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简明政治经济学
简明政治经济学

简明政治经济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先斌等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216002490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
《简明政治经济学》目录

序 1

导言 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1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3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7

四、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8

第二节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理论 12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12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4

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6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1

第一节 商品 1

一、商品的二因素 1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4

三、商品和价值量 5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7

第二节 货币 8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8

二、货币的职能 12

第三节 价值规律 15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5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6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19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19

一、货币与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19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1

三、劳动力商品的买和卖 23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5

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25

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6

三、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28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29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9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31

三、批判“机器人创造剩余价值”的错误观点 32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工资 34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34

二、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相对工资 35

第三章 资本积累 39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39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39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42

第二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44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44

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46

三、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49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的趋势 54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54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55

第四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57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57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57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59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61

一、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 61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63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65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67

一、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67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68

三、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71

四、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74

第五章 剩余价值的分割 77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 77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77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79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81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84

一、商业资本 84

二、商业利润 85

三、商业流通费用 87

四、商业资本家对店员的剥削 87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88

一、借贷资本 88

二、利息和利息率 89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91

四、股分公司、股票和股票价格 92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93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 93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99

三、土地价格 100

第六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03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03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103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104

第二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107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原因 107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 108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110

四、二次大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 112

第三节 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 114

第七章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119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19

一、生产的集中和垄断 119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121

三、资本输出 122

四、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123

五、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领土的斗争 123

第二节 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124

一、战后世界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124

二、战后帝国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发展 126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30

四、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 132

第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3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37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 137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139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140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 142

一、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2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43

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46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 149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149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15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形式 153

一、个体经济 153

二、私营经济 154

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56

四、经济联合体 15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多种经营方式 159

一、承包经营 159

二、租赁经营 160

三、股分经营 161

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3

第十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 16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165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性 165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 165

三、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 166

第二节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168

一、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手段的客观性 168

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途径 16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70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 170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 171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的特点 172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173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内涵 173

二、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 175

三、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176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79

第一节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 179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 179

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 181

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18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84

一、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84

二、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85

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 188

第三节 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189

一、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根源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内在统一 190

二、计划与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是能够内在统一的 190

三、自觉利用价值规律,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 191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企业 193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经营目的 193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特征 193

二、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 195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活力 197

一、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97

二、增强企业活力的条件 199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 201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责任制 201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制 203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科学管理与民主管理 204

第四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 206

一、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本质、特征和构成 206

二、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 208

三、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 209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21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213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性质和作用 213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渠道 214

三、商品流通费用和商业利润 2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内市场 217

一、社会主义市场的特点 218

二、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 219

三、社会主义市场的功能 224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价格 225

一、社会主义价格的形成 225

二、社会主义价格体系 227

三、价格体系的改革 229

第四节 社会主义竞争 231

一、社会主义竞争的客观必然性 231

二、社会主义竞争的特点 232

三、社会主义竞争的作用 233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和信用 23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235

一、社会主义货币 235

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渠道 237

三、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 240

第二节 社会主义信用 241

一、社会主义信用的必要性 241

二、社会主义信用的形式 242

三、社会主义利息和利息率 2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银行 245

一、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245

二、社会主义银行的作用 246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分配 24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249

一、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249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251

三、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255

第二节 社会主义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256

一、社会主义财政 256

二、我国的财政体系 257

三、社会主义税收 258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260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260

二、按劳分配的形式 263

三、社会主义的多种分配形式 265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269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269

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269

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27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273

一、对外贸易 273

二、技术和劳务合作 275

三、利用外资 277

第三节 建立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区 278

一、经济特区 278

二、经济开放区 280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与宏观管理 283

第一节 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 283

一、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 283

二、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建设的比例关系 284

三、现行生产和基本建设的比例关系 285

四、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的比例关系 286

五、影响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重要因素 287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289

一、综合平衡的基本任务 289

二、综合平衡的主要内容 289

三、综合平衡的基本原则 29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293

一、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必然性 293

二、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 294

三、国家管理、调节国民经济的手段 295

后记 29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