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经济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吉贤,张辉编著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6700781
- 页数:414 页
导论 1
第一节 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一、定义 1
二、争议 1
三、地位 4
第二节 生产力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6
一、生产力发展史 7
二、生产力理论史 7
三、生产力经济学产生的原因 9
第三节 生产力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10
第四节 学习生产力经济学的意义 12
一、从人类解决经济上的两大问题看学习的必要性 12
二、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看学习的重要性 12
三、从加速“四化”进程看学习的紧迫性 13
四、从提高党政干部必备知识素质看学习意义的全面性 13
五、从“三个代表”看学习意义的深刻性 14
六、从经济科学体系看学习的基础性 14
第五节 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4
第一篇 因素篇 17
第一章 劳动者 17
第一节 劳动者的概念及其内在矛盾 17
一、劳动者的规定性 17
二、劳动者的特点 19
三、劳动者的内在矛盾 20
第二节 劳动者的地位与作用 21
一、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21
二、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21
第三节 劳动者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24
一、劳动者构成的涵义 24
二、劳动者总体结构的制约因素 25
三、劳动者结构的变化趋势 26
第四节 劳动者的合理配置与使用 28
一、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多样性及其不平衡性 28
二、单个劳动者劳动创造价值的不确定性 28
三、企业劳动力的优化组合 29
四、社会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31
第二章 劳动资料 33
第一节 劳动资料的涵义与分类 33
一、劳动资料的涵义 33
二、劳动资料的分类 34
第二节 劳动工具的更新与改造 37
一、劳动工具是劳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37
二、劳动工具的寿命 38
三、影响劳动工具更新改造的因素 40
第三节劳动工具发展的途径和趋势 42
一、劳动工具发展的途径 42
二、劳动工具发展的趋势 43
第四节劳动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45
一、劳动工具的选择 45
二、劳动工具的合理使用 47
第三章 劳动对象 49
第一节劳动对象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49
一、劳动对象的涵义及其分类 49
二、劳动对象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52
第二节 劳动对象的发展趋势 54
一、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化 54
二、劳动对象加工日益深化 55
三、人工合成材料的作用和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 55
四、多功能材料的作用日益增大 56
五、结构性材料高质量化 57
六、材料纳米化 57
第三节 劳动对象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58
一、劳动对象合理利用的意义 58
二、劳动对象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 59
三、劳动对象的保护 62
第四章 科学技术 65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5
一、科学技术的涵义与分类 65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7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70
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趋势 70
二、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71
三、科技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的趋势 73
第三节 世界新技术革命与我国的对策 73
一、新技术革命的内容与特征 73
二、面对新科技革命,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 77
第五章 现代教育 80
第一节 教育是生产力的因素 80
一、教育的本质和组成 80
二、教育的生产力功能 82
第二节 现代教育的特点与趋势 85
一、现代教育的特点 85
二、教育先于经济发展的趋势 88
第三节 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89
一、教育投资的性质 89
二、教育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 90
三、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的途径 92
第六章经济管理 95
第一节 经济管理的性质和职能 95
一、经济管理的性质 95
二、经济管理的职能 98
三、经济管理独立化为生产力因素的过程 100
第二节 经济管理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101
一、微观经济管理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101
二、宏观经济管理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103
第三节 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104
一、管理手段现代化 105
二、管理方法现代化 105
三、管理组织现代化 105
四、管理内容信息化 106
第四节 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管理 106
第二篇 组合篇 110
第七章 生产力因素组合一般 110
第一节生产力因素组合的内容与特点 111
一、生产力因素组合的涵义 111
二、生产力因素组合的内容 114
三、生产力因素组合的特点 114
第二节 生产力因素组合合理化的标准 115
一、生产力因素组合要符合经济可能 115
二、生产力因素组合要符合经济优势 115
三、生产力因素组合要符合经济需要 117
四、生产力因素组合要符合经济效果 118
第三节 生产力因素组合的制约因素 118
一、自然条件 118
二、经济条件 119
三、社会条件 121
第八章 生产力结构与结构经济 129
第一节 生产力结构基本概念与分类 129
一、生产力结构基本概念 129
二、生产力结构分类 130
第二节 结构经济的来源 136
一、同质满负荷效应 136
二、同质优化效应 137
三、同质激励效应 138
四、同质结合可节约关联费用提高关联质量 138
五、同质结合的创新效应 139
第三节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139
一、新中心取代老中心 139
二、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140
三、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转变 142
四、“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 143
五、劳动密集型为主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 144
六、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 146
第九章 分工 150
第一节 分工的性质与起源 150
一、分工是什么 150
二、分工的种类 154
三、分工的起源 162
第二节 分工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164
一、形成集体力 165
二、提高劳动技能 166
三、节约劳动时间 167
四、降低劳动成本 167
五、改进劳动工具和促进机器发明 168
六、分工劳动的局限性 170
第三节 分工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 171
一、分工的历史演进 171
二、分工的规律 175
第十章 第一产业生产力 178
第一节 第一产业生产力的特点 178
一、第一产业是生物生产 178
二、生物生产要遵循生物规律 179
三、生物生产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 180
四、生物生产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180
第二节 第一产业生产力的地位与作用 182
一、农业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 182
二、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事业所需要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183
三、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主要来源 183
四、农村是工业产品、资金、技术等的重要市场 183
五、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183
第三节 第一产业发展趋势 184
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 184
二、农林牧渔协调发展 187
三、农工商相结合 189
第四节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 190
一、农业产业化的涵义及特征 190
二、农业产业化的类型 191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92
四、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93
第五节 农村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两条道路 194
一、渐变式道路 195
二、突变式道路 196
三、两条道路的关系 198
第十一章 第二产业生产力 200
第一节 第二产业生产力的特点 200
第二节 第二产业生产力的地位与作用 201
一、现代化劳动资料的惟一来源 201
二、各种用房的惟一来源 201
三、燃料、动力和原材料的主要来源 201
四、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来源 202
五、农业的重要市场 202
六、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202
第三节 工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 202
一、以农轻重为序 202
二、以采掘、原材料、制造为序 203
三、由吃穿用向用穿吃转变 206
四、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 207
第四节 建筑业生产力 208
一、特点与作用 208
二、建筑工业化 209
三、建筑业现代化 210
第五节 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211
一、优化工业结构的方针 211
二、优化工业结构的任务与重点 212
第十二章 第三产业生产力 216
第一节 第三产业的性质与作用 216
一、第三产业的产业性质 216
二、第三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217
第二节 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 220
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对应关系 220
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上升趋势 221
三、第三产业的内部趋势 222
第三节 大力发展我国的服务业 223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223
二、目前我国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224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服务业 225
第十三章 生产力规模与规模经济 229
第一节 经济规模和规模经济的涵义 229
一、几个相关概念 229
二、经济规模的分类 232
第二节 规模经济的来源 233
一、规模经济产生的内因 233
二、规模经济产生的外部原因 236
第三节 经济规模的发展趋势 237
一、企业规模大型化及其原因 237
二、企业规模小型化及其原因 238
第四节 经济规模优化的方法和我国企业组织结构政策 243
一、经济规模优化的方法 243
二、我国的企业组织结构政策 245
第十四章 生产力布局与布局经济 247
第一节 生产力布局一般 247
一、几个相关概念 247
二、分类 248
三、基本规律与指导思想 249
第二节 宏观布局 250
一、宏观布局的地位与任务 250
二、宏观布局的一些规律 250
三、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过程 252
四、我国投资重点地区的演变过程 253
第三节 中观布局 254
一、区域经济的布局 255
二、经济基点位置与规模的选择 256
第四节 微观布局 259
一、各小区布局的内容与目标 259
二、厂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261
第十五章 生产力时间与时序经济 263
第一节 时间构成与时间组合形式 263
一、时间的特征 263
二、时间的构成 264
三、时间的组合形式 266
第二节时间组合的基本矛盾 267
一、时间组合的基本矛盾的涵义 267
二、时间组合基本矛盾的表现 267
三、解决时间组合基本矛盾的方法 271
第三节 三级时序 273
一、宏观时序 273
二、中观时序 274
三、微观时序 275
第四节 提高时间效益 276
一、不断提高时间节约的标准 276
二、缩短并消灭时间差距 277
三、实现最优的时速 278
四、实现结合中的准时“正点” 279
五、树立对时间的五种观念 280
第三篇 环境篇 283
第十六章 自然环境与生产力 283
第一节 自然环境及其构成 284
一、自然环境是生产力的外部条件 284
二、从生产力角度看自然环境的构成 286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生产力的交互作用 288
一、自然环境对生产力的作用 288
二、生产力对自然环境的作用 294
第三节 生产力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296
一、生产力发展要适应生态平衡规律 296
二、生产力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 298
第十七章 经济环境与生产力 302
第一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区间” 303
一、“区间”的涵义 303
二、“区间”形成的根据和条件 305
第二节 社会主体对生产关系的选择 309
一、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区间”是主体选择的客观依据 309
二、主体选择过程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311
三、实践是社会客观发展和主体能动选择统一的现实基础 313
四、如何实现正确的选择 314
第三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机制 316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中介环节 316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通过物质利益机制转动的 321
第十八章 政治文化环境与生产力 325
第一节 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形式 325
一、间接作用——折光式 325
二、直接作用——辐射式 326
三、环境影响——普照式 328
第二节 政治环境和生产力 330
一、国家权力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330
二、政治法律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332
第三节 思想环境和生产力 334
一、政治法律思想对生产力的影响 334
二、道德规范对生产力的影响 335
三、劳动者心理状态对生产力的影响 337
第四篇发展篇 341
第十九章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341
第一节 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341
一、同类的生产力因素内部的矛盾及其运动 341
二、不同类的生产力因素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 345
三、生产力系统层次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 346
四、生产力基本矛盾及其运动 346
五、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目的性动力 347
第二节 生产力发展的外在动力 349
一、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利益动力 350
二、相对适宜的自然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天然动力 354
三、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思想政治是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政治动力 355
第二十章 生产力发展战略一般 359
第一节 生产力发展战略的概念与构成 359
一、生产力发展战略的概念 359
二、生产力发展战略的意义 360
三、生产力发展战略的构成 361
第二节 制定生产力发展战略的依据和方法 364
一、制定生产力发展战略的依据 364
二、制定生产力发展战略的方法 367
第三节我国生产力发展总战略的选择 369
一、一般构想 369
二、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 369
第二十一章生产力发展战略特殊 373
第一节 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373
一、科教兴国战略 373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378
第二节 结构调整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382
一、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382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 384
第三节 城镇化战略与“走出去”战略 386
一、城镇化战略 386
二、“走出去”战略 389
第二十二章 生产力标准 392
第一节 生产力标准的科学规定性 392
一、生产力标准及其检验对象与检验角度 392
二、生产力标准的客观依据 393
三、生产力标准自身尺度 396
四、生产力标淮和实践标准的关系 399
第二节 科学地把握生产力标准 402
一、生产力标准和各部门具体工作标准 402
二、生产力标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03
三、生产力标准——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的统一 405
四、生产力标准——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统一 405
五、生产力标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406
六、生产力标准和四项基本原则 407
第三节 生产力标准和人的全面发展 409
一、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 409
二、生产力标准和人的价值标准 411
三、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412
后记 414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李隆庭,徐一星主编 2012
- 《本草经解彩色药图》云雪林,杨碧仙主编 2019
- 《绿色过程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 张懿院士论文集精选 上》《绿色过程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编写组编 2019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润滑剂生产及应用》张远欣,王晓路主编 2012
- 《俞樾全集 第30册 曲园自述诗 补自述诗 小蓬莱谣 琼英小录 东瀛诗记 骊山传 梓潼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 太上感应篇缵义 集外诗文录存》(清)俞樾撰著;赵一生主编 2017
- 《HSEQ与清洁生产》高峰编著 2019
- 《经济侵略与中国》高尔松,高尔柏 1925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研究》刘正刚,李晓,田军著 2018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
- 《西安鼓乐图鉴》(中国)乔建中 2019
- 《初中物理知识地图》赵端旭 2017
- 《为宇宙画地图》(法)海伦·库尔图瓦著 2019
- 《新课标中学地理图文详解指导地图册 浙江专版 第4版》谭木主编;谭木高考复习研究室编 2015
- 《半小时漫话说西安》嘻夫子著 2019
- 《地图制图技术》周园 2018
- 《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十三五”规划教材 生态哲学十讲》王有腔 2020
- 《恐龙的宝藏 3 琥珀地图之谜》王一梅著 2011
- 《管理学学科地图》谭力文主编 2019
- 《行为金融学学科地图》崔巍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