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台湾省人口
台湾省人口

台湾省人口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碧笙,陈永山主编
  • 出 版 社:《台湾省人口》编辑委员会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571 页
图书介绍:
《台湾省人口》目录
标签:主编 人口

绪言 1

第一章 人口活动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 10

一、人口活动的自然环境 10

(一)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人口活动的影响 10

(二)人口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3

二、人口活动的经济社会条件 25

(一)经济、社会条件及其对人口活动的影响 25

(二)人口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1

第二章 历史人口状况 49

一、澎湖人口 49

二、清代及清代以前的人口 53

(一)古代台湾人口 53

(二)荷兰占领时期的人口 54

(三)郑氏统治时期的人口 56

(四)清代的人口 58

三、日本占领时期的人口 62

(一)人口总数及其增加 62

(二)人口的出生与死亡 64

(三)人口移动与自然增加 68

(四)人口分布及密度 71

(五)人口构成 71

第三章 抗战胜利以来(1945——1984年)人口总量的变化 86

一、总人口的变动 86

(一)人口的规模 86

(二)人口总量变动的各个发展阶段 86

(三)人口总量变动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 88

二、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对人口总量变动的影响 98

(一)自然变动 99

(二)迁移变动 106

第四章 人口的出生与生育率 108

一、出生数与出生率 108

(一)殖民地时期的出生数与出生率 108

(二)战后时期的出生数与出生率 109

(三)出生率的城乡与民族差异 111

(四)出生率的季节变动 116

二、生育率 116

(一)育龄妇女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 116

(二)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 119

(三)有偶妇女生育率、总和生育率与年龄别生育率 122

(四)男性人口生育率、总和生育率与年龄别生育率 125

三、人口再生产率与平均世代间隔年数 128

(一)人口粗再生产率与净再生产率 130

(二)平均世代间隔年数 131

四、影响出生与生育率的因素分析 132

(一)政治与经济因素 133

(二)文化与教育因素 133

(三)职业因素 137

(四)对孩子的价值观与理想子女数 138

(五)年龄结构因素 139

(六)姻婚因素 140

(七)城乡差别因素 140

第五章 人口的死亡与死亡率 147

一、死亡人数与死亡率 147

(一)死亡人数与死亡率的变化 148

(二)死亡率的差异 152

二、年龄性别死亡率 156

(一)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 156

(二)不同性别死亡率的年龄差异 157

(三)性别、年龄别死亡率的地区差异 160

(四)年龄段死亡构成 163

三、婴儿死亡率 163

(一)婴儿死亡率的变化 164

(二)婴儿死亡率的城乡差异 165

(三)婴儿死亡率的季节变动 165

四、儿童死亡率 167

(一)儿童死亡率的变化 167

(二)儿童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168

(三)儿童死亡率的城乡差异 168

五、死亡原因 169

(一)死因位次及构成 169

(二)死因的年龄和地区差异 172

(三)死因别死亡率 175

(四)非正常死亡 175

六、平均预期寿命 176

(一)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 176

(二)平均预期寿命的地区差别 177

第六章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183

一、人口的国际迁移 183

(一)人口国际迁移的变动趋势 183

(二)人口国际迁移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186

(三)人口国际迁移的县市和地区构成 187

(四)人口国际迁移的原居地和目的地 191

(五)人才外流问题 194

二、人口的省际迁移 197

(一)总量和阶段 197

(二)光复后大陆迁台人口的性比例 198

(三)光复后大陆迁台人口的来源地 198

(四)1945—1956年大陆迁台人口的分布 201

三、人口的省内迁移 205

(一)人口省内迁移总量的变化 206

(二)县市间人口迁移 208

(三)人口省内迁移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210

(四)人口省内迁移者的教育程度和职业状况 213

(五)人口省内迁移者的原居地和目的地 217

(六)人口省内迁移者的迁移原因 219

四、人口的流动 223

(一)与港澳及外国之间的人口流动 223

(二)省内人口流动 225

(三)台北市人口的钟摆式移动 227

第七章 人口的分布 230

一、人口分布 230

(一)人口分布特征 230

(二)按行政区划分的人口分布 233

(三)按城乡划分的人口分布 233

(四)按地形条件划分的人口分布 237

二、人口密度 243

(一)人口密度特征 243

(二)按行政区划分的人口密度 248

(三)按地形单元划分的人口密度 250

三、人口分布与密度变化及其原因 252

(一)人口分布与密度变化 252

(二)影响人口分布与密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254

第八章 人口的城镇化 261

一、城市人口的划分 261

二、城市人口的特征 266

(一)城市人口多于乡村人口,城市人口密度高 266

(二)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266

(三)城市人口社会增长快,地区差异明显 276

(四)城市人口分布集中性强 278

第九章 人口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281

一、人口性别构成 281

(一)人口性别构成的基本状况 281

(二)人口性别构成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 284

二、人口年龄构成 287

(一)人口年龄构成的基本状况 287

(二)人口年龄构成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 294

三、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的动态分析 297

(一)人口金字塔 297

(二)性比例时间数列 301

(三)年龄中位数时间数列 303

第十章 劳动适龄人口 307

一、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与构成 308

(一)劳动适龄人口数量的变化 308

(二)劳动适龄人口年龄、性别构成 308

(三)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 313

(四)劳动适龄人口的地区分布 315

二、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状况 315

(一)就业人口数量的变化 315

(二)在业率的变化 320

(三)在业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320

三、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 323

(一)各行业人口的比重 323

(二)各行业人口的性别构成 327

(三)各行业人口的年龄构成 327

四、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和文化程度构成 328

(一)各种职业人口的比重 328

(二)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 329

五、不在业人口的状况 332

(一)不在业人口的数量及其构成 332

(二)失业人口的数量及其构成 336

第十一章 人口的婚姻与家庭状况 338

一、人口的婚姻状况 338

(一)人口婚姻状况 338

(二)结婚率 352

(三)离婚率 355

(四)人口再婚状况及其变化 358

(五)初婚年龄的变化 359

二、人口的家庭状况 363

(一)家庭户的数目 363

(二)家庭户的规模 366

(三)家庭户的类型及其展望 370

第十二章 各民族人口 373

一、各民族人口数量、构成及其分布 373

(一)各民族人口数量、比重及其变化 373

(二)各民族人口的分布 379

(三)各民族人口的年龄和性别构成 386

(四)各民族人口的文化程度 388

(五)各民族人口的行业构成和职业构成 392

二、原住民族的婚姻与家庭 400

三、原住民族的语言、方言和文字 403

四、原住民族的宗教 408

第十三章 人口的素质 411

一、人口的身体素质 411

(一)人口身体素质的变化 411

(二)影响人口身体素质变化的主要因素 418

二、人口的文化素质 430

(一)人口的教育程度 430

(二)教育事业的发展 433

三、不利于改善人口素质的社会因素 444

(一)阻碍人口身体素质进一步改善的因素日益增多 444

(二)社会道德问题 446

第十四章 家庭计划 450

一、本省的人口问题 451

(一)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451

(二)人口对就业的压力 454

(三)人口对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 458

二、家庭计划政策的形成 461

(一)观望期 461

(二)酝酿期 462

(三)形成期 463

(四)决定期 465

三、家庭计划工作的阶段 466

(一)家庭计划实施办法 466

(二)人口政策纲领 467

(三)家庭计划工作的阶段 468

四、执行家庭计划的工作方式 470

五、家庭计划工作的评估 473

第十五章 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 483

一、预测模型和资料依据 483

二、未来总人口的发展趋势 495

三、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501

四、未来人口状态 504

五、未来劳动力资源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509

六、未来人口和素质 515

七、未来人口的经济展望 517

八、未来人口按年龄预测数据 518

(一)总人口数 519

(二)男性人口数 536

(三)女性人口数 553

后记 56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