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科研热点研究全书 上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宏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01275942
- 页数:702 页
素质教育研究 3
第一章 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3
第一节 素质的概念及其结构 3
第一章 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3
素质教育研究 3
·上卷· 3
第三节 素质教育的概念与产生的背景 4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及其结构 4
第二章 素质教育的特点 6
二、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6
一、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6
第二章 素质教育的特点 6
四、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7
三、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7
六、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8
五、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8
第三章 素质教育的本质 9
第三章 素质教育的本质 9
一、素质教育是追求全面质量和高质量的教育 9
二、素质教育应追求高效益的教育 11
三、素质教育的全面的高质量与高效益的关系 11
第四章 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 13
三、反和平演变的需要 13
二、未来国际竞争的需要 13
一、现实国情的需要 13
第一节 素质教育提出的实现依据 13
第四章 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 13
第二节 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14
四、改革开放的需要 14
一、整体性原则 14
二、能动性原则 14
三、时代性原则 14
三、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 14
第五章 素质教育立论基础 16
一、哲学基础:素质教育的科学指导思想 16
二、系统科学基础:素质教育目标设计与功能的整体优化 16
第五章 素质教育立论基础 16
三、心理学基础:素质教育实施的心理保证 17
四、人才学基础:素质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17
五、未来学基础: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18
六、教育学基础: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依据 18
七、社会学基础:素质教育理论的现实要求 19
第六章 素质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特征和时代意义 20
第一节 方法论特征 20
一、客观性 20
第六章 素质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特征和时代意义 20
二、主观性 21
四、实践性 22
三、规范性 22
第二节 时代意义 23
一、素质教育理论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项突破性新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又一里程碑 23
二、素质教育理论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的方法论杠杆 23
三、素质教育理论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研究的切入点,是实现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强大理论支柱 24
第七章 素质教育的合理性升华 25
一、素质教育的主体合理性 25
第七章 素质教育的合理性升华 25
二、素质教育目的合理性 26
三、素质教育工具合理性 27
第八章 素质教育与 应试教育 的对立与统一 30
第一节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 30
第八章 素质教育与 应试教育 的对立与统一 30
第二节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统一 31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它们根源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 31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实际运行中很难找出单一形态模式 32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依据一定的条件会相互转化 33
第三节 素质教育运作中的几点思考 33
教育现代化研究 37
第一章 教育现代化概论 37
第一节 我国教育现代化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37
第一章 教育现代化概论 37
教育现代化研究 37
第二节 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38
第三节 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与对策 40
第一节 什么是教育现代化? 43
第二章 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43
第二章 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43
第二节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性 45
第三章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48
第一节 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48
第三章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48
第二节 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49
第四节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0
第三节 课程设置的现代化 50
第六节 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51
第五节 教师队伍现代化 51
二、教育协衡化 53
第四章 教育现代化价值目标和成就目标 53
第一节 价值目标 53
一、教育终身化 53
第四章 教育现代化价值目标和成就目标 53
五、教育法制化 54
七、教育科学化 54
六、教育国际化 54
四、教育个性化 54
三、教育民主化 54
第二节 成就目标 55
第五章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策略 56
第五章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策略 56
一、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统一 56
二、变封闭办学为开放式办学 56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57
四、强化政府行为,由上及下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 57
五、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先行 57
六、分区规划,分类指导,从各地实际出发确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进程 58
第六章 教育现代化的三个条件 59
第六章 教育现代化的三个条件 59
主体性教育研究 63
第一章 主体性教育概论 63
主体性教育研究 63
第一章 主体性教育概论 63
第二章 人的主体性与教育 66
第一节 人的主体性的提出 66
第二节 人的主体性 66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66
第二章 人的主体性与教育 66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67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 67
三、索取与奉献的关系 68
第三节 在发扬人的主体性方面的几个关系问题 68
一、主动与受动的关系 68
二、目的与工具的关系 68
第四节 教育在培养人的主体性中的作用 69
第三章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 71
一、主体性教育及其特点 71
第三章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 71
(一)科学性 73
(二)民主性 73
(三)活动性 74
(四)开放性 74
二、主体性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 74
第四章 主体性教育的过程观 79
一、提倡主体性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79
第四章 主体性教育的过程观 79
二、提倡主体性教育,是对传统教育反思的结果 80
三、提倡主体性教育,也是对国际性教育改革趋势的回应 81
(三)主体性教育: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 82
(二)主体性教育: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相统一的过程 82
(一)主体性教育: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过程 82
第一章 心理教育的定义及其与德育的关系 89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教育 89
第二节 心理教育与德育其他方面的关系 89
第一章 心理教育的定义及其与德育的关系 89
心理教育研究 89
心理教育研究 89
第二章 心理教育的途径与类型 92
第一节 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 92
第二节 心理教育的基本类型 92
第二章 心理教育的途径与类型 92
一、团体发展性教育 93
四、个别补救性教育 93
三、个别发展性教育 93
二、团体补救性教育 93
第三章 心理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94
第三章 心理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94
三、学生主体原则 95
第四章 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95
二、协同工作原则 95
第四章 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95
一、启发自觉原则 95
第一节 心理教育的原则 95
四、点面结合原则 96
七、针对特点原则 96
六、 教为不教 原则 96
五、积极适应原则 96
十、整体性原则 97
九、教育性原则 97
八、累积成功原则 97
十一、平等尊重原则 98
十二、艺术性原则 99
十三、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 99
十四、保密性原则 100
十五、坚持性原则 101
第二节 心理教育的方法 101
一、心理教育的一般方法 101
十六、适应个别差异原则 101
二、心理教育的具体方法 103
第五章 心理教育的基本策略 108
第一节 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 108
第五章 心理教育的基本策略 108
第二节 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策略 109
第三节 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策略 110
第一节 创造教育的概念 113
第一章 创造教育的几个问题 113
创造教育研究 113
第一章 创造教育的几个问题 113
创造教育研究 113
第二节 创造教育的目标 114
第三节 创造教育的教学 115
第二章 创造教育的本质 116
第一节 创造力及创造教育的概念 116
第二章 创造教育的本质 116
第二节 创造教育的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间的联系 119
第三节 创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20
一、创造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21
二、创造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21
第三章 创造教育:中国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124
一、知识型教育是人类生产力低下,知识积累贫乏的产物 124
第一节 从知识型、智能型向创造型转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24
第三章 创造教育:中国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124
三、创造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然要求 125
二、智能型教育是人类 知识爆炸 的产物 125
一、创造性人才十分缺乏 126
第二节 中国尤其需要创造教育 126
三、创造教育起步较迟、起点较低 127
二、传统思维方式根深蒂固 127
第三节 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佳突破口 128
第四章 儿童创造力教育的体系构建 130
第一节 创造力教育的基本途径 130
一、基本途径的互补性 130
第四章 儿童创造力教育的体系构建 130
二、小学创造力教育目标 131
二、基本途径与年龄阶段的匹配性 131
第二节 创造力教育的目标体系 131
一、幼儿园创造力教育目标 131
第三节 创造力课程的设计原则与主要内容 132
一、创造力课程的设计原则 132
二、创造力课程的主要内容 133
第四节 创造力教育的师资条件 134
一、足够的创造力知识和较高的创造力 134
二、善于营造创造气氛 134
三、正确评价学生及其创造成果 135
附:我国中小学创造力教育的透视与反思引言 135
(三)许多中小学仍采用 应试 思想支配下的教学模式,阻滞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36
(二)中小学校领导及教师的创造力培养意识淡漠,升学率始终是导向学校工作的核心 136
(一)我国创造力教育体系尚未健全,创造力教育研究亟待加强 136
一、我国中小学创造力教育现状堪状 136
(五)中小学的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内容贫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渴望。 137
(四)中小学教学中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无益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37
(六)惩罚性、强制性的教育措施,阻碍了儿童良好个性的发展。 137
二、创造力及创造力教育的地位和意义 138
三、实施创造力教育的几点思考 139
第一章 快乐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143
快乐教育研究 143
第一章 快乐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143
快乐教育研究 143
第二章 快乐教育 的历史与实现 148
第二章 快乐教育 的历史与现实 148
第三章 马卡连柯的快乐前景教育思想 154
第三章 马卡连柯的快乐前景教育思想 154
第四章 教育应是快乐的 156
第四章 教育应是快乐的 156
第五章 浅析《学记》的快乐教育思想 160
一、只有 敬业 乐学 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160
第五章 浅析《学记》的快乐教育思想 160
二、只有贯彻正确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才能使学生乐学、善学 160
三、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艺术才能使学生 乐学 , 善学 163
(一)真情流露在迟到的学生身上 163
(二)真情流露在学生有困难之时 163
附1:北京市一师附小的快乐教育 164
一、 快乐教育 是对旧的 重教轻育 思想的摒弃 164
二、 快乐教育 是对单纯灌输教学思想的摒弃 164
三、 快乐教育 是对传统 苦学 思想的摒弃 165
一、完善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突出 教为学服务 166
(三)在变序教学中,让学生从乐学到会学 166
(二)寓德育、美育于教学之中更加自觉 166
(一)导入课更有新意 166
(二)少先队,学生管委会为学生的自立运转 167
二、创设多彩、自主的活动环境,突出学生的自立 167
(一)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167
(三)真情流露在对后进生的激励中 168
三、创设友爱、融洽的人际环境,突出师生、同学、人际间的 情 168
四、创设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突出校园的教育性。 168
三、 快乐教育 课堂教学评价办法 169
一、 快乐教育 课堂教学原则 169
附2: 快乐教育 课堂教学评价(草案) 169
二、 快乐教育 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169
一、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171
二、进行达标评价的探索。 171
三、尝试个性评价,促进最优发展。 171
附3:建立激励进取的快乐教育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71
附4:关于快乐家庭教育的思考(摘选) 173
附5:关于学生乐学的研究(节选) 176
附6:未来暗示快速快乐教学的探索 185
一、成功教育的基本含义 193
第一章 成功教育原理 193
成功教育研究 193
第一节 成功教育的基本思想 193
第一章 成功教育原理 193
成功教育研究 193
二、成功教育思想的本质倾向 195
三、成功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95
第二节 成功教育的命题和范畴 197
一、成功教育的核心命题及理论导向 197
二、成功教育的命题:反映着成功教育思想的本质与实际 198
三、成功教育的命题:体现着理论与方法的综合 199
四、成功教育的基本范畴 200
第三节 成功教育的基本原理 202
一、发展动力论原理 202
二、整体素质论的原理 203
三、主体生成论原理 204
四、正效价值论原理 204
第二章 成功教育的基本原则 206
第二章 成功教育的基本原则 206
第一节 成功教育的目标性原则--开发学生动力系统 206
一、成功教育目标原则的理论基础 206
二、成功教育的直接目标: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学习兴趣与动机 207
四、动力系统开发的具体要求 209
三、成功教育目标原则的出发点:整体的个人 209
第二节 成功教育的工具性原则--强化成就意识 210
一、强化成就意识原则的内涵 211
二、成功教育工具性原则的实效价值 211
三、成就意识的培养 212
第三节 成功教育的活动性原则--以活动为中心 213
一、活动才能体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14
二、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 214
三、活动的现实目的是内化教育 215
第四节 成功教育的过程性原则--循序发展 216
一、循序发展过程性原则与 低起点 217
二、循序发展过程性原则与 高要求 217
三、循序发展过程性原则与 小步前进 218
第一节 成功教育与素质教育 221
第三章 成功教育与教育改革 221
第三章 成功教育与教育改革 221
一、成功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 222
二、成功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模式 223
第二节 成功教育与整体改革 225
一、整体改革中的困惑与成功教育 225
二、成功教育是一种整体改革模式 228
第四章 学生发展与成功教育 230
第一节 成功潜能与学生发展 230
一、潜能的存在及其特点 230
第四章 学生发展与成功教育 230
二、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功潜能 231
一、人类发展的至上性--成功愿望的基础 233
第二节 成功愿望与学生发展 233
二、学校教育的成功愿望 234
一、反复成功与学生自我概念 237
第三节 反复成功与学生发展 237
二、成功教育中目标与手段的一致性 239
第一节 教育思想的管理 242
一、管理者的教师观与教育思想的管理 242
第五章 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管理改革 242
第五章 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管理改革 242
二、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 243
第二节 成功教育的常规管理与进步管理 246
一、成功教育的常规管理 246
二、成功教育的进步管理 247
第六章 成功教育的德育改革 250
一、关于成功教育德育目标的思考 250
第一节 成功教育与德育 250
第六章 成功教育的德育改革 250
二、关于成功教育德育改革的实施 252
一、载体--班集体建设 253
第二节 德育改革的思路 253
二、成功教育与 班级教育六条 254
三、成功心理的培养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 255
一、成功心理培养的具体做法 257
第三节 德育改革的途径与方法 257
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 259
第七章 成功教育与学科教学改革 262
第一节 成功教育与学科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262
第七章 成功教育与学科教学改革 262
一、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 263
二、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 266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267
第二节 成功教育与语文教学改革 270
一、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 271
二、教改思路的确定 271
三、实施成功教育的做法 272
第三节 成功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 281
一、薄弱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 281
三、成功教育与数学改革试验 282
二、数学改革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思想 282
附1:学情、针对性、效益--一堂数学试验教学课的实录 294
一、外语教学改革设想的提出 300
第四节 成功教育与外语(英语)教学改革 300
二、外语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301
附1:成功教育在小学扩大研究的报告 308
一、问题的由来 308
二、有关现状分析和理论思考 309
(一)学校现状的分析 309
(二)理论的思考 309
(一)研究的组织构建(略) 310
(三)抓学科改革,帮助学生人人成功 310
(二)抓理论学习,促观念转变 310
(一)小学成功教育的目标 310
四、小学成功教育扩大研究的实施 310
(二)小学成功教育的主要特点 310
三、小学成功教育扩大研究的目标和特点 310
(四)加强德育针对性,促进学生自我概念健康发展 311
(六)教师的发展与提高 312
(五)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 312
(四)学生学业水平的发展 312
(三)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 312
(二)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312
(一)德育的进展 312
五、小学成功教育的初步效果 312
(六)坚持家校配合,促进学生成功 312
(五)加强体育工作,为学生的成功打下物质基础 312
附2: 差异教育 实验的理论构想 313
一、回顾和设想 313
二、 差异教育 实验的基本原则 315
(一)基础性与发展性统一的原则 315
(二)激励性原则 316
(三)集体性原则 316
(一)认识学生差异 317
三、实验的初步实践 317
(二)实施有差异的教育 318
附3: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机会 320
一、实验的提出 320
二、实验的做法 320
(一)了解差异,分类建组 320
(二)针对差异,分类要求 320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321
(四)阶段调整,激励进取 322
(五)完善档案,整体延续 322
三、实验的原则 323
四、实验的效果 323
附4:成功教育在高中扩大研究的报告--成功心理的 实力化 研究 324
五、实验的体会 324
一、课题的提出 324
二、研究思路的形成 325
三、课题的实施 326
四、初步效果及分析 327
五、讨论 329
第一章 情境教学的探索过程及其理论依据 333
情境教育研究 333
第一章 情境教学的探索过程及其理论依据 333
一、创设情境,进行片断语言训练 333
情境教学研究 333
二、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 334
四、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 335
三、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 335
第二章 情境教学的特点 336
一、形真 336
第二章 情境教学的特点 336
二、情切 337
三、意远 338
四、理寓其中 339
第三章 运用情境教学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341
一、形式上的新异性 341
第三章 运用情境教学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341
二、内容上的生动性 342
三、方法上的启发性 343
第四章 情境教学的备课 344
第四章 情境教学的备课 344
一、钻研教材,把握教材 344
二、利用想象,进入角色 346
三、精心设计,优化情境 347
第五章 如何观察情境教作文 350
一、观察的对象 350
第五章 如何观察情境教作文 350
二、观察点、观察程序和时间安排 352
三、观察的导语 353
第六章 如何运用情境教学进行审美教育 354
一、引入情境,感知美的表象 354
第六章 如何运用情境教学进行审美教育 354
二、分析情境,理解美的实质 356
三、再现情境,表达美的感受 357
四、驾驭情境,诱发审美动因 359
附: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360
一、探索过程 360
(二)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 361
(三)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 361
(一)创设情境,进行片断语言训练 361
(四)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 362
二、情境教学操作体系 362
(一)优化结构 362
(二)优化途径 363
(三)优化过程 364
三、情境教学理论框架 367
(一)情境教学 四特点 367
(二)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 五要素 368
四、情境教学向情境教育的拓展 371
五、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371
(三)角色转换原理 372
(四)心理场整合原理 372
(二)暗示倾向原理 372
(一)情感驱动原理 372
六、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 374
(一)拓宽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 374
(二)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374
(三)通过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 375
(四)注意实际操作,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375
七、情境课程的开发 376
(一)学科情境课程的主体作用 376
(二)大单元情境课程的联动作用 378
(三)野外情境课程的源泉作用 378
(四)专项训练情境课程的强化作用 380
(五)过渡情境课程的衔接作用 381
二、非智力因素提出的心理学研究背景 385
一、非智力因素提出的教育实践背景 385
第一章 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发展简况 385
非智力因素研究 385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概念在中国提出的历史背景 385
第一章 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发展简况 385
非智力因素研究 385
第二节 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和功能 386
一、非智力因素的含义 386
二、非智力因素的功能 387
(一)动力功能 387
(二)维持调节功能 388
(三)补偿功能 388
(四)定型功能 388
第三节 我国心理学界有关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现状 389
一、有关非智力因素概念、构成和功能的理论探讨 389
二、有关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验研究 389
三、对非智力因素与学生能力发展的研究 390
四、对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的调查 391
五、对特殊类型儿童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研究 391
第二章 关于非智力因素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392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与全面发展 392
一、全面发展的概念 392
第二章 关于非智力因素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392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393
三、非智力因素培养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93
(一)非智力因素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393
(二)非智力因素教育是智育的源泉 394
(三)非智力因素教育是体育的重要内容 395
四、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助于优良非智力因素的形成 395
一、教育原则的概念 396
(一)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396
第二节 非智力因素与教育原则 396
二、教育原则在非智力因素教育中的应用 396
(二)因材施教原则 397
(三)依靠集体教育原则 398
(四)发扬积极因素及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398
(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99
(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原则 399
二、德育的内容 400
一、德育的概念 400
第三节 非智力因素与德育 400
三、德育过程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03
(一)道德认识 403
(二)道德情感 403
四、非智力因素是德育的基础 404
(三)道德意志 404
第四节 非智力因素与学科知识教育 405
一、学科知识教育的概念 405
二、学科知识教育的特点 405
三、学科教育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主渠道 406
(一)教师应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学科教育之中 406
(二)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408
第三章 非智力因素的测评 410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测评的原理 410
一、非智力因素测评的涵义 410
第三章 非智力因素的测评 410
二、非智力因素测评的性质 411
(二)非智力因素测评的客观性 411
(一)非智力因素测评的间接性 411
(三)非智力因素测评的相对性 412
(四)非智力因素测评的典型性、代表性 412
三、非智力因素测量因素属于哪一种水平的测量 412
四、非智力因素测评的功能 413
(一)对被测评者的功用 413
(二)对测评者的功用 413
(三)对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功用 414
五、测量分数的解释 415
(一)常模参照分数 415
(二)标准参照分数 416
第二节 非智力因素测评的方法 416
一、问卷调查法 416
二、行为观察法 418
三、行为评定法 420
四、自然实验法 423
(一)自觉作业实验 423
(二)整洁程度分析 424
(一)作业中错误分析 424
(三)估分实验 424
五、作品分析法 424
(四)选题实验 424
(二)预习作业实验 424
六、仪器测量法 425
七、投射技术法 426
第四章 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自然实验研究 428
第一节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研究 428
第四章 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自然实验研究 428
一、实验一 429
(一)方法 429
(二)结果与分析 429
二、实验二 430
(一)方法 430
(二)结果与分析 430
三、实验三 432
(一)方法 432
(二)结果与分析 433
四、问题总讨论 435
(一)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进行学习动机培养与教育十分重要,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436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教育的模式 436
五、结论 439
第二节 初中生学习责任心培养的实验研究 440
一、研究方法 440
(一)被试与实验教师 440
(一)实验步骤 440
(一)学习责任心水平 441
(二)课外作业完成情况 441
二、结果与分析 441
(三)自觉作业完成情况 442
(四)预习作业情况 442
(五)行为习惯的考查 442
(一)学习责任心培养的教育模式 442
三、讨论与建议 442
(二)教育建议 444
第三节 小学生好胜心培养的实验研究 444
一、研究方法 444
(一)被试者与实验教师 444
(三)检验培养效果的措施与指标 445
二、结果与分析 445
(一)归因的作用 445
(二)实验步骤 445
(二)表扬、奖励的作用 447
(三)学习竞赛的作用 447
(四)实验结束后对学生好胜心水平的综合评估 448
三、讨论 449
(一)归因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是增强学生好胜的前提 449
(二)表扬、奖励是激发好胜心的重要手段 450
(三)适当竞赛是激发好胜心的有效措施 450
附1:非智力因素和家庭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451
(一)目的 451
(二)对象 452
(三)步骤与方法 452
二、结果与分析 452
(一)非智力因素与小学生智力、学习成绩的关系 452
(二)小学生性格结构中非智力因素间的相关 453
(三)家长因素与小学生学习成绩间的相关 454
(一)性格结构中的非智力因素对小学生学习具有明显影响 455
三、讨论 455
(二)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是互动影响的关系 455
(四)尼森塔尔的实验证实,老师期望与评价对小学生会产生很大影响 456
(五)家庭教育是小学生性格与智力健康发展的关键 456
(三) 班级气氛 对小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发展具有影响和暗示作用 456
附2: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457
一、问题提出 457
二、研究方法 457
(一)被试 457
(二)方法和材料 457
(一)《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的质量分析 458
(三)程序 458
三、结果与分析 458
(二)不同年龄阶段间非智力因素的差异 459
(三)不同类型学校间非智力因素的差异 459
(四)不同性别间非智力因素差异 460
四、讨论 461
一、问题提出 462
五、结论 462
附3:审美教育对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462
二、研究方法 463
(一)被试 463
(二)材料 463
(三)程序 463
三、结果与分析 463
(一)审美教育对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463
(二)审美教育对不同性别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464
四、讨论 465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和优化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 465
(二)审突教育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优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466
五、结论 466
读启教学研究 469
一、中国的传统 启发 教育理论 469
第一章 读启教学总论 469
第一节 读启教学的本质及其理论基础 469
第一章 读启教学总论 469
读启教学研究 469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认识论及 全面发展 理论 470
三、现代的系统科学方法论 471
一、教,是启发式的教 472
二、学,是主动式的学 472
第二节 读启教学的基本特征 472
三、过程,是交流式的过程 472
四、课程,是开放式的课程 473
五、发展,是整体性发展 473
六、 读 与 启 有机结合 474
第一节 读启教学的基本观念--大教育观 475
第二章 读启教学观念论 475
第二章 读启教学观念论 475
一、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的超前性 475
二、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必须全面和潜发展,亦即人才发展的全面性,是大教育观的内容之一 477
三、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具有开放性 478
四、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大教育观重视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全方位 478
第二节 读启有机结合观 479
第三节 最佳效益观 482
一、什么是教学效益 482
二、怎样测定教学效益 482
三、最佳效益观的方法论原理 483
四、实现最佳效益在教学上的要求 485
第四节 个性发展时空观 486
第一节 主体论的综合模式 489
第三章 读启教学模式论 489
第三章 读启教学模式论 489
一、肯定中心,超越中心 490
第二节 认识论的综合模式 490
二、不断变换,综合互补 490
二、人文主义价值模式 491
一、科学主义价值模式 491
第三节 价值论的综合模式 491
第四节 方法论的综合模式 492
第四章 读启教学目的论 494
第一节 读启教学目的的理论依据 494
第四章 读启教学目的论 494
第二节 读启教学目的的基本内涵 495
一、 五育 协调发展 495
(一) 五育 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495
(二)德、智、体、美、劳 五育 具有合理的结构 495
(三)德、智、体、美、劳 五育 发展具有全面性 495
(五)实施 五育 全面发展的途径问题 496
(六)科学地制订 五育 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496
(四)德、智、体、美、劳 五育 具有育人的适应性 496
二、整体和谐发展 497
(一)知识与能力和谐发展 497
(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 498
三、个性特长的发展 498
一、读启教学的会学目标体系 500
(一)小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目标-- 八会 500
第三节 读启教学的目标体系 500
(二)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目标-- 七会 502
二、读启教学的乐学目标体系 503
(一)构建乐学目标体系的有关理论问题 503
(二)读启教学的乐学目标层次 504
三、会教乐教是会学乐学的前提 504
(一)愿教 505
(二)会教 505
(三)乐教 505
第二节 双主体二元互补的理论依据 506
第五章 读启教学主体论 506
第五章 读启教学主体论 506
第一节 双主体二元互补的涵义 506
第三节 双主体二元互补的结构 507
一、教育本质方面的互补: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互补 507
二、教育过程的互补:扶读→引读→放读互补 508
三、教学方法的互补:读与启有机结合 508
第四节 读启教学中 二元互补 主体性的表现 509
一、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509
二、教师主体性的表现 510
第六章 读启教学过程论 511
第一节 扶读、引读、放读 教学程序 511
一、 扶读、引读、放读 的性质 511
二、 扶读、引读、放读 的涵义 511
第六章 读启教学过程论 511
(二)自学模式的特征 512
(一)自学的涵义 512
一、自学模式 512
三、 扶读、引读、放读 的关系 512
第二节 读启教学过程子模式 512
(三)自学的操作方法 513
二、讲授模式 514
(一)讲授模式的特点 514
(二)讲授模式的 讲授 操作程序 514
三、练习模式 519
(一)练习模式的特点 519
(二)练习的程序 519
(一)反馈的特点 520
(二)反馈的程序 520
四、反馈模式 520
(一)复习模式的特征 521
(二)复习模式的操作 521
五、复习模式 521
第七章 读启教学方法论 523
(二)建设综合开放的教学方法体系 523
一、读启教学方法的现代教育观念 523
(一)重构教学功能 523
第七章 读启教学方法论 523
二、读启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 524
(一)启发式 524
(三)实现优化教学过程 524
(二)发现法 525
(三)读启教学方法 525
第二节 读启教学方法的构成 526
(二)启发思维原则 526
(一)指导读书原则 526
一、最优教法五原则 526
(三)综合训练原则 527
(四)教学双向原则 528
(五)学生自主原则 528
二、指导学法六要素 529
(一)自学 529
(二)提问 529
(三)议论 529
(五)练习 530
(四)精讲 530
(六)评价 531
三、读启教学方法的操作要领 531
(一)整体性 531
(二)灵活性 531
一、天长小学综合实验的基本思路与经验 537
第一章 课题的缘起与提出 537
个性化优化教育研究 537
第一章 课题的缘起与提出 537
个性化优化教育研究 537
二、 促进初中生个性最优发展综合实验 的提出 542
第二章 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 545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545
第二章 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 545
(一)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547
(二)素质教育的普通性 549
(三)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551
(四)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552
二、个性与个性最优发展的涵义 554
(一)方向性 556
(二)主体性 556
(三)共同性与独特性的统一 556
(五)教育性 557
(六)最优化 557
(四)个体性与集体性的统一 557
三、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558
(一)能动结构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第四种因素 559
(二)四种因素的作用 561
(三)内因作用与外因作用的统一性 562
(四)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562
附1:促进初中学生个性最优发展整体改革实验方案 563
一、问题提出 563
二、实验课题阐释 563
三、实验的原则 563
六、实验的具体假设及处置因素 564
四、实验的理论假设 564
五、实验的目的与目标 564
附2:小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实验方案 567
小学生个性发展教育实验方案 570
一、实验目标 570
二、实验原则 571
三、实验的实施与操作 572
(一)构建 三位一体 的课程结构模式 572
(三)构建低、中、高年级的三级管理模式 573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 的教育模式 573
四、实验效果的检测 574
五、时间及对象 574
六、保证措施 574
附3:促进初中生个性最优发展的实验探索 575
一、课题界说 575
二、研究策略 576
三、研究思路 577
四、实验的经验概括 578
(一)确立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走向学科 578
(二)创设成功机会,鼓励发现自我价值 579
(四)学习民主管理,活动导向建设集体 580
(三)强化群体互动,善用小组合作优势 580
(五)研究分析学生,掌握特点引导前进 581
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研究 585
第一章 小学儿童个性的发展与教育 585
第一节 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概况 585
第一章 小学儿童个性的发展与教育 585
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研究 585
第二节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586
第三节 小学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588
一、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 588
二、小学儿童动机的发展 590
三、小学儿童兴趣的发展 590
四、小学儿童理想的发展 592
一、小学儿童能力的发展 593
第四节 小学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 593
二、小学儿童气质的发展 595
三、小学儿童性格的发展 596
第五节 小学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 598
一、小学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 598
二、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 602
第六节 小学儿童个性发展的培养与教育 605
一、组织儿童参加活动,经受实际锻炼 605
二、使儿童不断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605
三、对儿童严格要求,启发其自觉性 606
四、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使之产生积极的影响 606
五、对儿童要经常教育、反复实践 606
第二章 个性发展的研究方法 607
第二章 个性发展的研究方法 607
第一节 科学与科学研究方法 607
一、什么是科学 607
二、什么是科学研究方法 607
三、科学研究的目的 608
第二节 个性发展研究的独特性及基本原则 609
一、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原则 609
四、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原则 610
第三节 个性发展研究的设计 610
三、动态原则 610
二、系统性、整体性原则 610
一、正确选题 611
二、建立假设 611
三、搜集资料 612
四、拟定计划 612
五、编制研究材料,确定指标 612
六、被试取样 612
七、结果整理与分析 613
八、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 613
一、观察法 614
第四节 个性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 614
二、调查法 616
三、实验法 619
四、投射法 620
第一章 优质课教学的概念和评价标准 629
第一节 优质课教学的概念 629
一、优质课教学的概念 629
优质课教学研究 629
第一章 优质课教学的概念和评价标准 629
优质课教学研究 629
二、优质课教学的相对性 631
第二节 优质课教学的评价标准 632
一、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评价标准 632
(一)目的明确 632
(二)内容正确 632
(三)方法适合 632
(四)语言清晰 632
二、教学实际当中的教学评价 633
(一)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633
(六)组织得好 633
(五)积极性高 633
(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634
(五)注重 双基 ,培养能力 634
(六)培养兴趣,启发思维 634
(一)备课 634
(三)减轻负担,提高效率 634
(二)着眼提高素质,坚持教书育人 634
(二)课堂教学 635
(三)教师素养 635
(四)教学效果 636
三、优质课的评价标准 636
(一)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的关系 636
(二)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636
(三)正确处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637
(四)正确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关系 637
(一)育人因素 637
(二) 两主 和谐因素 637
(三)科学因素 637
(四)启迪因素 637
(五)少而精因素 637
(六)艺术因素 638
一、统一要求在教学上的必要性 639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639
第二章 优质课教学的个性化特征 639
第一节 统一要求与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639
第二章 优质课教学的个性化特征 639
(一)影响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的因素 640
(二)学生心理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641
三、优质课教学的个性化特征 642
(一)优质课教学原则和方法选择的要求 642
(一)优质课教学的特点 642
第二节 因材施教是个性化教育的最好办法 646
一、因材施教的含义 646
二、因材施教的方法 646
(三)正确处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面向全体,兼顾 两头 647
(一)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做好因材施教的准备 647
(二)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及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647
三、因材施教的范例和效果 648
(一)因材施教的范例 648
(二)效果评价 650
第三章 优质课教学的育人因素 652
第一节 育人是优质课教学的目的 652
一、育人是优质课教学的目的 652
第三章 优质课教学的育人因素 652
二、育人的内容 653
第二节 优质课教学的育人因素 654
一、科学的思想方法 654
二、模准学生思想,做到有的放矢 655
三、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655
第四章 优质课教学的 两主 和谐因素 658
第一节 两主 和谐发展是优质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658
第四章 优质课教学的 两主 和谐因素 658
二、 一言堂 教学的危害性 658
一、 两主 和谐的含义 658
三、 两主 和谐因素是优质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659
第二节 优质课教学的 两主 和谐因素 660
一、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660
二、开展心理相容的教学 661
三、使学生由学习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 662
四、变苦学为乐学 664
第五章 优质课教学的科学因素 666
第一节 科学性是优质课教学的基础 666
第五章 优质课教学的科学因素 666
一、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 668
第二节 优质课教学的科学因素 668
(一)实事求是精神的培养 669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669
(二)探索精神的培养 670
(三)创造精神的培养 670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高度统一 672
第六章 优质课教学的启迪因素 673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673
二、注入式教学的弊端 673
第一节 启发性是优质课教学的标志 673
第六章 优质课教学的启迪因素 673
(二)启发式教学能较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674
(一)启发式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674
三、启发式是优质课教学的标志 674
一、富于启发的教学语言 675
(三)启发式教学能处理好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675
(一)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富于直观 675
第二节 优质课教学的启迪因素 675
(二)教学语言要体现情感,引起共鸣 676
(三)教学语言规范准确,具有科学性 677
(四)教学语言要富有节奏感 678
二、发人深思的问题设计 679
(一)问题性教学是优质课教学的有效手段 679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680
(三)讲究 布疑 艺术,引导学生答疑解惑 681
三、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682
(一)明确选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682
(二)充分发挥 讲授 、 谈话 、 讨论 基本方法的效用 683
第七章 优质课教学的少而精因素 687
第七章 优质课教学的少而精因素 687
第一节 少而精是优质课教学的重要原则 687
一、少而精的含义 687
二、少而精是优质课教学的重要原则 688
第二节 优质课教学的少而精因素 689
一、挖掘教材 精 、 深 、 新 的教学内容 689
二、注意抓好有效学习 691
三、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 692
第八章 优质课教学的艺术因素 694
第一节 艺术是优质课教学富有魅力的链条 694
第八章 优质课教学的艺术因素 694
第二节 优质课教学的艺术因素 696
一、深刻挖掘教材中的情趣因素和艺术魅力,点燃起学生亢奋的情感火苗 696
二、遵循形式美的法则,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优化组合,形成和谐的教学过程结构,使完整性、有序性与波动性,多样统一性等成为教学过程结构的主要特征 697
三、认真磨炼教学语言、教学仪态、塑造优美动人的讲台形象,形成适合于自己的有特色的教学风格 698
四、注意非语言因素对教学的影响 699
·下卷· 703
学会学习理论研究 703
第一章 学习的本质 703
第一节 学习的概述 703
学会学习理论研究 703
第一章 学习的本质 703
第二节 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705
一、人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之一 705
二、人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之二 705
三、人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之三 705
二、学生学习特征之二 706
一、学生学习的特征之一 706
第三节 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 706
五、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之五 706
四、人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之四 706
三、学生学习的特征之三 707
四、学生学习的特征之四 707
五、学生学习的特征之五 707
第四节 学习的价值 707
一、学习是人立足社会的决定性条件 707
二、学习是使人成才的重要条件 708
三、学习是国强民富的必要条件 709
第五节 学习的分类 710
第二章 我国学习理论流派 712
第二章 我国学习理论流派 712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学习理论流派 712
一、儒家学习理论 712
(一)孔子的学习理论 712
(二)孟子的学习理论 714
(三)荀子的学习理论 715
(四)《学记》中的学习理论 716
二、墨、道、法家学习理论 717
(一)墨家学习理论 717
(二)道家学习理论(绝学论) 718
(三)法家学习理论 719
第二节 近现代的学习理论流派 719
一、孙中山的学习理论 720
二、蔡元培的学习理论 721
三、陶行知的学习理论 721
四、徐特立的学习理论 723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725
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725
第三章 外国学习理论流派 725
第三章 外国学习理论流派 725
二、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726
三、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727
第二节 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728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728
一、格式塔学习理论 729
二、学习场论 729
三、认知结构学习论 730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 731
第五节 活动学习理论 731
二、感知觉心理活动有其自己的特性和规律 733
(一)感知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 733
第一节 感知与学习 733
第四章 学习的心理基础 733
第四章 学习的心理基础 733
一、感知的本质 733
(一)人们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形成起来的一种观察力,对人的学习来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734
四、感知与观察力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734
三、人的感知觉中,视听感知占重要地位 734
(三)感知具有选择性 734
(四)感知具有理解性 734
(二)感知具有目的性 734
(二)人的观察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后天习得的 735
(三)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人的学习观察力?根据前边所述的观察力的特点,以及观察的主客观条件,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736
二、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737
一、注意的本质 737
第二节 注意与学习 737
三、注意的特性 738
第三节 记忆与学习 739
一、记忆的本质 739
二、记忆分为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 739
四、如何充分发挥注意在学习中的作用 739
三、记忆力的能量 740
四、记忆心理活动的规律 740
五、记忆的方法 741
(一)歌诀记忆法 741
(二)协同记忆法 741
(三)联想记忆法 741
(五)分类记忆法 741
(六)重点内容记忆法 741
(七)复习、练习记忆法 741
(四)集中记忆法和分散记忆法 741
(八)应用实践记忆法 742
(九)讲究记忆卫生法 742
六、与遗忘作斗争 742
第四节 想象与学习 743
一、想象的本质 743
二、想象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744
(二)扩大青少年的生活经验 745
(三)丰富和发展青少年的语言,发展他们的思维 745
三、培养青少年想象力的方法 745
(一)要不断地丰富青少年的表象,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745
(四)要创造条件主动训练青少年的想象力 746
(五)解放思想,冲破偏见,坚持方向,艰苦劳动是发展想象力的主观条件 746
第五节 思维与学习 746
一、思维的本质 746
二、思维的结构 747
三、思维的种类 747
四、我国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 748
(三) 多想出智慧 ,要发展思维能力,必须善于 多思 、 多想 749
(二)创设问题的情境是启动人的思维的重要外在条件 749
五、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 749
(一)在学习中要不断地丰富学习者的感性知识和经验,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 749
(四)发展思维能力,需与多种认知能力的发展结合起来 750
(五)发展思维能力,必须遵循思维规律,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750
第六节 情感与学习 751
一、情感的本质 751
(四)倾向性 752
二、学习态度的特征 752
(七)丰富性 752
(五)深刻性 752
(六)稳定性 752
(三)感染性 752
(二)情境性 752
(一)两极性 752
二、情感具有几种特性 752
三、青少年情感的特点 753
(一)情感的发展,呈现出一个以不同速度由低向高发展的变化过程 753
(二)脸部情绪表情认知发展的速率 753
(三)对情绪表情的认知水平 753
(四)情绪表情的辨别能力 753
(五)情绪发展的条件 753
(六)对情感的控制 753
(七)美感体验能力的发展 753
四、情感在人的学习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753
(一)情感对学习有动力作用 753
(二)情感在学习中有桥梁和中介作用 753
(三)情感在学习中具有陶冶作用 754
(四)情感具有鉴别功能 754
(五)情感还具有调节功能 754
五、在学习中培养情感的方法 754
(一)晓之以理,以理育情 754
(二)动之以情,以情育情 754
(三)设置情境,以境育情 754
(四)身临美境,以美育情 754
(五)组织活动,以行育情 754
二、意志心理的特征 755
一、意志的本质 755
第七节 意志与学习 755
(六)自我教育,自我育情 755
三、青少年意志发展的特点 756
四、意志品质在学习中的作用 757
五、在学习中培养意志的方法 757
(一)要努力培养人的自觉的学习态度 757
(二)要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757
(三)加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757
(四)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使人们取得锻炼意志的直接经验 758
(五)意志锻炼要有针对性 758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有各种方法 759
(三)人的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受内外条件所制约 759
(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 759
(一)动机是推动人的行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和动力 759
第八节 动机与学习 759
一、动机的本质 759
(四)动机的选择性特点 760
(二)学习动机具有指导学习行动的功能 760
(一)学习动机有唤起学习行动的功能 760
三、动机的功能 760
(三)学习动机有评价功能 760
(三)动机的清晰度特点 760
(二)有持续性和可变性特点 760
(一)有强度和能量大小的特点 760
二、学习动机的特征 760
(四)学习动机的年龄阶段性和差异性 761
四、在学习中培养学习动机的方法 761
(一)要加强科学的理想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761
(二)要加强学习目的教育 761
(三)要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761
(四)利用学习迁移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762
(五)利用学习成果评价的反馈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762
第九节 态度与学习 762
一、学习态度的本质 762
(一)社会性 762
(二)对象性 762
(三)能动性 762
(四)协调一致性 762
(五)稳定性 762
(六)内隐性 762
三、学习态度的功能 763
(一)学习态度具有对外界影响的判断和选择功能 763
(二)学习态度具有预定个人对事物反应模式的功能 763
(三)学习态度具有影响行为效率的功能 763
四、学习态度的种类 763
五、学习态度发展的阶段性与差异性 764
六、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764
七、培养学习态度的方法 764
(一)环境的影响 764
(二)教育影响 765
(三)个体对学习的心理需要是学习态度形成的决定性条件 765
八、改变不良学习态度的方法 765
(四)教育者及时地肯定和表扬受教育者学习的进步,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愉快的满足,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这是改变学习者原来的错误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的条件 766
(三)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766
(五)要利用学习态度的结构特点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改变不良的学习态度 766
(二)教育者要适当组织与要求相应的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改变原有的错误态度,获得正确的学习态度的情感体验 766
(一)教育者要及时对学习者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提高学习者对学习的认识 766
(一)生产手段现代化的发展,已经使电子计算机(电脑)参加了生产过程 768
一、学知识,首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768
(二)工农业生产结构的现代化发展,呼唤着人们去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 768
第五章 学习内容 768
第五章 学习内容 768
第一节 学习科学知识 768
(三)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呼唤人们努力学习 769
(四)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呼唤人们努力学习新的科学知识 769
二、学知识,是现代科学知识迅速增长对人们提出来的要求 769
三、学知识,也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防止 和平演变 ,稳定社会的安定团结的需要 770
四、学知识,也是每个人幸福生活的需要 770
五、学知识的内容 771
第二节 学习能力 771
一、能力的含义 771
二、智力与能力的区别与联系 771
四、人的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差异性 772
三、能力的种类 772
第三节 学习品德 773
一、品德的结构 773
二、学习品德的必要性 773
(一)时代的呼唤 773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774
(三)每个人幸福生活的需要 774
三、品德的内化过程 775
(一)实践活动是品德内化的基础 775
(二)从 他律 到 自律 是人的思想品德内化的客观规律之 775
(三)社会信息交流是品德内化的源泉 776
(四)语言是人的品德内化的工具 776
(五)情感是品德内化的催化剂 777
(六)人的品德内化有多种模式 778
一、学习者 780
二、学习对象 780
第六章 学习过程 780
第六章 学习过程 780
第一节 学习过程的组成因素 780
三、学习环境 781
四、学习中介 781
五、学习信息的传导 781
六、学习是多种心理活动的协调发展过程 781
第二节 学习过程的性质 782
二、人心理学角度看 782
一、从生理学角度看 782
八、学习效果的检验与评估 782
七、学习的反应活动 782
三、从哲学角度看 783
四、人的学习过程是精神生活过程 783
五、人的学习过程是人的个性社会化过程 783
六、人的学习过程是学习对象内化为主体的精神财富的过程 784
第三节 学习过程的规律 784
一、学习过程的特殊矛盾 785
二、学习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联系 785
(一)学习直接经验与学习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 785
(二)学习科学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 786
(三)学习知识和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 787
(四)智力心理活动与情感、意志心理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 787
(五)学习过程中学习指导者的作用与学习者的主体积极性之间的关系 788
第四节 学习过程的活动阶段 789
一、学习的准备阶段 790
二、感知阶段 790
三、理解知识阶段 791
四、强化学习阶段 791
五、运用知识阶段 792
六、检验学习效果阶段 792
第一节 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原则 793
一、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原则的实质 793
第七章 学习原则 793
第七章 学习原则 793
二、贯彻学习的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原则的方法 794
(一)学习者要把自己的学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结合起来,有正确的学习方向 794
(二)学习者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学习方向,就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794
(三)学习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把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起来,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
- 《学前教育学》王换成主编 2019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
-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 简谱手风琴教程 第2版》(中国)杨克勤,王宝庆 2019
- 《断陷湖盆比较沉积学与油气储层》赵永胜等著 1996
- 《高考快速作文指导》张吉武,鲍志伸主编 200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黄遵宪集 4》陈铮主编 2019
- 《孙诒让集 1》丁进主编 2016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激光加工实训技能指导理实一体化教程 下》王秀军,徐永红主编;刘波,刘克生副主编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经济侵略与中国》高尔松,高尔柏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