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
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

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冷卫国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00097246
  • 页数:423 页
图书介绍:中国文学批评史有源有流,通体一贯,但关于赋学批评史的研究,迄今为止,却一直是薄弱环节。国内外目前还没有一部赋学批评通史,也没有一部赋学批评断代史,因此开展对于赋学批评史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此专著是国内第一部赋学批评的专门研究著作。此专著在学术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1.注意各个文体之间的贯穿和联系;2.收集赋学资料较为完备;3.注意把握不同历史阶段赋学批评的动向及其与文化背景的内在关联。内容详实,结论可靠,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
上一篇:琴轩集 4下一篇:武陵山下
《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目录
标签:批评 研究

导言 1

第一章西汉:赋学批评的早期形态及其与经学的关联 16

第一节“文章西汉两司马”的赋学批评 16

第二节“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 32

第三节刘向、刘歆的赋学批评 52

第四节帝王的辞赋观 77

第二章东汉:赋学批评的经学化意识及其递变 91

第一节桓谭《新论》中的赋学批评 92

第二节王充《论衡》中的赋学批评 100

第三节崔駰的赋学批评 108

第四节班固的赋学思想 111

第五节张衡《二京赋》中的赋论 120

第六节王符“颂善丑之德,泄哀乐之情” 123

第七节蔡邕的赋学批评 127

第八节张超《诮青衣赋》中的赋论 133

第三章建安:经学式微与赋学批评的深化 137

第一节曹操“嫌于积韵” 137

第二节曹丕“诗赋欲丽”与“感物伤怀” 139

第三节曹植“辞赋小道”与“辞各美丽” 146

第四节陈琳、杨修、吴质及其他 152

第五节吴、蜀的辞赋观念 156

第四章正始:玄学的兴盛与赋学批评的“玄微化” 162

第一节嵇康《琴赋序》“导养神气,宣和情志” 163

第二节傅玄《七谟序》:辞赋专体史与风格论的出现 166

第三节成公绥“分赋物理,敷演无方”与张华“言浅托深,类微喻大” 171

第五章西晋:讽谏征实与体物浏亮的二元并存 181

第一节左思《三都赋》及其辞赋观 181

第二节皇甫谧、刘逵、卫权的三家序 192

第三节挚虞《文章流别论》中的赋学批评 195

第四节陆机、陆云的赋学批评 202

第五节夏侯湛以“味”论赋 221

第六节“繁华”与“有益” 225

第六章东晋:赋学批评的儒玄色彩及其写意化倾向 238

第一节王廙等“宣扬盛美” 239

第二节孙绰等“当作金石声”及王羲之“赋以布诸怀抱” 242

第三节陶渊明“导达意气” 246

第四节谢灵运“用感其心”与“赋以敷陈” 251

第五节李充《翰林论》、傅亮《文章志》评木华《海赋》 258

第七章元嘉:赋学批评的低落及其拓新 262

第一节范晔的赋学批评 262

第二节檀道鸾:赋颂“体则诗骚,傍综百家之言” 278

第八章永明:以声律说为中心的赋学批评 284

第一节江淹复中有变的辞赋观 284

第二节沈约声律说及“文体三变” 287

第三节谢朓赋颂与“体物之旨” 298

第四节刘勰的赋学批评 300

第九章梁陈:赋学批评的多元共生及其诗化趋向 315

第一节萧梁皇族的赋学批评 316

第二节刘孝绰《昭明太子集序》中的赋论 335

第三节裴子野《《雕虫论》中的赋学批评 336

第四节萧子显“气韵天成”与“赋贵披陈” 338

第五节陈叔宝“娱情”的辞赋观 341

第十章北朝:赋学批评从偏宗汉晋趋向南北兼融 346

第一节十六国赋学批评 346

第二节北魏孝文帝的辞赋观(附:成霄、姜质) 351

第三节魏收尚华艳、主典正的辞赋观 354

第四节赋的博物功能及张衡赋在北朝的传播 359

第五节合南北文学之两长 361

第六节颜之推的赋学批评 376

第十一章结语 391

主要参考书目 408

后记 4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