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中国战争发展史  上
中国战争发展史  上

中国战争发展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军事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伟主编;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010035709
  • 页数:532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孙子兵法下一篇:顺手牵羊
《中国战争发展史 上》目录

绪论[袁伟] 3

上卷 3

第一章 中国战争溯源--史前时期(公元前2070年以远) 28

第一节 人类的生存斗争 28

第二节 原始氏族与部落的武装冲突和掠夺 29

第三节 生产工具转化为兵器 32

第四节 原始社会的“军事民主制” 34

第五节 原始防御工事--壕沟、围墙和城堡 37

第二章 奴隶社会的战争形态--夏商西周期(公元前2070年-前770年) 39

第一节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与常备军的出现 39

第二节 步兵、车兵与车阵 45

第三节 从石兵器到青铜兵器 48

第四节 战略战术的萌起和早期战争理论 49

第五节 城邑建筑防御体系的初步形成 54

第一节 诸候国常备军的发展 58

第三章 军制发展兵学成熟的车战时代--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 58

第二节 车战的鼎盛和水战的出现 62

第三节 争霸战争从“武力制胜”到“谋略制胜”的重大转变 66

第四节 中外战争理论之经典--《孙子兵法》 83

第四章 兼并战争空前激烈 战争理论日臻繁荣--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前221年) 90

第一节 战国军制的新特色 90

第二节 兼并战争中战略战术的长足发展 92

第三节 车步骑混合作战与城邑攻守战术的发展 105

第四节 钢铁兵器时代的开始 114

第五节 战争理论的发展 116

第五章 封建统一王朝战争体系的形成--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119

第一节 中央集权军事制度的确立和国防体系的形成 119

第二节 骑兵集团的远程奔袭与山林沙漠地域的作战 131

第三节 万里长城与封建统一王朝的国防思想 143

第四节 农民战争登上历史舞台 151

第五节 钢铁兵器技术的进步及其对战争的影响 161

第六章 中原传统战法与少数民族战法的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167

第一节 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发展与斗争特点 167

第二节 南北分治形势下的军队体制 183

第三节 三国争战中作战指导的发展 189

第四节 中原传统战法与少数民族战法的相互吸纳 195

第五节 攻城作战和水军的发展 203

第六节 马镫的使用和重装骑兵的崛起 210

第七章 封建统一王朝战争体系的完善--随唐五代时期(581-960) 215

第一节 府兵制的演变与募兵制 215

第二节 定边战争与安边战略 223

第三节 轻骑兵与步骑协同作战的战术特点 243

第四节 国防设施的发展与军事技术的进步 253

第五节 农民义军作战的进步与“用兵之道”新的理论成果 263

第八章 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代的开始--宋辽夏金元时期(960-1368) 277

第一节 宋代军制的改革与游牧民族兵制的演变 277

第二节 火器的不断创新及相关战术的产生 288

第三节 骑战的高度发展和多种制骑战术的灵活运用 298

第四节 城池防御设施和攻守城作战 315

第三节 神机营的创立与战略技术的发展 317

第五节 水上作战规模的扩大与水战兵器的创新 329

第六节 官修兵书与战争理论的新繁荣 337

第九章 火器技术迅猛发展与传统战法的重大变革--明朝时期(1368-1644) 350

第一节 军事指挥高度集中与卫所制的形成 350

第二节 传统火器的发展与西方火器技术的引进 357

第四节 明长城与北部边防 385

第五节 御倭海防与水陆协同作战 398

第六节 明末农民起义军的作战特点及军事成就 419

第七节 《武备志》与兵学的发展 441

第十章 封建战争体系的瓦解--清朝前期(1644--1840年) 450

第一节 清代前期军制 450

第二节 西式武器对传统战法的影响 465

第三节 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军统一台湾的战争 479

第四节 维护统一和抵御外侮的战争 495

第五节 封建战争理论的衰落与“师夷制夷”思想的形成 523

下卷 536

第十一章 近代战争的发端(1840-1864年) 536

第一节 迅猛发展的世界和闭关自守的中国 536

第二节 抵御强敌入侵的鸦片战争 541

第三节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556

第四节 农民战争的高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570

第五节 绿营的衰落与勇营的崛起 594

第十二章 晚清战争力量的建设(1865-1895年) 606

第一节 军事变革思想的提出与实践 606

第二节 近代军事工业的兴办 614

第三节 近代海军的建立 626

第四节 陆军的改造及变化 636

第五节 近代事教育的创立 646

第一节 国防重点之争与收复新疆之战 655

第十三章 御外战争的新阶段(1875-1900年) 655

第二节 中法战争 668

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 679

第四节 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 695

第十四章 清末战争力量的重建与辛亥革命战争(1895-1911年) 703

第一节 近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703

第二节 新军的编练及其影响 718

第三节 重整海军的努力 729

第四节 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 736

第五节 新军的转变与辛亥之役 748

第十五章 民国初年阀混战和国民革命战争(1912-1927年) 768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裁军与改制 768

第二节 维护民国和宪政的几次战争 772

第三节 派系争权的军阀混战 786

第四节 黄埔军校与战争指挥人才的培养 801

第五节 “三大政策”推动下的北伐战争 810

第四节 红军反“围剿”作战 81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 818

第十六章 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 818

第二节 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和发展 827

第三节 红军游击战争的展开与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837

第五节 内忧外患“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败 865

第六节 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882

第七节 由国内战争向民族反侵略战争的转变 901

第十七章 抗日战争(1937-1945年) 918

第一节 日本侵华战争的企图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918

第二节 国民党的抗战准备和正面战场的防御会战 926

第三节 建立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发展敌后战场 954

第四节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相互依存的关系及其地位和作用 1000

第五节 中国战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要战场 1014

第六节 中国战场的大反攻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024

第一节 中国中央争取和平与制止内战爆发 1038

第十八章 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 1038

第二节 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防御作战 1046

第三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性转折 1066

第四节 规模空前的战略大决战 1088

第五节 向全国大进军 1120

第六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1135

第十九章 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年) 1150

第一节 新中国国际战略的正确抉择 1150

第二节 运动战作战原则的灵活运用 1159

第三节 阵地战作战原则的发展 1169

第四节 劣势装备与现代化优势装备直接抗衡的新启示 1180

第五节 志愿军军兵种的建立与作用 1185

第六节 现代战争战场后勤保障系统的确立与完善 1194

第七节 停战谈判的斗争与战争的胜利 1205

后记 121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