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学史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3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元敏著;黄惠娟主编
- 出 版 社:五南书局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9571150598
- 页数:1641 页
壹 尚书各散篇之撰著 1
一、尚书之起源 2
二、尚书系记言体 5
三、尚书体亦兼记事,但以记言为主 11
贰 释尚书名义 17
一、先秦但称「书」或「书」上加世代名 18
二、尚书名起 20
三、尚书义释 23
四、馀说——尚书亦称「传」及「书经」之名起 29
参 尚书篇数及名篇 33
一、尚书篇数 34
二、尚书名篇 38
肆 孔子编「书」与所谓孔子删「书」说 45
一、尚书先秦时已残缺 46
二、孔子编书 48
三、删书说检正 53
(一)孔子删书说 53
(二)孔子未曾删书 58
伍 尚书之体裁 63
一、六体说十例说 64
二、定尚书一百零八目一百廿七篇八体(其中九篇存疑,不派入八体) 75
陆 尚书总目篇 91
一、书序 92
二、尚书八十一目一百篇之目次篇次 123
三、今本尚书二十九篇之著成时代简说 131
四、定尚书一百零八目一百廿七篇篇次及其中一部分之著成时代总表 141
柒虞、夏、商、周四代尚书各篇之题解规要及佚文辑考 161
一、虞、夏书部分 162
尧典第一 162
舜典第二 162
汨作第三 164
九共九篇第四(有佚文) 165
槀饫第五 166
大禹谟第六 166
皋陶谟第七(有佚文) 168
益稷第八 168
虞书佚文篇目不可确考者及疑虞书佚文 169
禹贡第九 173
禹誓第十(在百篇外下简称「百外」,有佚文) 174
禹刑第十一(百外) 174
禹之总德第十二(百外,有佚文) 175
甘誓第十三 175
武观第十四(百外,有佚文) 175
五子之歌第十五 178
夏训第十六(百外,有佚文) 179
胤征第十七(有佚文) 180
帝告第十八(有佚文) 181
厘沃第十九 182
汤征第二十(有佚文) 183
汝鸠第二十一 185
汝方第二十二 186
夏令第二十三(百外,有佚文) 186
夏书佚文篇目不可确考者及疑夏书佚文 187
二、商书部分 190
汤誓第二十四(有佚文) 190
汤说第二十五(百外,有佚文) 194
夏社第二十六 195
疑至第二十七 197
臣扈第二十八 197
典宝第二十九 198
仲虺之诰第三十(有佚文) 199
汤诰第三十一(有佚文) 202
明居第三十二 203
汤之官刑第三十三(百外,有佚文) 203
伊训第三十四(有佚文) 204
肆命第三十五 205
徂后第三十六 206
太甲三篇第三十七(有佚文) 206
咸有一德第三十八(有佚文) 207
沃丁第三十九 210
咸乂四篇第四十 210
太戊第四十一(百外;此篇目之有无,存疑) 212
古□第四十二(百外,有佚文) 213
伊陟第四十三 214
原命第四十四 215
仲丁第四十五 215
河亶甲第四十六 216
祖乙第四十七 217
盘庚三篇第四十八(有佚文) 218
说命三篇第四十九(有佚文) 220
高宗肜日第五十 223
高宗之训第五十一(有佚文) 224
西伯戡黎第五十二 226
微子第五十三 227
商书一作殷书佚文篇目不可确考者及疑商书佚文 228
三、周书部分(上) 230
泰誓三篇第五十四(有佚文,又附有诂述先秦泰誓文) 230
牧誓第五十五 242
武成第五十六(有佚文) 243
大战第五十七(百外,有佚文) 244
洪范第五十八 245
分器第五十九 247
旅獒第六十 248
旅巢命第六十一 250
康诰第六十二(此武王命书,又附有康诰诂述文) 251
金縢第六十三 253
大诰第六十四 254
微子之命第六十五 255
归禾第六十六 257
嘉禾第六十七 258
成王政第六十八 262
揜诰第六十九(百外) 263
将蒲姑第七十 264
多方第七十一 265
周官第七十二(有佚文) 266
酒诰第七十三(有疑佚文) 267
伯禽第七十四(有疑佚文) 273
康诰第七十五(百外,此成王命书) 275
唐诰第七十六(百外) 275
蔡仲之命第七十七(百外,有佚文) 276
多士第七十八 276
召诰第七十九 279
洛诰第八十 279
梓材第八十一 281
立政第八十二 281
四、周书部分(下) 282
无逸第八十三 282
君奭第八十四 283
贿肃慎之命第八十五 284
亳姑第八十六 286
君陈第八十七(有佚文) 288
召公之执令第八十八(百外,有佚文) 291
顾命第八十九 292
康王之诰第九十 293
毕命第九十一(有佚文) 294
君牙第九十二(有佚文) 297
冏命第九十三 300
吕刑第九十四 301
祭公之顾命第九十五(百外,有佚文) 302
九刑第九十六(百外,有佚文) 303
文侯之命第九十七 304
周制第九十八(百外,有佚文) 305
周之秩官第九十九(百外,有佚文) 306
训语第一百(百外,有佚文) 306
距年第一百一(百外,有佚文) 306
禽艾第一百二(百外,有佚文) 308
三代不国第一百三(百外,有佚文) 309
驯天明不解第一百四(百外,有佚文) 310
子亦第一百五(百外,有佚文) 310
费誓第一百六 311
秦誓第一百七 312
韶命第一百八(百外,有佚文) 313
周书佚文篇目不可确考者及疑周书佚文 313
五、时代未详佚文 323
六、汉河内本泰誓此为伪泰誓篇(有佚文) 327
七、尚书辑逸征献 344
捌 周秦尚书学 357
一、先秦尚书传 358
二、孔子之尚书学 360
三、孔子之弟子及孔门后学之尚书学 366
(一)漆雕启之尚书学 366
(二)颜回之尚书学 367
(三)端木赐之尚书学 368
(四)卜商之尚书学 370
(五)颛孙师之尚书学 373
(六)曾参之尚书学 375
乐正子春、孔伋(子思)、孟子之尚书学并见 375
(1)曾参部分 375
(2)乐正子春部分 378
(3)孔伋(子思)部分 378
(4)孟子部分 380
(七)宓不齐之尚书学 392
(八)荀况之尚书学 393
四、春秋内、外传——左传、国语作者之尚书学 401
(一)春秋左氏传作者之尚书学 401
(二)国语作者之尚书学 404
五、周秦诸子之尚书学 409
(一)老耼、庄周之尚书学 409
(二)墨翟之尚书学 412
(三)吕氏春秋作者之尚书学 415
玖 汉尚书学(甲之上) 419
汉尚书学承传表表编在全书之末 420
一、今文尚书学大宗师伏生之尚书学 420
(一)伏生之生平 420
(二)伏生尚书学之承传 422
(三)伏生本尚书目篇 426
(四)伏生尚书大传之著成 462
(五)尚书大传旨要十一事 468
(六)尚书大传初立三统学说 474
(七)尚书大传之阴阳五行学说——以其洪范五行传为主 475
(八)尚书大传之谶纬学说 494
(九)尚书大传之心性学说 497
二、伏生之子、女、孙,黾错、何比干,欧阳述、兴兄弟,张生与夏侯都尉、夏侯始昌叔侄、昌邑哀王刘髆,周霸、贾嘉、孔延年之尚书学 498
拾 汉尚书学(甲之中) 507
一、欧阳尚书学宗始师欧阳容之尚书学 508
(一)欧阳容之生平 508
(二)欧阳家(与两夏侯家)本尚书目篇 510
(三)儿宽、欧阳高等与欧阳尚书学宗之形成 534
二、欧阳尚书平(当)、陈(翁生)学之承师与传徒 543
三、欧阳尚书学之极盛 551
(一)桓氏累世尚书学,桓荣、桓郁、桓焉祖孙三代为五帝王师,暨传授其他学徒,多仕至通显 551
(二)杨氏累世尚书学,杨震、杨秉、杨赐、杨彪祖孙曾四叶相传为三公两帝王师,暨传授其他学徒,自季汉徂三国 568
四、欧阳尚书学之馀波 576
(一)光武帝、章帝暨其承师许子威、张酺等之尚书学 576
(二)承师不明者牟长、刘宽、传燮、董扶、廖扶、徐稺等二十八家之尚书学 580
拾壹 汉尚书学(甲之下之上) 589
一、大夏侯学宗始师夏侯胜之尚书学 590
(一)夏侯胜之生平、著述暨其书学要旨——洪范五行说 590
(二)大夏侯学递传二帝一后、孔(光)许(商)称孔、许之学、吴章学徒千馀人暨其他十二家之尚书学 593
二、班固与其伯祖班伯之尚书大夏侯学 603
三、承师不明者鲑阳鸿、吴良、宗京意父子、牟融、张驯之尚书学暨蜀杨统厚父子家叶相传之尚书经、纬学 618
拾贰 汉尚书学(甲之下之下) 627
一、小夏侯学宗始师夏侯建之尚书学 628
(一)小夏侯建尚书学宗之创构 628
(二)欧阳、两夏侯书说之同异,暨三家与伏生书说之同异 629
二、经由张山拊传郑(宽中)、李(寻)、张(无故)、假(仓)、秦(恭)之学——小夏侯尚书学之光大 634
拾参 汉尚书学(乙之上) 643
一、古文尚书学大宗师孔安国之尚书学 644
(一)孔安国尚书学之承师 644
(二)孔安国以家壁所出古文尚书与书序授徒,古文尚书孔氏家法始兴 646
(三)壁书篇目篇次与逸书篇之存亡 653
(四)孔安国未曾撰著尚书传 670
二、司马迁之尚书学 685
三、从私家都尉朝、庸谭、胡常、徐敖,转入官学王璜、涂恽而续有下传之尚书学 703
四、贾徽逵父子、许慎与弟子孟生李闰尹珍之尚书学 709
五、承师不明者六系二十家暨尹敏、东里先生某周磐师徒与孔乔等四家之尚书学 724
(一)孔安国家世相传孔子立、孔僖、孔长彦、孔季彦之尚书学 724
(二)会稽王君仲、董春师徒之尚书学 725
(三)百两篇伪古文尚书撰作者张霸或其父张某与同门樊并之尚书学 726
(四)尚书杂记作者周防与师盖豫暨子周举之尚书学 735
(五)扶风学派尚书学创兴者杜林与其徒卫宏、徐巡之尚书学 736
(六)东汉晚末张楷、度尚、刘祐、刘陶、孙期之尚书学 746
(七)南阳尹敏与东里先生某、周磐师徒,及里人孔乔之尚书学 751
拾肆 汉尚书学(乙之下) 755
一、马融之尚书学 756
(一)承师挚恂、同窗桓驎之尚书学 756
(二)马融之仕历、经著、书学要义暨传续 757
(1)马融之仕历、经学著作 757
(2)马融尚书说要义 760
(3)马门弟子延笃、范冉、卢植及族孙日磾之尚书学 772
二、郑玄之尚书学 777
(一)郑玄之里贯、履历及求学经过 777
(二)郑玄之尚书著作 788
(三)郑玄尚书说述评 792
(四)郑玄之弟子、门人及友生共二十六人籍学录 800
三、汉佚名古文学家之尚书说 813
拾伍 汉尚书学(丙) 817
两汉尚书学与政教 818
(一)两汉天人合一说寻原 818
(二)灾异策对、决刑狱、封建诰命与任荐大臣、戒泆豫、迁都城、定疆域用书义 820
(三)以禹贡治河 834
(四)以洪范察变 840
(五)汉家、新莽以五德终始说与三统说施行政教 866
(六)王莽执汉政及篡建后之行政用书义 876
拾陆 三国蜀尚书学 881
一、道教三天师张陵、张衡、张鲁之尚书学 882
二、蜀经学博士许慈许勋父子、胡潜、尹默尹宗父子暨周巨之尚书学 884
三、李仁李譔父子、杜琼高玩师徒暨何宗、杜微之尚书学 887
四、谯?、谯周父子暨周弟子陈寿之尚书学 889
五、其他文立、诸葛亮、蒋琬、许靖、何随、秦宓、常朂、郤正、常宽之尚书学·本篇结论 893
拾柒 三国吴尚书学 901
一、吴设学校立学官暨经学博士韦昭、盛冲之尚书学 902
二、范慎、程秉与郑玄、王肃书学之争 906
三、在吴都建业张昭、张纮、陆绩、诸葛瑾、步骘、严畯、陆抗之尚书学 906
四、在交州士燮、刘熙薛综师徒暨虞翻之尚书学 911
五、吴文臣承旨撰文引尚书·本篇结论 929
拾捌 三国魏尚书学 931
一、魏设学校,立经学博士,刊三体石经 932
二、七儒宗博士之尚书学 941
三、王粲、田琼、韩益之尚书学与郑玄、王粲尚书学之争 946
四、王朗王肃父子之尚书学与郑玄、王肃尚书学之争,参争者孔晁、郑冲、庾峻、高贵乡公等之尚书学 949
五、其它郑学之徒赵商、张逸、宋均等七人之尚书学 972
六、著论用尚书义者徐干、曹植、陈羣、何晏等十一家之尚书学 981
七、文臣代君上制言十二事本诸尚书·本篇结论 990
拾玖 晋尚书学 995
一、两晋设国子学、太学,立学官,置生徒 996
二、北方五胡十六国之经学事类八简说 1002
三、两晋三十四家之尚书学 1004
(一)已并入前朝(蜀、魏)陈寿、谯周、孔晁等六家之尚书学录名 1005
(二)依汉今文尚书三家说制礼暨杜夷之尚书学 1005
(三)治真古文尚书者束晳、孔衍二家之尚书学 1006
(四)治马融尚书学者崔游、刘渊、董景道、杜预等七家之尚书学 1010
(1)杜预左传注引逸书,在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之内者 1013
(2)杜注引逸书,在伪古文尚书五十八篇之外者 1019
(3)杜注用汉河内本大泰誓或先秦真泰誓(故) 1020
(4)杜注引书序以证三代史寔 1022
(5)杜注与伪孔传同异别举 1022
(6)杜预「礼议」说无逸「亮阴三年」,非据伪孔传 1026
(五)治郑玄书学者范宣、谢沈等四家之尚书学 1033
(六)治伪古文尚书者苏愉、梁柳、皇甫谧、梅颐、司马彪、徐邈、郭璞、李颙、范甯等十四家之尚书学 1036
(1)皇甫谧撰帝王世纪用伪古文尚书经、传 1037
(2)西晋皇甫谧士安著帝王世纪首疑伪古文尚书经、传(四事) 1049
(3)今辑本帝王世纪所引之伪古文尚书经、传,非何茂材续帝王世纪原引之误入 1055
(4)晋武帝朝,太学立伪古文尚书经、传博士陈疑 1056
(5)皇甫谧尚书学下传挚虞、臧曹 1057
(6)梅颐上献伪古文尚书经、传 1060
(7)司马彪駮伪孔传 1063
(8)徐邈撰(伪)古文尚书音 1065
(9)干宝用伪古文尚书 1068
(10)郭璞尔雅注及山海经注等明引伪古文尚书经、传 1071
(11)李颙注伪古文尚书、引汉河内泰誓遗文及某人伪托之伪孔安国泰誓传 1084
(12)范甯集解伪古文尚书(中含舜典),又改尚书隶古定古文为今文,集解谷梁传用伪古文尚书 1087
(七)莫确其宗本者裴秀、杨方等七家之尚书学 1096
(八)义疏创起人——西晋伊说之尚书学·本篇结论 1101
贰拾 南北朝尚书学(上) 1107
北朝尚书学 1108
一、北朝兴替 1108
二、北朝中央暨地方之官学 1109
三、于前代经学家派,南、北宗尚不尽同 1110
四、北朝之集书校书编书录 1111
五、北朝重视石经 1113
六、北朝人尚书学专著 1113
七、五经(或作七经)专著及大戴礼注 1114
八、通尚书通五经者二十三家 1114
九、依人分卷类论其尚书学 1115
(一)卢辩兼用汉今、古文尚书说 1115
(二)郑玄(连带及于马融)尚书学盛行 1117
(1)常爽、刁冲、游雅修郑说 1117
(2)经由徐遵明承传之郑学者十二家 1118
(三)郑玄书学之反动 1124
(四)间亦行用之王肃尚书学 1126
(五)习伪古文尚书经、传者三家——兼考北方稍早传伪古文尚书经、传 1128
(六)尚书说玄理化 1131
(七)尚书学南北交流(参看下说伪古文尚书经、传之流传卷) 1134
(八)其他通尚书者六家·本篇结论 1136
贰壹 南北朝尚书学(中) 1141
南朝尚书学 1142
一、南朝兴替 1142
二、南朝中央暨地方之官学 1142
三、南朝所立尚书官学 1145
四、尚书学专著及后汉书、史记集解之尚书说 1146
五、五经(或作六经)专著及文心雕龙之尚书说 1146
六、通尚书、通五经及治真古文尚书者 1147
七、依人分卷类论其尚书学 1147
(一)治真古文尚书者——刘显 1147
(二)伪古文尚书学盛行范晔及见伪古文经、传,裴駰引伪古文经、传、未曾别引所谓真古文经、传辨附 1148
(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音义之宗承——王俭、张讥 1154
(四)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所据本——蔡、巢、费本 1156
(五)尚书学南北交流(亦参看下说伪古文尚书经、传之流传卷) 1159
(六)尚书学玄理化 1160
(七)专合槀饫、帝告等亡篇书序创注 1171
(八)其他通尚书者二十家与刘勰文心雕龙之尚书学 1172
八、尚书义疏学之展大&本篇结论 1189
贰贰 南北朝尚书学(下) 1195
伪古文尚书经、传之流传 1196
一、伪古文尚书经、传之渡江而左 1196
(一)郑冲四传梅颐 1196
(二)南方五代公私学行用伪古文尚书 1200
二、伪古文尚书经、传之还传于北 1203
(一)唐孔氏尚书正义之说 1203
(二)蔡氏等五家可能先已传伪孔学于朔方,推史儒传序之说亦失 1204
(三)征房景先、郦道元、苏绰、颜之推等十三家引用,明伪书早已流传于河洛·本篇结论 1210
贰参 隋尚书学(上) 1229
一、隋设国学及州县学,立学官置学生 1230
二、隋贡举始创设进士科、明经科 1233
三、隋图书(含汉、魏石经)之聚毁 1234
贰肆 隋尚书学(下) 1239
一、王頍、辛彦之、王孝籍、宇文弼、元善、房晖远、何妥、包恺、张文诩、孙万寿、萧该之尚书学 1240
二、顾彪之尚书学 1244
(一)顾彪之尚书学专著 1244
(二)顾彪书说与二刘——焯炫书说关系 1246
(三)顾彪尚书义疏疏解伪孔传讨说 1246
三、二刘——焯炫之尚书学 1255
(一)二刘——焯炫之生平、承师与尚书学著述 1255
(二)唐尚书正义所依以删定之前代义疏检讨 1264
(三)孔颖达尚书正义参用众家义疏,非纯用刘炫述议删定 1270
(四)总论二刘——孔正义评二刘,二刘与费、顾书学同异说籥 1273
四、王通之尚书说 1277
(一)隋代最后一位经学者王通之里贯、仕历、授业及著作 1277
(二)王通中说说书——书诗春秋三经皆「史」;作续经,其中续书始汉终晋,霸王道兼用;拟尚书六体,定君臣制命「四范、七业」 1280
(三)续书佚文征存·本篇结论 1289
贰伍 唐尚书学(甲) 1295
一、六君倡经学 1296
二、中央官学及地方学 1299
三、贡举 1301
(一)贡举重要科目——明经科、进士科 1301
(二)贡举制度一变——明经科、进士科加试老子策,再变——进士科试杂文 1306
(三)进士科加试杂文予唐代用人暨经学教育之影响 1311
四、唐图书之聚散 1316
五、唐人尚书学专著暨五经专著中之尚书学言论集目 1323
贰陆 唐尚书学(乙) 1325
陆德明经典释文之尚书学及其馀波 1326
(一)经典释文著成年岁 1328
(二)经典释文之著作目的 1335
(三)书名「经典释文」解题 1336
(四)记经典释文录十四部书并论其编次 1337
(五)经典释文体例纪要 1340
(六)经典释文所宗主之传注家 1345
(七)经典释文古今本 1349
(八)经典释文尚书舜典&王肃本、姚方兴本暨敦煌本 1356
(九)唐世续陆氏经典释文之专著,有刘、欧二家二书,谓之经典释文之馀波 1363
贰柒 唐尚书学(丙) 1365
孔颖达等尚书正义及王元感尚书纠谬 1366
一、五经正义之修撰 1367
(一)孔颖达受诏领撰五经正义 1367
(二)初名五经义赞,后定名五经正义 1368
(三)五经正义篇卷 1370
(四)初受诏撰五经正义年岁——贞观十二至十四年间 1370
(五)五经正义初成书、初颁下年岁——贞观十五年 1372
(六)五经正义初次刊正、再颁下年岁——贞观十六年 1372
(七)马嘉运对于初次修订本之驳正——贞观十六至十七年间 1373
(八)五经正义再刊正、三(最后)颁下之岁月——永徽二年三月至四年二月 1374
二、尚书正义修撰者 1375
三、五经正义板本 1381
四、五经正义所宗主之传注及义疏 1383
五、论五经正义得失 1391
(一)论五经正义弃古从近 1391
(二)论五经正义抄袭旧疏 1395
(三)论五经正义自我牴梧、曲徇传注 1400
(四)论五经正义破注&举尚书正义例 1402
(五)论五经正义杂引谶纬 1404
(六)论五经正义援用道、佛 1409
(七)论五经正义文繁 1417
(八)论尚书正义疑伪古文尚书经、传 1418
(九)论五经正义攘善 1426
(十)论五经正义总结南北朝义疏之学 1429
(十一)五经正义予唐宋经学之影响 1430
贰捌 唐尚书学(丁) 1435
唐代经书定本——从五经定本至开成石经之刻成 1436
一、颜师古五经定本 1436
二、唐玄宗、卫包改定之尚书本 1439
三、张参五经文字暨唐玄度九经字样中之尚书文字本 1444
四、唐文宗、郑覃等开成石经中之石经尚书本 1450
(一)开成石经产生背景 1450
(二)开成石经初刻暨刻成年岁 1452
(三)开成石经所据之注本 1454
(四)开成石经与刻人员 1457
(五)开成石经价值 1461
贰玖 唐尚书学(戊) 1467
其它诸家之尚书学 1468
一、撰有尚书学专著者王玄度、成伯玙、穆元休、崔良佐、沈颜五家之尚书学 1468
二、贾耽之禹贡地图学、唐文宗之尚书君臣事迹图 1471
三、补续尚书陈正卿、陈黯、白居易之著作 1473
四、尹思贞、张镒、颜真卿、李肇、僧十朋著尚书旨要之类书讨说 1477
五、淩准、马光极之专释尚书难义考究 1479
六、赵炎、能执易等十家纂类尚书经文之作记述 1479
七、刘贶之尚书外传、袁表微之尚书师授谱记述篇结论 1484
参拾 五代、十国尚书学(上) 1489
五代 1490
一、五代之求书献书聚书校书 1491
二、五代学校、贡举 1494
三、五代尚书学暨其相关经著 1503
(一)五代尚书学与五代羣经学简说 1503
(二)十二经九经三传、本经暨其注文与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之长兴雕板印行 1507
(三)重校经典释文雕板印行&本篇结论 1517
参壹 五代、十国尚书学(下) 1523
十国 1524
一、十国之聚书求书校书 1525
二、十国太学、贡举 1528
三、十国尚书学暨其相关经著 1533
(一)十国尚书学与十国羣经学简说 1533
(二)丘光庭兼明书之书说 1539
(三)蜀石经十二经本经暨其注文与宋刻之孟子经、注·本篇结论 1545
参贰 尚书板本要略 1557
一、先秦尚书板本 1558
(一)尚书散篇本 1558
(二)孔子编定之尚书本 1560
(三)孟子引尚书所据之尚书板本 1561
(四)其他儒家荀况、礼记及大戴礼记作者引尚书所据之尚书版本 1561
(五)春秋内、外传——左传、国语作者引尚书所据之尚书板本 1564
(六)春秋公羊传作者引尚书所据之尚书板本 1568
(七)墨子引尚书所据之尚书板本 1568
(八)吕氏春秋作者引尚书所据之尚书板本 1571
二、汉至宋尚书板本 1572
(一)汉今文尚书系本 1572
(1)汉伏生本 1572
(2)汉欧阳家本 1574
(3)汉大、小夏侯家本 1574
(4)汉王莽、刘歆本 1575
(5)汉桓荣郁父子、张奂及汉明帝删节本 1576
(6)季汉荆州尚书后定本 1577
(二)汉孔壁古文尚书系本 1578
(1)汉中古文尚书本(即孔壁原本,又名中祕本等) 1578
(2)汉孔安国钞孔壁本 1578
(3)汉河间献王刘德钞孔壁本 1580
(4)汉杜林漆书古文本 1581
(5)汉马融、郑玄本 1582
(6)北魏石经崔浩本 1582
(三)汉校定系本 1583
(1)汉刘向别录本 1583
(2)汉贾逵校定本 1583
(3)汉熹平一字石经本 1584
(4)汉刘陶中文尚书本 1585
(四)魏今、古文字合刻本 1586
魏正始三字石经本 1586
(五)伪古文尚书本共六本 1587
(1)汉河内伪泰誓篇本 1587
(2)汉张霸伪百两篇尚书本 1587
(3)东晋梅颐献上之伪古文尚书隶古定本(见下(六)隶古定尚书系本) 1587
(4)南齐姚方兴伪舜典本 1588
(5)明丰坊古书世学伪本 1588
(6)清孙承泽洪范经传集义伪本 1594
附:贺成大古洪范 1597
(六)隶古定尚书系本 1597
(1) 东晋梅颐献上之伪古文尚书隶古定系本(此目亦见上(五)(3)) 1597
(2)唐陆元朗德明经典释文尚书本 1601
(3)唐颜籕师古尚书定本本 1601
(4)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本 1602
(5)敦煌石窟藏唐写隶古定尚书本 1602
(6)新疆出土唐写隶古定尚书本共三本 1607
高昌本、吐鲁番本、和阗本 1607
(7)日本写唐隶古定尚书本共十六本 1608
足利本、内野本、杨守敬获本、罗振玉影印古钞本、岩崎本、九条本、神田本、神宫本、中原本、上图本(即元亨本)、观智院本、古梓堂本、清原宣贤手钞本、天理本、上图本(即影天正本)、上图本(即八行本) 1608
(8)后周显德中郭忠恕等校定古文尚书释文本 1610
(9) 宋薛季宣书古文训本 1611
(七)改隶古定古文为今文系本 1620
(1)东晋范甯改隶古定本尚书为今文本 1620
(2)唐玄宗天宝诏卫包改隶古定本尚书为今文本 1621
(3)唐开成石经尚书今文本 1622
(4)后唐长兴锓板尚书经、注今文本 1623
(5)孟蜀石经尚书经、注今文本 1623
(八)两宋监本经书 1624
(1)北宋初,摹刻后唐长兴板十二经本 1624
(2)北宋五经正义单疏本 1625
(3)北宋七经疏单疏本 1628
(4)南宋十二经疏(五经正义、七经疏)单疏本 1630
(5)孟子疏伪本 1631
(6)北宋单注本(经文、注文、毛诗传更有笺文) 1632
(7)北宋新定尚书释文本 1634
(8)南宋单注本(经文、注文、毛诗传笺文) 1635
(9)两宋十二经单经正文(白文、纯粹经本文)本 1637
(10)南宋经、注、疏三合一本 1638
(11)南宋经、注、疏、附释音四合一本 1639
汉尚书学承传表(此表编目亦系汉尚书学卷首) 1641
-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二十编 第15册 宋代《尚书》学研究》张建民著 2015
- 《翦伯赞全集 第10卷 中外历史年表 主编》翦伯赞著 2008
- 《张居正直解《尚书》 下》(明)张居正著 2017
- 《公路工程造价员》陈楠主编 2013
- 《农网配电营业技师培训教材》王金笙主编 2010
- 《动物故事 70则中国原生态童话作品》何承伟本册主编 2013
- 《天使与女神》韦伶主编 2013
- 《安装工程造价员》周胜主编 2013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2版 学习指导与解题指南》杨拴科,赵进全主编 20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释义及适用指南》何永坚主编 2013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高考快速作文指导》张吉武,鲍志伸主编 200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