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计划管理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祥春,傅晓声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4090·157
- 页数:493 页
导 言 1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 1
目 录 1
第一节计划经济和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概念 3
一、计划经济的概念及其特征 3
二、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8
第二节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和我国现阶段计划经 10
济的特点 10
一、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 10
二、我国现阶段计划经济的特点 13
第三节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与客观规律 16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 16
展的一个飞跃 16
二、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17
和利用客观规律 19
三、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必须正确地认识 19
第二章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 26
第一节什么是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 28
一、经济管理体制和计划管理体制的概念 28
二、计划管理体制的内容、重点和核心 31
第二节我国原有计划体制的历史作用、存在的问 36
题和改革的方向 36
一、我国原有计划体制的历史作用 36
二、我国原有计划体制的主要弊端 37
三、我国计划体制改革的方向 40
第三节计划管理的经常性工作 43
一、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程序 43
二、国民经济计划的贯彻执行 48
三、对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与监督 49
第一节国民经济计划体系 52
第三章 国民经济计划体系和指标体系 52
一、经济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计划和科技发展计划 53
二、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56
三、中央计划、地方计划和基层计划 60
第二节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体系 62
一、计划指标的分类 62
二、我国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体系 64
第四章国民经济计划方法 71
第一节国民经济计划方法综述 71
一、计划方法的理论与科学知识基础 71
二、国民经济计划方法的体系 74
三、现代数学方法在计划工作中的应用 77
第二节经济预测方法 79
一、经济预测方法对计划工作的作用 79
二、预测方法的分类 81
三、经验推断方法简介 83
四、时间序列分析的预测技术 84
五、因果关系分析的预测技术 88
六、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简介 92
第三节综合平衡方法 93
一、综合平衡方法与国民经济平衡表 93
二、投入产出法 94
第四节 国民经济计划的优化方法 100
一、线性规划 101
二、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104
第五节 经济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106
一、经济信息系统的建立 106
二、电子计算机在计划工作中的应用 107
第五章社会经济效益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110
第一节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 111
根本出发点 111
一、经济效益的概念及其指标体系 111
二、计划管理应以提高社会经济综合效益为根本出发点 118
三、提高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意义 121
四、确定经济发展速度和比例关系必须讲求社会 123
经济综合效益 123
第二节 正确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 127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 127
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教训 128
三、我国经济新的发展战略的主要精神 132
第三节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于决策科学化 137
一、决策的意义 137
二、从个人决策和经验决策到集体决策和科学决策 139
三、科学决策的特点 140
四、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策体系 143
第六章 国民财富与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计划 148
作用 149
一、国民财富和国民财产的概念 149
第一节国民财富在制订国民经济计划中的意义和 149
二、社会主义国民财富的双重作用 150
三、国民财富与国民经济计划中有关计划的相 151
互关系 151
第二节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计划的意义 154
第三节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的发展速度 156
第四节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中的主要比例关系 159
一、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 159
二、补偿基金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 162
三、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164
第五节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计划的编制方法 166
一、确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方法 166
二、确定积累与消费比例的方法 168
三、确定两大部类比例及其同积累与消费比例 171
协调的方法 171
第一节工农业生产和运输计划的意义 174
第七章工农业生产和运输计划 174
第二节工农业生产和运输中的比例关系 175
一、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175
二、能源与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179
三、运输与工农业生产的比例关系 182
第三节工农业生产和运输计划的编制方法 187
一、农业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187
二、工业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192
三、运输计划的编制方法 199
第八章人口、劳动计划 206
第一节人口计划 206
一、人口计划的意义和任务 206
二、两种生产比例的主要内容及其数量关系 208
三、人口预测与人口规划 214
一、劳动生产率计划的意义 221
第二节劳动生产率计划 221
二、劳动生产率计划的主要指标 222
三、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因素 223
四、编制劳动生产率计划的方法 228
第三节劳动力计划 231
一、社会劳动力总资源与总需要的平衡 231
二、合理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途径 235
三、社会劳动力分配比例与劳动结构的合理化 237
四、职工人数计划 240
第九章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计划 243
第一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 244
一、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意义 244
二、重大科研项目计划 246
三、技术引进计划 251
四、新技术推广计划 253
五、保证科技发展任务完成的措施计划 257
六、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定量估计 258
第二节教育发展计划 262
一、教育计划的意义 262
二、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 264
三、大力发展职工教育 274
四、教育计划的编制方法 275
第十章 国民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78
第一节 国民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意义和任务 279
一、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再生产 279
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意义和任务 281
三、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主要指标 283
第二节国民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计划 285
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计划的范围 285
二、国民经济对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量的计算 286
三、通过需要和可能的平衡确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289
一、生产性建设投资与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的比例 292
第三节 国民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分配计划 292
二、物质生产部门的投资比例 293
三、工业部门内部的投资比例 294
四、各地区的投资比例 295
第四节基本建设项目计划 295
一、基本建设的一般程序 296
二、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296
三、建设项目性质和建设地点的确定 298
四、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的确定 299
五、建设进度的安排 301
第五节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301
一、讲求投资效益的意义 301
二、讲求投资效益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302
三、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指标 304
第十一章商品流通计划 308
一、生产资料流通计划的作用与物资管理体制 309
第一节生产资料流通计划 309
二、生产资料流通计划的编制 311
三、进一步加强我国生产资料平衡工作 315
第二节消费品流通计划 316
一、消费品流通计划的意义和作用 316
二、社会购买力和消费品需求构成的计算 316
三、消费品供应量的计算 320
四、消费品供求平衡 321
第十二章 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计划 329
第一节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计划的意义和任务 330
一、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计划的意义 330
二、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计划的任务 330
第二节居民名义收入计划和实际收入计划 332
一、居民名义收入计划 334
二、居民实际收入计划 337
一、制订计划的必要性和指标体系 338
第三节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实际平均水平的综合计划 338
二、人民生活实际平均水平综合指标的计算方法 339
第十三章 国家资金积累和社会总货币资金计划 348
第一节制订国家资金积累和社会总货币资金计划 350
的意义和任务 350
一、国家资金积累和社会总货币资金的概念 350
二、制订国家资金积累和社会总货币资金计划的意义 352
三、制订国家资金积累和社会总货币资金计划的任务 353
第二节 降低国营经济成本计划 354
一、成本计划的意义和指标 354
二、影响成本变动的因素 356
三、制订国营经济成本降低计划的方法 358
第三节国营经济盈利和价格计划 361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的作用和我国的价格体 361
制与价格形式 361
二、确定商品计划价格的基本方法 364
三、国民经济比价调整计划、盈利分配和财政收入计划 367
四、价格比例调整和价格总水平计划 370
第四节总货币资金的协调平衡计划(现称综合财政计划) 375
一、社会总货币资金与综合财政 375
二、实行综合财政计划管理的重要意义 377
三、社会总货币资金各构成部分的各自平衡和 380
总体平衡计划 380
四、建立社会总货币资金收支同社会物质再生 384
产之间的平衡关系 384
五、建立对社会总货币资金进行宏观计划控制 388
和调节的制度 388
第十四章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390
第一节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意义和任务 392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意义 392
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基本任务和中心课题 397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着手点 403
第二节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着手点和基本要领 403
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基本要领 405
第三节国民经济平衡表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 409
要工具 409
一、国民经济平衡表的意义及其发展阶段 409
二、以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平衡表为中心的传 415
统的国民经济平衡表 415
三、结合投入产出法原理改进的国民经济平衡表 422
及其运用 422
第十五章地区经济计划 435
第一节地区经济计划的地位与意义 435
一、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 435
二、全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是制订地区经济计划 438
的依据 438
三、地区经济计划的地位和任务 440
一、编好地区经济计划中的几个重点计划 441
第二节地区经济计划的主要问题 441
二、地区经济综合发展的长远规划 443
三、对城市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计划指导 447
第三节地区间经济技术协作计划 448
一、地区间经济技术协作的意义 448
二、地区间经济技术协作的主要形式 449
三、地区间经济技术协作计划的编制 450
第四节地区综合平衡 451
一、地区综合平衡的作用 451
二、以积累与消费比例为中心的地区综合平衡 453
三、地区投入产出模型 459
四、地区间投入模型产出 465
第十六章 经济杠杆在计划经济中的作用 465
第一节经济杠杆在调节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465
第二节价格的杠杆作用 469
一、运用价格杠杆调节各种产品的生产和需求 470
二、运用价格杠杆提高产品质量 474
三、运用价格杠杆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 475
四、运用价格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476
五、运用价格杠杆,奖励出口,限制进口 478
第三节税收的杠杆作用 481
一、运用税收杠杆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482
二、运用税收杠杆调节企业的纯收入 483
三、运用税收杠杆调节各种经济成分的收入 484
四、运用税收杠杆促进对外贸易 485
第四节信贷的杠杆作用 486
一、运用信贷杠杆控制和调节货币流通量 487
二、运用信贷杠杆影响各种产品的生产 487
三、运用信贷杠杆促进企业加速资金周转 488
四、运用信贷杠杆促进企业扭亏增盈 489
第五节各种经济杠杆的相互配合 490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本草经解彩色药图》云雪林,杨碧仙主编 2019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俞樾全集 第30册 曲园自述诗 补自述诗 小蓬莱谣 琼英小录 东瀛诗记 骊山传 梓潼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 太上感应篇缵义 集外诗文录存》(清)俞樾撰著;赵一生主编 2017
- 《经济侵略与中国》高尔松,高尔柏 1925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研究》刘正刚,李晓,田军著 2018
- 《本草古籍辑注丛书 第1辑 《吴氏本草经》》(魏)吴普著;尚志钧辑校;尚志钧辑注;尚元胜,尚云飞,尚元藕整理 2019
- 《环境启动经济》张继亮 2019
- 《微观经济学》(美)罗伯特·S. 平狄克,(美)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 2019
- 《“知识新探索”百科丛书 经济学的世界 全彩版》(英)泰吉万·帕丁格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上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钢琴谱》聂耳编 2019
-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膜工业卷 3》(中国)郑祥,魏源送,王志伟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