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共党史名词解释
中共党史名词解释

中共党史名词解释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水面舰艇学校政教室
  • 出版年份:1982
  • ISBN:
  • 页数:493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理论学习材料下一篇:思想战要义
《中共党史名词解释》目录

第一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

第一部分 事件 1

鸦片战争 1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1

辛亥革命 2

第一次世界大战 3

新文化运动 3

十月革命 4

五四运动 5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6

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6

马克思主义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7

香港海员大罢工 8

海丰农民运动 9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9

“二七”惨案 10

沙面工人罢工 11

北京政变 11

平定广州商团叛乱 12

孙中山北上 13

国民会议运动 13

第一次东征 14

平定刘杨叛乱 15

五卅运动 15

沙基惨案 16

省港大罢工 16

廖仲恺被刺案 17

第二次东征 18

国民革命军南征 18

“三一八”惨案 18

中山舰事件 19

整理党务案 19

北伐战争 20

汀泗桥战役 21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21

汉口九江工人收回英租界事件 22

赣州惨案 23

南京事件 23

夏斗寅叛变 24

马日事变 24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4

“四一五”反革命屠杀 25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6

“八一”南昌起义 26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27

文家市会师 28

三湾改编 29

广州暴动 29

百色起义 30

湘南暴动 31

井冈山会师 31

平江起义 32

宁都起义 32

蒋桂战争 33

黄洋界保卫战 33

皇姑屯事件 34

八月失败 34

向赣南闽西进军 35

中央九月来信 36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 37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 37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 38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 39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 40

“九一八”事变 41

“一二八”上海抗战 41

四渡赤水河 42

反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42

华北事变 43

“一二九”运动 4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45

芦沟桥事变 46

“八·一三”上海抗战 46

国民党抗战初期的大溃退 47

陶德曼与狄克逊策动的受降阴谋 48

南京大屠杀 49

台儿庄战役 49

八路军出师抗日 50

新四军东进抗日 51

平型关战斗 52

黄河花园口决堤事件 53

武汉保卫战 53

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54

百团大战 54

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 55

太平洋战争 57

延安整风运动 57

抢救运动 59

大生产运动 59

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 60

国民党战场第二次大溃退 61

重庆谈判 61

新疆的和平谈判 62

上党战役 63

邯郸战役 64

“一二·一”昆明惨案 64

下关惨案 65

较场口事件 66

中原突围 66

李、闻惨案 67

“抢米”风潮 68

沈崇事件 69

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69

莱芜战役 70

台湾人民的“二·二八”起义 70

孟良崮战役 71

鲁西南战役 72

进军大别山 72

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 73

辽沈战役 73

淮海战役 75

平津战役 76

李宗仁的“和平攻势” 77

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 7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79

第二部分 名词 80

同盟会 80

北洋军阀 80

租界 81

中国国民党 82

“二十一条” 82

《新青年》 83

新民学会 84

《每周评论》 85

共产国际 85

《湘江评论》 85

文化书社 86

《劳动界》 86

《共产党》月刊 86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86

《向导》周报 87

觉悟社 87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88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89

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89

广东共产主义小组 90

湖北共产主义小组 91

山东共产主义小组 91

东京共产主义小组 91

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 91

黄埔军官学校 92

莫斯科中山大学 92

国民政府 93

叶挺独立团 93

铁甲车队 94

国民革命军 94

西山会议派 94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95

新军阀 95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96

中央革命根据地 97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98

洪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98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99

川陕革命根据地 100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100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101

琼崖革命根据地 10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03

湘赣革命根据地 103

陕甘革命根据地 104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105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05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06

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 107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 108

罗章龙右倾分裂主义 108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109

土地革命路线 110

三年游击战争 111

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 111

东北军 113

西北军 113

“满洲国” 114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14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114

庐山军官训练团 115

十九路军 115

列宁主义者左翼反对派 116

福建人民政府 116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17

陕甘宁边区 118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18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19

晋绥抗日根据地 120

山东抗日根据地 120

华中抗日根据地 120

华南抗日根据地 121

八路军 121

新四军 122

华南抗日游击队 123

东北抗日联军 123

抗日民主政权 124

抗日军政大学 125

新华日报 125

解放日报 126

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战场 127

三大法宝 127

关东军 128

顽固派 128

抗战建国纲领 129

近卫声明 129

限制异党活动办法 130

汪伪政权 130

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 131

治安强化运动 131

伪军 132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133

大东亚共荣圈 133

江田岛精神 134

三光政策 134

曲线救国 134

《中国之命运》 135

中统局 135

军统局 136

美国战略情报局 136

三青团 136

中美合作所 137

渣滓洞集中营 138

白公馆集中营 138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38

停战协定 139

军事调处执行部 140

“五四”指示 140

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 141

军队国家化 142

治外法权 142

《中美商约》 143

第三条道路 143

十大军事原则 144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45

土地革命总路线 146

四大家族 146

三大经济纲领 147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148

八项和平条件 148

第一野战军 149

第二野战军 150

第三野战军 151

第四野战军 152

华北野战军 152

民社党 153

青年党 15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54

中国民主同盟 155

民主建国会 156

中国民主促进会 156

九三学社 156

农工民主党 157

中国致公党 158

中华全国总工会 158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159

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 160

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 160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60

美国对华关系白皮书 161

民主个人主义者 162

白劳德修正主义 162

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16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63

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164

人民民主专政 165

人民英雄纪念碑 165

第三部分 会议 166

巴黎和会 166

华盛顿会议 166

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167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67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68

西湖会议 169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70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71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72

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73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74

“八七”会议 175

永新联席会议 176

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176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76

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 177

柏露会议 178

古田会议 178

陂头会议 179

罗坊会议 179

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180

遵义会议 180

瓦窑堡会议 181

洛川会议 182

慕尼黑会议 182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183

1941年9月政治局扩大会议 184

延安文艺座谈会 184

1943年3月政治局会议 184

德黑兰会议 185

开罗会议 186

雅尔塔会议 186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187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87

旧金山会议 188

波茨坦会议 189

政治协商会议 189

全国土地会议和《中国土地法大纲》 190

伪国民大会 191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191

中共中央九月会议 192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9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

第二篇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6

第一部分 事件 196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196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 197

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197

抗美援朝运动 198

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199

土地改革运动 199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 200

镇压反革命运动 201

民主改革运动 202

调整工商业 202

三反五反运动 203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204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205

对俞平伯《红楼梦简论》的批判 205

建国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 206

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的出版 207

高岗、饶漱石反党事件 208

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运动 209

对胡风的批判 209

对胡适的批判 211

波匈事件 212

反击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 21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13

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叛乱事件 214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 215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15

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 216

中国政府关于核武器问题的声明 217

氢弹试验的成功 218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218

《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 218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219

“文化大革命” 219

“五·一六”通知 221

“二月兵变”事件 222

林彪反党集团 223

“四人帮”反党集团 224

上海一月夺权 225

“二月逆流” 225

“七二○”事件 226

南京长江大桥 227

我国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 227

杨、余、傅事件 228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228

“571工程”纪要 229

“九·一三”事件 229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胜利恢复 231

西沙自卫反击战 232

“批林批孔”运动 232

“反击右倾翻案风” 233

“四·五”运动 233

上海武装叛乱 234

十月的胜利 235

揭批查运动 23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236

中越边界自卫反击战 237

我国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237

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238

第二部分 名词 239

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管制 23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39

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方针 239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40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2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41

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242

半封建富农、资本主义富农 242

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 243

中国人民志愿军 243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244

大汉族主义 245

地方民族主义 246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 246

过渡时期总路线 247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47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248

统购统销 249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250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250

国家资本主义 251

四马分肥 251

赎买政策 252

定息 252

我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历年发展情况 253

1956年私营工业改造情况 253

截至1956年底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情况 253

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情况 254

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54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25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5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5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57

最高国务会议 2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58

人民法院 259

人民检察院 259

美蒋共同防御条约 260

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261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261

个人崇拜 261

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 26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62

民主集中制 264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64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265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65

《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的紧急指示信》 266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266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267

《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267

《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整草案)》 268

桃园经验 268

二十三条 269

九评 269

中央文化革命小组 270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270

“三要三不要”的基本原则 271

中美上海公报 271

中日联合声明 272

评法批儒 272

影射史学 273

“阶级关系新变动” 273

三个世界的划分 274

天安门诗抄 274

中国社会科学院 274

四个现代化 275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275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276

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七个法律文件 276

四项基本原则 277

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277

新八字方针 277

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必须具备的四个前提 278

社会主义民主 278

社会主义法制 279

社会帝国主义 279

超级大国 280

霸权主义 280

第三部分 会议 281

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 281

中国共产党七届四中全会 28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8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83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284

中国共产党七届五中全会 285

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扩大) 285

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 286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86

中国共产党八届二中全会 288

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扩大) 288

1957年莫斯科会议 289

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90

1958年1月杭州会议 291

南宁会议 291

成都会议 292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 292

中国共产党八届五中全会 293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 293

北戴河会议 294

第一次郑州会议 295

中国共产党八届六中全会 296

第二次郑州会议 296

中国共产党八届七中全会 297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97

庐山会议 298

1959年军委扩大会议 299

1960年军委扩大会议 299

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 300

七千人大会 301

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 302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303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304

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中全会 304

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二中全会(扩大) 305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306

中国共产党九届一中全会 307

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 307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308

中国共产党十届一中全会 309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309

中国共产党十届三中全会 3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10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一中全会 311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311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312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313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四中全会 314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五中全会 315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 316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317

第三篇 人物 319

三划 319

马林 319

马本斋 320

马歇尔 320

马占山 320

卫立煌 321

土肥原贤二 321

四划 321

毛泽东 321

毛泽覃 325

毛泽民 326

邓演达 326

邓恩铭 327

邓中夏 327

邓发 328

邓子恢 329

邓培 329

邓拓 329

方志敏 330

王尽美 331

王尔琢 332

王佐 332

王若飞 332

王明 333

王树声 334

王进喜 334

王稼祥 335

孔祥熙 335

韦拔群 335

冈村宁次 336

五划 336

左权 336

史沫特莱 337

史迪威 338

东条英机 338

卢德铭 338

古柏 339

加拉罕 339

叶挺 340

司徒雷登 341

冯玉祥 341

冯白驹 342

邝继勋 342

龙云 342

白崇禧 343

白劳德 343

白求恩 343

六划 344

朱德 344

孙中山 346

孙传芳 348

吉鸿昌 349

寻淮洲 349

关向应 349

任弼时 350

刘华 350

刘伯坚 351

刘志丹 351

刘胡兰 352

刘仁静 353

刘青山 354

刘少奇 354

许继慎 357

向警予 358

向忠发 358

阎锡山 358

托洛茨基 359

米夫 359

汤恩伯 360

七划 360

肖楚女 360

苏兆征 361

汪精卫 362

汪寿华 362

丘吉尔 362

邱少云 363

邹鲁 363

邵式平 364

邵力子 365

吴光浩 365

吴焕先 366

吴佩孚 366

吴晗 367

吴玉章 367

杨靖宇 368

杨虎城 369

杨根思 370

李兆麟 370

李宗仁 371

李克农 371

李德 372

李汉俊 372

李大钊 373

李公朴 375

李济深 375

李达 375

李立三 376

李富春 377

陈延年 378

陈赞贤 379

陈乔年 379

陈独秀 380

陈潭秋 382

陈公博 382

陈赓 383

陈诚 384

陈毅 384

陈炯明 385

陈果夫 385

陈纳德 386

陈昌浩 386

陈正人 387

何挺颖 387

何孟雄 388

何叔衡 388

何香凝 388

沈钧儒 389

宋哲元 390

宋庆龄 391

宋子文 392

杜鲁门 393

杜月笙 393

杜勒斯 394

库里申科 394

陆徵祥 394

近卫文麿 395

希特勒 395

八划 395

张东荪 395

张云逸 396

张浩 396

张闻天 397

张伯伦 397

张群 398

张学良 398

张子善 399

张太雷 399

张作霖 400

张澜 401

张治中 401

张国焘 402

罗亦农 404

罗明拉兹 404

罗炳辉 405

罗盛教 405

罗易 405

罗荣桓 406

罗隆基 407

罗瑞卿 407

罗章龙 408

罗斯福 409

林祥谦 409

林森 409

林伯渠 410

林彪 411

周逸群 412

周佛海 412

周恩来 413

周保中 416

周文雍、陈铁军 417

九划 417

项英 417

闻一多 418

恽代英 418

俞作豫 419

施洋 419

段德昌 419

段祺瑞 420

柯棣华 421

胡汉民 421

胡适 422

胡宗南 422

赵世炎 422

赵博生 423

赵一曼 424

贺龙 424

十划 425

袁世凯 425

袁文才 426

袁国平 427

徐海东 427

徐特立 428

郭沫若 428

钱壮飞 434

夏明翰 435

郭亮 429

秦邦宪 430

高岗 431

高树勋 431

陶铸 432

唐生智 433

饶漱石 434

钱壮飞 434

夏明翰 435

十一划 435

谢唯俊 435

谢子长 435

谢富治 436

康生 436

黄公略 437

黄道 438

黄继光 438

黄炎培 439

黄绍竑 440

曹锟 440

曹汝霖 441

章伯钧 441

章士钊 442

章乃器 442

章宗祥 443

续范亭 443

十二划 444

越飞 444

彭湃 444

彭述之 445

彭德怀 445

彭雪枫 446

曾中生 447

鲁迅 448

焦裕禄 449

董振堂 450

董存瑞 450

董必武 450

傅作义 452

傅连暲 453

斯诺 453

斯特朗 453

斯大林 454

虞洽卿 456

程潜 457

韩复榘 457

滕代远 457

蒋介石 458

蒋光鼐 459

十三划上以 459

鲍罗庭 459

雷锋 459

溥仪 460

廖仲恺 460

谭延闿 462

谭平山 462

蔡元培 463

蔡和森 464

蔡廷锴 464

戴季陶 465

戴笠 465

瞿秋白 466

魏金斯基 467

墨索里尼 467

赫尔利 468

赫鲁晓夫 468

第四篇 历次革命战争战斗序列表 470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470

(一)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 470

(二)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470

(三)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 470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471

(一)南昌起义部队战斗序列 471

(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战斗序列 472

(三)广州起义部队 473

(四)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序列 473

(五)西北工农革命军序列 473

(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战斗序列 474

(七)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序列 474

(八)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序列 475

(九)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军序列 475

(十)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一军序列 475

(十一)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二军序列 475

(十二)中国工农红军湘东独立第一师序列 376

(十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序列 476

(十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序列 477

(十五)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序列 477

(十六)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序列 477

(十七)中国工农红军川东游击军第三路军 478

(十八)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 478

(十九)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战斗序列 478

(二十)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斗序列 478

(二十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斗序列 478

(二十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战斗序列 478

(二十三)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战斗序列 478

(二十四)东北抗日联军战斗序列 479

(二十五)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中央分局及十四个地区的部分领导人 480

1.粤赣边区 480

2.闽赣边区 480

3.闽西区 480

4.闽南区 481

5.闽北区 481

6.浙南区 481

7.闽东区 481

8.闽东北地区 481

9.湘赣边区 481

10.湘鄂赣边区 482

11.鄂豫皖边区 482

12.豫南桐柏山区 482

13.湖南区 482

14.琼崖地区 482

(二十六)中国工农红军战绩统计 483

三、抗日战争时期 483

(一)中日战争开始时中日两国军力、经济力、面积、人口的对比表 483

(二)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斗序列 484

(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战斗序列(1937) 485

(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战斗序列(1941) 486

(五)东北抗日联军战斗序列 487

(六)华南抗日纵队 487

(七)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主要战绩统计 488

(八)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兵力逐年增长与兵力损失统计 488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489

(一)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时敌我力量对比 489

(二)美国援蒋军事统计 489

(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兵团战斗序列 489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绩 489

五、抗美援朝战争 490

(一)朝鲜战争中侵略军兵力统计 490

(二)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年综合战绩 49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