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第1卷  1949-1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第1卷  1949-1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第1卷 1949-1956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当代中国研究所著
  • 出 版 社:当代中国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515401729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本系列五卷本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国家编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系统、客观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35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第1卷 1949-1956》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5

第一节 筹建新中国 5

一、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构想 5

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加强和发展 13

三、新政协筹备会的召开 1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20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0

二、《共同纲领》等三个历史性文件 22

三、开国大典 26

第三节 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27

第二章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31

第一节 向全国的胜利进军 31

一、解放除西藏以外的大陆和部分沿海岛屿 31

二、大规模剿匪斗争 34

第二节 和平解放西藏 36

一、中共中央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决策 36

二、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的签订与西藏的和平解放 39

第三节 没收官僚资本与建立国营经济 42

一、没收官僚资本 42

二、废除外国在华经济特权与处理外资在华企业 46

三、进行企业民主改革 48

第四节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52

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2

二、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57

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历史意义 61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财政经济工作 64

第一节 遏制恶性通货膨胀 64

一、统一货币 64

二、把握市场主动权,稳定金融物价 68

第二节 统一管理国家财政经济 71

一、组建全国财经工作的领导机构 71

二、统一管理财政经济的重大决策 72

三、统一财经的显著成效 76

第三节 调整工商业 78

一、公私企业关系出现的新问题 78

二、调整的措施与成效 79

第四章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85

第一节 抗美援朝战争 85

一、审时度势的战略决策 85

二、稳定朝鲜战局的五次战役 87

三、持久作战,积极防御与停战谈判 89

四、美国在侵朝战争中对中国台湾的侵略 91

五、全国性的抗美援朝运动 93

六、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深远影响 95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 97

一、反革命势力对新生政权的严重威胁 97

二、大张旗鼓地镇压反革命 100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胜利结束 103

第三节“三反”、“五反”运动 105

一、执政地位面临的考验 105

二、“三反”运动的开展 107

三、打退资产阶级进攻的“五反”运动 109

第四节 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造 114

一、废除娼妓制度 114

二、实现妇女解放 116

三、禁绝鸦片烟毒 118

四、树立新型社会风尚 119

五、宗教制度改革与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 121

第五章 全面恢复国民经济 125

第一节 恢复和建设基础设施 125

一、抢修与新建铁路 125

二、恢复公路、港口交通和邮电通讯 127

三、兴建水利工程 129

第二节 城乡交流与内外交流 131

一、城乡交流活跃经济生活 131

二、内外交流突破封锁禁运 135

第三节 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38

一、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38

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43

第四节 人民生活的初步改善 147

一、农民生活改善 147

二、职工就业与生活福利 148

三、卫生事业与人民健康 150

第六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第一个五年计划 151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 151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151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53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156

四、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162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164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的过程 164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 167

第七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奠基 171

第一节 以156项重点工程为核心的工业基本建设 171

一、工业基本建设项目的总体安排 171

二、优先建设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 172

三、其他行业建设 176

第二节 工业化的初步成就 180

一、为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基础 180

二、工业布局得到改善 182

三、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建设 182

四、工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与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184

第八章 基本完成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189

第一节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9

一、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 189

二、合作化速度的争论与合作化高潮的出现 192

三、农业合作化的历史意义 197

第二节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9

一、个体手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99

二、前期稳步发展与后期急促完成 200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2

一、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的成功 202

二、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206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 208

第九章 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211

第一节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211

一、《宪法》的诞生 211

二、《宪法》的特点 215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219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历史条件 219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新的国家机构 221

三、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2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30

一、多党合作的新格局 230

二、新形势下人民政协的性质与任务 231

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33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236

一、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236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40

第十章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245

第一节 改革旧教育制度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245

一、改革旧教育制度 245

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 250

三、建立各级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制度 252

四、教育事业的发展 253

第二节 科学文化事业的新生 255

一、科技事业的初创时期 255

二、文化艺术的推陈出新 258

三、卫生事业的发展 261

四、体育事业的崭新局面 263

五、思想文化建设的开展 266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 272

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272

二、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274

第十一章 向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迈进 281

第一节 军队建设的新起步 281

一、确立国家军事领导体制 281

二、建立新的军兵种 283

三、改建和新建军事院校 286

四、精简整编 287

五、制定颁发条令条例 288

第二节 继续推进人民军队建设的重大举措 289

一、军队建设总方针的确立 289

二、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 291

三、实行三大制度 292

第十二章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94

第一节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外交格局 294

一、确立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294

二、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96

三、中苏关系的发展 298

第二节 中美两国之间的对峙与斗争 299

一、美国奉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299

二、中美大使级会谈 304

第三节 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 306

一、中国对日内瓦会议的贡献 306

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1

三、提出“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 313

结束语 318

大事年表(1949年10月至1956年4月) 3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