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机械工业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人员培训教材  第2版
机械工业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人员培训教材  第2版

机械工业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人员培训教材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机械电子工业部质量安全司编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111037189
  • 页数:597 页
图书介绍:
《机械工业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人员培训教材 第2版》目录

目 录 1

第一章机械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1

第一节机械工业的重要意义 1

一、机械工业为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 1

二、机械工业为国防建设提供武器装备 2

三、机械工业为人民生活提供日用机电产品 2

四、机械工业为国家创收外汇 2

第二节发展机械工业的目标 3

第二章机械产品质量的概念 4

第一节概述 4

一、产品质量的涵义 4

二、适用性参数 4

四、产品质量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5

三、机械产品的质量参数 5

第二节产品质量的表达方法 6

一、产品的质量要求 6

二、用标准表达产品的质量 7

三、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分级 7

第三节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 8

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习 8

二、机械工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8

三、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开拓国际 9

市场 9

四、降低消耗增加效益 9

五、促进社会发展维护消费者 9

利益 9

二、国际质量体系标准的由来 10

一、我国质量体系标准的由来 10

第一节质量体系标准 10

第三章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10

第二节质量体系标准简介 12

一、质量体系标准的组成 12

二、质量体系标准的结构和内容 12

第三节质量体系标准的特点 14

一、推荐性标准 14

二、用于不同经营环境 14

三、技术标准的补充 15

四、提供多种模式 15

第四节质量体系标准的应用 15

一、应用原则 15

二、应用范围和应用程序 16

一、GB/T19000与TQC的相同之处 19

第五节GB/T19000与TQC的异同 19

二、GB/T19000与TQC的不同之处 22

第四章企业质量检验的组织 23

机构 23

第一节质量检验的职能和任务 23

一、检验的意义 23

二、检验目的和检验活动过程 23

三、检验的职能 24

四、检验的任务 24

第二节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与管理 24

一、检验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 24

二、企业检验组织机构 25

三、检验机构的条件 26

四、检验机构的管理 26

五、检验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 27

二、与技术管理机构的关系 28

一、与质量管理机构的关系 28

第三节质量检验机构与企业各部门的 28

关系 28

三、与经营部门的关系 29

四、与生产制造部门的关系 30

第四节检验工作规范和检验队伍 30

一、机械工业企业检验工作规范 30

二、机械工业企业检验队伍 31

第五章质量职责和权限 32

第一节明确质量职责和权限的意义 32

一、明确质量职责和权限的目的 32

二、划分质量职责和权限应考虑的问题 32

第二节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32

一、企业领导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33

二、各有关部门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36

三、操作工人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42

一、检验人员素质的共性要求 44

第六章检验人员的培训 44

第一节检验人员的素质要求 44

二、检查工的素质要求 45

三、技术检验管理专业人员和主管技术检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45

第二节检验人员的培训 46

一、培训的意义 46

二、开展培训的要求 46

三、培训的形式 47

四、培训的课程内容 47

五、培训的组织和计划 48

第三节检验人员的考核 48

一、实行考核的目的 48

二、检验人员考核评比制度 49

一、检验管理专业人员共性岗位业务规格 51

第一节检验管理人员的业务规格 51

应会 51

第七章检验人员业务规格和应知 51

二、检验管理专业人员个性岗位业务规格 53

三、主管技术检验管理人员岗位业务规格 54

第二节检查工应知应会 56

一、模样检查工 57

二、铸件检查工 59

三、锻件检查工 60

四、机械检查工 62

五、热处理检查工 64

六、电镀和油漆检查工 66

七、铆和焊检查工 68

八、材料检查工 70

九、弹簧检查工 71

十、绝缘检查工 73

十一、电气计量检定工 76

十二、仪表宝石轴承检验工 78

十三、光学零件检验工 80

十四、仪表材料永磁检验工 82

十五、发电设备电气检验工 83

十六、电机装配检查工 85

十七、水轮机装配检查工 87

十八、发电设备的调速器装配 88

检查工 88

十九、电焊机电气检查工 89

二十、电炉装配检查工 91

二十一、继电器及其装置检查工 93

二十二、绝缘机械加工检查工 95

二十三、电容器检查工 96

二十四、变压器装配检查工 98

二十五、变压器零件检查工 101

二十六、蓄电池检查工 103

二十七、橡塑制品检查工 105

二十八、碳制品检查工 107

二十九、火花塞成品检查工 108

三十、瓷件检查工 110

三十一、电工材料产品检验工 112

三十二、普通磨料和原材料检查工 113

三十三、普通磨具检查工 115

三十四、涂附磨具检查工 116

三十五、超硬磨料检查工 118

三十六、超硬磨料制品检查工 119

三十七、硅碳棒检查工 121

三十八、刃具检查工 122

三十九、汽车电器检查工 124

四十、轴承零件和成品检查工 125

第八章产品质量监督 128

第一节质量监督的历史概况 128

一、质量监督的产生 128

二、质量监督的发展 128

第二节质量监督的重要意义 130

一、保证国家对产品质量进行 130

宏观管理 130

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131

三、维护消费者利益 131

四、督促企业贯彻标准 131

第三节质量监督的种类 132

一、企业自我质量监督 132

五、促进企业提高素质 132

六、获得质量信息 132

二、企业外来的质量监督 135

第四节质量监督网 137

一、机械产品质量监督网 137

二、各级质量监督部门的任务和 137

权限 137

三、各级质量监督检测机构的任务 139

四、质量监督检验人员和质量监 140

督员 140

第五节监督抽查机械产品质量程序 141

一、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制度 141

二、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程序 141

法 156

一、国家或专业机构进行质量监督 156

第六节国外产品质量监督的一些做 156

二、企业本身的质量监督 157

第九章质量认证 160

第一节质量认证的种类 160

一、按认证对象分 160

二、按实施认证者分 160

三、按是否强制分 161

四、按作用范围分 161

五、按认证形式分 162

第二节质量认证条件和程序 162

一、质量认证条件 162

二、质量认证程序 163

第三节质量认证证书和标志的 164

管理 164

一、简介 164

三、换证的规定 165

四、停止使用证书和标志的规定 165

二、质量认证标志的使用 165

五、撤销证书和停用标志的规定 166

六、企业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 166

管理 166

第四节质量认证组织的职责和 166

管理 166

一、行政主管部门在认证中的职责 167

二、质量认证委员会的职责和 167

管理 167

三、质量认证检验机构的管理 169

四、检查员和评审员的管理 170

第五节关贸总协定与质量认证 171

一、关贸总协定简介 171

五、地方标准化部门在认证中的 171

职责 171

二、标准守则与采用国际标准 172

三、关贸总协定与质量认证 172

四、机械行业的质量认证 173

五、如何取得国外质量认证 174

第十章质量检验方式和方法 182

第一节概述 182

一、按生产流程分 183

第二节质量检验方式的分类 183

二、按检验体制分 184

三、按检验地点分 185

四、按检验目的分 186

五、按检验数量分 186

第三节质量检验方法的分类 187

一、感官检验 187

二、器具检验 189

三、感官检验与器具检验的比较 190

第十一章质量检验依据 191

第一节技术标准 191

一、国家标准 191

二、行业标准 192

三、地方标准 192

四、企业标准 192

五、质量分等标准 193

六、国际标准 194

七、国外先进标准 194

八、产品标准水平的划分原则 195

和确认 195

九、六项互换性基础标准 195

第二节图样简介 219

第三节工艺简介 220

第四节合同简介 222

第十二章质量检验程序 225

第一节检验准备工作 225

一、检验计划的内容 225

二、编制检验计划的准备工作 225

三、检验计划的作用 226

四、检验计划的编制 226

五、检验准备工作 232

第二节入厂物料的检验 233

一、原材料的检验 233

二、外购件的检验 238

三、外协件的检验 240

四、对扩散产品质量的监督 242

五、辅助材料的检验 242

第三节零件加工过程的检验 242

一、装配过程检验的主要内容 246

第四节装配过程的检验 246

二、装配过程的质量保证 253

第五节成品检验 256

一、外观的检验 256

二、精度的检验 257

三、性能的检验 257

四安全环保的检验 260

五、资料的汇总 261

第六节出厂(入库)产品的检验 262

一、包装的检验 262

二、发货(出厂)的检验 264

三、安装和调试的检验 266

二、不合格品的标记 268

四、不合格品的处理 268

三、不合格品的隔离 268

一、不合格品的定义和分类 268

第七节不合格品的管理 268

五、质量分析 274

第八节检验文件和印章的管理 277

一、检验印章的管理 277

二、检验记录的管理 277

三、检验证书的管理 278

四、质量检验报告 278

五、产品质量档案的管理 282

第十三章工艺纪律和工序 284

质量控制 284

第一节工艺和工艺纪律 284

一、工艺工作的重要性 284

二、工艺工作的管理 284

二、贯彻工艺纪律的内容 286

一、工艺纪律 286

三、编制工艺的依据 286

四、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286

第二节工艺纪律及其检查与考核 286

三、工艺纪律的综合要求 287

四、工艺纪律的考核要求和办法 288

第三节工序质量控制 289

一、工序质量控制的概念 290

二、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素 290

三、工序设计及其流程图 293

四、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294

第四节不同生产类型企业的质量 308

控制 308

一、不同生产类型企业质量控制的共性 308

二、不同生产类型企业质量控制的个性 308

一、全数检验和抽样检查的含义 310

第十四章抽样检查 310

第一节抽样检查的必要性 310

二、百分比抽检的不合理性 311

第二节GB2828—87的抽样程序 312

一、规定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 312

二、确定不合格的分类 312

三、确定合格质量水平AQL 314

四、规定检查水平 318

五、组成与提出检查批 320

六、规定检查的严格度 320

七、确定抽样方案类型 321

八、检索抽样方案 322

判断 324

十一、逐批检查合格或不合格的 324

九、抽取样本 324

十、检查样本 324

十二、逐批检查后的处置 328

十三、举例说明GB2828—87的用 328

法 328

第三节GB2829—87抽样程序 332

一、规定检查周期 332

二、选定判别水平 332

三、规定不合格质量水平RQL 333

四、选择抽样方案类型 335

五、确定判定数组 335

六、检索抽样方案 337

七、判断周期检查合格或不合格 338

八、周期检查后的处置 338

二、理化检验的机构 339

三、理化试验室的职责 339

第十五章理化检验 339

一、理化检验的任务 339

第一节理化检验的任务及其组织机构 339

第二节理化检验内容 341

一、化学分析 341

二、光谱分析 342

三、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 345

四、金相分析 353

五、失效分析 355

第三节理化检验人员的条件 358

一、理化检验人员技术等级的划分及各级人员的职责 358

二、资格鉴定组织及培训 359

一、无损检测的重要意义 360

第一节概述 360

第十六章无损检测 360

二、无损检测人员的条件和任务 361

及配备 361

三、探伤责任工程师 361

第二节射线探伤 361

第三节超声波探伤 364

第四节磁粉探伤 366

第五节渗透探伤和涡流检测 368

第六节常用几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对 368

比 368

附件无损探伤工应知应会 369

一、初级无损探伤工应知应会 369

二、中级无损探伤工应知应会 371

三、高级无损探伤工应知应会 372

第二节计量的分类 373

第十七章计量 373

第一节计量的任务 373

第三节测量与测量方法的分类 374

第四节计量器具 377

一、计量基准器具 377

二、计量标准器具 377

三、计量标准的考核 377

四、强制检定与非强制检定 378

第五节企业内的量值传递管理 381

一、建立计量标准 381

二、计量标准及其辅助器具 382

三、量值传递管理 382

第六节企业计量机构 383

一、计量机构的设置 383

二、设备的配备 385

第七节计量器具的选择 386

第八节数值修约 389

第十八章检验误差和统计分析 392

第一节检验误差 392

一、检验误差的种类及其特点 392

二、产生检验误差的原因及其减少的方法 393

第二节检验数据的判别和仲裁 396

第三节分析工序能力 398

一、分析工序能力的目的 398

二、工序能力系数的计算方法 399

三、分析工序能力 405

第四节统计分析 408

一、检验数据的分类 408

二、常用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408

一、机械工业统计的基本知识 419

第十九章质量统计和质量考核 419

第一节质量统计 419

二、质量统计内容 422

第二节质量指标 425

一、企业常用的质量指标 425

二、企业主管部门常用的质量指标 431

三、新的机械产品质量指标体系 432

四、全国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 437

五、三个质量指标体系的比较 439

第三节质量考核与质量统计报表 439

一、质量考核的意义 439

二、机械产品质量的考核 440

三、质量统计报表 441

意义 456

第一节为用户服务的重要性及其 456

第二十章为用户服务 456

第二节为用户服务的构成和职责 457

一、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服务 457

二、机电部直属公司为用户 457

服务 457

三、生产企业为用户服务 457

第三节为用户服务的主要内容和 458

做法 458

一、成套的技术服务 458

二、总代表制度 459

三、企业为用户服务的内容 461

第四节做好为用户服务的信息反馈 465

一、从技术咨询中收集用户信息 465

二、产品出厂时附发质量反馈单 465

二、对服务人员的要求 466

一、用户服务机构的设置 466

服务人员的要求 466

三、人员的配备 466

三、建立技术服务档案 466

第五节用户服务机构的设置和对 466

记录 466

四、收集用户部门的使用运行 466

第二十一章质量信息 467

第一节概述 467

一、什么是质量信息 467

二、质量信息的分类 469

三、质量信息的作用 471

四、质量事故信息 473

一、基本组成 475

二、质量信息的管理 475

第二节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475

第三节企业质量信息的流程 479

一、质量指令信息 479

二、质量动态信息 479

三、现场质量异常信息 479

第四节质量检验部门的信息管理 480

一、信息管理系统 480

二、质量检验部门信息管理内容 480

第五节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和反馈 482

一、质量信息统计和分析 483

二、质量信息反馈 483

第六节机械行业质量信息网 484

二、工艺过程中变量的自动检测 485

计算机 485

第二节 自动检测与试验中使用 485

第一节加工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检测 485

一、工序质量的检测 485

中的应用 485

第二十二章电子计算机在质量检验 485

附录质量工作文件精选 49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 493

工作的决定 493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补充 496

规定 496

机械产品行业质量监督考核 498

暂行管理办法 49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 505

管理条例 50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 508

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508

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管理办法 512

办法 514

产品质量认证检验机构管理 514

产品质量认证质量体系检查员和 515

检验机构评审员管理办法 515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517

管理办法 517

中国机械工业质量体系认证管理 521

办法(暂行)及《中国机械工业质 521

量体系认证检查表》 521

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产品质量等级 544

评定暂行管理办法 544

出口机电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 555

办法 555

援外机电产品质量管理办法 562

规定 567

机械电子工业企业承包产品质量 567

要求及推行“质量否决权”的暂行 567

机械电子工业企业扩点联营及 570

外购外协件产品质量管理暂行规定 570

关于加强乡镇机械电子工业企业 573

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的暂行规定 573

机械企业质量检验工作暂行条例 575

机械工业企业质量检验机构基本 579

条件(指导性文件) 579

机械电子工业部质量信息网管理 584

办法 584

机械电子工业部质量信息网管理 587

办法机械行业实施细则(试行) 587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 590

法实施条例 59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