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党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
党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

党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党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编写组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红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5119383
  • 页数:327 页
图书介绍:为贯彻落实《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和信念,培养优良作风和工作能力,本书分别介绍党的奋斗历程、党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附录收入历届党代会、党章、入党誓词、党务工作流程图表等。
《党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目录

上篇 党的历程基本知识 2

一、1919—1937年 2

五四运动 2

共产主义小组 3

党的一大 4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4

国民党一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5

五卅运动 6

北伐战争 6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7

湖南农民运动 8

中山舰事件 9

陈独秀右倾错误 10

整理党务案 11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1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2

南昌起义 13

八七会议 13

秋收起义 14

广州起义 14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5

古田会议 16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16

红军五次反“围剿” 17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18

长征 19

遵义会议 20

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 21

“九一八”事变 21

“一二·九”运动 22

八一宣言 23

瓦窑堡会议 23

西安事变 24

二、1937—1949年 25

卢沟桥事变 2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5

洛川会议 27

八路军 27

新四军 28

平型关大捷 29

南京大屠杀 29

王明右倾错误 29

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30

百团大战 31

皖南事变 31

大生产运动 32

延安整风运动 33

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33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5

重庆谈判 35

第二条战线 36

土地制度改革 37

三大战役 38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3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39

三、1949—1978年 41

开国大典 41

抗美援朝 42

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 43

镇压反革命 43

“三反”、“五反”运动 43

过渡时期总路线 44

高饶事件 44

三大改造 45

反右派斗争 45

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45

大跃进 46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46

庐山会议 47

七千人大会 48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48

“文化大革命” 50

五一六通知 50

红卫兵运动 51

一月风暴 51

“二月逆流” 52

“九一三”事件 52

“批林批孔”运动 53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54

粉碎“四人帮” 54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5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55

四、1978年至今 57

改革开放 57

平反冤假错案 57

农村改革 59

城市改革 60

经济特区的创办 6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62

1989年政治风波 63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64

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 64

邓小平理论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6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66

香港、澳门回归 67

西部大开发战略 6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71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71

中篇 党的组织基本知识 74

一、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指导思想 74

党的性质 74

党的宗旨 74

党的指导思想 75

马克思主义 75

列宁主义 76

毛泽东思想 76

邓小平理论 7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7

科学发展观 7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7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79

党的奋斗目标 80

党的纲领 81

党的最高纲领 8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8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验 8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83

二、党的组织制度 85

党的组织制度 85

党的民主集中制 85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86

党的集中统一 87

党内民主 88

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 88

党的代表大会 89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89

党的代表大会的职权 90

党的代表会议 90

党员大会 90

党的委员会的任期 91

党的委员会的换届 91

党的选举制度 91

党内选举方式 92

党内选举的程序 92

党的代表大会代表 93

候补代表 93

特邀代表 93

列席人员 93

换届选举的原则 94

代表产生的程序 94

选举权 94

被选举权 95

党代表大会主席团 95

代表资格审查 96

党代表大会代表团(组) 96

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 96

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97

党代表任期制 98

三、党的组织机构 100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100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100

党的中央委员会 101

中央政治局 101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101

中央书记处 102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 102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02

中央办公厅 102

中央政策研究室 103

中央组织部 103

中央宣传部 104

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104

中央对外联络部 106

中央党史研究室 106

中央文献研究室 107

中央编译局 108

中央政法委员会 108

中央保密委员会 109

中央党校 109

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110

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 110

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 111

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 111

党的地方组织 112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 112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 113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113

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114

党的基层组织 115

党的基层委员会 116

党的基层代表大会 116

基层党委常务委员会 117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 117

党的支部委员会 117

联合党支部 118

临时党支部 118

派驻纪律检查组 119

军队政治工作机关 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120

军队党的各级代表大会 120

军队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121

四、党内主要职务 123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23

中央政治局常委 123

中央政治局委员 123

中央书记处书记 124

中央委员 124

中央候补委员 124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24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25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125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25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125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 126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26

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 126

市(盟、州)委书记 126

地委书记 126

县(旗)委书记 126

党工委书记 127

党组书记 127

党组成员 127

基层党委书记 127

党委常委 127

党委委员 128

党委候补委员 128

党支部书记 128

党支部委员 129

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 129

纪律检查员 129

组织员 129

五、党员标准、条件、义务和权利 130

党员标准 130

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员标准 131

党员的基本条件 131

入党要规定年龄界限、国籍和劳动者身份 132

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132

执行党的决议 133

党员要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 133

党员要在需要时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134

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134

党员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134

党员必须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135

党员的义务 135

党员的权利 136

表决权 137

党员要正确行使表决权 137

党员要正确行使请求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137

党员要正确行使在党内开展批评、揭发、检举的权利 138

党员要正确行使和保护好自己的权利 139

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的权利与义务的区别 140

党内选举中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党员 140

党员要正确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40

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41

在党内选举中,党员可以放弃被选举的权利 142

预备党员列席党员代表大会 142

召开党员大会(代表大会)进行选举时,因故未出席的党员或代表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142

党内选举可以投弃权票 142

投弃权票后不能另选他人 143

投不赞成票可以另选他人 143

党的临时组织关系转到外单位的党员可以被提名为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 143

党员有重大问题尚未审查清楚,不能被提名为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 144

六、党的组织生活 145

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145

党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145

党员目标管理 145

党员必须编入党的一个组织的制度 146

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制度 146

党日制度 146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147

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原则 147

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内容 147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148

“三会一课”制度 148

党内表彰 148

党员思想汇报 149

党员鉴定 149

党费 150

党员交纳党费制度 150

交纳党费的基本要求 150

党费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151

流动党员交纳党费的方法 152

党员增加工资收入后的交纳党费问题 152

党费的使用 152

党籍及党籍管理 152

党龄 153

党龄的计算方法 153

特殊情况的党龄计算方法 153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154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 154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154

流出地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中的主要责任 155

流入地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中的主要责任 155

完善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 156

及时将流动党员编入流入地党的基层组织 156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156

健全完善党内激励机制 157

健全完善党内关怀机制 157

健全完善党内帮扶机制 158

加强对老党员的关怀帮扶 158

七、党的干部 160

党的干部 160

干部制度 160

党的干部路线 161

德才兼备 162

干部队伍“四化”方针 163

干部队伍革命化 163

干部队伍年轻化 163

干部队伍知识化 164

干部队伍专业化 164

领导班子 164

领导班子结构 164

领导干部素质 165

党管干部原则 165

干部任用制度 166

委任制 167

选任制 168

考任制 168

聘任制 169

常任制 170

任期制 171

终身制 172

干部培训 173

干部教育 174

国家公务员制度 175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175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176

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 176

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 177

健全干部管理机制 177

八、党性党风党纪 179

党性 179

党性和党的性质的区别 179

党性原则 180

党性修养 181

党风 181

党的工作作风 182

领导作风 183

学风 183

文风 183

党的三大作风 184

理论联系实际 184

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 185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186

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186

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 186

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 187

“两个务必” 187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188

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188

党的纪律 190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190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191

党风党纪教育 191

国家法律法规教育 191

反腐倡廉教育 192

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 192

廉政文化建设 192

党纪、政纪、国法的区别 193

党的组织纪律 194

党的群众纪律 194

党的宣传纪律 195

党的保密纪律 195

党的人事纪律 196

党的财经纪律 196

党的外事纪律 197

警告 197

严重警告 197

撤销党内职务 198

留党察看 198

开除党籍 198

党组织违纪的处理 199

九、党旗党徽 200

党旗 200

党徽的构成及含义 200

党旗党徽的地位 200

党旗党徽的寓意 200

党旗的使用规格 201

党旗的使用范围 201

党徽的使用范围 201

党旗党徽写入党章 202

下篇 党的建设基本知识 204

一、党建主线与党建总体布局 204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和总要求 204

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主线地位 204

抓住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 205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总目标 206

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207

四个“坚定不移” 208

党建科学化 209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209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210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21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211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2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12

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12

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213

总揽全局的能力 213

科学执政 214

民主执政 214

依法执政 215

党的先进性 215

共产党员先进性 216

党的先进性建设 217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18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任务 218

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 219

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 219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221

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 221

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222

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222

党务公开 223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223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24

巡视 225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 225

党内监督 226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227

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227

二、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229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229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29

又好又快发展 23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231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231

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231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3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234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34

“五个统筹” 234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235

循环经济 236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237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38

和谐社会的内涵 24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24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2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 2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242

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243

和谐世界 243

建设创新型国家 244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45

人才强国战略 246

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246

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248

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248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原则 249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250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50

生态文明 252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52

低碳经济 253

三、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255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总体要求 255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 255

学习的主要内容 256

创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 258

完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 259

拓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阵地 259

健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 259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 260

切实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组织领导 261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项要求 26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26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26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26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 2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2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回答 2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探索和回答 27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探索和回答 276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78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8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8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8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282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28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83

“八荣八耻” 28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结构 28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284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28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 286

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 288

中国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 290

中国不能搞资本主义 292

中国决不能搞“三权分立” 294

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不能搞西方多党制 296

不能搞私有化 298

单一公有制没有出路 300

改革开放决不能走回头路 301

四、抓基层打基础 304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 304

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306

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 308

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 308

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309

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309

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 310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312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 312

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工程 313

新党员培训工程 313

大学生“村官”党员培训工程 313

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工程 314

构建富有活力的党员教育培训新格局 314

努力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现代化水平 315

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工作机制 315

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 317

建立健全农村党支部负责人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机制 318

选好配强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 319

探索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居委会主任、企业董事长 320

坚持推行机关党员行政负责人兼任党组织书记,实行“一岗双责”制度 320

“四议两公开” 322

“三级联创”活动 323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324

探索发展党员新机制 32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