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现代旅游景观学
现代旅游景观学

现代旅游景观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兴中,汪明林,干鸣丰主编
  • 出 版 社: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37231052
  • 页数:329 页
图书介绍:
《现代旅游景观学》目录

第一篇现代旅游景观学基本理论 1

第一章 旅游景观学在科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1

第一节 科学分类及科学分类原则 1

第二节 科学分类体系及旅游景观学的地位 4

第三节 现代旅游科学系统 5

第二章现代旅游景观学的基本理论 9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 9

第二节 自然景观地带系统及区域系统理论 12

第三节 人文景观的地带系统理论 17

第四节 人文景观的区域系统理论 21

第二篇景观审美心理学及景观美学原理 26

第一章 景观审美心理学及旅游景观的审美感受 26

第一节 审美需求与审美动机 26

第二节 审美意识与审美感受 28

第三节 审美个性与审美共性 30

第二章 美学理论及旅游景观审美原理 33

第一节 西方美学的由来与要义 33

第二节 西方心理美学的代表性学说 33

第三节 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 36

第四节 旅游景观审美中的普遍性原则 37

第三章 旅游景观美及观赏 45

第一节 自然景观美及观赏 45

第二节 人文景观美及观赏 48

第三篇 旅游景观及国家风景名胜区建设 53

第一章 旅游景观与旅游资源 53

第一节 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53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类 55

第三节 复合旅游景观系统的规模及构成 60

第二章 风景名胜区的资源调查与评价 64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调查 64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区位优势分析 68

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评价 71

第三章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及建设 80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含义及原则 80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 81

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的部门规划 82

第四章 风景名胜区的形象塑造与营销 89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的形象塑造 89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的形象传播 92

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的营销策略 93

第五章 风景名胜区的法规体系与法制化建设 98

第一节 旅游政策法规的实质与风景名胜区的法制化建设 98

第二节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政策法规体系 102

第三节 世界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政策法规概貌 105

第六章 风景名胜区的灾害与防治 112

第一节 自然灾害对旅游景观的影响 112

第二节 我国的旅游景观和自然灾害 114

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 119

第七章 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保护与建设 122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的环境概论 122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基本属性 123

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基本类型 124

第四节 风景名胜区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125

第四篇 国家风景名胜区系统研究 129

第一章 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研究 129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结构 129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132

第二章 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容量研究 135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135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 136

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在其管理和开发中的应用 141

第三章 风景名胜区的经济系统研究 143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是一个经济系统 143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经济系统的开发模式 145

第三节 运用系统理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147

第四节 风景名胜区经济效益分析 149

第四章 风景名胜区的社会系统研究 153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的社会系统结构功能与特征 153

第二节 人口与社会进步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 155

第三节 政治诸因素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 157

第五章 风景名胜区的文化系统研究 161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属性 161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的文化系统结构及特征 163

第六章 风景名胜区的市场系统研究 171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的需求市场 171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的供给市场 176

第七章 风景名胜区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181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的信息及信息管理系统 181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183

第三节 餐厅信息管理子系统 188

第五篇 现代旅游景观学在我国的实践运用 194

第一章 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区划及景观系统划分 194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旅游区划概述 194

第二节 我国风景名胜区区划 196

第三节 我国景观系统的划分 201

第二章 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设计及我国主要旅游线路 209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设计 209

第二节 我国东部风景名胜旅游带主要旅游线路 210

第三节 我国中部风景名胜旅游带主要旅游线路 220

第四节 我国西部风景名胜旅游带主要旅游线路 227

第三章 我国东部地带的风景名胜区及景观特色 235

第一节 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湾旅游地区 235

第二节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旅游地区(含台湾) 240

第三节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流域旅游地区(含香港、澳门) 247

第四章 我国中部地带的风景名胜区及景观特色 251

第一节 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东北林海雪原旅游地区 251

第二节 以西安为中心的中原风景名胜旅游地区 252

第三节 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旅游地区 256

第五章 我国西部地带的风景名胜区及景观特色 262

第一节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旅游地区 262

第二节 以拉萨为中心的青藏高原旅游地区 264

第三节 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川渝旅游地区 265

第四节 以昆明为中心的云贵高原旅游地区 269

附录 旅游景观研究集选 274

贺诚、汪农庄:乐山城市“绿心”景观规划 274

詹虎:中西园林建筑景观的艺术特征 284

陈兴中、陈向红: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分区与命名原则探讨 290

汪明林:涪陵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 295

邓明艳:论西部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整合理念 301

王瑛、方海川:西北干旱区旅游景观开发研究 306

张治均:乐山中心城区水系景观规划 311

程学锋、帅希权: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与长江上游生态景观建设 314

李蓉、钱冲:西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 320

张红英、李闵军:四川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及发展对策 325

兆勤:注重科研教学 服务旅游经济 3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