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发展道路  下
中国发展道路  下

中国发展道路 下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3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武力主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543886197
  • 页数:13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目标追求和路径选择为线索,薄古厚今,论述了1840年至今,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求历程,深刻揭示出中国社会最终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性与正确性。
《中国发展道路 下》目录

总论 选择的历史与历史的选择 1

第一节172年的艰辛选择与中国道路 3

一、中华民族面临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3

二、在世界潮流面前选择了资本主义 6

三、为国家安全和突破“贫困陷阱”而选择了社会主义 8

四、为加快发展和人民富裕而选择了改革开放 12

第二节 国际环境与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 14

一、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外国侵略与中国的应对战略 15

二、帝国主义阶段中国对发展道路的选择 18

三、新中国的建立及面对冷战的战略选择 20

四、对外开放决策的形成和初步实施 22

五、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更多参与国际事务 26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29

一、政府性质和经济职能上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阶段(1840—1897) 29

二、政府观念和职能由“自由”走向“统制”的阶段(1898—1949) 30

三、1949—1978年政府经济职能的极度强化 33

四、1978年以来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37

五、民主与廉政是政府主导型优势的两个必要条件 39

第四节 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 41

一、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坍塌和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确立阶段(1840—1919) 41

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破产和新民主主义价值观的确立(1919—1952) 44

三、社会主义价值观成为主流和陷入困境(1953—1978) 46

四、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建(1978—2010) 47

五、文化发展的新举措(2011—2012) 53

结束语:现代化路径的多元性和中国的独特性 56

一、现代化路径的多元性 56

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 56

三、历史经验值得注意 58

第一编 进退失据的旧邦新造(1840—1911)——清末道路选择与制度设计的多维度分析 61

一、错过的发展机遇 62

二、从封建专制的没落到民主共和的初兴 66

三、经济发展模式的移位和嬗变 69

四、中学、西学的优容反转 72

五、七十余年发展道路的选择与反思 74

第一章 发展与困惑:鸦片战争后的道路选择(1840—1860) 79

第一节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79

一、欧美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80

二、掠夺方式的改变 82

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对外贸易 87

第二节 鸦片打开中国市场 91

一、英国的宪政改革和工业革命 91

二、丝茶打赢中英贸易战 94

三、炮舰打开中国市场 98

第三节 天朝上国梦难醒 102

一、太平皇帝不太平 102

二、“中国中心论”的前世今生 107

三、“重农抑商”拖累商战 109

第四节从《海国图志》到《瀛寰志略》 111

一、开眼看世界 112

二、从魏源到徐继畬 114

第五节 耕者有其田的《天朝田亩制度》 119

一、清末的人地矛盾 120

二、耕者有其田的追求 124

三、失败的尝试 127

第六节 国门初开的反思 130

一、全面落后的王朝体制 131

二、厘金——经济体制变迁的副产品 133

三、中外交往的新变化 137

第二章 顿挫与中兴:同光时期的道路选择(1861—1894) 141

第一节 资本主义进入新阶段 142

一、电气时代来临 142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144

三、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富强之路 147

第二节 同治中兴的秩序重铸 153

一、辛酉政变后的权力整肃 153

二、总理衙门的设立及意义 155

三、宽松政策的推行 160

第三节 中央、地方联手的洋务运动 164

一、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164

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168

三、洋务运动兴办的企业及特点 172

四、注重培养新型人才 176

五、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其意义 179

第四节 祖宗之法不可变 182

一、保守主义的代表及思想 182

二、倭仁保守思想对咸同政局的影响 187

第五节 商战思想的演变及商办企业的发展 191

一、从“重农抑商”到“重商” 191

二、晚清商战思潮的价值及递嬗 197

三、商办企业的初步发展 203

第三章 变局与觉醒:甲午战争后的道路选择(1895—1900) 207

第一节 帝国主义争夺世界市场 207

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208

二、资本输出与市场瓜分 216

三、甲午战争对中日的影响 221

第二节 百日维新的价值与地位 233

一、甲午战争后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 233

二、戊戌变法的内容和思路 237

三、百日维新的失败和价值 240

第三节 不合时宜的守旧派 245

一、由“清流”制衡到顽固守旧 246

二、掣肘革新变法 247

第四节 改良派的激进与保守 251

一、托古改制与其命维新 252

二、改良派对发展道路的探索 257

三、难以成功的书生报国 258

第五节 义和团运动打碎瓜分美梦 260

一、甲午战争后中国农民的困境 261

二、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 263

三、帝国主义让步——条约体系代替殖民体系 266

四、义和团与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变化 268

第四章 新政与革命:《辛丑和约》后的道路选择(1901—1911) 272

第一节 外资入侵的新样式 273

一、争夺中国权益的《辛丑条约》与日俄战争 273

二、列强掠夺在华利权的新样式 280

三、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284

第二节 清末新政与发展战略 288

一、中国面临变法选择 289

二、清末新政的举措 292

三、清末宪政改革的发展脉络 295

四、清末新政得失分析 301

第三节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06

一、清末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307

二、商会的建立与资产阶级的壮大 311

三、立宪与革命——资产阶级的两难选择 317

第四节 国体再造的辛亥革命 322

一、新式知识分子的发展观 322

二、辛亥革命的道路选择 328

三、理想与实践的疏离 331

四、新政与革命:孰优孰劣 334

第二编 民主革命由旧到新的路径转换(1912—1949) 337

一、艰难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环境 338

二、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挫败 343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选择 346

四、第三条道路的终结 349

五、反思与启示 352

第五章 主义与运动:民国初年的道路选择(1912—1919) 355

第一节 一战的爆发与欧洲模式的沉沦 355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背后的经济争霸 356

二、欧洲文明的凋落 361

三、“十月革命”送来社会主义民主 367

四、一战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71

第二节 帝制、共和两徘徊 373

一、两次复辟 374

二、约法名义下的军阀纷争 385

第三节 资产阶级的三种道路选择 390

一、康有为等人的尊孔复古思想 391

二、宋教仁的议会制民主道路 397

三、孙中山发起护国、护法运动 406

第四节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使命 411

一、“打倒孔家店” 412

二、由思想启蒙到政治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逻辑 417

三、新文化带来新革命:由资本主义道路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 425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选择(1919—1927) 430

第一节 时代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430

一、一战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的瓜分和矛盾 431

二、社会主义俄国的建立和对中国革命的支持 435

三、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阶层的变化 440

第二节 倒行逆施的北洋军阀及其统治 445

一、联邦制、联省自治或一国多制 445

二、“武力统一”的迷狂 452

第三节 孙中山的抉择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短暂辉煌 458

一、新三民主义和三大革命政策 458

二、国民党改组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465

三、大革命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统一中国 472

四、蒋、汪背叛革命和国民政府统治的确立 478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新生革命力量的诞生和迅速成长 485

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86

二、发动工农,与国民党共同掀起大革命高潮 491

三、国共合作的破裂和未能挽回的大革命失败 498

第五节 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潮和改良派 504

一、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讨论 505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508

三、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511

四、乡村建设派及“以农立国”主张 513

第七章 十年内战时期乱局和各种选择(1927—1937) 517

第一节 两种制度时代格局的对比和国际环境变化 517

一、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518

二、苏联建设成就及对中国的多重影响 521

三、经济危机打击下的日本和局部侵华战争 527

四、中国经济的缓慢发展 531

第二节 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治国主张和发展道路 537

一、国民党的法西斯主义理论与“一党训政” 537

二、面对民族危机实行“攘外必先安内” 541

三、“节制资本”名义下国民政府官僚资本的形成 545

四、由坚决“剿共”到“容共抗日” 549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和曲折探索 554

一、从城市转向农村,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554

二、土地革命及其经济政策 560

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策略 567

第四节 夹缝中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 572

一、中国国家社会党的主张 573

二、中国青年党的主张 576

三、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主张 580

第五节 国民党左派的主张 584

一、从中华革命党到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584

二、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和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589

三、抗日反蒋系列事件中的各种主张 593

第八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选择(1937—1945) 599

第一节 国际环境与形势的变化 599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600

二、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最终胜利 606

三、国统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沦陷区的经济情况 616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的救国道路和实践 630

一、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 630

二、国民参政会议和一党专政的强化 637

三、国民党推行的战时经济体制 643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救国道路和实践 648

一、全面抗战路线 649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655

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经济政策 661

四、建立“联合政府”的要求 672

第四节 其他抗日民主党派的救国主张 679

一、抗战初期民主党派的主张和诉求 680

二、积极参加和推进民主宪政运动 686

三、中国民主同盟的成立和呼吁建立“联合政府” 693

第九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筹建新中国(1945—1949) 701

第一节 战后国内外形势和政治格局的变化 702

一、冷战格局的形成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702

二、战后国内政治形势和社会变化 706

三、国统区和解放区:两种经济走向 710

第二节 各民主党派的和平建国主张 719

一、民主同盟一大的召开 720

二、一批新民主党派的成立 725

第三节 南京国民党政府的选择:独裁和内战 734

一、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735

二、全面内战与伪国大、伪宪法 742

三、企图划江而治的和平会谈 748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选择: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756

一、解放战争的推进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757

二、新政协的筹备和人民代表会议 764

三、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的提出和贯彻 772

四、绘制新中国的蓝图 777

五、筹备成立新中国政府的各项工作 783

第五节 解放战争爆发后其他阶层、党派的主张 788

一、中间势力和第三条道路 788

二、“李闻惨案”和反美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795

三、云集香港与赞同成立新中国政府 803

第三编 跨越“贫困陷阱”: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的选择(1949—1976) 811

一、冷战背景下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选择 812

二、赶超战略下的高速增长、结构剧变与经济波动 815

三、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断调整 817

四、难以确定的边界: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变动 820

第十章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体制和新民主主义各项政策(1949—1952) 824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际环境 824

第二节 新中国国体的选择 826

第三节 新中国政体的选择 836

一、建党至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探索 836

二、抗战时期对政权组织形式的探索 838

三、解放战争时期对政权组织形式的探索 840

第四节 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政策的选择 843

一、《共同纲领》规定的基本经济政策 844

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建立和“统一财经” 846

三、国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形成 856

四、农村土地改革与农业发展道路之争 869

五、国家对私营经济的基本政策和管理 873

六、统制对外贸易体制的建立 884

第五节 对外关系的选择 886

一、两大阵营的对立和美苏对华政策的影响 886

二、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产生的影响 888

三、中共自身的革命逻辑和判断产生的影响 889

四、抗美援朝及国际环境的变化 890

第六节 社会主义前途的选择 891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确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953—1956) 898

第一节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898

一、朝鲜战争及其影响 899

二、越南反法战争的胜利 899

三、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901

四、中苏友好的进一步加强 902

五、“解放台湾”计划的搁浅 906

第二节 贯彻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的“一五”计划 908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908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911

三、工业化快速推进面临的基本矛盾 924

第三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26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926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30

第四节“一五”计划的实施与制度变革 934

一、“一五”计划的实施及出现的问题 935

二、粮食统购统销与体制变革 938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加快和完成 948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948

二、个体手工业改造的完成 953

三、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958

第十二章 走自己的路:曲折的探索(1956—1966) 966

第一节 趋于紧张的国际环境 967

一、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经济情况 967

二、西方世界的政治经济状况 973

第二节 走自己路的初步探索 975

一、中国共产党对斯大林与“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976

二、《论十大关系》——中国发展战略的探索 977

三、中共八大——探索自己的路 981

四、“反冒进”——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探索 984

第三节 大跃进: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再选择 990

一、大跃进的发动 991

二、农业发展的选择——“卫星田”与“人民公社” 995

三、工业发展的选择 1000

四、“经济调整”还是“再跃进” 1007

五、国民经济出现紧张局面 1011

第四节1961—1965年间中国道路的探索 1014

一、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认识与政策选择 1014

二、国民经济调整政策的选择 1019

三、经济体制的探索与选择 1029

第五节 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三线建设 1043

一、中苏论战与国际形势恶化 1043

二、开展“三线建设”的战略选择 1045

第十三章“文革,,十年的曲折探索和误区(1966—1976) 1050

第一节 美苏争霸下国际环境的缓和 1050

一、苏联经济活力衰退与政治扩张 1051

二、滞胀条件下的西方经济与政治调整 1053

三、亚非拉人民解放运动与中国对外援助 1055

第二节 阶级斗争理论的升级与“文革”动乱 1056

一、毛泽东“防修反修”的选择:“文化大革命” 1056

二、二月抗争:老一辈革命家的反击 1060

三、“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经济混乱 1063

第三节“林彪集团”的兴亡与周恩来调整 1065

一、从“九大”到“九一三”:林彪集团的兴起与覆灭 1065

二、“三个突破”与周恩来整顿 1067

三、“批林批孔”运动 1070

第四节 邓小平整顿与“四人帮”覆灭 1072

一、邓小平的第二次复出与1975年整顿 1072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与“四五运动” 1075

三、两种力量的较量:“四人帮”的覆灭 1078

第五节“三线建设”与“四三方案” 1080

一、中国对外关系的变化 1080

二、“文革”时期的“三线建设” 1082

三、国际局势判断的改变与“四三方案” 1085

第四编 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1976—2012) 1087

一、改革开放:第一次历史大选择 108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次历史大选择 1092

三、科学发展观:第三次历史大选择 1095

第十四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选择改革开放(1976—1984) 1100

第一节 国际背景 1100

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 1101

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情况 1104

三、亚洲“四小龙”的崛起 1106

第二节 中国向何处去 1108

一、“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中国 1108

二、“两个凡是”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争 1109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选择 1117

四、“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1121

第三节 关于经济发展目标的选择 1123

一、超越国家建设能力的高指标 1123

二、新八字方针 1127

三、十二大: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目标” 1130

第四节 新道路的探索 1132

一、城市经济改革 1132

二、农村经济改革的尝试 1137

第五节 对国际环境的判断和对外政策的选择 1142

一、走出国门和开眼看世界 1142

二、对国际形势判断的转变 1143

三、由半封闭逐步走向开放 1146

第十五章“摸着石头过河”与坚持“两个基本点”(1984—1991) 1150

第一节 国际背景 1150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改革浪潮 1151

二、社会主义阵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1154

第二节“摸着石头过河”的体制改革指导思想的演化 1160

一、十二届三中全会:从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的选择 1160

二、十三大:从完善计划经济到市场导向的改革 1163

三、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潮的兴起和激烈交锋 1164

第三节 贯穿城市改革的两条主线:价格改革与所有制改革 1168

一、短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改革 1169

二、国有企业改革 1176

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与争论 1179

第四节 农村改革的继续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1183

一、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变革 1183

二、城乡壁垒松动和小城镇的发展 1184

三、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1186

第五节 放权框架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1188

一、财政权下放与“诸侯经济” 1189

二、“两个大局”思想和区域经济的梯度开发 1191

第十六章 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2002) 1194

第一节 从南方谈话到十四大:第二次思想解放 1194

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1195

二、国内经济发展环境 1198

三、邓小平南方谈话 1200

四、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02

五、从南方谈话到十四大:第二次思想解放 1205

六、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 1208

第二节 从竞相发展到整顿金融秩序 1209

一、竞相发展 1210

二、金融秩序混乱 1212

三、整顿金融秩序 1214

四、金融体制改革 1217

第三节 从经济过热到“软着陆” 1219

一、经济过热 1219

二、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首次宏观调控 1222

三、经济“软着陆”的顺利实现 1225

四、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1227

第四节从“卖方市场”到“扩大内需” 1229

一、突然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 1229

二、告别“短缺经济”,出现买方市场 1230

三、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指导思想 1231

四、“扩大内需”和“防范金融风险”政策的实施 1234

五、选择“扩大内需”的历史必然 1237

第五节 国企改革: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抓大放小” 1240

一、国企的治理机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240

二、国企改革新思路:抓大放小 1244

三、国企改革成效:三年脱困 1247

第六节 加入WTO从与国际接轨到两个“利用” 1251

一、外贸管理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1251

二、利用外资与加大改革开放 1254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56

第十七章 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选择(2002—2012) 1259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次选择 1259

一、“两个大局”思想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1259

二、东北振兴战略 1261

三、中部崛起战略 1263

四、以区域发展规划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1265

第二节 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和“反哺”的选择 1272

一、“两个趋向”的论断与工业反哺农业 1273

二、取消农业税与支农惠农 1276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82

四、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和谐社会 1287

第三节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大中小共同发展 1290

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政策回顾 1290

二、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1294

三、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1296

第四节 政府职能转变:避免两种“失灵”的选择 1299

一、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沿革 1299

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新世纪以来的政府职能转变 1305

三、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1312

四、政府职能转变:避免两种“失灵”的选择 1316

第五节 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判断和果断措施 1320

一、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1320

二、中国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 1322

三、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1326

四、中国对外经济的焦点: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对策 1329

第六节 经济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 1332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成为指导思想 1332

二、和谐社会的提出 1336

三、改革的争论与反思 1339

四、“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342

五、面向未来的选择:“十二五”规划和远景目标 1346

附录:“中国模式”研究之新动向与再认识 1351

第一节“中国模式”与“中国模式”研究的“转型” 1351

第二节“中国模式”研究中的新动向 1353

一、关于“中国模式”时间范围的再界定:长时段视角下的“中国模式” 1353

二、关于“中国模式”的普适性与独特意义 1357

三、关于“中国模式”及“中国模式”研究的反思 1360

四、关于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的重新构建:“中国模式”研究中新的理论诉求 1364

五、关于“中国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1368

第三节 现代化路径的多元性——“中国模式”的历史价值 1372

结束语:“中国模式”研究之再认识 1374

后记 137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