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佛教文学十六讲
佛教文学十六讲

佛教文学十六讲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尚勇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224101300
  • 页数:368 页
图书介绍:本选题涉及佛教文学的三个层面:印度佛教文学,中国佛教文学,佛教与中国文学。具体内容有:佛陀的音乐观与原始佛教艺术;中古汉译佛经偈颂的程式;《大唐西域记》所载提婆达多遗迹;佛教与汉魏六朝文学的关系等等内容。
《佛教文学十六讲》目录
标签:文学

总序 1

第一讲 中古汉译佛经偈颂的程式 1

一、程式概念的引入 1

二、重复程式 4

三、句法程式 22

四、其他程式 28

五、平行式 32

六、汉译偈颂程式溯源 33

七、佛经偈颂程式的实质 42

第二讲 佛陀的音乐观与原始佛教艺术 50

一、佛陀的音乐观:超然远离与适俗顺应 51

二、修道所面临的两大诱惑:男女之情与娱乐艺术 55

三、原始佛教艺术得以发展的两大契机:仪式与宣传 61

四、原始佛教表演艺术的发展 63

五、结论 66

第三讲 原始佛教史中的提婆达多问题 68

一、提婆达多出家修行初期之史实 70

二、提婆达多诣佛索众与五法破僧 73

三、阿阇世弑父与提婆达多之死 80

四、结论 87

第四讲《大唐西域记》所载佛本生窣堵波 89

一、买华、掩泥、受记窣堵波 92

二、舍眼窣堵波 93

三、化鬼子母窣堵波 98

四、商莫迦菩萨窣堵波 101

五、苏达拏太子窣堵波 102

六、结论 104

第五讲《大唐西域记》所载提婆达多遗迹 106

一、《大唐西域记》所见提婆达多遗迹 107

二、提婆达多事迹相关经典的戏剧背景 111

三、结论 117

第六讲《大唐西域记》所载佛说《毗摩罗诘经》遗址 120

一、《维摩诘经》的文本分析 122

二、佛说《毗摩罗诘经》遗址的文化内涵 129

三、结论和余论 132

第七讲从《央掘魔罗经》看佛教经典的戏剧背景 137

一、央掘魔罗故事 137

二、《央掘魔罗经》戏剧背景分析 142

三、结论 149

第八讲 佛教仪式与戏剧的关联及大乘经典的形成 152

一、佛教的仪式性戏剧 154

二、佛教的戏剧化仪式 156

三、佛教仪式的两个层面 159

四、戏剧、仪式与佛教经典 160

五、结论 163

第九讲 释僧祐《经呗导师集》与六朝佛教音乐文学的演进 166

一、佛经中之歌呗事迹 168

二、中土之依经制歌呗 171

三、结论 182

第十讲 佛经偈颂的翻译体例 184

一、偈之名义 184

二、偈颂的翻译体例 187

三、译偈体例的缘由 196

四、结论 198

第十一讲 中古汉译佛经偈颂的体式及变迁 199

一、引言 199

二、汉译偈颂体式的总体面貌 204

三、中古各朝译偈体式概况 208

四、中古译偈的地域特征及历史发展 222

五、结论 230

第十二讲 敦煌文学的程式化特征及其来源 232

一、敦煌歌辞中的程式 232

二、其他敦煌诗歌作品中的程式 238

三、敦煌变文中诗体作品的程式 244

四、敦煌文学程式的来源 259

第十三讲 汉译佛经偈颂对中国中古诗歌的影响 268

一、中古诗歌的程式使用状况 269

二、中古诗歌程式化特征的渊源 277

三、中古诗歌接受佛偈程式影响的途径 283

四、结论和余论 290

第十四讲 经学章句与佛经科判及汉魏六朝文学理论 294

一、传统经学的章句之学 295

二、佛学传统中的科判之学及其渊源 299

三、章句之学与汉魏六朝文学理论 303

四、结论 305

第十五讲《维摩诘经》与中古山水诗观物方式的演进 307

一、陶渊明的“心远”和“忘言” 307

二、谢灵运山水诗的观物方式 312

三、齐梁山水诗的两条路径 319

第十六讲 先秦散文的程式化特征及其影响 322

一、先秦散文的程式化特征 323

二、佛经长行的程式化特征 343

三、汉唐散文的程式化特征 354

四、结论 358

后记 36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