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2005年度军队院校招生统考复习丛书  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5年度军队院校招生统考复习丛书  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5年度军队院校招生统考复习丛书 试题及参考答案PDF电子书下载

军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军队院校招生文化统考命题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长征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2040264
  • 页数:2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汇集了2003~2004两年的考试卷,并给出判卷的标准答案。
《2005年度军队院校招生统考复习丛书 试题及参考答案》目录

第一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1

1.1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从事教育科学研究 1

1.1.1 教育科学研究是社会变革、教育变革的要求 1

1.1.2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

1.1.3 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 2

1.2 从事教育研究需要具备的主要素质 3

1.2.1 具备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 3

1.2.2 掌握教育科研的一些基本方法 3

1.2.3 具有一定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 3

1.2.4 具有敏捷的观察力 4

1.2.5 创新能力 4

1.3 教育科研方法的界定 4

1.3.1 什么是教育科研 4

1.3.2 教育科研的分类 5

1.4 教育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7

1.4.1 教育研究的效度 7

1.4.2 教育研究的信度 9

1.5 现代教育研究发展的趋势 10

1.5.1 重视运用数学方法,使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10

1.5.2 重视开展教育实验 10

1.5.3 重视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 11

1.6 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 11

1.6.1 选题 12

1.6.2 查阅文献 12

1.6.3 制定研究工作计划 12

1.6.4 搜集并整理资料 12

1.6.5 分析研究 12

1.6.6 结论 12

1.6.7 撰写报告 13

第二章 从怀疑中寻找发现——课题的确定 14

2.1 选题的原则 14

2.1.1 需要性原则 14

2.1.2 科学性原则 15

2.1.3 创造性原则 15

2.1.4 可行性原则 16

2.1.5 大小适中的原则 16

2.2 教育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 16

2.2.1 从教育实际所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发现问题 17

2.2.2 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17

2.2.3 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 18

2.2.4 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 18

2.2.5 从其他领域先进经验和方法的移植借鉴中提出问题 19

2.2.6 从与专业人员的接触中发现问题 19

2.2.7 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 19

第三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文献的查阅 21

3.1 什么是教育科学文献 21

3.2 查阅文献的意义 21

3.3 文献资料的种类 23

3.3.1 书籍 23

3.3.2 期刊 24

3.3.3 报纸 25

3.3.4 索引 25

3.3.5 检索性文摘 25

3.4 文献资料搜集的渠道 26

3.5 研究文献的综述 27

3.5.1 文献综述的特点与作用 27

3.5.2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内容 28

3.5.3 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28

3.6 形成研究假设 29

第四章 描绘一张蓝图——研究设计 32

4.1 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 32

4.2 选取研究对象 33

4.2.1 总体、样本、取样的概念 33

4.2.2 选取样本的要求 33

4.2.3 取样方法 35

4.3 分析确定研究变量 37

4.3.1 常量和变量 37

4.3.2 自变量和因变量 37

4.3.3 操作性定义 38

4.4 规定研究实施的步骤和过程 38

4.5 如何写课题论证报告 39

第五章 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法 44

5.1 观察法的概念和特点 44

5.1.1 观察法的概念 44

5.1.2 观察法的特点 45

5.2 观察法的作用 45

5.3 观察法的局限性 46

5.4 观察法的类型 47

5.4.1 自然观察法与实验观察法 47

5.4.2 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 47

5.4.3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 48

5.4.4 结构观察法和非结构观察法 49

5.5 观察法的一般步骤 52

5.5.1 观察准备 52

5.5.2 进行实际观察 52

5.5.3 进行观察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53

5.5.4 观察材料的记录和整理 53

第六章 获得深层的资料——访谈法 57

6.1 访谈法的特点与类型 57

6.1.1 访谈法的概念与特点 57

6.1.2 访谈法的类型 58

6.2 访谈法的设计 61

6.2.1 详细说明访谈目的与变量 61

6.2.2 访谈问题形式的设计 61

6.2.3 具体访谈问题的编制 62

6.2.4 试谈与访谈程序的修订 62

6.2.5 访谈人员的选择 63

6.3 访谈法实施过程与技巧 63

6.3.1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63

6.3.2 接近访谈对象 64

6.3.3 对付拒绝的技巧 64

6.3.4 谈话与提问的技巧 65

6.3.5 追问的技巧 65

6.3.6 访谈的记录 65

6.3.7 访谈的结束与再次访谈 66

第七章 教育调查的支柱——问卷法 70

7.1 问卷法的特点与类型 71

7.1.1 问卷法的含义与特点 71

7.1.2 问卷的类型 72

7.2 问卷的设计 72

7.2.1 问卷的一般结构与设计步骤 72

7.2.2 问卷题目的编写 73

7.3 问卷的实施 76

7.4 问卷法的评价 78

第八章 由“果”索“因”的研究——测验法 80

8.1 心理与教育测验概述 80

8.1.1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含义 80

8.1.2 测量的量表 81

8.1.3 测验的类型 81

8.1.4 测验的功能 83

8.2 测验的编制与使用 84

8.2.1 测验的编制 84

8.2.2 良好测验的指标 86

8.3 国内常用的心理、教育测验 88

8.3.1 能力测验 88

8.3.2 人格测验 92

8.4 测验的使用 92

8.5 测验法的评估 93

第九章 教育科研的灵魂——实验法 95

9.1 实验研究概述 95

9.1.1 实验研究的含义 95

9.1.2 实验研究的类型 97

9.2 实验设计涉及的问题 98

9.2.1 实验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98

9.2.2 研究变量的选取与控制 99

9.3 真实验设计 102

9.4 准实验设计 107

9.4.1 不相等控制组后测设计 107

9.4.2 不相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107

9.4.3 时间系列设计 108

9.5 实验研究的评价 112

9.5.1 教育实验研究方法的优点 112

9.5.2 教育实验研究方法的缺点 112

第十章 滴水见大海——个案研究法 114

10.1 个案研究法概述 114

10.1.1 个案研究法界说 114

10.1.2 个案研究法的类型 116

10.2 个案研究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17

10.2.1 个案研究的特点 117

10.2.2 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 119

10.3 个案研究法的实施 119

10.3.1 研究问题的确定和研究个案的选择 119

10.3.2 研究资料的收集 119

10.3.3 资料的分析 120

10.3.4 个案研究报告的撰写 120

第十一章 经验就是财富——经验总结法 126

11.1 经验总结法界说 127

11.1.1 经验总结法的含义 127

11.1.2 经验总结法的种类与意义 128

11.3 经验总结法的实施程序 130

11.3.1 教育经验的积累阶段 131

11.3.2 教育经验的总结阶段 132

第十二章 沟通实践与理论的桥梁——行动研究法 137

12.1 行动研究概说 137

12.1.1 行动研究的源起与发展 138

12.1.2 行动研究的含义 139

12.1.3 行动研究的特点 140

12.2 行动研究的实施 143

12.2.1 行动研究的计划阶段 144

12.2.2 行动研究的实施阶段 145

第十三章 打开看世界的另一扇窗——质的研究 149

13.1 质的研究概说 149

13.1.1 质的研究的含义 150

13.1.2 区分两个概念: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 153

13.1.3 质的研究的特点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153

13.2 质的研究的设计 157

13.2.1 研究问题的确定 157

13.2.2 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 157

13.2.3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研究方法的确定 158

13.2.4 整理和分析相关的研究成果 158

13.3 质的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58

13.3.1 访谈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58

13.3.2 观察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59

13.4 质的研究报告的撰写 160

13.4.1 质的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 160

13.4.2 质的研究报告的行文要求 161

13.5 质的研究结果质量的衡量 161

13.5.1 质的研究效度的检验 161

13.5.2 质的研究推论问题 161

13.5.3 质的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162

第十四章 取之于校,用之于校——校本研究 165

14.1 校本研究的含义 165

14.1.1 校本研究的含义 167

14.1.2 校本研究的定位 169

14.1.3 校本研究的适用范围 169

14.2 校本研究的合作者 170

14.2.1 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研究共同体 171

14.2.2 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结成的研究共同体 171

14.2.3 学校部分教师结成的研究共同体 173

14.3 校本研究的实施程序 173

14.3.1 校本研究的一般程序 173

14.3.2 案例研究 174

第十五章 通往理性世界的桥梁——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80

15.1 数据、资料的整理与编码 180

15.1.1 数据、资料的整理 180

15.1.2 数据、资料的编码 182

15.2 定性分析 183

15.2.1 对研究结果的定性分析的特点 183

15.2.2 定性分析的方法 184

15.3 定量分析与SPSS软件的应用 186

15.3.1 统计方法的选择 186

15.3.2 基本的统计方法 188

第十六章 成果的分享——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194

16.1 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意义 194

16.2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类型及要求 195

16.2.1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 195

16.2.2 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 195

16.3 研究报告的格式及行文要求 196

16.3.1 研究报告的格式 196

16.3.2 研究报告的行文要求 199

参考文献 20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