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孔宪臣,何瑜主编;何璋,杨安怀,张欣蕾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303140138
- 页数:323 页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1
1.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1
1.1.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1
1.1.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1.2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5
1.2.1充分就业 5
1.2.2物价稳定 6
1.2.3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6
1.2.4国际收支平衡 6
1.2.5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 7
1.3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 8
1.3.1从局部均衡分析推进到一般均衡分析 9
1.3.2从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推进到动态分析 9
1.4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0
1.4.1数理分析 10
1.4.2经济统计分析 11
1.4.3经济计量分析 11
1.4.4掌握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几点建议 12
1.5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13
1.5.1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13
1.5.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补关系 14
1.5.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分析 14
1.5.4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14
【本章提示】 15
【学习与创新】 15
【题库】 15
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 18
2.1国内生产总值 18
2.1.1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18
2.1.2理解GDP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8
2.1.3用美元表示的GDP 20
2.1.4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21
2.1.5绿色GDP 23
2.1.6人均GDP 23
2.2生产法GDP核算 23
2.2.1生产法概述 23
2.2.2生产法中的部门划分 24
2.2.3生产法的工业产值核算 24
2.2.4实证数据:中国生产法核算的GDP 26
2.2.5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 27
2.3收入法GDP核算 28
2.3.1收入法概述 28
2.3.2中国收入法GDP构成项目 28
2.4支出法GDP核算 30
2.4.1支出法概述 31
2.4.2居民消费支出 31
2.4.3政府消费支出 31
2.4.4私人总投资支出 31
2.4.5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32
2.4.6最终消费支出 32
2.4.7实证数据:中国支出法核算的GDP 32
2.4.8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34
2.5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34
2.5.1国民生产总值 35
2.5.2国民总收入 35
2.5.3国民生产净值 36
2.5.4狭义国民收入 36
2.5.5个人收入 36
2.5.6个人可支配收入 36
【本章提示】 38
【学习与创新】 38
【题库】 38
第3章 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理论 41
3.1两部门经济模型的假设条件 41
3.1.1两部门经济循环流量图 41
3.1.2关于约束条件的假设 41
3.1.3价格不变假设 42
3.1.4对投资行为的假设 42
3.1.5对消费行为的假设 42
3.1.6对储蓄行为的假设 42
3.1.7不考虑政府部门和涉外部门 42
3.1.8对技术水平的假设 43
3.2简单消费函数 43
3.2.1简单消费函数的定义 43
3.2.2自发性消费和引致性消费 43
3.2.3消费函数的图形分析 43
3.2.4边际消费倾向 44
3.2.5平均消费倾向 44
3.2.6持久收入假说 46
3.3均衡收入的总支出分析 46
3.3.1计划投资和非意愿库存投资 46
3.3.2计划总支出 47
3.3.3均衡收入的决定 47
3.4储蓄函数 48
3.4.1简单储蓄函数 48
3.4.2自发性储蓄和引致性储蓄 48
3.4.3储蓄函数的图形分析 49
3.4.4边际储蓄倾向 49
3.4.5平均储蓄倾向 49
3.5均衡收入的储蓄一投资分析 51
3.5.1国民收入的分解 51
3.5.2储蓄—投资分析的联立方程求解 51
3.5.3储蓄—投资分析的图形说明 52
3.5.4均衡收入的变动 52
3.6两部门经济的缺口分析 53
3.6.1充分就业国民收入 53
3.6.2紧缩缺口、GDP缺口和膨胀缺口 54
3.7两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 55
3.7.1乘数的定义 55
3.7.2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 55
3.7.3投资乘数的传导机制 56
3.7.4超投资乘数 56
【本章提示】 57
【学习与创新】 57
【题库】 58
第4章 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理论 60
4.1三部门经济均衡收入决定理论 60
4.1.1三部门经济循环流量图 60
4.1.2对政府行为的假设 60
4.1.3三部门经济中的消费函数 61
4.1.4税前和税后边际消费倾向 61
4.1.5三部门经济均衡收入的决定 62
4.1.6三部门经济的财政收入 62
4.2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变动 63
4.2.1税收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63
4.2.2财政支出 65
4.2.3政府财政支出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65
4.2.4转移支付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66
4.3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67
4.3.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67
4.3.2自发性税收乘数 68
4.3.3平衡预算乘数 69
4.3.4转移支付乘数 70
4.4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理论 71
4.4.1四部门经济循环流量图 71
4.4.2对涉外部门和外汇市场的假设 72
4.4.3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72
4.4.4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变动 73
4.4.5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74
【本章提示】 75
【学习与创新】 76
【题库】 76
第5章 货币与货币创造 79
5.1货币与银行 79
5.1.1货币 79
5.1.2货币总量划分 80
5.1.3中央银行 82
5.1.4商业银行 83
5.2基础货币和准备金 86
5.2.1基础货币的定义 86
5.2.2基础货币的供应 87
5.2.3基础货币的性质 88
5.2.4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主要手段 89
5.2.5准备金 89
5.2.6准备金率 90
5.3货币创造 90
5.3.1货币创造的定义 90
5.3.2存款创造的前提 90
5.3.3简单的存款创造模型 91
5.3.4有超额准备金的存款创造模型 92
5.3.5有超额准备金和现金排出的存款创造模型 94
5.3.6货币乘数 95
【本章提示】 95
【学习与创新】 96
【题库】 96
第6章 利率决定及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98
6.1货币需求 98
6.1.1货币的交易性需求 98
6.1.2货币的预防性需求 99
6.1.3货币的交易和预防性需求函数 99
6.1.4货币的投机性需求 99
6.1.5货币需求函数 100
6.1.6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 101
6.2均衡利率 101
6.2.1均衡利率的定义 101
6.2.2均衡利率的决定 101
6.2.3流动性陷阱对利率的影响 102
6.2.4货币供应量与均衡利率的变动 103
6.2.5收入变动与均衡利率的变动 103
6.3利率与投资函数 104
6.3.1投资 104
6.3.2投资函数 104
6.3.3投资率 105
6.3.4资本边际效率 105
6.3.5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106
6.3.6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106
【本章提示】 107
【学习与创新】 107
【题库】 108
第7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10
7.1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110
7.1.1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模型的基本假设 110
7.1.2 IS曲线的定义 110
7.1.3 IS曲线的几何推导 111
7.1.4线性IS曲线的斜率 111
7.1.5三部门经济中的IS曲线 112
7.1.6 IS曲线的移动 113
7.2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114
7.2.1三部门经济货币市场均衡模型的基本假设 114
7.2.2 LM曲线的定义 114
7.2.3 LM曲线的几何推导 115
7.2.4线性LM曲线的斜率 116
7.2.5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116
7.2.6 LM曲线的移动 117
7.3IS-LM模型 117
7.3.1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联立方程求解 117
7.3.2 IS-LM模型的调整过程 118
7.3.3 IS-LM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 118
【本章提示】 121
【学习与创新】 121
【题库】 121
第8章 财政政策 123
8.1财政政策概述 123
8.1.1财政政策的定义 123
8.1.2财政政策目标 123
8.1.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124
8.1.4补偿性财政政策 124
8.1.5开放经济中财政政策与汇率制度的关系 124
8.2财政政策工具 125
8.2.1财政收入 125
8.2.2公债发行 126
8.2.3财政支出 128
8.3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129
8.3.1瓦格纳定律 129
8.3.2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功能 130
8.3.3福利支出制度的自动稳定功能 130
8.4财政政策效力 130
8.4.1挤出效应 130
8.4.2 IS-LM模型中的政府购买乘数 131
8.4.3税收政策的有效性 132
8.4.4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133
8.5中国财政政策实践 134
8.5.1 1979—1981年的财政政策 134
8.5.2 1982—1988年宽松的财政政策 134
8.5.3 1988—1992年紧缩性财政政策 134
8.5.4 1993—1997年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135
8.5.5 1998—200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 135
8.5.6 2005—2008年稳健的财政政策 135
8.5.7 2008年年底至今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136
【本章提示】 137
【学习与创新】 137
【题库】 137
第9章 货币政策 140
9.1货币政策概述 140
9.1.1货币政策的定义 140
9.1.2货币政策目标 140
9.1.3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41
9.1.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44
9.1.5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的关系 145
9.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传导机制 145
9.2.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定义 146
9.2.2西方发达国家货币中介目标的演变 146
9.2.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定义 147
9.2.4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48
9.2.5托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48
9.2.6早期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48
9.2.7货币政策的资产组合传导机制 148
9.2.8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机制 149
9.2.9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 149
9.3货币政策效力 149
9.3.1货币政策乘数 149
9.3.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 150
9.3.3国内生产总值缺口及政府对策 151
9.3.4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52
9.4中国货币政策 153
9.4.1中国货币政策目标 153
9.4.2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54
9.4.3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改变 154
9.4.4中国的公开市场操作 155
9.4.5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156
9.4.6中国的利率调控 158
9.4.7中国的再贷款业务 158
【本章提示】 158
【学习与创新】 159
【题库】 159
第10章 总供求模型 161
10.1总需求曲线 161
10.1.1总需求曲线的定义 161
10.1.2总需求曲线的形状说明 161
10.1.3总需求函数的推导 162
10.2古典总供给曲线 163
10.2.1劳动需求曲线 163
10.2.2劳动供给曲线 164
10.2.3均衡实际工资水平的决定 164
10.2.4宏观生产函数 165
10.2.5总供给函数的推导 165
10.2.6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166
10.3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167
10.3.1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167
10.3.2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168
10.4短期总供给曲线 168
10.4.1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工资粘性理论背景 168
10.4.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几何推导 169
10.4.3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代表性企业解释 170
10.4.4常规总供给曲线 170
10.5总需求变动的经济影响 170
10.5.1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171
10.5.2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171
10.6总供给变动的经济影响 173
10.6.1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173
10.6.2总供给变动对均衡收入和物价的影响 174
10.6.3供给学派 175
【本章提示】 175
【学习与创新】 176
【题库】 176
第11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78
11.1失业定义和类型 178
11.1.1失业的定义 178
11.1.2自愿性失业 178
11.1.3摩擦性失业 179
11.1.4结构性失业 179
11.1.5技术性失业 180
11.1.6周期性失业 181
11.1.7临时性或季节性失业 181
11.1.8隐蔽性失业 181
11.1.9自然失业率 182
11.2失业的原因、影响和对策 182
11.2.1失业的原因 182
11.2.2失业的经济影响 185
11.2.3失业的社会影响 185
11.2.4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186
11.3通货膨胀概述 187
11.3.1通货膨胀的定义 187
11.3.2通货膨胀的度量 187
11.3.3根据通货膨胀严重程度划分的通货膨胀类型 188
11.3.4根据人们预期划分的通货膨胀类型 188
11.3.5从总供求角度划分的通货膨胀类型 188
11.3.6结构型通货膨胀 189
11.3.7输入型通货膨胀 190
11.3.8落后经济的结构型通货膨胀 190
11.4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对策理论 191
11.4.1通货膨胀促进论 191
11.4.2通货膨胀促退论 192
11.4.3货币中性论 192
11.4.4通货膨胀的分配效应 193
11.4.5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193
11.5菲利普斯曲线 194
11.5.1菲利普斯曲线概述 194
11.5.2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195
11.5.3产出—物价型菲利普斯曲线 196
11.5.4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196
11.5.5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197
11.5.6菲利普斯曲线的恶化 197
【本章提示】 198
【学习与创新】 198
【题库】 198
第12章 经济周期理论 201
12.1经济周期概述 201
12.1.1经济周期的定义 201
12.1.2战前经济周期的特征 202
12.1.3经济周期类型 203
12.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周期 204
12.2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206
12.2.1经济周期的纯货币理论 206
12.2.2投资过度理论 207
12.2.3消费不足理论 207
12.2.4心理预期理论 208
12.2.5危机总供求分析 208
12.2.6长周期理论 208
12.2.7经济危机的国际传递机制 209
12.3乘数一加速数模型 211
12.3.1加速原理 211
12.3.2两部门经济乘数—加速数模型 212
12.4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213
12.4.1编制超前和滞后指标 213
12.4.2国家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 214
12.4.3相机抉择的财政货币政策 214
【本章提示】 215
【学习与创新】 216
【题库】 216
第13章 经济增长 218
13.1经济增长概述 218
13.1.1经济增长的定义 218
13.1.2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218
13.1.3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20
13.1.4经济增长极限论 221
13.1.5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221
13.2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224
13.2.1哈罗德模型 224
13.2.2多马模型 225
13.2.3自然增长率 227
13.2.4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三个增长率和刀刃上的均衡 228
13.2.5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意义 228
13.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28
13.3.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 228
13.3.2基本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29
13.3.3资本深化和资本广化 229
13.3.4人均收入 230
13.3.5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长期均衡增长条件 230
13.3.6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31
13.4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232
13.4.1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 232
13.4.2社会储蓄倾向 232
13.4.3充分就业经济长期均衡增长条件 233
13.4.4社会适宜储蓄率和社会适宜利润份额 234
【本章提示】 234
【学习与创新】 234
【题库】 235
第14章 汇率基础 237
14.1外汇与汇率 237
14.1.1外汇 237
14.1.2汇率 237
14.1.3有效汇率 238
14.1.4实际汇率 238
14.1.5实际有效汇率 239
14.1.6汇率供求分析 239
14.1.7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240
14.2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43
14.2.1汇率与外汇风险 243
14.2.2本币贬值对本国出口的作用 243
14.2.3本币贬值对本国进口的作用 245
14.2.4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与外汇供求曲线的形状 246
14.2.5外汇供求弹性与净出口 246
14.2.6商品供求弹性与净出口 247
14.2.7马歇尔—勒纳条件 248
14.2.8小国弹性分析 249
14.2.9进出口缺乏弹性条件下贬值的滞胀效应 249
14.2.10 J曲线效应 250
14.2.11冲击、短期和长期弹性 250
14.2.12汇率变动与贸易条件 251
14.3汇率制度 251
14.3.1汇率制度的类型 252
14.3.2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 253
14.3.3汇率制度的选择 254
【本章提示】 255
【学习与创新】 255
【题库】 256
第15章 汇率理论与实践 258
15.1购买力平价 258
15.1.1国内经济的一价定律 258
15.1.2开放经济之间的一价定律 258
15.1.3绝对购买力平价 259
15.1.4相对购买力平价 259
15.1.5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价值基础 260
15.1.6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局限性 261
15.2贸易品购买力平价理论 261
15.2.1贸易品购买力平价 261
15.2.2国内需求结构变动与购买力平价 262
15.2.3巴拉萨—萨缪尔森命题 262
15.3利率平价 264
15.3.1套利 264
15.3.2无抵补利率平价 265
15.3.3抵补套利 265
15.3.4抵补利率平价 266
15.3.5远期汇率的决定 267
15.4人民币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 267
15.4.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 267
15.4.2钉住美元汇率制 268
15.4.3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268
15.4.4双重汇率制和人民币贬值政策 269
15.4.5人民币汇率下调政策 269
15.4.6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269
15.4.7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政策 270
15.4.8当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外部原因 270
15.4.9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汇率理论解释 271
15.4.10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国内因素 272
15.4.11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产生的积极作用 273
15.4.12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275
【本章提示】 275
【学习与创新】 275
【题库】 275
第16章 国际收支理论 277
16.1国际收支平衡表 277
16.1.1国际收支的定义 277
16.1.2国际收支平衡表 277
16.1.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282
16.2国际收支分析 282
16.2.1国际收支差额的定义 282
16.2.2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283
16.2.3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的关系 284
16.2.4国际收支与物价的关系 284
16.2.5国际收支与财政收支的关系 285
16.2.6经常差额与资本净流出的关系 285
16.2.7经常差额与储蓄投资差额的关系 286
16.2.8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286
16.2.9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经济影响 287
16.3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 288
16.3.1金本位下的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 288
16.3.2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 290
16.3.3牙买加体系的国际收支汇率调节机制 290
16.3.4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的局限性 291
16.4政府的国际收支调节 292
16.4.1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目标 292
16.4.2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一般原则 293
16.4.3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手段 293
16.4.4中国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294
16.5中国的国际收支 296
16.5.1 21世纪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296
16.5.2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 297
16.5.3长期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给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 297
16.5.4解决长期持续双顺差的对策 298
【本章提示】 298
【学习与创新】 298
【题库】 299
第17章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 302
17.1基本的MF模型 302
17.1.1基本的MF模型的假设条件 302
17.1.2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 303
17.1.3开放经济中的LM曲线 304
17.1.4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的BP曲线 304
17.1.5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 305
17.2汇率制度与政策效应 305
17.2.1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效力 305
17.2.2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效力 307
17.2.3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效力 308
17.2.4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效力 309
17.3金融隔离经济中的MF模型 310
17.3.1金融隔离经济中的BP曲线 310
17.3.2 BP曲线的移动 311
17.3.3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效力 311
17.3.4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效力 312
17.3.5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效力 313
17.3.6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效力 313
17.4两国MF模型 314
17.4.1两国MF模型的基本框架 314
17.4.2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315
17.4.3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溢出效应 315
17.4.4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316
17.4.5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溢出效应 318
【本章提示】 319
【学习与创新】 319
【题库】 319
参考文献 322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宏观调控研究》余永定著 2019
- 《经济侵略与中国》高尔松,高尔柏 1925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研究》刘正刚,李晓,田军著 2018
- 《环境启动经济》张继亮 2019
- 《微观经济学》(美)罗伯特·S. 平狄克,(美)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 2019
- 《“知识新探索”百科丛书 经济学的世界 全彩版》(英)泰吉万·帕丁格 2019
- 《海河干流水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于航白景峰,张春意 2019
-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规制政策问题研究》冯卓著 2019
- 《高考快速作文指导》张吉武,鲍志伸主编 200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黄遵宪集 4》陈铮主编 2019
- 《孙诒让集 1》丁进主编 2016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激光加工实训技能指导理实一体化教程 下》王秀军,徐永红主编;刘波,刘克生副主编 2017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