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合作与共进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对华活动研究  1922-1951
合作与共进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对华活动研究  1922-1951

合作与共进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对华活动研究 1922-1951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会平著;周洪宇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2860081
  • 页数:472 页
图书介绍:本丛书以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五”重点课题“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为基础,运用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新的视野对以往教育史研究中比较忽视的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具有前沿性和开拓性。全书既有宏观理论的探讨,又有中观和微观问题的研究,理论风格统一,各书观点相互关照,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史学新体系,充分体现出作者在自觉应对挑战时敏锐的理论意识、问题意识和本土原创意识,体现出作者对20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研究的新视野、新理念和新追求。
《合作与共进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对华活动研究 1922-1951》目录

引论 1

一、研究缘起及其意义 1

(一)研究缘起 1

(二)研究的意义 8

二、先期研究成果综述与研究范围 10

(一)先期研究成果综述 10

(二)研究范围 12

三、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14

(一)研究原则 14

(二)研究方法 15

第一章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诞生 18

第一节 历史前奏:基督教在华宣教活动与基督教教育的繁兴 19

一、基督教在华宣教活动简介 19

二、基督教在华教育的勃兴与发展 23

第二节 先期铺垫:基督教教育合作运动的发起与演进 32

一、19世纪中国基督教教育合作运动的发起 32

二、20世纪前20年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运动的演进 39

第三节 水到渠成:中心办公室的诞生 50

一、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诞生背景 50

二、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诞生过程 61

第二章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历史变迁 71

第一节 早期雏形:中心办公室&合作与促进常设委员会 71

一、合作与促进常设委员会的出现 72

二、中国基督教大学委员会的过渡 79

第二节 成长壮大:中国基督教大学校董联合会 92

一、抗战之前的合作进程 93

二、战争期间的合作概况 103

第三节 转向开拓: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董事会 119

一、中断对中国大陆的服务 119

二、1951年后的转折与拓新 133

第三章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职能及其构成 143

第一节 合作组织的早期构成及其职能 143

一、中心办公室的主要职能及其构成 144

二、合作与促进常设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大学委员会 153

第二节 校董联合会的职能及其组织构成 160

一、艰巨任务:行政事务、联合筹资、整体规划 160

二、组织构成:成员大学与职能委员会 165

第三节 联合董事会的中心工作及其内部结构 184

一、中心工作:多元化的服务活动 184

二、联合董事会的合作者和组织构架 188

第四章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对华服务(一) 202

第一节 合作组织的工作目标和服务信念 202

第二节 行政总管:联合处理成员大学的北美行政事务 212

一、统一北美的文秘财务工作 212

二、选送西方教职员,资助在职员工进修培训 225

第三节 宣传筹款:为基督教大学募集办学经费 242

一、战前的募捐与宣传准备 242

二、战时的宣传筹款活动 256

三、战后的资金募集与宣传 267

第五章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对华服务(二) 275

第一节 整体策划:制订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计划 275

一、第一个通盘计划的出台和要旨 276

二、战后计划的缘起、内容与实施 292

第二节 多方协助:维护基督教大学的传教功能 309

一、对战前基督教大学宗教工作的扶持 309

二、对战时基督教大学宗教活动的支援 325

三、对战后基督教大学传教功能的巩固强化 337

第六章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社会关系 343

第一节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与西方教会 344

第二节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与美国高等院校 356

第三节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与中国政府 374

第四节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与高等教育委员会 396

第七章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历史作用 407

第一节 促进中国基督教高等教育的发展 407

第二节 加快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制度的对华传入 418

第三节 提升中国基督教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 425

第四节 拓展西方教会在华传教事功 432

第五节 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步伐 438

第六节 推进中西文化交流 444

结语 451

参考文献 462

后记 47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