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纵论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纵论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纵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向阳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15005399
  • 页数:626 页
图书介绍: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纵论》目录

绪论 1

一、多元分权结构 2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政治发展 4

(一)民主进程的新势头 4

(二)社会民主党的崛起 11

(三)国家机器的“调整” 17

(四)“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 20

三、 重新评价:反思与探索 28

第一章 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发源地 49

一、政体转换的历史轨迹 50

(一)商品经济的社会政治效应 50

(二)划时代的一笔:“议会至上” 58

(三)政党政治的确立 66

(四)模式更替:三权分立与法治 70

二、上层建筑的顶层 78

(一)英王:历史与现实的融合 78

(二)议会制的世界意义 82

(三)责任内阁制与首相 88

(四)两党制:齿轮与杠杆 97

三、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及其他 104

(一)长期执政的保守党 104

(二)工党的右翼与左翼 113

(三)中间派联盟的兴起与困境 121

(四)阶级结构的演变 126

四、知识与权力的结合——文官制度述评 133

(一)西方学东方与政治吸收 133

(二)政党政治的“安全阀” 136

(三)改革:从麦克米伦到撒切尔夫人 140

五、“日不落帝国”的衰落与英联邦 143

(一)英联邦的形成 143

(二)英联邦的组织与作用 146

第二章 美国:分权模式的典型 149

一、从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 150

(一)危机与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150

(二)地区性特点与联邦制 155

(三)采用分权制衡原则的由来 158

(四)权利法案:人民的斗争及其他 163

(五)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166

(六)拒绝君主制 170

二、政治体制中的国会 179

(一)两院制的用意 179

(二)国会山的主人 181

(三)议员的投票行为 186

(四)内部权力结构 192

(五)地位与作用 200

三、所谓“帝王般的总统” 203

(一)对君主制的向往与恐惧 203

(二)神话与事实 204

(三)权力分析 215

四、联邦最高法院与政治 219

(一)司法审查与宪法保障 219

(二)权力调整与制衡 222

(三)政治法律意识与社会压力 228

五、政党的结构与功能 234

(一)各自为政的组织体系 234

(二)两党制与“四党制” 238

(三)政党的功能 241

六、“谁统治美国”与分权模式 250

(一)政治权力的社会内容 250

(二)分权模式 258

七、政治体制的稳定机制 261

(一)政治系统的结构分析 261

(二)政治学的考虑 265

(三)法学研究 268

第三章 法国:从戴高乐到密特朗 271

一、多党政治与第五共和国的诞生 273

(一)戴高乐第一次下野 273

(二)第四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83

(三)阵痛与分娩 288

二、总统本位的混合制政体 294

(一)大权在握的总统 294

(二)被削弱的国民议会 300

(三)议会制乎?总统制乎? 305

三、多党制与二元共和国 312

(一)另一种评价 312

(二)巨人、形势与第一次较量 314

(三)意义深远的“共处” 325

(四)政党的特点和功能 336

四、政府体制述要 347

(一)中央政府 347

(二)地方政府 354

(三)经济与社会委员会 358

五、宪法委员会和行政法院 361

(一)保障宪法的机构 361

(二)多功能的法院 366

第四章 联邦德国:民主与专制的教科书 370

一、魏玛共和国何以崩溃 371

(一)共和国:沙基上的大厦 371

(二)军队:“国中之国”与“载舟之水” 376

(三)凡尔赛和约:巨大的阴影 380

(四)宪法结构、政治思潮和经济危机 384

(五)政党格局与“兄弟阋墙” 391

(六)希特勒的强劲攻势及右派的阴谋 400

(七)教训与启示 408

二、法西斯政治 411

(一)领袖独裁制 411

(二)“一体化”:国家、社会、文化 420

(三)资本主义民主与法西斯政治 428

三、重建民主 432

(一)国家体制:从集权到分权 432

(二)政党:纳入民主与法制的轨道 438

(三)“穿军服的公民” 445

(四)社会调节机制 449

四、政党格局的演变 457

(一)群党争雄与二元体制初步形成(1949—1961) 457

(二)两大营垒解体与三分天下(1961—1966) 463

(三)社会民主党上升与大联合政府(1966—1969) 465

(四)三角均势与两极分立(1969—1982) 467

(五)绿党的突起与挑战(1982—1987) 469

五、联邦议院的构成与权能 472

(一)联邦议院的选举 472

(二)组织监督政府和反对党的作用 478

(三)立法过程中的联邦议院 482

(四)联邦议院的组织和工作程序 484

六、保障州权的重要机构——联邦参议院 491

(一)联邦参议院的组成 491

(二)联邦参议院的职权 493

(三)联邦参议院的组织机构 495

七、虚位总统与行政权力中心 497

(一)联邦总统的产生 497

(二)联邦总统的职权 498

(三)联邦政府的产生和更迭 501

(四)联邦政府的职权 505

(五)联邦总理的权力及其制约 507

(六)联邦政府各部和总理府 510

第五章 日本:财团、自民党、官僚三位一体 514

一、社会与政治从封闭走向开放 515

(一)社会结构的演变 515

(二)战前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 516

(三)战后初期的政治格局 520

(四)和平宪法的基本思想 524

二、金钱与权力 531

(一)实力雄厚的财团 531

(二)财团控制政治的途径 534

(三)政治体制的经济功能 540

三、大权独揽的自民党 542

(一)政党政治的发展与“五五体制” 542

(二)自民党的纲领与组织 545

(三)自民党的基本特征——派系林立 549

四、自民党何以长期执政 557

(一)特殊的政党模式 557

(二)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559

(三)“中产阶级”队伍的产生和发展 561

(四)在野党的“无能” 564

(五)相对稳定的投票率 568

(六)派系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 570

(七)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572

五、官僚和行政管理 573

(一)官僚的涵义、特征及三种学说 573

(二)官僚与财团 579

(三)官僚与自民党 582

(四)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 585

(五)行政管理与党政合一的决策体系 592

六、简略的评估 595

(一)政治体制的现状与趋势 595

(二)走向政治大国 600

第六章 瑞士:委员制与直接民主 602

一、独树一帜的委员制 602

二、大权在握的联邦议会 610

三、发达的地方自治 616

四、广泛的直接民主制 6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