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商周城市形态的演变
商周城市形态的演变

商周城市形态的演变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鑫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17002
  • 页数:33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商周时期的城市作为主体研究对象,整合了相关的文献、考古与古文字资料,以“长时段”理论作为基本理论基础,对商周时期城市的起源、分布、形态与功能的演变进行了分专题研究。中国早期城市的源起除了政治因素外,经济交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商周城市形态的四大主体要素中,城墙等防御设施是城市的基础,政治性建筑固然位于城市形态的核心位置,但手工业作坊遗址与市场则越来越成为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形态上越来越占据显著位置。
《商周城市形态的演变》目录

绪论 1

一 从长时段角度研究商周城市的意义 1

二 旧有研究成果述评 2

(一)先秦城市研究相关考古资料的积累与整理 3

(二)关于先秦城市分布与选址的研究 5

(三)关于先秦城市形态与功能的综合研究 9

(四)小结 13

三 本文研究主旨、理论与方法 14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19

(一)中国古代“城市”概念的界定 19

(二)先秦传世文献中的“城市”及其相关名词 22

第一章 商以前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26

第一节 经济交换中心与中国早期城市的起源 26

一 塞维斯(Elman R.Service)理论中的一个酋邦兴起模式分析 28

二 西山古城与中原地区早期城市的起源 31

(一)地理环境与聚落群布局 32

(二)西山城址遗迹与遗物的分析 35

(三)小结 39

三 城头山城址与澧阳平原早期城市的起源 40

(一)城址所处之环境分析 40

(二)对城址内部遗迹的考察 41

(三)城址所处聚落群分析 44

四 小结 47

第二节 龙山时代城址形态与功能的多元化及其地域差异 48

一 龙山时代城址文化遗存的个性化分析 49

(一)城墙在形态上的差别 49

(二)具有礼仪祭祀功能的遗迹差别 51

(三)具有储藏功能的遗迹差别 51

(四)手工业场所的设置 52

二 早期城市发展在功能上的多元化表现 53

(一)政治礼仪功能较强的城址 53

(二)经济功能较强的城址 54

三 小结 56

第三节 夏王朝时期的城市布局与功能特征 60

一 文献所见夏王朝的贡赋系统 62

二 作为五服制中心的二里头遗址在形态与功能上的演变特征 64

三 夏王朝时期其他城址的功能浅析 68

(一)新砦城址 68

(二)大师姑城址 69

(三)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群 71

四 小结 72

第二章 商周城市的地理分布格局与选址原则 74

第一节 商周城市分布格局地域特征的宏观考察 74

一 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城市分布格局的演变 75

(一)商代城市的分布格局 75

(二)周代城市分布格局的演变 76

二 长江流域及淮河以南城市分布格局的演变 83

三 影响商周城市分布格局形成的因素分析 86

(一)地形交界带的优势与城址密集分布区的形成 86

(二)环境的优劣与南北地区城址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90

(三)制度的变迁与城址的等级化聚团分布现象 96

第二节 商周城市选址原则的微观探索 99

一 “相土卜居”——文献所见商周城市选址理念的演变 100

(一)由“相土”到“卜居”——文献所见周人选址理念的演变 100

(二)春秋至战国时期城市选址理念的进步 104

二 商周城址所反映的选址原则 107

三 影响商周城市选址的人文因素 118

(一)政治格局的变化对商周城市选址的影响 118

(二)交通与资源对商周城市选址的影响 119

第三章 商周城市主体形态的结构性演变 122

第一节 商周城市防御设施的形态演变 122

一 城墙建筑技术与形态的演变 123

(一)商代以前城墙建筑技术与形态的不平衡发展 124

(二)商周时期版筑夯土建筑技术的普及与进步 125

(三)东周时期城址修建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126

二 城门的演变 132

(一)商以前城门对称布局模式的形成 132

(二)商代城门中轴对称布局模式的发展 135

(三)春秋战国时期城门布局与数量的多元化发展 137

三 城郭之形成及其演变 143

(一)前人有关城郭制的讨论 143

(二)文献所载“郭”与“郛”的演变 144

(三)考古所见城郭形态的演变 149

第二节 商周城市政治性建筑的结构性演变 151

一 文献与古文字资料所见商周城市政治性建筑的演变 152

(一)文献所见“宫室”与“宗庙”在概念上的异同 153

(二)文献与甲骨文所见商晚期政治性建筑特征分析 155

(三)文献与金文所见西周政治性建筑的演变 159

(四)文献所见东周时期城市政治性建筑的细化发展 165

二 考古所见商周城址大型建筑遗址规模、形态的演变及其性质分析 186

(一)“大房子”——政治性建筑的雏形 187

(二)陶寺和二里头遗址中的大型建筑——宫城的形成 190

(三)商代和西周典型遗址中大型建筑基址形态和功能的发展 195

(四)春秋战国都城遗址中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比较研究 213

(五)春秋战国一般性城址内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简析 231

三 小结 233

第三节 集团化分工与商周城市手工业场所的演变 235

一 “工”之起源与发展 236

(一)“工”之起源与“百工”解析 236

(二)“工”之集团性特征及其社会属性辨析 239

二 商周时期手工业生产的集团化及其演变特征的考古学观察 242

(一)二里头遗址内手工业生产的集团化表现 242

(二)商代城址内手工业生产集团化现象的进一步发展 245

(三)东周城址内手工业生产集团化现象的扩散与转变 251

三 小结 262

第四节 经济交换与商周城市市场的结构性特征 263

一 东周城址与市场的普及 264

(一)各诸侯国都城中市场的普及 265

(二)军事城堡与市场 266

二 周代城市市场形态的复原与分析 268

三 商周城市市场的位置考辨 271

(一)“面朝后市”与“工贾近市”辨析 271

(二)东周城市“多市制”现象分析 273

(三)东周都城遗址中市场位置的考察 276

(四)郑州商城中市场位置的推测 281

四 小结 283

第五节 先秦城市主体形态演变的整合分析 284

第四章 商周城市的功能特征及其演变简析 290

第一节 集聚整合——商周城市的基本功能 291

一 “城”与“市”在功能上的辩证关系 291

二 资源的集聚与整合对城市起源的作用 293

三 先秦城市对人口的吸纳与重组 295

(一)城市中按职业划分的社会阶层 296

(二)农民在城市社会阶层中的演变 297

四 小结 298

第二节 制度变革——商周城市功能的典型特征 299

一 社会成本问题——城市制度变革的动力因素例析 299

(一)夏商都城“屡迁”现象的经济学简析 300

(二)市场的范围与城市的规模 305

二 先秦城市制度变革的表现 307

(一)城市市场制度的完善 308

(二)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309

三 先秦城市功能的动态化演进 311

结语 314

一 经济与地理因素在先秦城市起源过程中的表现 314

二 地理结构在商周城市中的长时段特征 315

三 商周城市形态的结构性演变特征 316

四 商周城市功能的结构性演变特征 318

参考文献 320

一 传世典籍及注释 320

二 古文字资料及工具书 321

三 相关理论著作 322

四 先秦城市综合性研究著作及论文 322

五 典型城址资料及相关研究 325

六 其他研究著作(含博士论文,以作者姓氏拼音为序) 329

后记 3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