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红水河开发与民族问题
红水河开发与民族问题

红水河开发与民族问题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群和主编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22202056X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
《红水河开发与民族问题》目录

第一章 一条大思路 1

第一节 一个新的地理概念——红水河带 1

第二节 一条大思路——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要带动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 6

一、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开发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 6

二、国家开发资源要努力带动和帮助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 9

第三节 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必须遵循的原则 13

第二章 红水河——物丰而民贫之地 18

第一节 富饶的资源 18

一、水能资源 19

二、矿藏资源 21

三、农业资源 23

四、旅游资源 32

第二节 贫困的现实 35

一、贫困县群 35

二、贫困之表现 37

第三节 贫困的症结 46

一、导致贫困的内部因素 48

二、导致贫困的外部因素 61

第一节 红水河带与广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 65

第三章 新问题——改革开放大潮带来民族利益的大震荡 65

第二节 红水河带与广西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济效益上的差距及其影响 72

第三节 民族政策“含金量”的减少以及由此带来的新问题 82

第四节 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民族意识 88

第四章 实践的启示——红水河带开发模式探索 99

第一节 红水河带现有的主要开发模式 100

一、国家投入,实行“封闭式”开发和“两张皮”管理体制的传统模式 100

二、国家投入,在建设中帮助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平果铝模式 103

三、实行股份制的百龙滩水电站模式 109

四、南丹县龙泉矿冶总厂模式 115

第二节 红水河带以外可供比较、参考的模式 119

一、美国田纳西流域模式 119

二、云南鲁奎山模式 122

三、与农民合股经营的那马林场模式 127

四、大新锰矿模式 129

第三节 正在探索之中的模式——地方政府和农民以土地资源入股,共享企业开发利益 132

第四节 对各类模式比较研究的阶段评述 134

第五章 移民——红水河带势在必行的特殊工程 141

一、电站库区移民 142

第一节 两种类型的移民 142

二、石山地区移民 146

第二节 库区移民模式研究 150

一、大化电站库区移民模式 151

二、岩滩电站库区移民模式 154

三、天生桥一级电站库区移民模式 157

四、对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的认识和建议 158

第三节 石山贫困地区移民模式研究 163

一、对现有石山地区移民模式之分析 164

二、关于石山地区移民的思考 174

第六章 关键举措——加速智力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178

第一节 智力开发与资源开发的关系 178

一、科技落后是红水河带经济落后的根本所在 178

二、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关键,在于提高科技水平和民族人口素质 185

三、国家资源开发的技术优势应辐射当地产业 193

第二节 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加快红水河带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95

一、落后的教育事业,严重制约着红水河带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195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红水河带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200

一、采取有力措施,稳住红水河带现有人才 205

第三节 立足本地,大力培养本民族人才 205

二、立足本地,大力培养本民族人才 211

第七章 互助互利——正确处理国家、地方与民众三者的利益关系 215

第一节 互助互利是民族地区开发资源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 215

第二节 国家与地方之间互助互利的关键在于促进、带动和帮助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18

第三节 国家——地方与当地各族群众之间的互助互利 223

第四节 当地各族群众与外来兄弟民族之间的互助互利 229

第五节 当地各民族间的互助互利 235

第八章 根本所在——给一个富民的好政策 242

第一节 民族政策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242

第二节 民族政策的分类和级次 247

第三节 加大贯彻落实民族经济政策的力度 257

一、了解实际,抓住特点,区别对待,适当倾斜 258

二、红水河带各族干部群众的主要意见和要求 260

第四节 加强民族政策的宣传工作 270

第九章 灿烂前景——红水河带的美好未来 273

第一节 农业经济开发的前景 273

第二节 以水电为中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群落的形成 284

第三节 贯通大西南和粤、港、澳的“黄金水道”恢复及其意义 297

第四节 沿河中心城市的兴起及其意义 302

后记 3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