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建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10098999
  • 页数:2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九章,分别介绍了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及规律;阐述了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探讨了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五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路径;构建了富有特色、较为完善的民族大学生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本书选定民族大学生有别于普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这一视角开展研究,创新性地阐述了民族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及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和规律,深入探讨了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较完善的、富于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教育、管理、服务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目录

第一章 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的概况和功能 1

一、定义概说:渊源、广义、狭义、范畴 2

二、发展脉络:初创、发展、挫折、提高 3

三、基本功能:育才、传承、牵引、维稳 6

第二节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性 12

一、兼顾性——注重和谐统一 15

二、抵御性——防范消极影响 17

三、差异性——重视存在发展 17

第三节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19

一、和而不同规律 21

二、开源引流规律 23

三、相互协调规律 25

第二章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31

第一节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指导理论 31

一、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理论 32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6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 40

四、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 46

第二节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相关学科理论的借鉴 50

一、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学理论的借鉴 50

二、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学思想的借鉴 54

三、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管理学理论的借鉴 56

第三节 国外相关教育理论对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59

一、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教育思想 59

二、西方德育思想 64

第三章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68

第一节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概述 68

一、基本内涵与要求 69

二、核心要求与原则 70

三、主要理念与关联 73

第二节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念 74

一、以人为本理念 74

二、立德树人理念 80

三、实事求是理念 84

四、开拓创新理念 89

第三节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理念 91

一、以可靠性为中心理念 91

二、零距离换乘理念 93

三、非手术“综合美容”理念 93

第四章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97

第一节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 97

一、内涵:注重取向性与适应性 98

二、功能:注重渗透性与传导性 99

三、形式:注重差异性与动态性 102

第二节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结构 104

一、原则方法 105

二、基本方法 109

三、特殊方法 112

第三节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 118

一、准确定位:把握方法运用的特殊性 119

二、立体建构:发挥方法综合教育优势 122

三、创新发展:搭建方法运用的新平台 125

第五章 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 129

第一节 “五观”教育概述 129

一、基本内涵 129

二、内在联系 137

三、面临挑战 139

第二节 “五观”教育现状 142

一、成绩显著 142

二、尚存不足 145

三、原因探析 147

第三节 “五观”教育原则 150

一、针对性原则 150

二、及时性原则 151

三、主动性原则 153

四、系统性原则 154

五、主体性原则 155

第四节 “五观”教育措施 156

一、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157

二、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158

三、抓好维稳关键时期教育 161

四、注重民族学生骨干培养 163

五、重视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165

六、拓展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167

七、抢占网络新媒体、新阵地 169

第六章 民族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 172

第一节 基本内涵 172

一、教育核心:以人为本 173

二、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175

三、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178

第二节 教育重点 179

一、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科学发展 180

二、民族大学生与社会的科学发展 182

三、民族大学生与自然的科学发展 183

第三节 实施途径 185

一、结合发展目标,提升民族大学生自我成才意识 185

二、结合民族特性,提升民族大学生社会秩序意识 186

三、结合地区特征,提升民族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 187

第七章 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190

第一节 基本内涵 190

一、以科学理论指导思想 191

二、以共同理想引导追求 192

三、以爱国创新凝聚力量 193

四、以知荣明耻培育新风 195

第二节 具体要求 196

一、注重四个结合 197

二、坚持三个贴近 203

三、抓好三个环节 205

第三节 实施途径 208

一、课堂教学教育 209

二、校园文化教育 210

三、社会实践教育 212

四、其他教育途径 214

第八章 民族大学生管理机制 217

第一节 组织保障机制 218

一、层次机构设置 219

二、专职队伍配备 223

三、多重阵地互补 226

第二节 刚性约束机制 229

一、加快法治进程 229

二、健全管理体系 232

三、落实管理制度 234

第三节 柔性调适机制 236

一、民族大学生管理的总体概况 237

二、民族大学生柔性管理的意义分析 240

三、民族大学生柔性管理的实施路径 242

第九章 民族大学生服务模式 247

第一节 内外联动的学习帮助模式 247

一、民族大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248

二、民族大学生学习帮助原则 250

三、民族大学生学习帮助方式 251

第二节 助困为主的经济资助模式 256

一、民族大学生经济贫困问题 256

二、民族大学生经济资助原则 259

三、民族大学生经济资助方式 261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生活关怀模式 264

一、民族大学生生活上的不适应 265

二、民族大学生生活关怀的方式 266

三、民族大学生生活关怀的特点 268

第四节 导引结合的心理辅导模式 270

一、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明显特征 271

二、民族大学生心理辅导所采取的方式 272

三、民族大学生心理辅导应注意的问题 275

第五节 立足发展的就业扶助模式 277

一、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77

二、民族大学生就业扶助原则 279

三、民族大学生就业扶助方式 281

主要参考文献 28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