杂牌队伍 190

第四章 驻军 190

第二节 日伪驻军 191

第三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 192

第二节 日伪暴行录 193

第一节 清兵暴行录 193

第五章 兵祸 193

第三节 国民党反动派暴行录 194

第六章 战斗战役 195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战役 195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战役 200

第十编 农业 203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203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 203

第二节 管理机构 209

第二章 耕地与作物 210

第一节 耕地面积 210

第二节 作物分布 210

第三节 作物产量 215

第一节 种子 220

第三章 农技农艺 220

第二节 肥料 222

第三节 作物栽培 223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224

第五节 耕作制度 225

第四章 农田基本建设 225

第一节 治洼 226

第二节 治山 227

第五章 农用机具 228

第一节 耕作机具 228

第二节 灌溉机具 228

第三节 运输、脱粒机具 229

第四节 农机管理 229

第十一编 多种经营 231

第一章 林业 231

第一节 林业局 233

第二节 国营林场、苗圃 233

第三节 育苗 234

第四节 植树造林 234

第五节 种源及分布 235

第六节 现存古木 236

第七节 病虫害防治 237

第二章 果业 237

第一节 面积与产量 237

第二节 种属及分布 240

第三节 果技果艺 241

第四节 国营园艺场 242

第三章 蚕桑 243

第一节 植桑 243

第三节 蚕场 243

第二节 养蚕 243

第一节 家畜 245

第四章 畜牧 245

第二节 家禽 251

第三节 其它畜禽 252

第四节 疫病防治 252

第五节 经管机构 253

第五章 渔业 254

第一节 水域 254

第二节 养殖 255

第三节 捕捞 255

第六章 土特产 256

第一节 大泽山葡萄 256

第二节 蟠桃大姜 257

第三节 马家沟芹菜 258

第四节 南村菠菜 258

第五节 平度辣椒干 258

第六节 平度西瓜 259

第一章 治河 261

第十二编 水利 261

第一节 胶莱河水系治理 261

第二节 大沽河水系治理 268

第二章 灌溉 270

第一节 打井 270

第二节 建库塘 270

第三节 开发灌区 273

第四节 建拦河闸 273

第五节 建扬水站 273

第二节 农建兵团 277

第三章 水利机构 277

第一节 水利局 277

第十三编 工业 279

第一章 工业体制 279

第一节 企业所有制 279

第二节 管理机构 284

第二章 一轻工业 292

第一节 造纸业 292

第二节 印刷业 293

第三节 酿酒业 293

第四节 糕点制糖业 295

第六节 肉类加工业 296

第五节 粮油加工业 296

第七节 副食品业 297

第三章 二轻工业 298

第一节 草制工艺品 298

第二节 印绣艺品 299

第三节 服装鞋帽 300

第四节 皮革 303

第五节 木器家具 304

第六节 橡胶塑料制品 305

第一节 棉油加工业 307

第四章 纺织工业 307

第二节 棉纺织业 308

第三节 麻纺织业 309

第五章 机械工业 309

第一节 农用机械 309

第二节 日用机械 311

第三节 建筑建材机械 312

第四节 铸造机械 313

第五节 机械车辆配件 314

第六章 化学工业 316

第一节 化肥 316

第三节 氧气 317

第二节 磷肥 317

第四节 化工剂 318

第七章 矿产建材工业 318

第一节 黄金业 318

第二节 石墨业 319

第三节 石业 321

第四节 水泥业 323

第五节 砖瓦业 324

第八章 电力工业 326

第一节 电厂、电业公司 326

第二节 发电 326

第三节 供电 327

第四节 农电 332

第五节 群众办电 333

第十四编 商业 335

第一章 私营商业 335

第二章 国营商业 336

第一节 商业局(科) 337

第二节 公司 337

第三节 商品购进 341

第四节 商品销售 343

第五节 商品储运 346

第六节 饮食服务业 346

第三章 供销合作社 348

第一节 基层供销合作社 348

第二节 县联社 351

第三节 经营机构 351

第四节 物资购销 356

第四章 物资 363

第一节 物资购进 364

第二节 物资供应 364

第五章 对外贸易 367

第一节 机构 367

第二节 商品种类 367

第四节 商品加工与储藏 376

第五节 接待外商 376

第三节 商品购销 376

第六章 粮油业 378

第一节 机构 378

第二节 粮油购销 380

第三节 粮油储运 383

第七章 集市 山会 387

第一节 集市 387

第二节 山会 394

第十五编 交通邮电 397

第一章 交通 397

第一节 机构 397

第二节 古道 398

第三节 公路 399

第四节 桥涵 403

第五节 交通工具 406

第六节 客货运输 406

第二章 邮电 408

第一节 机构 408

第二节 邮政 409

第三节 电信 416

第十六编 城乡建设 423

第一章 建筑业 423

第一节 机构 423

第二节 建筑队伍 423

第四节 建筑形式 424

第三节 建筑施工 424

第二章 县城建设 425

第一节 供水、排水 426

第二节 街道、桥涵、路灯 428

第三节 公共建筑 430

第四节 供电 431

第五节 环境卫生 432

第六节 城区绿化 432

第七节 房产管理 432

第一节 农村住宅 433

第三章 农村建设 433

第二节 乡镇驻地建设 434

第三节 农村用电 434

第四章 环境保护 434

第一节 污染源 434

第二节 环境治理 436

第十七编 财税 437

第一章 财政 437

第一节 财政机构 437

第二节 财政体制 437

第三节 财政收入 438

第四节 财政支出 444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48

第五节 财政管理 448

第二章 税务 448

第二节 税种、税制 449

第三节 税收减免 461

第二节 银行 463

第一节 票号、钱庄 463

第一章 机构 463

第十八编 金融 463

第一节 货币种类 465

第二章 货币 465

第二节 货币流通 466

第三节 金银收兑 469

第三章 储蓄 存款 471

第一节 储蓄 471

第二节 存款 472

第四章 信贷 473

第一节 高利贷 473

第二节 工商信贷 474

第三节 农村信贷 474

第四节 基本建设投资 478

第五节 信用合作社 479

第一节 结算管理 482

第五章 结算 482

第二节 侨汇管理 483

第三节 国库券 485

第二节 公债 485

第一节 股票 485

第六章 证券 485

第七章 保险 486

第一节 机构 486

第二节 险种、保额、保费 486

第三节 理赔 489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491

第二节 工商企业管理 49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91

第十九编 经济管理 491

第三节 市场管理 495

第四节  打击投机倒把 497

第二节 审计 499

第一节 机构 499

第二章 审计管理 49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00

第三章 物价管理 500

第二节 物价调整 500

第三节 物价改革 502

第一节 计量 505

第四章 标准计量管理 505

第二节 标准化 506

第二十编 教育 507

第一章 管理机构 507

第一节 学正署 507

第二节 劝学所 507

第三节 教育局(科) 507

第二章 教育宗旨 508

第三章 私塾书院 509

第一节 私塾 509

第二节 书院 509

第三节 科举 510

第四章 幼儿教育 511

第一节 小学设置 512

第五章 小学教育 512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513

第三节 教学与考试 514

第四节 重点学校 515

第六章 中学教育 517

第一节 中学设置 517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520

第三节 教学与考试 521

第四节 重点学校 522

第七章 专业和职业教育 524

第一节 学校设置 524

第二节 主要学校 525

第八章 成人教育 526

第一节 农民教育 526

第二节 职工教育 527

第一节 教师选用 528

第二节 工资待遇 528

第九章 教师队伍 528

第三节 政治待遇 529

第四节 教师培训 530

第一节 经费 531

第十章 经费与校舍 531

第二节 校舍 53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35

第一章 机构 535

第二十一编 科技 535

第二节 学(协)会组织 536

第一节 科普队伍 537

第二章 科普工作 537

第三节 科学试验 538

第二节 科普宣传 538

第一节 县级科技成果 541

第三章 科技成果 541

第二节 地市级科技成果 542

第四节 科技成果应用 545

第三节 省级科技成果 545

第一章 机构 547

第二十二编 文化 547

第二节 戏剧电影 548

第二章 文学创作 548

第一节 小说诗歌 548

第三节 其他作品 548

第三章 艺术活动 552

第一节 戏剧 552

第二节 音乐、舞蹈 555

第三节 曲艺 557

第四节 杂技 557

第五节 书法、美术、摄影 558

第六节 电影 564

第七节 展览 567

第二节 广播、电视 568

第一节 县报 568

第四章 新闻 568

第五章 档案、图书 571

第一节 档案 571

第二节 图书发行 572

第三节 图书阅览 572

第六章 文物 573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573

第二节 古建筑 574

第三节 刻石 576

第四节 古墓葬 577

第五节 古城址 578

第六节 革命遗址 578

第七节 馆藏文物 579

第二十三编 卫生 581

第一章 行政机构 581

第二章 防疫 581

第一节 防治机构 581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582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585

第四节 保健 586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587

第三章 医疗 588

第一节 医疗机构 588

第二节 医疗制度 591

第三节 中医 591

第四节 西医 593

第四章 医药 594

第一节 中药资源 594

第二节 药品经营 595

第五章 医学教育 596

第一章 机构 599

第二章 体育设施 599

第三章 业余体校 599

第一节 体校设置 599

第二十四编 体育 599

第二节 优秀运动员 600

第四章 学校体育 600

第一节 传统体育活动 601

第五章 群众体育 601

第二节 近代体育活动 602

第六章 体育比赛 602

第二十五编 风土 613

第一章 人民生活 613

第一节 农民生活 613

第二节 职工生活 615

第三节 县城居民生活 615

第二节 社会礼仪 617

第一节 饮食 服饰 617

第二章 风俗人情 617

第三节 婚姻 618

第四节 丧葬 619

第五节 岁时祝祭 620

第三章 历史陋俗 622

第一节 蓄婢 纳妾 622

第二节 蓄发 缠足 622

第三节 赌博 吸毒 622

第一节 佛教 道教 623

第四节 迷信鬼神 623

第四章 宗教 623

第二节 天主教 基督教 626

第五章 社会新风 631

第二十六编 方言 637

第一章 概说 637

第一节 平度方言的特点 637

第二节 平度语音的地域差异及方言地图 637

第三节 音标符号 644

第二章 语音分析 645

第一节 声母二十七个 646

第二节 韵母三十六个 646

第三节 声调三个 647

第四节 音节结构 648

第五节 平度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649

第三章 词汇 653

第一节 天时地理、方位 653

第二节 亲属称谓、代词 655

第三节 身体、疾病、医疗 656

第四节 生活交往、红白事 658

第五节 房舍用品 660

第六节 服饰饮食 661

第七节 农工学商 662

第八节 动物植物 663

第九节 性质状态、副词 665

第十节 介词、数量词、助词、语气词 667

第四章 语法特点 668

第一节 词 668

第二节 词组 671

第三节 句 673

第五章 语料记音 674

第一节 谚语(五条) 674

第二节 歇后语(五条) 674

第四节 儿歌(四首) 675

第三节 谜语(三条) 675

第五节 故事(一则) 676

第二十七编 大泽山 679

第一章 名胜古迹 679

第二章 摩崖刻石 681

第一节 天柱山魏碑 681

第二节 大泽山刻石 682

第三章 古人游山诗文 685

第四章 石雷之乡 698

第五章 大泽山葡萄 703

第二十八编 人物 705

第一章 人物传 705

第二章 革命烈士名录 723

第二十九编 附录 771

一、平度旧方志序文选辑 771

二、革命烈士碑文 776

三、旧志艺文选 777

四、本籍名人著文 789

编后记 815

修志机构及人员名单 81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