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生理学实验问题集
生理学实验问题集

生理学实验问题集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孟庆华等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3451617X
  • 页数:182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基因工程下一篇:昆虫记
《生理学实验问题集》目录

1.绪论 1

1.1.生理学实验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1

1.1.1.为什么说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1

1.1.2.生理学实验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1

1.1.3.生理学实验方法分哪些类型? 1

1.1.4.研究人体生理学,为什么经常以动物做实验? 2

1.1.5.怎样上好生理学实验课? 2

1.1.6.如何做好实验记录? 3

1.1.7.怎样处理实验结果? 3

1.1.8.为什么要写实验报告? 3

1.1.9.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是怎样的? 3

1.2.常用生理盐溶液的配制 4

1.2.1.何谓生理盐溶液? 4

1.2.2.常用的生理盐溶液有哪些?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4

1.2.3.配制生理盐溶液时应注意什么? 4

1.2.4.如何保存生理盐溶液? 4

1.3.常用手术器械介绍 5

1.3.1.用于蛙类动物实验的器械有哪些?如何使用? 5

1.3.2.用于哺乳类动物实验的手术器械有哪些?如何使用? 6

1.4.常用实验动物 6

1.4.1.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哪些?如何选择? 6

1.4.2.常用实验动物各有何特点及用途? 6

1.4.3.为什么要对实验动物进行种类选择? 7

1.4.4.如何合理选择实验动物和充分利用动物? 7

1.5.动物麻醉 8

1.5.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动物施行麻醉? 8

1.5.2.常用的麻醉药有哪些?各有何特性? 8

1.5.3.常用麻醉药的应用剂量是多少?给药途径有哪些? 9

1.5.4.如何选择麻醉药? 11

1.5.5.如何判断麻醉的效果和深度? 11

1.5.6.动物麻醉过程中常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 11

1.6.动物的捉持、固定与处理 11

1.6.1.如何捉持狗、猫、兔、鼠和蛙? 11

1.6.2.如何固定实验动物? 12

1.6.3.处死实验动物的方法有哪些? 12

1.6.4.实验结束后的动物如何处理? 13

1.7.急性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13

1.7.1.实验时给哺乳动物剪毛应注意什么? 13

1.7.2.实验时如何给哺乳动物施行切口和止血? 13

1.7.3.如何分离神经、血管?注意事项有哪些? 13

1.7.4.如何进行气管插管术? 14

1.7.5.如何进行血管插管术? 14

1.7.6.如何进行输尿管及膀胱插管术? 15

1.7.7.如何寻找、使用和保护家兔耳缘静脉? 15

1.7.8.如何进行开颅术? 15

1.8.慢性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16

1.8.1.常用慢性动物实验有哪些? 16

1.8.2.慢性实验动物应如何饲养管理? 16

1.9.生理学一般实验常用的仪器及器材 17

1.9.1.记纹鼓的种类有哪些?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17

1.9.2.如何正确粘贴记纹鼓纸? 18

1.9.3.记纹鼓描记笔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18

1.9.4.与记纹鼓连用的常用传动装置有哪些?使用时应注意些什么? 19

1.9.5.目前国内常用的记录仪有哪些种类?怎样正确使用? 19

1.10.电生理实验常用仪器 20

1.10.1.电生理实验常用的刺激器种类有哪些?各有何性能特点? 20

1.10.2.如何正确使用电刺激器? 22

1.10.3.前置放大器应具备哪些性能指标?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22

1.10.4.电生理实验中常用的各种生物电信号需要哪些参数? 23

1.10.5.应用示波器应注意什么问题? 24

1.10.6.触发扫描的目的和应用方法是什么? 24

1.10.7.如何决定示波器的扫描速度? 25

1.10.8.何谓整机灵敏度?如何计算整机灵敏度? 25

1.10.9.为了减少噪声和干扰,电生理实验中应如何接地? 25

1.10.10.电生理实验中常见的干扰原因有哪些? 25

1.11.计算机在生理实验中的应用 26

1.11.1.计算机在生理实验中的作用有哪些? 26

1.11.2.哪些生理实验项目可以用计算机观察和处理? 27

1.11.3.何谓A/D和D/A转换? 27

1.12.实验设计 28

1.12.1.开设实验设计课的目的是什么? 28

1.12.2.实验设计课要注意什么问题? 28

1.12.3.如何选择实验设计课题? 28

1.12.4.为什么实验研究要设对照组? 29

1.12.5.在设计实验时如何估计样本含量? 29

1.12.6.实验设计书的格式和内容怎样? 29

1.12.7.怎样做好自行设计的实验? 30

1.13.生理学实验科学史话 30

1.13.1.生物电现象是如何发现的? 30

1.13.2.生长因子是怎样发现的? 30

1.13.3.神经递质是如何发现的? 31

1.13.4.受体是如何发现的? 31

1.13.5.心脏内分泌功能是怎样发现的? 31

1.13.6.促胰液素是怎样被发现的? 32

1.13.7.“呼吸中枢”定位的最早实验是怎样进行的? 32

1.13.8.实验内分泌学的创始人是谁? 33

1.13.9.门脉循环与腺垂体联系的Harris学说是如何形成的? 33

1.13.10.神经垂体产生神经垂体激素是怎样被推翻的? 33

1.13.11.第二信使学说是如何诞生的? 34

1.13.12.促红细胞生物素是如何发现的? 34

1.13.13.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是怎样发现的? 34

1.13.14.肺循环是怎样发现的? 35

1.13.15.肽能神经是怎样提出来的? 35

1.13.16.胰岛素是怎样发现的? 35

1.13.17.生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哪些人?其受奖成就是什么? 36

1.13.18.听诊器是如何起源的? 37

2.神经肌肉 39

2.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39

2.1.1.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时应注意些什么? 39

2.1.2.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时常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39

2.1.3.如何判断制备的神经肌肉标本的兴奋性? 39

2.1.4.锌铜弓为什么可以检测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40

2.1.5.如何防止蟾酥溅入眼内?溅入后怎么办? 40

2.1.6.剥去蟾蜍皮肤后为什么要立即洗手和清洗所有器械? 40

2.1.7.剥皮后的神经肌肉标本有血液,可以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 40

2.2 坐骨神经—缝匠肌标本制备 40

2.2.1.坐骨神经—缝匠肌标本可用于哪些实验? 40

2.2.2.如何制备坐骨神经—缝匠肌标本? 41

2.2.3.制备坐骨神经—缝匠肌标本应注意什么? 41

2.2.4.制备坐骨神经—缝匠肌标本时常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41

2.3.神经肌肉对各种刺激的反应 41

2.3.1.对组织施加刺激的形式有几种?为什么生理学实验中多采用电刺激?电刺激参数有哪些? 41

2.3.2.温热刺激常用烧灼的玻璃棒触及神经干,有时可听到吱吱声响,而见不到肌肉收缩,为什么? 42

2.3.3.在神经干上放置盐粒,可见到产生肌肉挛缩,是何缘故? 42

2.3.4.在神经肌肉对刺激反应的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2

2.4.刺激强度与骨骼骨收缩的关系 42

2.4.1.为何神经肌肉标本中肌肉收缩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42

2.4.2.引起肌肉收缩的阈刺激、阈上刺激及最大刺激是何意义? 42

2.4.3.连续电刺激神经,为何容易发生肌肉疲劳的现象? 43

2.5.肌肉的单收缩与复合收缩 43

2.5.1.肌肉收缩的形式有几种? 43

2.5.2.进行肌肉单收缩、复合收缩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 43

2.5.3.何谓肌肉收缩的临界融合频率? 43

2.5.4.单收缩与复合收缩的振幅不同,说明了什么? 44

2.6.负荷对骨骼肌收缩力的影响 44

2.6.1.为什么在肌肉负荷实验中不能随意改动刺激参数? 44

2.6.2.前负荷对骨骼肌收缩有何影响? 44

2.6.3.后负荷对骨骼肌收缩有何影响? 44

2.6.4.为何在最适前负荷或适中后负荷时产生最佳收缩效果? 44

2.6.5.肌肉负荷实验中应注意什么? 45

2.7.骨骼肌动作电位与收缩 45

2.7.1.记录肌纤维动作电位时,为何使用肌松剂? 45

2.7.2.肌松剂对骨骼肌动作电位及收缩有何影响? 45

2.7.3.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与肌电图有何不同? 45

2.7.4.骨骼肌强直收缩时,为何其动作电位仍然是各个分开的? 46

2.8.终板电位的测定 46

2.8.1.测定终板电位的方法有几种? 46

2.8.2.记录终板电位与动作电位所用前置放大器的时间常数有何不同?为什么? 46

2.8.3.记录终板电位时为何要在任氏液中加入美洲箭毒? 46

2.8.4.终板处加入新斯的明时,终板电位有何变化?机理何在? 46

2.8.5.在终板处加入乙酰胆碱时,终板电位有何变化?机理何在? 47

2.9.时值与强度—时间曲线测定 47

2.9.1.时值、基强度、阈强度三者定义有何不同? 47

2.9.2.何谓强度—时间曲线? 47

2.9.3.测定强度—时间曲线有何意义? 47

2.9.4.测定强度—时间曲线时应注意什么? 47

2.9.5.测定蛙离体坐骨神经强度—时间曲线时采用哪类神经纤维?为什么? 47

2.9.6.测定蛙离体坐骨神经强度—时间曲线后,再用普鲁卡因处理,所测得的曲线会发生移位,为什么? 47

2.10.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 48

2.10.1.记录神经干动作电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8

2.10.2.刺激伪迹是如何产生的?有何意义? 48

2.10.3.如何鉴别刺激伪迹与神经干动作电位? 48

2.10.4.衰减伪迹的方法有哪些? 48

2.10.5.记录神经干动作电位时,在第一个波出现后,若增加刺激强度,常会出现第二、第三个波,是何原因? 49

2.10.6.记录神经干动作电位时,常在神经中枢端给予刺激,而在外周端引导动作电位,为什么?若改变神经干方向,动作电位波形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49

2.10.7.在一定范围内,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改变而改变,是否与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全或无”定律相矛盾? 49

2.10.8.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就不再增大,为什么? 49

2.10.9.在神经干引导的双相动作电位,前一个电位的振幅往往比后一个电位大,为什么? 49

2.10.10.刺激神经干时,若引导不出动作电位,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50

2.10.11.神经标本盒起什么作用?为什么盒内要放一块湿纱布? 50

2.10.12.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与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有何区别? 50

2.10.13.怎样观察神经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 50

2.11.神经冲动传导速度测定 51

2.11.1.神经冲动传导速度测定的原理是什么? 51

2.11.2.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时,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51

2.11.3.如何计算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51

2.11.4.测定神经干冲动传导速度时,为何要求两对引导电极间距离愈远愈好? 52

2.11.5.常温下测定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后,将该神经置于4℃任氏液中浸泡一会儿后再行测定,其传导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52

2.11.6.组织中生物电传导速度为什么明显慢于导线中物理电传导速度? 52

2.11.7.直流电刺激神经干时,为何兴奋只能在负极下方产生? 52

2.12.坐骨神经不应期的测定 53

2.12.1.何谓不应期?不应期长短有何生理意义? 53

2.12.2.神经干不应期与单根神经纤维不应期有何不同? 53

2.12.3.怎样检测神经干的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 53

3.血液 54

3.1.血细胞计数 54

3.1.1.血细胞计数的原理是什么? 54

3.1.2.红细胞与白细胞稀释液成分及作用各是什么? 54

3.1.3.计数血细胞采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4

3.1.4.采血时,为何不能用手挤压手指或耳垂? 55

3.1.5.使用吸血管采血时,应如何操作? 55

3.1.6.采血时,如果发生吸血管内凝血,应如何处理? 55

3.1.7.清洗吸血管时,为何先用蒸馏水洗,再用95%酒精洗,最后用乙醚洗? 56

3.1.8.计数板的应用和处理应注意些什么? 56

3.2.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56

3.2.1.测量血红蛋白含量常用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56

3.2.2.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57

3.2.3.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需注意哪些问题? 57

3.3.渗透压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58

3.3.1.何谓红细胞渗透脆性和渗透抵抗力? 58

3.3.2.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原理是什么? 58

3.3.3.怎样判断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完全溶血、部分溶血与不溶血? 58

3.3.4.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时,应注意什么? 58

3.3.5.何谓红细胞最大脆性和最小脆性?如何判断?正常值一般是多少? 59

3.4.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59

3.4.1.何谓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值是多少? 59

3.4.2.为何红细胞有悬浮稳定性? 59

3.4.3.如何证实影响血沉的因素主要是血浆而不是红细胞? 59

3.4.4.测定血沉应注意什么? 60

3.5.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60

3.5.1.何谓血液凝固?其基本过程有哪些? 60

3.5.2.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60

3.5.3.怎样制备含有组织因子的干粉和悬液? 60

3.5.4.在影响血凝因素实验中,如何解释各项实验结果? 61

3.5.5.用毛刷搅拌血液后,为何血液不易凝固? 61

3.5.6.为什么正常人体内的血液不会凝固? 62

3.5.7.凝血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应如何避免? 62

3.6.出血时间、凝血时间与血块回缩时间的测定 62

3.6.1.何谓出血时间?测定出血时间有何意义? 62

3.6.2.测定出血时间应注意什么? 62

3.6.3.何谓凝血时间?测定凝血时间有何意义? 63

3.6.4.测定凝血时间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63

3.6.5.为何玻片法与毛细管法的凝血时间短于试管法? 63

3.6.6.测定凝血时间应注意什么? 63

3.6.7.何谓血块回缩试验?如何判断该试验结果? 63

3.6.8.血块回缩试验时应注意什么? 64

3.6.9.怎样获得全血、血浆和血清? 64

3.7.血型的鉴定 64

3.7.1.鉴定血型的依据是什么? 64

3.7.2.ABO血型鉴定的方法有几种? 64

3.7.3.红细胞凝固、凝集、聚集三者有何区别? 65

3.7.4.何谓标准血清?标准血清如何制备? 65

3.7.5.利用标准血清如何鉴定ABO血型? 65

3.7.6.何谓交叉配血试验?为何要做交叉配血试验? 65

3.7.7.在ABO血型系统中,同型血互输也要做交叉配血试验吗? 66

3.7.8.没有标准血清,如何鉴定ABO血型? 66

3.7.9.鉴定血型时最易出现什么问题?如何避免? 67

4.循环 68

4.1.蛙心起搏点 68

4.1.1.证明蛙心起搏点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68

4.1.2.何谓斯氏第一结扎和斯氏第二结扎? 68

4.1.3.蛙心进行斯氏第一结扎后,为何房、室出现较长时间的停搏? 68

4.1.4.蛙心进行斯氏第一结扎后,房、室停搏时间过长,应怎么办? 69

4.1.5.两次斯氏结扎后,静脉窦、心房、心室的搏动频率有何不同?原理何在? 69

4.1.6.在蛙心起搏点实验中,能否先做斯氏第二结扎,后做第一结扎?为什么? 69

4.1.7.蛙心起搏点实验应注意什么? 69

4.2.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69

4.2.1.何谓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69

4.2.2.如何证实心肌有较长的不应期?心肌的较长不应期有何生理意义? 70

4.2.3.代偿间歇是怎样产生的?期前收缩后一定出现代偿间歇吗?为什么? 70

4.2.4.为何心肌有期前收缩,而骨骼肌不会出现期前收缩? 70

4.2.5.描记在体蛙心收缩曲线时,为何有时只有一个收缩波,有时可见两个甚至三个波叠加? 70

4.2.6.为何期前收缩幅度有时比正常心缩幅度高,有时比正常心缩幅度低? 70

4.2.7.进行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71

4.3.蛙心灌流 71

4.3.1.为何常用离体蛙心,而不常用离体哺乳类动物心脏做心脏灌流实验? 71

4.3.2.离体蛙心为什么会有节律性跳动? 71

4.3.3.制备离体蛙心的方法有几种? 71

4.3.4.蛙心插管插入心室时,是在心舒期插入还是在心缩期插入?为什么? 71

4.3.5.用蛙心夹夹蛙心时,是在心舒期好还是在心缩期好?为什么? 72

4.3.6.离体蛙心制备好后,有时管内液面上下移动很不明显,是何原因?如何处理? 72

4.3.7.实验过程中,为什么必须保持蛙心插管内液面高度的恒定?液体面过高或过低会产生什么影响? 72

4.3.8.任氏液为何能维持离体蛙心较长时间的跳动?怎样才能使离体蛙心存活时间长? 73

4.3.9.蛙心灌流时,蛙心心肌以何种方式获得营养? 73

4.3.10.为什么在更换新鲜的任氏液后,有时心肌的收缩力会增强? 73

4.3.11.蛙心灌流实验中,蛙心收缩微弱或不规则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73

4.3.12.描记蛙心曲线幅度较小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73

4.3.13.蛙心灌流实验过程中,为什么不能改变蛙心与换能器(或杠杆)连线的张力? 73

4.3.14.蛙心灌流实验过程中,为什么不能更动记录仪的灵敏度、零点和纸速? 74

4.3.15.用0.65%NaCl溶液灌注蛙心,为什么会出现心跳减弱? 74

4.3.16.用高K+任氏液灌注蛙心,心跳会出现什么变化?为什么? 74

4.3.17.滴加2%CaCl2后,离体蛙心活动发生什么变化?机理如何? 74

4.3.18.滴加肾上腺素后,离体蛙心活动有何变化?机理如何? 74

4.3.19.高Ca2+任氏液与肾上腺素引起蛙心活动变化有何异同点?为什么? 75

4.3.20.滴加乙酰胆碱后,离体蛙心活动有何变化?机理如何? 75

4.3.21.蛙心灌流实验中,实验结果与理论相反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75

4.4.人体心音听诊 75

4.4.1.在正常人体胸壁上可听到几种心音?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75

4.4.2.心音听诊区是否就在各个瓣膜的相应解剖部位上?为什么? 76

4.4.3.心音听诊的内容有哪些? 76

4.4.4.如何区别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76

4.4.5.心音听诊时应注意些什么? 76

4.5.人体动脉血压测定 76

4.5.1.何谓收缩压、舒张压?其正常值各是多少? 76

4.5.2.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异如何? 76

4.5.3.如何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其原理如何? 77

4.5.4.测量血压时,对压脉带有何要求? 77

4.5.5.测量血压时,为什么听诊器的胸件不能放在压脉带下? 77

4.5.6.测量肱动脉血压时,上臂位置为何应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 78

4.5.7.当充气达到一定压力后,放气速度为何不宜太快和太慢? 78

4.5.8.为什么不能在短时间内反复多次测量血压? 78

4.5.9.测量血压时,当水银柱降到零时,有时仍能听到声音,其原因是什么? 78

4.5.10.测量左侧和右侧肱动脉血压时,其血压数值是否相同?为什么? 78

4.5.11.测量动脉血压时,将检压计水银柱充气到多少kPa(mmHg)为妥?为什么? 78

4.5.12.测量动脉血压时,为什么有时要求配合触诊法观察血压变化? 79

4.5.13.运动前后血压有何不同?其机理如何? 79

4.6.容积导体的导电规律和心电向量 79

4.6.1.为什么在体表可以记录到心电变化? 79

4.6.2.容积导体的导电规律如何? 79

4.6.3.立体心电向量环、平面心电向量环及心电图三者是什么关系? 79

4.7.人体心电图描记 80

4.7.1.何谓心电图?有何意义? 80

4.7.2.何谓导联?常用的心电图导联有哪些? 80

4.7.3.为何描记心电图前先要定标? 80

4.7.4.心电图基线不稳、曲线毛糙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80

4.7.5.P波是如何产生的? 81

4.7.6.为什么在心电图上看不到Ta波? 81

4.7.7.QRS波群是如何产生的? 81

4.7.8.正常心电图中,T波方向为何与R波方向相同? 81

4.7.9.为什么各导联心电图波形不一样? 81

4.7.10.心电图波形的振幅高低和时程长短取决于哪些因素? 82

4.7.11.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正常值如何? 82

4.7.12.如何分析与测量心电图波形及各数值? 82

4.8.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83

4.8.1.支配心脏的神经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83

4.8.2.血管受哪些神经支配?各有何作用? 83

4.8.3.测定动脉血压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83

4.8.4.在心血管活动调节实验中,为什么常选用家兔进行? 84

4.8.5.用传感器记录血压需注意哪些事项? 84

4.8.6.家兔正常血压曲线常有一级、二级、甚至三级波,其形成机制如何? 84

4.8.7.吸气与呼气运动对血压有何影响?机理如何? 84

4.8.8.阻断一侧颈总动脉血流后,血压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85

4.8.9.刺激兔完整的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均可引起血压下降,而刺激该神经外周端血压基本不变,为什么? 85

4.8.10.刺激兔心迷走神经外周端引起血压变化的机理是什么?为何多选用右侧迷走神经做此项实验? 85

4.8.11.为什么要预先切断迷走神经后,再刺激其外周端?一般不要求做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项目,这是什么缘故? 85

4.8.12.切断动物双侧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后,血压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86

4.8.13.电刺激兔迷走神经引起血压下降的潜伏期比电刺激减压神经引起血压下降的潜伏短期,如何解释? 86

4.8.14.刺激迷走神经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到达零点时,往往描笔偶而出现一些波动,以后血压逐渐恢复,为什么? 86

4.8.15.从腹部如何寻找与分离内脏大神经? 86

4.8.16.刺激内脏大神经为什么在血压上升的过程中出现两个波峰? 86

4.8.17.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血压常出现先升高,而后降低,然后逐步恢复,其原因如何? 87

4.8.18.静脉注射乙酰胆硷引起血压下降,其机理是什么? 87

4.8.19.水银检压计测量血压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87

4.8.20.怎样防止动脉套管堵塞? 87

4.8.21.刺激迷走神经后,动物发生死亡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应如何处理? 88

4.9.蛙肠系膜微循环的观察 88

4.9.1.典型的微循环由哪几部分组成? 88

4.9.2.观察微循环可选用哪些部位? 88

4.9.3.观察蛙肠系膜微循环时,应注意些什么? 88

4.9.4.观察微循环时,如何区分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88

4.10.中心静脉压的测定 89

4.10.1.何谓中心静脉压?正常值是多少?偏高偏低反映什么问题? 89

4.10.2.插静脉导管时应注意什么? 89

4.10.3.中心静脉压测定管“0”点应放在什么位置较合适?为什么? 89

4.10.4.测定中心静脉压时,“缓慢”与“快速”注射的含义是什么? 90

4.10.5.快速与缓慢注射生理盐水后,中心静脉压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90

4.10.6.为什么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中心静脉压会升高? 90

4.10.7.为什么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中心静脉压反见降低? 90

4.11.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90

4.11.1.何谓心输出量?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心输出量? 90

4.11.2.在蛙心灌流过程中,如何保持灌流压的恒定? 91

4.11.3.过多增加前负荷对心缩力将有何影响?为什么? 91

4.11.4.为何讲心缩力对心肌收缩强度的影响与前、后负荷无关? 91

4.11.5.心率过快可致心输出量下降,是何道理? 91

4.11.6.心输出量影响因素实验,应注意什么? 91

4.12.心肌动作电位 91

4.12.1.如何制备心室肌标本?制备心室肌标本应注意什么? 92

4.12.2.引导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仪器有哪些要求?应如何连接? 92

4.12.3.供该实验使用的微电极有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92

4.12.4.怎样使记录到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波形能较长时间地出现于荧光屏上? 92

4.12.5.记录心肌动作电位应用灌流液进行灌流时有些什么要求? 92

4.12.6.记录心肌动作电位实验中有些什么注意事项? 93

4.12.7.如何证实微电极尖端已经插入心肌细胞? 93

4.12.8.记录心肌动作电位,可用离体心肌标本,也可用在体心肌标本,各有何优缺点? 93

4.13.减压神经放电 93

4.13.1.减压神经放电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93

4.13.2.兔减压神经放电有何特征? 94

4.13.3.如何保护减压神经? 94

4.13.4.减压神经放电的仪器条件是什么?各装置应如何连接? 94

4.13.5.引导减压神经放电时,应注意些什么? 94

5.呼吸 96

5.1.胸膜腔负压 96

5.1.1.何谓胸内负压?胸内负压如何测定? 96

5.1.2.胸内负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96

5.1.3.胸内负压实验插管时应注意些什么? 97

5.1.4.胸膜腔内插管后,水检压计液面不随呼吸运动而升降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 97

5.1.5.怎样避免出现气胸和血胸? 97

5.1.6.在平静呼吸的全过程中,胸内压为何始终低于大气压? 98

5.1.7.在什么情况下胸内负压才会变成正压? 98

5.2.呼吸运动的调节 98

5.2.1.用气管插管描记法记录呼吸运动时,应注意些什么? 98

5.2.2.用膈肌描记法记录呼吸运动时,应注意些什么? 99

5.2.3.为何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会使呼吸运动加强? 99

5.2.4.为何吸入纯氮气后会影响呼吸运动? 99

5.2.5.为什么吸入CO2后引起的呼吸变化往往比吸入N2明显? 100

5.2.6.增加无效腔时,呼吸运动会有何变化?为什么? 100

5.2.7.为何静脉注入乳酸后会影响呼吸运动? 101

5.2.8.由耳缘静脉注入2,4—二硝苯酚(2,4—DNP)后,呼吸运动会有何改变?为什么? 101

5.2.9.为何麻醉双侧颈动脉体后,再吸入CO2和纯N2时,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不同? 101

5.2.10.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 101

5.2.11.电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时,呼吸运动会不会发生变化?其机制如何? 102

5.3.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102

5.3.1.何谓肺通气?反映肺通气功能有哪些主要指标? 102

5.3.2.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有何不同? 102

5.3.3.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有何不同? 102

5.3.4.为何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有效? 103

5.4.膈神经放电 103

5.4.1.何谓膈神经放电? 103

5.4.2.怎样分离膈神经? 103

5.4.3.如何保护好膈神经? 104

5.4.4.引导膈神经放电时应注意些什么? 104

5.4.5.膈神经放电与迷走神经之间有什么关系? 104

5.5.肺顺应性测定 105

5.5.1.注气过程中肺顺应性的变化如何?机理何在? 105

5.5.2.为何注气时肺顺应性小,而注入生理盐水时顺应性大? 105

5.5.3.制备离体肺顺应性标本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05

5.5.4.怎样计算肺顺应性? 106

5.5.5.何谓肺顺应性实验中的滞后现象?它是怎样产生的? 107

6.消化和代谢 108

6.1.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08

6.1.1.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与骨骼肌、心肌有何不同? 108

6.1.2.小肠平滑肌收缩与舒张均较缓慢是何原因? 108

6.1.3.制备小肠平滑肌标本时,为什么不用药物麻醉后的兔小肠,而用击昏后的兔小肠? 108

6.1.4.制备小肠平滑肌标本时,为什么要取小肠上段,尤其是十二指肠段的平滑肌? 109

6.1.5.如何制备离体小肠平滑肌标本? 109

6.1.6.小肠平滑肌为什么容易发生强直性收缩? 109

6.1.7.小肠平滑肌实验中,主要观察哪些指标? 109

6.1.8.离体平滑肌实验中,为什么要不断供氧?应如何供氧? 109

6.1.9.离体肠段放在温热(38℃)台氏液中漂洗可出现肠管活动抑制,是何原因? 110

6.1.10.小肠平滑肌节律性舒缩活动不好甚至不出现,是何原因? 110

6.1.11.描记肠段收缩曲线时出现基线不稳定,是何原因? 110

6.1.12.出现肠段舒张曲线幅度太大,是何原因? 110

6.1.13.肠段舒缩曲线幅度太小,是何原因? 111

6.1.14.滴加药物后,肠段活动会出现哪些异常情况?原因何在? 111

6.1.15.滴加肾上腺素后,肠管活动会出现什么变化?为什么? 111

6.1.16.肠管肌张力较低时,滴加肾上腺素反而引起肌张力增高,是何原因? 111

6.1.17.滴加乙酰胆碱后,肠管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111

6.1.18.肌张力很高时,滴加乙酰胆碱反而使肌张力降低,是何原因? 111

6.1.19.改变台氏液温度后,肠管活动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112

6.2.兔胃肠运动的观察 112

6.2.1.兔的胃肠运动有哪些形式?如何观察? 112

6.2.2.怎样分离膈下迷走神经的前支? 112

6.2.3.从腰背部怎样分离内脏大神经? 113

6.2.4.本实验中,电刺激神经时,应注意些什么? 113

6.2.5.电刺激膈下迷走神经,胃肠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 113

6.2.6.电刺激内脏大神经时,胃肠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 113

6.2.7.为什么电刺激膈下迷走神经或内脏大神经时,有时会出现与上述结果相反的现象? 113

6.2.8.在一段小肠上滴加0.01%乙酰胆硷5~10滴,此段肠管运动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113

6.2.9.在一段小肠上滴加0.01%肾上腺素5~10滴,此段肠管运动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114

6.2.10.静脉注射新斯的明后,胃肠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 114

6.2.11.在新斯的明作用的基础上,再由耳缘静脉阿托品0.5mg,胃肠运动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114

6.2.12.在胃肠运动观察实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114

6.3.唾液、胃液、胰液与胆汁的分泌 114

6.3.1.给犬的下颌腺导管插管时应注意什么? 114

6.3.2.刺激鼓索神经,唾液分泌有何变化? 115

6.3.3.唾液腺的分泌压可以超过动脉血压吗?为什么? 115

6.3.4.进行胃液分泌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115

6.3.5.组织胺为何能促进胃酸分泌? 115

6.3.6.阿托品为何能抑制胃液分泌? 115

6.3.7.五肽胃泌素为何能促进胃液分泌? 115

6.3.8.给胰腺导管行插管术时应注意什么? 116

6.3.9.十二指肠内注入盐酸后,胰液分泌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116

6.3.10.静脉注入阿托品后,胰液分泌有何变化?为什么? 116

6.3.11.胆总管插管时应注意什么? 116

6.3.12.静脉注入促胰液素对胆汁分泌有何影响?机理何在? 116

6.3.13.静脉注射稀胆汁为何可使胆汁分泌增加? 116

6.4.小白鼠能量代谢率的测定 117

6.4.1.何谓能量代谢与能量代谢率?测定能量代谢率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17

6.4.2.能量代谢测定有何意义? 117

6.4.3.用小白鼠进行能量代谢测定应注意什么? 117

6.4.4.怎样计算小白鼠的能量代谢率? 117

7.泌尿 119

7.1.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119

7.1.1.常用的尿液收集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119

7.1.2.进行输尿管插管术时应注意什么? 119

7.1.3.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尿液增多的机理是什么? 119

7.1.4.影响尿生成因素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20

7.1.5.实验中家兔尿量很少,甚至无尿,常见于哪些原因?如何处理? 120

7.1.6.刺激迷走神经尿量有何变化?其机理如何? 121

7.1.7.观察迷走神经对尿量的影响时,是刺激完整迷走神经好,还是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或中枢端好?为什么? 121

7.1.8.在尿生成实验中,为何多选用刺激右侧迷走神经? 122

7.1.9.在刺激迷走神经观察尿量变化实验中,应注意什么? 122

7.1.10.静脉注入0.01%去甲肾上腺素后,尿量出现什么变化?为什么? 122

7.1.11.静脉注入0.01%去甲肾上腺素,有时尿量变化不大,是何原因? 122

7.1.12.静泳注入垂体后叶素后,尿量有何改变?机理如何? 122

7.1.13.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尿量常常会出现先多后少的现象,如何解释? 123

7.1.14.静脉注入垂体后叶素后,有时出现短暂无尿,这是为什么? 123

7.1.15.静脉注入50%葡萄糖溶液3ml,尿量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123

7.1.16.如何测定尿中有无葡萄糖? 123

7.1.17.有人说:“全身血压升高,尿量一定增多;血压下降,尿量一定减少。”这话对吗?为什么? 123

7.1.18.静脉注入速尿后,尿量明显增加的机理是什么? 124

7.119.股动脉放血后,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机理是什么? 124

7.1.20.股动脉放血造成少尿后,再迅速补充生理盐水或重新注入放出的抗凝血,尿量又逐渐恢复,是何原因? 124

7.1.21.怎样进行酚红排泄试验?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125

7.2.刺激支配膀胱神经引起的膀胱反应 125

7.2.1.支配膀胱的传出神经有几种?各有何作用? 125

7.2.2.怎样正确寻找支配膀胱的神经? 125

7.2.3.刺激支配膀胱的盆神经与腹下神经时,膀胱将出现什么反映?机理如何? 125

8.感官 126

8.1.视力测定 126

8.1.1.何谓视力?判断视力的依据是什么? 126

8.1.2.为什么视力表可用于视力的检查? 126

8.1.3.国际标准视力表存在哪些缺点? 126

8.1.4.对数视力表具有哪些特点? 127

8.1.5.影响视力的因素有哪些? 127

8.1.6.测定视力应注意些什么? 127

8.2.视野测定 128

8.2.1.何谓视野?测定视野有何意义? 128

8.2.2.为什么正常人的视野都不呈圆形? 128

8.2.3.不同颜色的视野范围为何不同? 128

8.2.4.测定视野有哪几种检查方法? 128

8.2.5.测定视野应注意些什么? 129

8.3.盲点测定 129

8.3.1.何谓生理性盲点?为何平时并不感到它的存在? 129

8.3.2.测定盲点应注意些什么? 129

8.4.视觉调节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 129

8.4.1.何谓视觉调节反射?该反射的意义何在? 129

8.4.2.在视觉调节反射实验中,被检查者眼内烛像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130

8.4.3.视近物时,瞳孔缩小和两眼会聚的机理是什么? 130

8.4.4.何谓瞳孔对光反射?临床上检查该反射有何意义? 130

8.4.5.光照一例瞳孔,另一侧瞳孔为何也会缩小? 130

8.4.6.检查瞳孔对光反射时,手电筒的光为何不能太强或太弱? 131

8.4.7.检查瞳孔对光反射时,光线应从眼的颞侧,还是鼻侧射入?为什么? 131

8.5.声音的传导途径 131

8.5.1.声波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入内耳? 131

8.5.2.在正常情况下,气传导为何大于骨传导? 131

8.5.3.用音叉检查听力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32

8.5.4.何谓任内试验?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132

8.5.5.何谓魏伯试验?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132

8.5.6.用棉球塞耳后,再作任内试验为什么气传导缩短而骨传导会延长? 132

8.5.7.气传导可以干扰骨传导的原因何在? 132

8.5.8.何谓听力?正常人耳能感受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多少? 133

8.5.9.何谓“分贝”?为何常用分贝来表示声强? 133

8.5.10.辨别声源方位的能力是怎样测定的? 133

8.5.11.听觉是怎样产生的? 134

8.5.12.人的听觉敏感度是怎样测定的? 134

8.5.13.测定听觉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34

8.5.14.将自己的讲话声音录下来再听,总觉得不是自己的声音,是何道理?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134

8.6.前庭反应与姿势反射 135

8.6.1.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生理功能是什么? 135

8.6.2.直线变速运动时前庭反应是怎样产生的? 135

8.6.3.水平旋转试验时前庭反应是怎样产生的? 136

8.6.4.水平旋转试验是如何进行的?试验中应当观察哪些项目? 136

8.6.5.向左或向右作水平旋转试验10周后突然停止,被检者眼球震颤及起立后倾倒方向是什么?如何解释? 136

8.6.6.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旋转试验是如何进行的? 137

8.6.7.旋转试验中的转速是怎样规定的? 137

8.6.8.为什么有些人常发生晕船晕车? 137

8.7.动物一侧迷路破坏的效应 137

8.7.1.破坏鸽子左侧半规管后,其静态或飞翔姿势有何改变?为什么? 138

8.7.2.豚鼠左侧迷路麻醉后,其姿势失衡的原因何在? 138

8.7.3.破坏蟾蜍右侧迷路后,其静态或游泳姿势将发生什么变化? 138

8.7.4.动物一侧迷路被破坏(或麻醉)后,姿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38

8.7.5.在破坏动物一侧迷路实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138

8.8.耳蜗生物电现象 139

8.8.1.何谓微音器电位?有何特征? 139

8.8.2.微音器电位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139

8.8.3.听神经动作电位有哪些特点? 139

8.8.4.引导微音器电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39

8.8.5.为何多选用豚鼠做耳蜗生物电现象的实验? 140

9.中枢神经 141

9.1.反射弧分析 141

9.1.1.何谓脊髓动物? 141

9.1.2.为什么常用脊蛙或脊蟾,而不用其它脊动物做脊髓反射活动实验? 141

9.1.3.制备脊蛙或脊蟾有几种方法?应注意什么?各有何利弊? 141

9.1.4.怎样判断脊蛙标本已制备成功? 142

9.1.5.脊休克有哪些机能表现? 142

9.1.6.脊休克是由于切断脊髓损伤本身的强烈刺激引起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42

9.1.7.在反射弧分析实验中,应注意什么? 142

9.1.8.何谓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143

9.1.9.在反射弧分析各项实验中,会出现什么结果?其机理是什么? 143

9.1.10.去除蛙趾尖皮肤后,用硫酸刺激该侧趾尖有时还会出现反射活动,为什么? 143

9.1.11.剪断坐骨神经后,电刺激其中枢端,为什么还会出现该肢体的收缩活动? 144

9.1.12.证实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即既有传入,又有传出纤维的方法有哪几种? 144

9.2.脊髓反射与反射时的测定 144

9.2.1.何谓反射时?影响反射时的因素有哪些? 144

9.2.2.反射时较长或不发生屈肌反射的原因有哪些? 145

9.2.3.钳夹前肢皮肤,再测后肢屈肌反射时,常见反射时延长,是何道理? 145

9.2.4.测定反射时必须固定刺激强度,是何道理? 145

9.2.5.测定反射时要求硫酸浓度由低到高,为什么? 145

9.2.6.气温降低对反射时测定有何影响?为什么? 146

9.2.7.脊髓反射实验主要有哪些内容? 146

9.2.8.何谓空间总和与时间总和? 146

9.2.9.如何证明脊髓反射的空间总和?应注意什么? 147

9.2.10.如何进行脊髓反射的时间总和?应注意什么? 147

9.2.11.何谓后发放与扩散? 147

9.2.12.当刺激停止后,屈肌反射仍未停止,为什么? 147

9.2.13.加大刺激强度会增大反应部位,是何缘故? 148

9.2.14.增大刺激强度会延长后发放时间,是何缘故? 148

9.2.15.蛙体哪些部位的皮肤受到刺激容易引起脊髓反射? 148

9.2.16.士的宁兴奋反应实验中,该药应注射在什么部位较好? 148

9.2.17.注射士的宁后会出现什么结果?机理是什么? 149

9.3.兔大脑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 149

9.3.1.本实验对兔麻醉的要求如何?为什么? 149

9.3.2.为了减少开颅术出血,应采取什么措施? 149

9.3.3.怎样做才能将实验结果较准确地标记在轮廓图上? 150

9.3.4.皮层机能定位实验中,应如何选择电刺激各种参数? 150

9.3.5.与人相比,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定位有何不同?为什么? 150

9.3.6.为什么要在暴露的皮层上滴少量液体石蜡? 150

9.3.7.皮层局部滴加士的宁后,刺激效应有何变化?为什么? 151

9.3.8.为什么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能观察到特定的肌肉运动效应? 151

9.3.9.刺激皮层运动区,有时会出现不规则的局部组织抖动,甚至躯体活动,是何原因? 151

9.3.10.进行兔大脑皮层运动区定位实验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152

9.4.去大脑僵直 152

9.4.1.何谓去大脑僵直? 152

9.4.2.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机制如何? 152

9.4.3.横切脑干后,保留的易化区并不比抑制区范围多,为何还会出现僵直现象? 152

9.4.4.去大脑僵直为何表现伸肌的肌紧张增强,而不表现屈肌的肌紧张增强? 152

9.4.5.横切脑干后,开始往往僵直不明显,怎样才能使僵直易出现?道理如何? 153

9.4.6.去大脑僵直实验应注意哪些事项? 153

9.5.大脑皮层诱发电位 153

9.5.1.进行大脑皮层诱发电位实验,对动物麻醉有何要求?为什么? 153

9.5.2.进行该实验,选择何种麻醉剂为佳?为什么? 154

9.5.3.大脑皮层诱发电位实验时,电生理仪器应如何连接与调整? 154

9.5.4.什么叫皮层自发脑电活动?它与皮层诱发电位有哪些主要区别? 154

9.5.5.如何寻找较大、恒定的诱发电位区域? 155

9.5.6.皮层诱发电位包括哪些成份?其产生的机制是什么? 155

9.5.7.普鲁卡因对诱发电位有何影响? 155

9.5.8.γ-氨基丁酸、士的宁影响诱发电位的途经和机制是什么? 156

9.6.小白鼠脊髓半横切 156

9.6.1.本实验手术中,应注意什么? 156

9.6.2.为什么脊髓半横切部位选定在第1~3腰椎处? 157

9.6.3.本实验手术后清醒小白鼠左、右后肢脚掌的皮肤颜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157

9.6.4.脊髓半横切后清醒小白鼠的站立姿势有何异常?为什么? 157

9.6.5.脊髓半横切后清醒小白鼠的运动有何异常?为什么? 157

9.6.6.用冰冻棉签分别刺激术后清醒小白鼠的左、右后肢,反应有何不同?为什么? 157

9.6.7.用针分别刺激术后清醒小白鼠的左、右后肢,反应有何不同?为什么? 157

9.7.损毁小白鼠小脑的观察 158

9.7.1.本实验中,应注意什么? 158

9.7.2.小脑损毁的轻、重与小白鼠的运动异常有何关系?为什么? 158

9.7.3.小脑损毁的轻、重与小白鼠的站立姿势异常有何关系?为什么? 158

9.8.小白鼠防御性条件反射 158

9.8.1.进行该项实验,选择实验动物的标准是什么? 158

9.8.2.训练小白鼠前条件反射箱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159

9.8.3.本实验中,小白鼠建立防御性条件反射,约需要多少次的训练? 159

9.8.4.训练小白鼠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160

9.8.5.何谓条件反射的巩固?怎样巩固已建立的条件反射? 160

9.8.6.条件反射消退的速度决定于哪些条件?如何促成条件反射很快消退? 160

9.9.神经元单位放电 161

9.9.1.何谓神经元单位放电?其实验原理、意义是什么? 161

9.9.2.神经元单位放电的记录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61

9.9.3.引导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必需仪器设备有哪些? 162

9.9.4.引导神经元单位放电时应注意些什么? 163

9.9.5.如何防止或减弱脑搏动? 164

9.9.6.对神经元单位放电实验结果处理方法有哪些? 164

10.内分泌与生殖 166

10.1.动物肾上腺摘除的观察 166

10.1.1.如何做大白鼠肾上腺摘除术?在摘除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166

10.1.2.肾上腺摘除术后的护理应当注意哪些方面? 166

10.1.3.用其它哺乳动物做肾上腺切除手术时,与大白鼠有何不同? 167

10.1.4.肾上腺摘除后,应观察哪些主要变化?结果说明什么? 167

10.2.胰岛素低血糖休克 167

10.2.1.胰岛素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167

10.2.2.注射胰岛素为何会引起低血糖休克? 168

10.2.3.为什么注射胰岛素后动物会发生精神不安、搐搦?而由静脉注射葡萄糖或肾上腺素后,动物很快能恢复正常? 168

10.2.4.进行胰岛素休克实验应注意什么? 168

10.3.妊娠试验 168

10.3.1.妊娠试验的原理是什么? 169

10.3.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为何能使雄蛙排精? 169

10.3.3.妊娠试验需注意什么? 169

10.3.4.如何判定蛙的雌雄? 169

11.附录 170

11.1.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理常数 170

11.1.1.常用实验动物的一般生理常数有哪些? 170

11.1.2.常用实验动物的血液学生理常数有哪些? 170

11.2.与生理学实验有关的法定单位 170

11.2.1.与生理学实验有关的法定单位有哪些?其名称与符号如何表示? 171

11.2.2.使用法定单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72

11.2.3.法定单位中对摩尔(mol)有何新的规定? 173

11.3.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 173

11.3.1.怎样处理实验结果? 173

11.3.2.实验资料如何进行统计学处理? 173

11.3.3.如何用统计图表示实验结果? 177

11.3.4.如何用统计表来表示实验结果? 177

11.4.生理学实验常用英语词汇 17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