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世界的逻辑结构
世界的逻辑结构

世界的逻辑结构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卡纳普(Carnap,Rudolf)著;蔡坤鸿译
  • 出 版 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1995
  • ISBN:9575516621
  • 页数:404 页
图书介绍:
《世界的逻辑结构》目录

世界的逻辑结构 1

第一部分 导论:探讨的目标以及计画 1

第一章 目标 1

1.目的:概念的结构体系 1

2.「结构」的意义是什么? 2

3.方法:以关系理论相助而对实体的分析 4

4.对象领域的统一 6

5.概念与对象 7

第二章 探讨的计画 9

6.准备讨论(第二部分) 9

7.结构体系的形式问题(第三部分) 10

8.结构体系之轮廓(第四部分) 11

9.对某些哲学问题的厘清(第五部分) 12

摘要 15

第二部分 准备讨论 17

第一章 科学叙述的形式 17

10.性质描述以及关系描述 17

11.结构的概念 19

12.结构描述 21

13.关于明确的描述 23

14.明确描述的例子;它纯粹是结构的 24

15.结构的明确描述之一般可能性 26

16.所有科学的叙述乃是结构的叙述 28

第二章 对象形态以及它们的关系之调查 31

17.结构理论的对象形态之意义 31

18.物理的与心理的对象 32

19.心理关系、表达关系,以及指示关系 33

20.相互关系之问题以及关系的本质 34

21.相互关系之问题以及前述关系之本质 37

22.做为形上学之中心问题的心理生理学问题 38

23.文化的对象 40

24.文化对象的显示与引证 41

25.多种的自主的对象形态 43

摘要 45

第三部分 结构体系的形式问题 47

第一章 上升的形式 47

26.结构理论的四个主要问题 47

27.准对象 48

28.命题函数 51

29.等起源;对象领域 52

30.做为错误来源的「领域混淆」 54

31.一项应用 56

32.命题函数的外延 58

33.集合 59

34.关系外延 61

35.化约与结构 63

36.复合体与整体 65

37.一个并非由它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67

38.透过定义而发生的结构 69

39.使用中的定义 70

40.上升的形式:集合与关系外延 72

41.结构层次 75

42.存有与支柱 76

43.反对结构的外延方法 78

44.符号叙述、意义叙述,以及指称叙述之间的差别 81

45.外延方法的证明 83

第二章 体系形式 87

(一)形式上的探讨 87

46.体系形式依赖化约 87

47.在实在论的语言中的化约判准。 88

48.相对于某一对象的基本事态 90

49.指标及条件 91

50.逻辑的以及认识论的价值 93

51.逻辑转换以及意义转换 95

52.实在论的以及结构的语言 96

53.摘要:解决体系形式问题之方法 98

(二)实质的探讨 99

54.认识论的首要 99

55.文化的对象可化约成心理学的对象 100

56.从心理学对象得来的文化对象的建构 102

57.物理学对象可化约成心理学对象,反之亦然 104

58.自我心理学的以及异他心理学的 106

59.具有物理基础的体系形式 107

60.具有心理基础的体系形式 109

第三章 基础 111

(一)基本元素 111

61.基本问题的两个部分:基本元素以及基本关系 111

62.可能的物理基础 112

63.可能的心理基础 113

64.自我心理基础之选择 114

65.被赋予的东西并不具有主体 117

66.自我心理的基础以及客观性的问题 120

67.基本元素的选择:「基本的经验」 122

68.基本经验是不可分析的 124

69.处理不可分析的单位之问题 125

70.以成对列表为基础的适当分析之程序 127

71.准分析的程序 129

72.以部分类似关系为基础的准分析 132

73.以传递关系为基础的准分析 135

74.关于分析与综合 136

(二)基本关系 138

75.做为体系之基本概念的基本关系 138

76.部分等同 142

77.部分类似 143

78.做为基本关系的类似之回忆 144

79.进一步导衍的可能性 146

80.类似循环 147

81.性质集合 149

82.一个基本关系就足够了吗? 152

83.做为范畴的基本关系 153

第四章 对象形式 157

84.做为结构之准备的导衍 157

85.感官集合 158

86.视觉的特征 159

87.时间秩序 160

88.视域位置的导洐 161

89.视域的空间秩序 164

90.颜色的秩序 165

91.对视域秩序以及颜色秩序的被给予的导衍之反驳 166

92.视域导衍的其他可能性 167

93.做为个别经验的组成分子的「感觉」 169

94进一步导衍的展望 170

第五章 代表某一结构体系的形式 173

95.四种语言 173

96.逻辑学的符号语言 174

97.某些逻辑学符号的解释 176

98.字辞语言以及实在论语言中的解说 177

99.虚构的结构运作之语言 178

100.做为理性重构之结构 179

101.被赋予事物的分离以及可保留性之虚构 181

102.基本关系列表的虚构 182

103.关于一般的结构规则 185

104.某些结构规则的暂时形构 186

105.导衍结构规则之问题 188

摘要 191

第四部分 结构体系之轮廓 199

第一章 较低层次:自我心理学的对象 199

106.关于此轮廓的形式、内容与目的 199

107.逻辑的与数学的对象 201

108.基本关系(Rs) 203

109.基本元素(elex) 204

110.部分类似(Ps) 204

111.类似循环(similcirc) 205

112.性质集合(qual) 206

113.部分等同(Pi) 207

114.性质之间的类似(Sim) 208

115.感官集合以及视觉(sense,sight) 208

116.感觉(sen)以及基本经验的区分 209

117.视域位置以及视域(place,plid,proxpl) 210

118.颜色以及颜色固体(Colidprox,Colid,color,Proxcol) 211

119.定义与叙述的重新转换之例子。 213

120.预备的时间秩序 215

121.对象的导衍关系 215

122.叙述结构只是例子而已 217

第二章 居中层次:物理学对象 219

123.关于进一步结构层次的形构 219

124.物理空间的结构之各种可能性 220

125.时空世界 222

126.把颜色付给世界点 224

127.在实在论语言里上述点的形构 226

128.视觉事物 228

129.「我的身体」 229

130.触觉——视觉之事物 230

131.余下感觉的明确描述 231

132.自我心理学的领域 233

133.其他感觉性质的付给 236

134.知觉的事物 238

135.透过类比的知觉世界之完成 239

136.物理学的世界 240

137.生物学的对象;人类 242

138.表达关系 243

第三章 上层层次:异他心理学的以及文化的对象 245

139.关于接下来的结构层次之展现 245

140.异他心理学的领域 246

141.符号的产物 248

142.其他人的报导 250

143.直觉悟性以及功能依倚 252

144.其他人的报导之利用 254

145.其他人的世界 255

146.相互主观的对应 256

147.相互主观之对应对于所有对象形态都是有效的 258

148.相互主观的世界 260

149.做为科学世界的相互主观的世界 263

150.原初的文化对象 264

151.较高的文化对象 265

152.价值的领域 267

153.消除基本关系的问题 268

154.「建立的」关系外延 270

155.基本关系Rs的消除 272

156.有关结构体系的理论 273

摘要 277

第五部分 对某些哲学问题之厘清 283

导论 283

157.做为哲学探讨之基础的结构体系 283

第一章 某些本质问题 285

158.关于个别的与一般的概念之间的差异 285

159.论等同 288

160.心理的、物理的,以及文化的对象形态之本质 294

161.结构的以及形上学的本质 295

162.关于心物二元论 297

163.自我的问题 301

164.内涵关系的本性 302

165.因果作用之本性 305

第二章 心理生理的问题 309

166.问题的形构 309

167.心理生理学问题并未源自于异他心理学 310

168.心理生理学问题的基本情境 311

169.结构的以及形上学的问题 313

第三章 实体之结构的或经验的问题 317

170.真实的以及非真实的物理学对象 317

171.心理的与文化的形态之真实的与非真实的对象 319

172.真实的——典型的对象之概念 320

173.在物理学领域内的真实的——典型的对象之界线 322

174.在心理学的与文化的领域内的真实的——典型的对象之界线 324

第四章 实体的形上学问题 327

175.实在论、观念论,以及现象论 327

176.实体的形上学概念 329

177.结构理论并不跟实在论、观念论,或现象论相冲突 331

178.三种派别之间的歧异只发生在形上学领域之内 333

第五章 科学的目标与极限 335

179.科学的目标 335

180.关于科学知识之极限 337

181.信仰与知识 340

182.直觉的形上学 343

183.理性主义? 345

摘要 349

注释 353

哲学中的虚假问题(异他心理学与实在论的争论) 359

Ⅰ认识论的目的 359

第一章 认识论分析的意义 359

1.问题 359

2.逻辑分析 362

a.充分的与不必要的组成分子 362

b.判准:理性的重构 364

c.经验内容的过分决定 365

3.认识论分析 367

a.中心与次要的部分 367

b.第一项判准:证明 368

c.第二项判准:错误的可能性 370

第二章 应用:异他心理学的知识 373

4.异他心理学事件的认知之逻辑分析。 373

5.异他心理事件的认知之认识论分析。 376

6.结果。概念的系谱学之调查。 378

Ⅱ 把虚假问题从知识论中消除掉 381

第一章 意义判准 381

7.做为叙述之意义判准的事实内容 381

8.叙述以及伴随的表象之理论内容 385

第二章 应用于实在论的争论中 389

9.实在论与观念论之理论 389

10.外在世界的实体 390

11.异他心理学之实体 391

总结 399

注释 4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