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海峡两岸刑法各论比较研究  上
海峡两岸刑法各论比较研究  上

海峡两岸刑法各论比较研究 上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秉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746 页
图书介绍:
《海峡两岸刑法各论比较研究 上》目录

第一编 两岸刑法各论宏观之比较研究 3

第一章 刑法典分则之比较研究 3

第一节 台湾地区刑法典分则概说 3

一、台湾现行刑法的沿革 3

二、台湾刑法典分则的体系结构 11

三、台湾现行刑法典分则的主要特点 17

四、台湾现行刑法典分则的修改趋势 19

第二节 大陆地区刑法典分则概说 23

一、1979年刑法典分则基本内容及其特征评说 24

二、1997年刑法典分则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评说 28

第三节 两岸刑法典分则宏观之比较研究 45

一、关于体系结构之比较 46

二、关于立法技术之比较 48

三、关于处罚方面的立法内容之比较 54

四、关于罪种设置之比较 59

第二章 单行刑法之比较研究 66

第一节 单行刑法的立法沿革 66

一、国外单行刑法的立法沿革 66

二、中国单行刑法的立法沿革 69

第二节 台湾地区单行刑法概说 72

一、台湾地区单行刑法要述 73

二、台湾地区单行刑法的特点 95

第三节 大陆地区单行刑法概说 96

一、大陆地区单行刑法简介 97

二、大陆地区单行刑法的合理性评价 117

第四节 两岸单行刑法宏观之比较研究 125

一、关于单行刑法概念之比较 126

二、关于单行刑法类型划分之比较 129

三、关于单行刑法名称之比较 134

四、关于单行刑法关注重点之比较 135

五、关于重刑主义刑罚设置之比较 139

六、关于单行刑法与刑法典的关系之比较 141

七、关于单行刑法发展前景之比较 145

第三章 附属刑法之比较研究 147

第一节 台湾地区附属刑法概说 147

一、台湾地区附属刑法规范的基本内容 147

二、台湾地区附属刑法的特点 169

第二节 大陆地区附属刑法概说 172

一、大陆地区附属刑法的立法沿革 172

二、大陆地区附属刑法规范简介 174

三、大陆地区50年来附属刑事立法的特点 194

四、大陆地区附属刑法规范的评价 196

第三节 两岸附属刑法宏观之比较研究 206

一、关于附属刑法概念之比较 206

二、关于附属刑法固有内涵和外延之比较 209

三、关于附属刑法与刑法典的关系之比较 214

四、关于附属刑法的法定量刑情节之比较 219

第二编 两岸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比较研究 225

第四章 破坏交通工具罪 225

第一节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立法概览 225

一、大陆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立法 225

二、台湾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立法 229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230

第二节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 230

一、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 230

二、破坏交通工具罪的主体特征 231

三、破坏交通工具罪的主观特征 231

四、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客观特征 233

五、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客体特征 238

一、大陆关于破坏交通工具罪未完成形态的观点 243

第三节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未完成形态 243

二、台湾关于破坏交通工具罪未完成形态的观点 244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244

第四节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处罚 244

一、大陆对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处罚 244

二、台湾对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处罚 245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245

第五章 劫持航空器犯罪 248

第一节 劫持航空器犯罪的立法与理论研究概览 248

一、两岸劫持航空器犯罪立法的国际法背景 248

二、两岸劫持航空器犯罪的立法 249

三、两岸劫持航空器犯罪的理论研究 260

第二节 劫持航空器犯罪的管辖权 263

一、国内法上的管辖权 264

二、国际法上的管辖权 267

第三节 劫持航空器犯罪的构成特征 268

一、劫持航空器犯罪的主体特征 268

二、劫持航空器犯罪的主观特征 273

三、劫持航空器犯罪的客观特征 276

四、劫持航空器犯罪的客体与对象特征 281

第四节 劫持航空器犯罪的既遂问题 292

一、大陆刑法中劫持航空器犯罪的既遂问题 292

二、台湾刑法中劫持航空器犯罪的既遂问题 294

第五节 劫持航空器犯罪的处罚 295

一、既遂犯的处罚 295

二、未完成犯的处罚 297

第六章 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 301

第一节 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的立法概览 302

一、大陆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的立法 302

二、台湾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的立法 307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311

一、大陆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的罪种 312

第二节 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的罪种问题 312

二、台湾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的罪种 314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316

第三节 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的构成特征 323

一、大陆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的构成特征 324

二、台湾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的构成特征 335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341

第四节 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的处罚 349

一、大陆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的处罚 349

二、台湾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的处罚 352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356

第一节 走私犯罪的立法概览 363

一、大陆走私犯罪的立法 363

第七章 走私犯罪 363

第三编 两岸破坏经济秩序犯罪比较研究 363

二、台湾走私犯罪的立法 365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367

第二节 走私犯罪的构成特征 369

一、走私犯罪的主体特征 369

二、走私犯罪的主观特征 371

三、走私犯罪的客观特征 371

四、走私犯罪的对象特征 383

第三节 走私犯罪的处罚 388

一、大陆对走私犯罪的处罚 388

二、台湾对走私犯罪的处罚 390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391

第八章 妨害货币犯罪 397

第一节 妨害货币犯罪的立法概览 397

一、大陆妨害货币犯罪的立法 397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400

第二节 妨害货币犯罪的构成特征 402

一、妨害货币犯罪的主体特征 403

二、妨害货币犯罪的主观特征 404

三、妨害货币犯罪的客观特征 405

四、妨害货币犯罪的客体与对象特征 417

第三节 妨害货币犯罪的处罚 424

一、大陆对妨害货币犯罪的处罚 424

二、台湾对妨害货币犯罪的处罚 425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426

第一节 伪造有价证券犯罪的立法概览 432

一、大陆伪造有价证券犯罪的立法 432

第九章 伪造有价证券犯罪 432

二、台湾伪造有价证券犯罪的立法 433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434

第二节 伪造有价证券犯罪的构成特征 436

一、伪造有价证券犯罪的主体特征 436

二、伪造有价证券犯罪的主观特征 437

三、伪造有价证券犯罪的客观特征 438

四、伪造有价证券犯罪的对象特征 444

第三节 伪造有价证券犯罪的处罚 447

一、大陆对伪造有价证券犯罪的处罚 447

二、台湾对伪造有价证券犯罪的处罚 449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450

第一节 侵犯商标犯罪的立法概览 453

一、大陆侵犯商标犯罪的立法 453

第十章 侵犯商标犯罪 453

二、台湾侵犯商标犯罪的立法 455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456

第二节 侵犯商标犯罪的构成特征 458

一、侵犯商标犯罪的宏观比较 459

二、侵犯商标犯罪的微观比较 468

第三节 侵犯商标犯罪的处罚 478

一、刑罚种类 479

二、刑罚轻重 480

三、量刑幅度 481

四、罚金刑 481

第十一章 侵犯著作权犯罪 483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立法概览 483

一、台湾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立法 483

二、大陆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立法 484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罪种问题 488

一、台湾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罪种 488

二、大陆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罪种 490

第三节 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构成特征 492

一、台湾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构成特征 492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492

二、大陆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构成特征 493

三、侵犯著作权犯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 496

四、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499

二、台湾妨害货币犯罪的立法 499

第四节 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处罚 500

一、台湾对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处罚 500

二、大陆对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处罚 502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503

第五节 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诉讼 505

一、台湾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诉讼 505

二、大陆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诉讼 506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506

第六节 大陆侵犯著作权犯罪立法的完善 507

一、采取附属立法形式 507

二、增加侵犯著作权犯罪罪种 509

三、加强对单位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惩处 511

四、完善刑罚种类,充分发挥财产刑的作用 512

第一节 故意杀人犯罪的立法概览 517

一、大陆故意杀人犯罪的立法 517

第十二章 故意杀人犯罪 517

第四编 两岸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犯罪比较研究 517

二、台湾故意杀人犯罪的立法 518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520

第二节 故意杀人犯罪的分类 522

一、大陆故意杀人犯罪的分类 522

二、台湾故意杀人犯罪的分类 529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532

一、故意杀人犯罪的主体特征 536

第三节 故意杀人犯罪的构成特征 536

二、故意杀人犯罪的主观特征 537

三、故意杀人犯罪的客观特征 540

四、故意杀人犯罪的客体特征 545

第四节 故意杀人犯罪的认定与处罚 553

一、故意杀人犯罪的认定 553

二、故意杀人犯罪的处罚 561

第十三章 过失致死罪 563

第一节 过失致死罪的立法概览 563

一、大陆过失致死罪的立法 563

二、台湾过失致死罪的立法 564

第二节 过失致死罪的分类 565

一、大陆过失致死罪的分类 565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565

二、台湾过失致死罪的分类 568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569

第三节 过失致死罪的构成特征 570

一、过失致死罪的主体特征 570

二、过失致死罪的主观特征 571

三、过失致死罪的客观特征 573

一、过失致死罪的认定 574

第四节 过失致死罪的认定与处罚 574

二、过失致死罪的处罚 577

第十四章 伤害犯罪 579

第一节 伤害犯罪的立法概览 579

一、大陆伤害犯罪的立法 579

二、台湾伤害犯罪的立法 581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582

第二节 伤害犯罪的分类 582

一、大陆伤害犯罪的分类 582

二、台湾伤害犯罪的分类 583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584

一、伤害犯罪的概念 590

第三节 伤害犯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 590

二、伤害犯罪的构成特征 592

第四节 伤害犯罪的认定与处罚 599

一、伤害犯罪的认定 599

二、伤害犯罪的处罚 601

第一节 强奸犯罪的立法概览 604

一、大陆强奸犯罪的立法 604

第十五章 强奸犯罪 604

二、台湾强奸犯罪的立法 607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610

第二节 强奸犯罪的罪种问题 610

一、大陆强奸犯罪的罪种 611

二、台湾强奸犯罪的罪种 612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614

第三节 强奸犯罪的性质问题 619

一、大陆学者对强奸犯罪性质的认识 619

二、台湾学者对强奸犯罪性质的认识 621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622

第四节 强奸罪 623

一、强奸罪的构成特征 624

二、强奸罪的既遂与未遂 654

三、强奸罪的处罚 655

第五节 奸淫幼女罪 661

一、奸淫幼女罪的构成特征 661

二、奸淫幼女罪的既遂与未遂 675

三、奸淫幼女罪的处罚 676

第六节 强奸犯罪的诉讼 677

一、大陆强奸犯罪的诉讼 677

二、台湾强奸犯罪的诉讼 677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678

第十六章 绑架犯罪 680

第一节 绑架犯罪的立法概览 680

一、大陆绑架犯罪的立法 680

二、台湾绑架犯罪的立法 682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684

一、绑架犯罪的主体特征 688

第二节 绑架犯罪的构成特征 688

二、绑架犯罪的主观特征 690

三、绑架犯罪的客观特征 691

四、绑架犯罪的客体特征 695

第三节 绑架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 697

一、大陆关于绑架犯罪既遂与未遂区分标准的观点 697

二、台湾关于绑架犯罪既遂与未遂区分标准的观点 698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698

二、台湾对绑架犯罪的处罚 700

一、大陆对绑架犯罪的处罚 700

第四节 绑架犯罪的处罚 700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701

第十七章 诬告陷害犯罪 703

第一节 诬告陷害犯罪的立法概览 703

一、大陆诬告陷害犯罪的立法 703

二、台湾诬告陷害犯罪的立法 703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704

第二节 诬告陷害犯罪的构成特征 706

一、诬告陷害犯罪的主观特征 706

二、诬告陷害犯罪的客观特征 707

三、诬告陷害犯罪的对象特征 714

第三节 诬告陷害犯罪的处罚 716

一、刑罚种类 716

二、刑罚轻重 717

三、处罚原则 717

第十八章 妨害选举的犯罪 719

第一节 妨害选举犯罪的立法概览 719

一、大陆妨害选举犯罪的立法 719

二、台湾妨害选举犯罪的立法 721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性认识 724

第二节 妨害选举犯罪的构成特征 736

一、妨害选举犯罪的主体特征 736

二、妨害选举犯罪的主观特征 737

三、妨害选举犯罪的客观特征 739

四、妨害选举犯罪的对象特征 741

第三节 妨害选举犯罪的处罚 742

一、未遂犯的处罚 742

二、刑罚种类 743

三、刑罚轻重 7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