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密宗道次第广论
密宗道次第广论

密宗道次第广论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宗喀巴著;法尊译
  • 出 版 社: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225041995
  • 页数:263 页
图书介绍:本书辨析了佛教显宗、密宗的基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特色,进而精要地阐述了密宗修持的方法和要领,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根本经典。
《密宗道次第广论》目录

甲一 明唯佛教是求解脱之道 1

甲二 明入佛教次第不同诸门分二 3

乙一 总分诸乘分四 3

丙一 如何分别 3

丙二 依何分别 3

丙三 乘体不同分二 3

丁一 小乘建立 3

丁二 大乘建立 4

丙四 显示一切皆是成佛支分 5

乙二 别辨大乘分二 6

丙一 总分二种大乘分三 6

丁一 分数类 6

丁二 释名义 6

丁三 明所以分二 7

戊一 叙他疑窦 7

戊二 答释彼疑分二 7

己一 破他计执 7

己二 安立善说分二 8

庚一 正明分别二乘之理分三 8

辛一 明正义 8

辛二 出教证分二 8

壬一 无上瑜伽教中所说分二 8

癸一 续中所说 8

癸二 释论所说分二 9

子一 智足论中所说 9

子二 余师论中所说 12

壬二 下三续部教中所说 13

辛三 断诤论 13

庚二 明道有别果无胜劣分二 14

辛一 解释正义 14

辛二 释道差别分二 15

壬一 自宗所说之差别 15

壬二 余师所说之差别分二 15

癸一 《律生释》中所说 15

癸二 《三理炬》中所说 16

丙二 别说入金刚乘差别分三 17

丁一 明趣入密咒之异门 17

丁二 明安立异门之差别分二 17

戊一 问 17

戊二 答分二 18

己一 明余倒说 18

己二 出自正答 18

丁三 明具彼差别之诸道分二 20

戊一 二种大乘共道次第 20

戊二 金刚乘不共道次第分三 22

己一 事行部道次第分二 22

庚一 观察二部有无自起及入智尊分二 22

辛一 标列诸师所许 22

辛二 释其应理之宗 23

庚二 别释事行部道次第分二 25

辛一 解释摄道总颂 25

辛二 正释道之次第分二 26

壬一 事部道次第分四 26

癸一 为成修道之器而行灌顶 26

癸二 成器已净律仪及三昧耶 26

癸三 住三昧耶先应如何承事分二 27

子一 须承事之理 27

子二 承事之次第分二 28

丑一 有念诵静虑分三 28

寅一 四支念诵静虑之前行分四 28

卯一 先于房中所修 28

卯二 出外沐浴入佛堂法 28

卯三 著衣入座加持供物 29

卯四 守护自身及其处所 29

寅二 四支念诵静虑之正修分二 31

卯一 四支念诵静虑分二 31

辰一 自起为天 31

辰二 前请智尊修供养等分六 35

巳一 起所依处 35

巳二 请能依天 35

巳三 示印 36

巳四 供赞分二 36

午一 供养 36

午二 称赞 37

巳五 行忏悔等 37

巳六 修四无量 38

卯二 依彼如何念诵分三 38

辰一 预备数珠数念之法 38

辰二 缘何所缘念诵之法分二 39

巳一 缘字形念诵分二 39

午一 缘前尊心间字形 39

午二 缘自心间字形 39

巳二 缘字声念诵 40

辰三 遇障重修念诵之法 40

寅三 四支念诵静虑之后行 41

丑二 不待念诵静虑分二 41

寅一 释住火住声静虑 41

寅二 释声后静虑分二 43

卯一 放舍住声次第 43

卯二 正释声后静虑 44

癸四 得堪能已如何修习成就 45

壬二 行部道次第分四 48

癸一 为成修道之器而行灌顶 48

癸二 成道器已净三昧耶及律仪 48

癸三 住三昧耶先应如何承事分二 48

子一 分别瑜伽 48

子二 别释其义分二 49

丑一 释有相瑜伽分二 49

寅一 外四支念诵 49

寅二 内四支念诵 50

丑二 释无相瑜伽 50

癸四 善承事已应如何修成就 51

己二 瑜伽部道次第分二 52

庚一 经中所说 52

庚二 修彼次第分四 53

辛一 为成修道之器而行灌顶 53

辛二 成器已净三昧耶及律仪 54

辛三 住三昧耶应先如何承事分二 54

壬一 有相瑜伽分二 54

癸一 缘粗天身四座瑜伽分二 54

子一 四座修法分二 54

丑一 唯得弟子灌顶之四座瑜伽 54

丑二 得阿阇黎灌顶之四座瑜伽 55

子二 不能时如何修 56

癸二 缘细标帜四座瑜伽分三 56

子一 修习细相之所为事 56

子二 由缘细相令心坚固 56

子三 得坚固已修收放等 57

壬二 无相瑜伽分三 58

癸一 《摄真实》所说 58

癸二 《释续》中所说分四 58

子一 佛部修法 58

子二 金刚部修法 58

子三 宝部修法 59

子四 莲华部修法 59

癸三 略说修法 59

辛四 善承事已应如何修悉地分三 61

壬一 由静虑修悉地法 61

壬二 由念诵修悉地法 62

壬三 由护摩修悉地法 63

己三 无上瑜伽部道次第分三 63

庚一 摄道之总聚 63

庚二 释道之次第 65

庚三 释次第之道分四 66

辛一 成就修道法器分四 66

壬一 闻修咒道定须灌顶 66

壬二 灌顶师资须互观察分二 67

癸一 不观察之过失 67

癸二 善观察之方便 67

壬三 观知其可劝请承事分三 69

癸一 弟子劝请 69

癸二 师长守护 69

癸三 先修承事 70

壬四 承事已灌顶之次第分二 73

癸一 明作法之时 73

癸二 作法之次第分二 73

子一 正作灌顶仪轨次第分三 74

丑一 地仪轨分六 74

寅一 观地 74

寅二 乞地 75

寅三 净地分三 75

卯一 由掘净地分二 75

辰一 为净地箭而掘 75

辰二 为观蟒神而掘分三 76

巳一 观蟒神行住之理 76

巳二 知已应如何掘法 77

巳三 掘地好恶之德失 77

卯二 由物咒定三法净地 78

卯三 由无上清净净地 78

寅四 摄地分三 78

卯一 修天瑜伽启白举坛 78

卯二 起持天慢诫敕魔碍 79

卯三 作天步法及例外事 81

寅五 守护加持分二 82

卯一 先起为天钩召魔碍 82

卯二 以金刚橛钉所召魔分二 82

辰一 橛及生起仪轨 82

辰二 钉橛法及其他 83

寅六 余处余坛须否地轨 84

丑二 预备仪轨分三 85

寅一 预备总建立 85

寅二 各别预备仪轨分五 86

卯一 地神预备 86

卯二 诸尊预备分二 87

辰一 为定天处故弹线分四 87

巳一 弹线曼陀罗之量 87

巳二 弹线次第与时间 87

巳三 弹羯摩线之次第分二 89

午一 预备绳线 89

午二 弹线之法分二 89

未一 弹曼陀罗外线法分二 89

申一 弹二派共同线法 89

申二 弹二派各别线法 92

未二 弹曼陀罗内线法 94

巳四 释所弹诸线之义分二 97

午一 释曼陀罗外线义分二 97

未一 释圆线及牌楼线义分二 97

申一 释圆线及杵股线义 97

申二 释牌楼线义 98

未二 释垛线至墙线义分二 100

申一 释墙线义 100

申二 释砖线至垛线义 102

午二 释曼陀罗内线义 103

辰二 应如何修天预备 104

卯三 瓶预备分四 105

辰一 明瓶之因量数 105

辰二 瓶物及画相法 106

辰三 如何陈设诸瓶 107

辰四 修瓶法及支分 108

卯四 启白诸尊 110

卯五 弟子预备分四 110

辰一 四门阿阇黎与业金刚预备 110

辰二 弟子预备数及次第 111

辰三 正弟子预备仪轨分五 111

巳一 教正法起传内灌顶 111

巳二 请白令持 112

巳三 受戒加持 113

巳四 令投齿木给三水等 115

巳五 慰励守护观察梦相 116

辰四 举升曼陀罗梦相吉凶应如何行 117

寅三 余曼陀罗预备 118

丑三 正行仪轨分三 118

寅一 弹智线分彩法分三 118

卯一 弹智线分二 118

辰一 预备智线 118

辰二 正弹次第及送往法 119

卯二 分彩仪轨分四 121

辰一 预备彩色拔所钉橛 121

辰二 师资分彩法 122

辰三 明曼陀罗分绘彩处分二 123

巳一 曼陀罗外分绘彩处 123

巳二 曼陀罗内分绘彩处 124

辰四 于曼陀罗安立标帜送往智色 125

卯三 绘坛辟魔 125

寅二 安诸瓶饰坛场分二 126

卯一 安布诸瓶 126

卯二 严饰坛场 126

寅三 修行供养灌顶分二 127

卯一 修行供养分二 127

辰一 修曼陀罗分二 127

巳一 修彩土曼陀罗法 127

巳二 修其余曼陀罗法 128

辰二 供曼陀罗分二 131

巳一 正作供养分二 131

午一 内供诸尊分二 131

未一 总说供养次第 131

未二 别释供阏伽法 131

午二 外施诸食 132

巳二 息增减过旋绕开门 132

卯二 灌顶仪轨分二 134

辰一 自入坛请悉地谛语加持分二 134

巳一 入坛灌顶请其听许 134

巳二 请求悉地谛语加持 135

辰二 为他灌顶仪轨分二 137

巳一 为弟子灌顶成法器仪轨分三 137

午一 灌顶仪轨分二 137

未一 依彩绘曼陀罗灌顶仪轨分五 137

申一 入曼陀罗分二 137

酉一 遮面入坛分二 137

戌一 入幔帐外 137

戌二 入幔帐内分三 138

亥一 入坛绕礼 138

亥二 立三昧耶 140

亥三 降智谛语 142

酉二 见坛而入 143

申二 入后灌顶分四 147

酉一 瓶灌顶分二 147

戌一 金刚弟子共灌顶分二 147

亥一 五种灌顶共同建立 147

亥二 各别建立分二 149

乾一 水灌顶仪轨分二 149

坤一 祈请清净 149

坤二 传水灌顶 150

乾二 余灌顶仪轨 151

戌二 金刚阿阇黎不共灌顶分二 153

亥一 阿阇黎灌顶建立 153

亥二 阿阇黎灌顶仪轨分二 154

乾一 阿阇黎灌顶正仪轨分二 154

坤一 授三三昧耶 154

坤二 受三三昧耶开示真实 156

乾二 彼后依仪轨 156

酉二 密灌顶 158

酉三 慧智灌顶分二 160

戌一 明慧智灌顶 160

戌二 明第三灌顶之智分二 161

亥一 正义 161

亥二 断诤 163

酉四 第四灌顶分二 164

戌一 余经规分二 164

亥一 明第四灌顶 164

亥二 第四灌顶之语云何表示 165

戌二 时轮规 167

申三 灌顶后法分二 169

酉一 禁行授记 169

酉二 随喜庆慰 170

申四 释灌顶义分二 173

酉一 解释灌顶及后依义分二 173

戌一 释初瓶灌顶及后依义 173

戌二 释上三灌顶及后依义 174

酉二 以灌顶义配道次第 176

申五 释后法理灌顶开合 177

未二 依止余曼陀罗灌顶断疑 179

午二 犯三昧耶还净法 180

午三 曼陀罗后法 180

巳二 为天灌顶善住仪轨 183

子二 灌顶支分仪轨次第 183

辛二 净三昧耶律仪 183

辛三 住彼如何修道分二 184

壬一 闻思了知其道 184

壬二 修习所知之义分四 186

癸一 破离二次第之妄说分二 186

子一 破离圆满次第说唯生起次第成佛分二 186

丑一 述宗 186

丑二 破执 186

子二 破离生起次第说唯圆满次第成佛分二 187

丑一 述宗 187

丑二 破执分二 188

寅一 正破 188

寅二 断诤 190

癸二 不离二次第之修法分四 192

子一 二次第之名义 192

子二 二次第之数量 194

子三 二次第之次第 194

子四 二次第之修学分二 196

丑一 学生起次第分二 196

寅一 总立生起次第分三 196

卯一 生起次第之对治分二 196

辰一 明所断事显破彼理 196

辰二 明修显了及安住规分三 197

巳一 修几现观 197

巳二 修显了法 199

巳三 修安住法分二 200

午一 于初二位修微细点 200

午二 于第三位修微细点 202

卯二 生起次第之差别分二 203

辰一 明四支与四种瑜伽之总颂 203

辰二 明六支与三三摩地之总颂 205

卯三 尔时云何修空性 207

寅二 别释现观次第分三 209

卯一 修时之瑜伽分三 209

辰一 瑜伽加行分二 209

巳一 成顺缘集积资粮 209

巳二 除违缘修守护轮 211

辰二 瑜伽正行及其支分分三 212

巳一 生所依宫殿 212

巳二 生能依诸尊分三 213

午一 正生天法分二 213

未一 依止五相生起法 213

未二 化后歌劝生起法 215

午二 以所净事配能净道 215

午三 摄诸要义 217

巳三 圆满之支分分二 219

午一 召入智尊印证供赞 219

午二 尝甘露味修念诵法 220

辰三 结行分二 223

巳一 养身修食法 223

巳二 修天供食法 225

卯二 中间之瑜伽 227

卯三 安立彼瑜伽为广大之理 227

丑二 学圆满次第分二 229

寅一 圆满次第总相建立分二 229

卯一 父续圆满次第之建立分二 229

辰一 龙猛派圆满次第之建立分二 229

巳一 明二谛别之圆满次第 229

巳二 明三远离之圆满次第 231

辰二 智足派圆满次第之建立 232

卯二 母续圆满次第之建立分二 234

辰一 时轮派之圆满次第分三 234

巳一 明所得之乐空无别 234

巳二 决定修彼道之数量次第 236

巳三 别释不变之乐分二 237

午一 明由不变妙乐证无我理 237

午二 破以全无思取为时轮轨 238

辰二 诸余派之圆满次第分二 242

巳一 胜乐金刚之圆满次第 242

巳二 欢喜金刚之圆满次第 245

寅二 圆满次第最初所修分三 247

卯一 明修行所依之脉风分二 247

辰一 释脉 247

辰二 释风 249

卯二 如何专住分二 251

辰一 风瑜伽 251

辰二 火瑜伽 253

卯三 依此修空性法 255

癸三 增进二次第之方便 257

癸四 彼等为三士道之理 258

辛四 现证所修之果 2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