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整合与变迁:1957-1958年整风运动的政治文化研究
整合与变迁:1957-1958年整风运动的政治文化研究

整合与变迁:1957-1958年整风运动的政治文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健主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
  • 页数:571 页
图书介绍:
《整合与变迁:1957-1958年整风运动的政治文化研究》目录

导论:关于一九五七年整风运动的历史反思 1

一、问题的提出 1

0.1.1 反思目的 2

0.1.2 反思内容 4

0.1.3 反思方式 5

二、已有的研究 7

0.2.1 内容观点 7

0.2.1.1 整风运动的动机 7

0.2.1.2 反右扩大化原因 13

0.2.1.3 整风反右的影响 14

0.2.2 理论方法 15

0.2.2.1 政治史学叙事法 16

0.2.2.2 群体传记分析法 17

0.2.2.3 社会科学诸方法 18

0.2.3 总体评价 19

三、本文的尝试 20

0.3.1 研究对象 20

0.3.1.1 考察运动的历史过程 21

0.3.1.2 考察运动的构成要素 21

0.3.2 理论视角 22

0.3.2.1 政治精英和社会群体的整体性 24

0.3.2.2 政治文化与政治运动的关联性 25

0.3.3 研究设计 27

0.3.3.1 研究假设 27

0.3.3.2 研究模型 27

0.3.4 概念框架 30

0.3.4.1 核心概念 30

0.3.4.2 分析框架 33

0.3.5 分析方法 35

0.3.5.1 政治文化内容分析 35

0.3.5.2 思想史的解释方法 36

0.3.6 文献资料 37

0.3.6.1 中共领导人的文集年谱传记 38

0.3.6.2 文革期间非正式出版的文献 41

0.3.6.3 运动期间的学习和揭批材料 43

0.3.6.4 运动亲历者口述和影像史料 44

第一章 转型时期的文化滞后与整风的背景 46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滞后与失调现象 46

1.1.1 奥格本和他的“文化滞后”理论 46

1.1.2 由文化滞后现象引发的文化失调 51

第二节 中国“革命后社会”的定位与转型 56

1.2.1 “革命后社会”的概念及其特征 56

1.2.2 中国“革命后社会”的重要转型 59

第三节 社会大变动时期的文化滞后与失调 65

1.3.1 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滞后 67

1.3.1.1 执政文化相对于制度文化的滞后 68

1.3.1.2 精神文化相对于制度文化的滞后 73

1.3.1.3 理想文化与现实制度文化的冲突 75

1.3.2 社会阶层群体亚文化的失调 81

1.3.2.1 工农阶级阶层的心理落差 81

1.3.2.2 青年学生群体的思想波动 84

1.3.2.3 知识分子群体的消极认同 89

1.3.2.4 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心态 92

简短的结论 96

第二章 从文化整合理论看整风运动的初衷 97

第一节 文化社会学派的文化整合理论 97

2.1.1 社会学视野中的两类整合 97

2.1.2 文化社会学派的两类整合 100

第二节 多事之秋中共中央的理性反思 106

2.2.1 正视矛盾问题的存在 106

2.2.2 区分矛盾性质的类型 110

2.2.3 处理两类矛盾的方法 115

第三节 毛泽东的整风设想与整合初衷 119

2.3.1 整风的设想及其部署 119

2.3.1.1 最初的设想 119

2.3.1.2 明确的部署 121

2.3.2 整风范围阶段及初衷 125

2.3.2.1 范围和阶段 125

2.3.2.2 整合的初衷 127

简短的结论 128

第三章 中共的政治传统与整合方式的选择 129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整风传统 129

3.1.1 延安整风与政治传统 129

3.1.1.1 关于政治传统的概念 129

3.1.1.2 延安整风与延安传统 132

3.1.2 延安整风的目的意义 136

3.1.2.1 延安整风的目的 136

3.1.2.2 延安整风的意义 142

3.1.3 延安整风运动的实质 144

3.1.3.1 已有观点评析 144

3.1.3.2 政党文化整合 149

3.1.3.3 意识形态层面 151

3.1.3.4 亚文化的层面 152

3.1.4 延安整风传统及内涵 154

3.1.4.1 改造思想:理论与实践结合 156

3.1.4.2 发扬民主:批评与自我批评 162

3.1.4.3 联系群众:干部下基层劳动 170

第二节 建国后整风传统的广泛影响 172

3.2.1 建国初期的开门整风 172

3.2.2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177

3.2.3 文艺界整风学习运动 178

3.2.4 八大前后的整风学习 181

第三节 新时期对整风传统的新认识 184

3.3.1 保持政党先进本色 184

3.3.1.1 历史总结 184

3.3.1.2 现实思考 186

3.3.2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188

3.3.2.1 实践基础 188

3.3.2.2 认识依据 191

3.3.3 防止脱离人民群众 193

3.3.3.1 党外监督 194

3.3.3.2 干部劳动 195

简短的结论 196

第四章 政治气氛的反差与整风部署的调整 197

第一节 毛泽东南巡后整风部署的两次调整 197

4.1.1 整风的原有部署 197

4.1.2 整风时间的提前 198

4.1.3 整风范围的推开 201

第二节 文化惯性与党内外政治气氛的反差 205

4.2.1 文化惯性及其阻滞力 206

4.2.1.1 导致变迁缓慢的心理因素 207

4.2.1.2 导致变迁缓慢的文化因素 209

4.2.2 党内的心理习惯现象 211

4.2.2.1 惯性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12

4.2.2.2 对百家争鸣的抵触疑虑 213

4.2.2.3 对党外人士的关门倾向 216

4.2.2.4 对正处讲话的例行对待 217

4.3.3 党外的文化遗留现象 220

4.3.3.1 对百家争鸣的过度解释 220

4.3.3.2 对互相监督的片面理解 226

4.3.3.3 对三害问题的无限上纲 230

第三节 整风提前全面发动埋藏的两大隐患 236

4.3.1 整风指导理论尚待完善 236

4.3.2 全党思想认识尚未统一 240

简短的结论 244

第五章 领袖的判断决策与整风运动的转向 246

第一节 中共中央领导层的判断决策 246

5.1.1 开门整风 认真整改 248

5.1.2 察觉苗头 把握动向 251

5.1.3 摸到底细 作出部署 258

5.1.4 争取中派 且放且收 261

5.1.5 抓住时机 决心反击 269

5.1.6 继续部署 展开斗争 275

5.1.7 深入挖掘 引向全民 280

5.1.8 走上轨道 思路转移 282

第二节 毛泽东政治判断的认知基础 284

5.2.1 关于“章罗同盟” 285

5.2.1.1 萌芽:朱德四川行 285

5.2.1.2 形成:赵一明发言 289

5.2.1.3 证实:毛、费谈话 292

5.2.1.4 定性:坐庄与造反 296

5.2.1.5 佐证:徐、梁评论 303

5.2.2 关于南北两大报纸 306

5.2.2.1 毛泽东的新闻观 307

5.2.2.2 新闻界三条路线 311

5.2.2.3 两大报纸的影响 318

5.2.3 关于社会思想动向 321

5.2.3.1 党外人士的思想动向 322

5.2.3.2 社会群体的思想动向 326

第三节 毛泽东政治决策的思维特点 328

5.3.1 对立统一法则 328

5.3.2 阶级斗争观点 332

5.3.3 善于见微知著 338

5.3.4 凡事有经有权 344

5.3.5 矫枉必须过正 354

第四节 毛泽东政治决策中的价值观 359

5.4.1 主义之争不得不争 360

5.4.2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367

第五节 毛泽东判断决策的情感因素 374

5.5.1 整体的影响 374

5.5.2 个案的分析 379

5.5.2.1 傅鹰 379

5.5.2.2 赵超构 381

5.5.2.3 王芸生 384

5.5.2.4 黄万里 384

简短的结论 386

第六章 干部政治心态与反右政策执行偏差 387

第一节 政策执行偏差与反右派扩大化 387

6.1.1 反右派的若干重要政策规定 388

6.1.1.1 反右斗争的做法 388

6.1.1.2 划分右派的标准 391

6.1.1.3 处理右派的程序 393

6.1.2 反右斗争中的政策执行偏差 394

第二节 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政治心态 397

6.2.1 跟风随大流 399

6.2.2 借运动整人 405

6.2.3 宁“左”勿右 407

第三节 宁“左”勿右心态的典型分析 409

6.3.1 过于执式的政治认知 409

6.3.1.1 主观经验认知 409

6.3.1.2 比类逻辑认知 414

6.3.2 非左即右的思维定势 418

6.3.2.1 非此即彼的方法论 420

6.3.2.2 绝对化的思维传统 424

6.3.3 政治价值观念的影响 426

6.3.3.1 “左”比右好 427

6.3.3.2 以立场辨是非 431

6.3.4 政治运动伦理的影响 435

6.3.4.1 温情主义的破除 437

6.3.4.2 人性统一于党性 444

6.3.5 政治情感因素的影响 451

6.3.5.1 阶级情感 451

6.3.5.2 个人恩怨 454

简短的结论 459

第七章 大民主运动模式与政治文化的变迁 460

第一节 整风运动模式的演变 460

7.1.1 运动范围的扩大 460

7.1.2 运动主题的拓展 462

7.1.3 运动形式的升级 468

第二节 运动中的“大民主” 473

7.2.1 大鸣大放 473

7.2.2 大字报 478

7.2.3 大辩论 483

7.2.4 简要评析 491

第三节 运动中的政治文化变迁 496

7.3.1 领袖政治认知的变化 496

7.3.1.1 社会主要矛盾的修改 496

7.3.1.2 阶级关系判断的变化 503

7.3.1.3 不断革命思想的提出 509

7.3.1.4 大民主法治观的形成 510

7.3.2 社会价值观念的重塑 513

7.3.2.1 强化集体主义观念 513

7.3.2.2 确立又红又专思想 517

7.3.2.3 提倡共产主义风格 521

7.3.3 群体政治心态的极化 525

7.3.3.1 党外人士转向消极 525

7.3.3.2 部分干部出现动摇 529

7.3.3.3 工农群众热情高涨 533

第四节 政治文化变迁的影响 537

7.4.1 群众运动的超前发展 538

7.4.2 新一轮文化系统整合 540

简短的结论 542

结语:走向和而不同——历史与现实再思考 543

一、民主新路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的偏差 543

二、政治宽容的尺度与和而不同的理念 547

参考文献 555

个人简历及近三年来的科研成果 570

致谢 57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