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卜万平,陆水明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组编
  • 出 版 社:济南:黄河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5584753
  • 页数:403 页
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目录

目 录 1

序言 1

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

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与巩固 1

一、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1

二、全国大陆的解放和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5

三、抗美援朝与镇压反革命 10

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7

一、国营经济的建立 17

二、稳定物价和统一全国财经工作 20

三、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24

一、对旧有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 34

第三节文化教育事业的初步发展 34

二、知识分子的学习和思想改造运动 39

第四节新中国外交格局的形成 43

一、外交方针的确立 43

二、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开端 45

第二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51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51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51

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53

改造 53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 63

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65

第二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66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67

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 69

三、民族自治制度的形成 71

一、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运动 71

第三节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73

二、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 78

三、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80

第四节国防与外交 82

一、国防现代化建设总方针的提出 82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与对外关系的 85

进一步发展 85

第一节探索的开始 94

一、中共八大与探索任务的提出 94

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94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提出 105

三、中国共产党的整风和反右运动 110

第二节探索中的失误 121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21

二、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 132

第三节国民经济的调整 148

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制定 148

二、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和发展 153

三、文化、教育、科技事业的成就 162

四、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67

第四节国防建设和外交工作 176

一、国防建设的加强 176

二、西藏叛乱的平定 181

三、粉碎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阴谋 185

四、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 188

五、坚持独立自立,反对霸权主义 191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失误 203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全面内乱 203

一、“文化大革命”的起因 203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205

三、全国大动乱 212

四、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25

五、国民经济的严重溃乱 227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持续与终结 229

一、林彪集团的覆灭 229

二、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与挫折 238

三、江青集团组阁阴谋被粉碎 246

四、全面整顿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252

五、“文化大革命”的终结 260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国防与外交 267

一、国防建设 267

二、外交工作 279

第五章社会主义改革的兴起和发展 293

第一节在徘徊中前进与伟大的转折 293

一、揭批“四人帮”的斗争 293

二、“两个凡是”的提出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299

的讨论 299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04

四、国民经济的调整 309

第二节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314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315

二、中共十二大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的确立 318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321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27

第三节在治理整顿中前进 333

一、中共十三大与党的基本路线 333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进行 335

三、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 339

四、“八五”计划的制定和十年规划的提出 346

第四节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350

一、邓小平南巡讲话 350

二、改革开放的新举措 353

三、中共十四大与改革开放新阶段 362

四、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366

第五节 “一国两制”与争取祖国统一 367

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368

二、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 372

三、大陆和台湾关系的逐步缓和 375

第六节新时期的国防和外交 379

一、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 379

二、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381

三、新时期对外关系的方针 390

四、对外关系的全面展开 393

五、世界政治新格局与全方位外交 396

后记 4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