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女性文学与美学
女性文学与美学

女性文学与美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一鸣著
  • 出 版 社: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228035186
  • 页数:226 页
图书介绍:
《女性文学与美学》目录

第一章80年代女性文学与西部妇女命运 1

一、作为一种批评思潮——女性文学批评 1

二、女性文学命题潮头的时代衍进 5

女性文学的概念及特征 5

(一)爱情主题:追寻“理想男子汉”——女性文学的传统主题 7

(二)社会主题:追寻女性自我价值——女性文学观念的变革 10

(三)哲学主题:永恒的追寻——女性文学更加明显的现代追求 13

(四)80年代女性文学现代衍进轨迹综述 16

三、女性之梦与人生之态——张洁与谌容创作比较 17

张洁:钟情于女性之梦的编织与追求 17

谌容:专注于人生之态的描摹与剖析 17

(一)对知识女性关注视角之不同 18

(二)分别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人物系列 22

(三)审美个性、感情态度及作品呈现的美学风格的明显差异 29

(四)张洁与谌容创作比较之意义 34

四、中国西部妇女的历史命运——从西部文学妇女形象谈起 35

(一)西部妇女“人”的自我意识的萌动、觉醒 36

(二)西部妇女形象的社会历史价值 38

(三)西部妇女形象独特的审美价值 41

(四)西部妇女形象引发的思考 46

五、女性文学时代大潮在新疆涌起的浪花 47

(一)《病院琐记》 48

(二)《一夜无话》 49

(三)《四百里大戈壁》 51

(四)女性意识及其超越 52

六、对新疆回族妇女时代命运的思考 55

第二章接受美学与中西文化 60

一、接受美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60

二、在中西文化比较中述评接受美学 62

(一)“为读者想”与接受美学 62

(二)“读者的期待视野” 63

(三)“本文的召唤结构” 67

(四)对接受美学理论的辩证接受与思考 70

三、新时期文学“读不懂”的现象辨析 73

(一)“读不懂”:来自作家方面的原因 73

(二)“读不懂”:来自读者方面的原因 75

(三)寻求“读得懂”的有效途径 77

四、试论唐诗中的朦胧美 81

(一)朦胧的概念及美感特征 81

(二)唐诗中朦胧美的结构方式 83

(三)朦胧美:超越时代的永恒艺术魅力 89

五、李清照词的生命意识 93

(一)“情”——清照词中的表现形态 94

(二)“情”——清照词的社会历史价值 99

(三)“情”——人性与生命的深层体验 102

(四)永恒的艺术魅力及其探因 105

六、《爱,是不能忘记的》超文化思考 109

(一)对爱情与婚姻分离的社会现象的思考 109

(二)对人类情感和人性终极真理的超文化思考 111

七、《老井》的开放与宽容意识 114

(一)象征:挖掘一条个人的、群体乃至民族的生路 114

(二)宽容:新型的道德评价与审美评价 116

(三)创作与接受均是历史存在物 119

八、一曲燃烧的生命之歌——《红高粱》 120

(一)对生命的讴歌与礼赞 121

(二)超越民族、国界的人类意识 123

九、奇特的文学接受现象:张贤亮创作中的自我解构 124

(一)从《绿化树》谈起 124

(二)《叔叔的故事》、《绿化树》反馈于女性主义读者的产物 126

(三)《我的菩提树》、《叔叔的故事》反馈于读者兼作家张贤亮的产物 127

第三章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 130

一、作为一种批评文化——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130

(一)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130

(二)关于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131

(三)关于“性别”与“话语” 133

二、女性主义文学:肯定、置疑女性主体“游戏”与解构男性中心神话 137

(一)既肯定女性主体又置疑女性主体 137

(二)解构男性中心神话,“游戏”男性中心文化核心本文 144

三、女性主义文学的后结构主义特色:女性“主体”的不稳定与分裂性质 149

四、从女性文学到女性主义文学——兼与追寻自我的女性文学比较 152

(一)“需求的实现”与“欲望的追求” 152

(二)追寻自我的女性文学永远不会过时 155

五、女性文化的建构尝识——女性主义文学及批评的遥远追求 156

第四章80年代至90年代:女性文学艺术追求的时代衍进 162

一、女性文学真实形态的现代嬗变 162

(一)女性文学传统的真实形态 163

(二)女性文学现代的真实形态 165

(三)传统与现代真实形态的融合:“新写实” 171

(四)“另一种真实”一文学本身的真实形态 176

二、女性文学情感及表达方式的现代嬗变 179

(一)女性文学传统的情感特征及表达方式 179

(二)女性文学现代的情感特征及表达方式 182

(三)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情感特征及表达方式 185

(四)“哲学”式的情感特征及表达方式 187

三、女性文学“美”的形态的现代嬗变 192

(一)女性文学传统“美”的形态——阴柔之美 192

(二)传统至现代过渡——阳刚之美与潇洒之美 195

(三)女性文学现代“美”的形态——现代病态美与永恒的追求之美 197

(四)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美”的形态——“新的美” 202

(五)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不要风格化”“不要独特性” 206

四、女性文学新的审美流变的三点缺憾 207

(一)缺憾之一:隐晦与艰涩 209

(二)缺憾之二:片面深刻 209

(三)缺憾之三:避长扬短 211

五、女性文学审美形态现代嬗变的先锋作用 213

(一)女性文学现代审美形态的开拓 213

(二)现代审美形态缘何由女性作家率先开拓 217

(三)女作家与男作家笔下现代审美形态之区别 218

感悟·感喟·感铭——《女性文学与美学》出版后记 22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