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长征精神万岁
长征精神万岁

长征精神万岁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宇著
  • 出 版 社:济南:黄河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05587388
  • 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内容提要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指挥下的工农红军在20世纪30年代所创造的一种举世闻名的奋斗精神。长征精神的内涵,作者经过10多年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在此将其概述为4个方面:特别能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特别能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特别重求实的独立自主创新胆略;特别讲团结的集体主义高尚情操。本书采用了大量史料来论证其观点,从其后注释中就可看出,本书所采用的资料基本上囊括了现发现的红军长征史料,而且许多史料是首次使用。作者是专业史学工作者,又擅长于报告文学的写作,在此也别具一格地采用了“史料——故事表述;论文——散文写法”的写作技巧,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这对扩大读者面,广泛传播长征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本书既可作为一本研究长征史的论著来读,又可作为一本适合于中学生了解长征的通俗读物来浏览,也适合于广大群众作为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的参考书。
《长征精神万岁》目录
标签:万岁 精神

引言 1

长征精神直接渊源于井冈山精神 1

(一)从井冈山红旗百折不倒,到长征中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井冈山是红军革命信念的奠基地 1

(二)从井冈山 工农武装割据 求实思想,到遵义会议党的军事路线的确立--红军在井冈山时期打下了实事求是军事思想的坚实基础 4

(三)从井冈山时期的苦斗创业精神,到长征路上特别能吃苦的顽强斗志--井冈山是红军艰苦奋斗精神的摇篮 7

(四)从井冈山时期各路革命力量的汇合,到长征结束时全国红军的大会师--井冈山时期是红军首创团结一致的良好开端 9

长征精神的内涵特征 13

一、特别能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13

(一)浴血阻击在湘江之滨,拚杀出一条战略转移的通道 15

(二)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将士劈开北上道路 24

(三)北上先锋红25军奋战豫甘陕 37

(四)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勇于牺牲,堪称大无畏英雄精神的楷模 46

(五)刑场上忠贞不屈,赤胆忠心,甘洒一腔热血 50

二、特别能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5

(一)草滩泥毡扎营盘,千难万险只等闲 55

(二)雪山低头迎远客,三军过后尽开颜 64

(三)负伤将士志如钢,丹心似火史无前 69

(四)生离死别摧肝肠,革命理想高于天 74

(五)飒爽英姿女红军,长征途中展风采 77

(六)万里征途勤保障,炊事人员日夜忙 85

(七)以苦为乐斗志旺,以苦为荣谱新章 88

三、特别重求实的独立自主创新胆略 94

(一)长征之前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盛行,不实事求是的深刻教训 94

(二)黎平转兵,被逼出来的 实事求是 97

(三)先从纠正军事路线入手的遵义会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操之过急 103

(四)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处理与共产国际的关系,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110

(五)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团结,正确开展党内斗争 116

四、特别讲团结的集体主义高尚情操 122

(一)毛泽东、博古、朱德、周恩来、何叔衡等中央领导人带头讲团结,顾大局,为全党、全军做出了表率 122

(二)红军内部官兵一致,团结互助,形成了万众一心的坚强力量 129

(三)各方面军之间、各部队之间密切协同的集体主义精神 133

(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38

(五)红军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模范,谱写出军爱民的新篇章 142

(六)各族人民积极支援和参与红军长征,红军所到之地掀起了民拥军的热潮 164

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192

一、长征精神对延安精神的重大影响 192

(一)从红军在长征中特别能吃苦的顽强革命斗志,到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创业精神 193

(二)从遵义会议党的实事求是军事路线的确立,到延安时期党的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96

(三)从长征中的内外团结,到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统一战线 199

二、老西藏精神对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202

(一)从雪山草地走向雪域高原--相似的地理环境下,有着更坚强持久的忍耐性 203

(二)从红军战士成长为解放军指战员--相同的精神载体,最终促就了 两不怕 精神的集大成 207

(三)从长征时期波巴政府的建立,发展到西藏解放与自治区的成立--相承的军民团结一致光荣传统,结出了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硕果 210

三、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214

(一)对 重走长征路 热潮的思考 215

(二)雪域高原培育出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孔繁森精神 221

(三)长征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发扬和光大 226

注释 240

后记 24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