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南传佛教研究
中国南传佛教研究

中国南传佛教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筱筠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06808
  • 页数:2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和作者多次田野调查搜集的大量资料,系统研究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南传佛教的义理、仪轨、僧团活动以及南传佛教对中国西南地区社会生活的影响。
《中国南传佛教研究》目录
标签:研究

绪论 1

一 学术研究综述 2

二 学术研究思路 8

三 主要研究内容 8

四 研究方法 11

五 学术价值及创新之处 12

第一编 历史记忆:中国南传佛教的传播 17

第一章 中国南传佛教的分布 17

第一节 中国南传佛教的地理位置分布 17

第二节 中国南传佛教的信仰民族分布 19

一 云南省境内傣族的分布 20

二 云南境外的傣泰族群 22

第二章 中国南传佛教的传播及发展 27

第一节 云南宗教传播及其发展 27

一 佛教传播及其特点 27

二 伊斯兰教传播及其特点 31

三 道教传播及其特点 32

四 基督教传播及其特点 34

五 天主教传播及其特点 44

第二节 东南亚佛教传播及发展 49

一 缅甸佛教的传播及发展 49

二 泰国佛教的传播及发展 53

第三节 中国南传佛教的传播及发展 55

一 佛教传入云南的一些观点 55

二 对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时间的分析 60

三 中国南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64

第二编 中国南传佛教的教理与派别 69

第三章 中国南传佛教经典及基本教义 69

第一节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主要经典 69

一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三藏 69

二 云南上座部佛教仪式中常颂的佛经 72

第二节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主要教理、教义 76

一 缘起论 77

二 业报轮回的思想 79

三 四念处 79

第四章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派别 89

第一节 斯里兰卡佛教派别 89

一 大寺派、无畏山寺派、祗多林派 90

二 林居派和村居派 91

第二节 泰国佛教派别 93

一 兰那泰王国佛教派别 93

二 素可泰王国等泰国佛教派别 96

第三节 缅甸的佛教派别 96

一 蒲甘王朝时期佛教派别 97

二 南北朝时期佛教派别 97

三 东吁王朝时期佛教派别 98

第四节 中国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派别 99

一 润派佛教 99

二 左抵派佛教 103

三 摆庄派佛教 105

四 多列派佛教 106

第三编 中国南传佛教的宗教管理模式 111

第五章 中国南传佛教社会的世俗组织制度 111

第一节 传统的政教关系模式 111

一 传统的中国南传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111

二 社会组织制度对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能动作用 122

第二节 中国南传佛教的发展与村社制度 127

一 傣族社会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主要途径 127

二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重要生命线 132

三 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序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137

第三节 中国南传佛教社会的当代世俗社会组织制度 141

第六章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僧阶制度及僧团管理模式 144

第一节 传统的僧阶管理模式 144

第二节 当代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僧阶认定 149

一 南传佛教称谓与僧阶 149

二 探索当代中国南传佛教僧阶制度认定的独特性 150

三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南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 151

四 当代中国南传佛教寺院住持的管理模式 154

附录一 《南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 155

附录二 《南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158

附录三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160

第三节 中国南传佛教僧团管理模式 162

一 以布萨羯磨仪式来加强僧团管理的凝聚力 162

二 以六和敬精神来统摄僧团,促进僧团内部和合 163

第七章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居士管理模式 165

第一节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居士制度 165

一 “五戒”信徒和“八戒”信徒 165

二 居士的等级制度 167

三 信徒们的宗教实践 169

第二节 波章:中国南传佛教的特殊居士 172

一 生命的圣化过程 173

二 “神圣权威”知识含量的认定 175

三 出色的世俗组织、管理能力 176

四 伦理道德价值的要求——世俗社会权威的认可 177

五 结论 178

第三节 波章的双重身份及其悖论性特征 178

一 中国南传佛教社会管理体系的权威 178

二 在世俗空间被去圣化的普通人 180

三 波章身份悖论性特征分析 181

四 结论 187

第四节 波章管理系统的建立 188

第八章 中国南传佛教佛寺佛塔的管理模式 191

第一节 中国南传佛教的佛寺组织管理模式 191

第二节 中国南传佛教的佛塔系统组织管理模式 195

一 传统的佛塔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195

二 当代佛塔管理模式 197

第三节 中国南传佛教的运行特点 197

一 中国南传佛教高度重视基层宗教的管理,以僧阶制度来管理区域佛教 197

二 将宗教活动纳入到社会管理体系之中 199

结论 202

第四编 中国南传佛教与社会实践 205

第九章 中国南传佛教的寺院教育 205

第一节 传统的寺院教育模式 205

第二节 当代寺院教育 206

一 佛学院系统的寺院教育模式 206

二 变化中的当代寺院教育 207

三 与时俱进的当代居士寺院教育 208

第十章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寺院经济及供养模式 211

第一节 传统寺院经济及供养模式 211

第二节 当代中国佛教寺院经济及供养模式 215

第十一章 中国南传佛教的社会记忆——以泼水节为例 218

第一节 泼水节传说异体故事类型中历史记忆的彰显与切换 218

一 泼水节传说异体故事类型中历史记忆的彰显 219

二 泼水节传说异体故事类型中历史记忆的切换 223

第二节 泼水节活动仪式叙述的历史记忆与切换 225

一 叙述模式:仪式中的历史记忆 225

二 当代仪式叙述模式的切换 228

第三节 泼水节管理模式的历史记忆与转变 236

一 泼水节管理模式的历史记忆 236

二 当代泼水节管理模式的转换 237

第四节 泼水节活动地点的历史记忆与转变 239

一 泼水节活动地点的历史记忆 239

二 当代泼水节活动地点的转换:神圣空间到世俗空间的切换 240

第五节 泼水节活动目的的历史记忆与转变 242

一 泼水节活动目的的历史记忆 242

二 当代泼水节活动主要目的的转换 243

结论 244

附录一 西双版纳傣族创世史诗《巴达麻嘎捧尚罗》 246

附录二 2004年西双版纳泼水节安排 249

附录三 西双版纳2007年泼水节安排 251

附录四 云南民族村2007泼水节狂欢活动方案 253

第十二章 中国南传佛教慈善事业 257

第一节 当代中国南传佛教的“凡尘使命” 257

第二节 以“佛光之家”为代表的中国南传佛教慈善事业 260

一 采取多方合作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 260

二 加强队伍建设,使之真正服务于社会 261

三 在慈善活动的内容安排上,心灵关怀和物质关怀并重,传统和现代手段相结合 261

第三节 当代中国南传佛教“凡尘使命”的意义 266

一 当代中国南传佛教“凡尘使命”的现实意义 266

二 当代中国南传佛教“凡尘使命”的理论意义 268

第四节 当代中国南传佛教慈善事业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269

一 当代中国南传佛教慈善事业面临的挑战 270

二 当代中国南传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 271

参考文献 273

后记 28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