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机械工业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人员培训教材
机械工业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人员培训教材

机械工业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人员培训教材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质量安全监督司编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111018524
  • 页数:680 页
图书介绍:本套丛书全部由湖北黄冈中学的一线教师编写,是一套中高定位的教学辅导及课后作业用书,适用于成绩中等及以上的学生。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教改和考试“双吃透”所谓的这两个“吃透”是指:一要“吃透”当前新课标改革的进展情况;二要“吃透”中考的新动向和新要求。本套丛书在编排上不仅精选了历年中考的优秀题目,同时还将所有的练习题贴近应试真题,能给学生以更有效的指导。另外,本套丛书所配备的新课标版本是相当齐全的,同时,也是完全依照最新的教材来编写的,可以满足不同学校和教师的各种要求。二、突出重点,强调难点本套丛书没有强行和刻意地去全面反映考纲和教材的内容要求,一些简单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本套丛书很少涉及。中等及中等以上难度题目的内容占全书70%左右。基础:中等(巩固):难题(提高)=3:3:4,这是本套丛书在习题难度设定上依照的原则。这一点也是本书习题编排区别于一般的同步辅导用书、课后练习、作业本等的关键之处。三、知识的灵活应用为了适应新课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教学目标,本套丛书在强调难点的同时,也引入了很多综合类的题目,帮助读者在同步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养成综合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做完全
《机械工业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人员培训教材》目录

目录前言第一章机械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1

第一节 机械工业的重要意义 1

一、机械工业为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 1

二、机械工业为国防建设提供武器装备 2

三、机械工业为人民生活提供日用机电产品 2

四、机械工业为国家创收外汇 2

第二节 当前机械工业存在的问题 3

第三节 振兴机械工业的目标 4

第二节工业产品质量政策的内容 6

第一节工业产品质量政策的意义 6

第二章工业产品质量政策 6

一、坚持“质量第一”的政策 7

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政策 8

三、执行生产许可证制度 10

四、执行产品质量等级评定制度 11

五、执行认证制度 12

六、执行优质产品评选制度 18

七、执行对能耗高和技术落后机电产品的淘汰制度 19

八、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20

二、适用性参数 22

一、产品质量的涵义 22

第三章机械产品质量的概念 22

第一节概述 22

三、机械产品的质量参数 23

四、产品质量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23

第二节产品质量的表达方法 24

一、产品的质量要求 24

二、用标准表达产品的质量 25

三、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分级 26

第三节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 26

三、增强产品竞争能力 开拓国际市场 27

四、降低消耗增加效益 27

二、机械工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27

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28

五、促进社会发展 维护消费者利益 28

第四章 企业质量检验的组织机构 29

第一节质量检验的职能及任务 29

一、检验的概念 29

二、检验的目的 29

三、检验的职能 29

四、检验的任务 30

第二节 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与管理 30

一、检验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 30

二、企业检验组织机构 31

三、检验机构的管理 32

四、检验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 34

第三节质量检验机构与企业各部门的关系 34

一、与质量管理机构的关系 34

二、与技术管理机构的关系 35

三、与经营部门的关系 35

四、与生产制造部门的关系 36

第四节检验工作规范和检验队伍 37

一、机械工业企业检验工作规范 37

二、机械工业企业检验队伍 37

二、划分质量职责和权限应考虑的问题 39

第二节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39

第五章质量职责和权限 39

一、明确质量职责和权限的目的 39

第一节 明确质量职责和权限的意义 39

一、企业领导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40

二、各有关部门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42

三、操作工人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48

第六章检验人员的培训 50

第一节检验人员的素质要求 50

一、检验人员索质的共性要求 50

三、技术检验管理专业人员和主管技术检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51

二、检查工的素质要求 51

第二节检验人员的培训 52

一、培训的意义 52

二、开展培训的原则要求 52

三、培训的形式 53

四、培训课程内容 53

五、培训组织和计划 54

第三节检验人员的考核 54

一、实行考核的目的 54

二、检验人员考核评比制度 55

一、检验管理专业人员共性岗位业务规格 57

第一节检验管理人员的业务规格 57

第七章检验人员业务规格和应知应会 57

二、检验管理专业人员个性岗位业务规格 59

三、主管技术检验管理人员岗位业务规格 60

第二节检查工应知应会 62

一、模型检查工 63

二、铸件检查工 65

三、锻件检查工 67

四、机械检查工 69

五、热处理检查工 71

六、电镀和油漆检查工 73

七、铆和焊检查工 74

八、材料检查工 76

第八章产品质量监督 79

第一节质量监督的历史概况 79

一、质量监督的产生 79

二、质量监督的发展 80

第二节 质量监督的重要意义 81

一、保证国家对产品质量进行宏观管理 81

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82

三、维护消费者利益 82

五、促进企业提高素质 83

四、督促企业贯彻标准 83

六、获得质量信息 84

第三节 质量监督的种类 84

一、企业自我质量监督 84

二、企业外来的质量监督 87

第四节质量监督网 88

一、机械产品质量监督网 89

二、各级质量监督部门的任务和权限 89

三、各级质量监督检测机构的任务 91

四、质量监督检验人员和质量监督员 92

一、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制度 93

第五节监督抽查机械产品质量程序 93

二、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程序 94

第六节 国外产品质量监督的一些做法 106

一、国家或专业机构进行质量监督 106

二、企业本身的质量监督 107

第九章质量检验方式和方法 110

第一节概述 111

第二节 质量检验方式的分类 111

一、按生产流程分 111

二、按检验体制分 112

三、按检验地点分 113

五、按检验数量分 114

四、按检验目的分 114

第三节 质量检验方法的分类 115

一、感官检验 115

二、器具检验 117

三、感官检验与器具检验的比较 118

第十章质量检验依据 119

第一节技术标准 119

一、国家标准 119

二、专业标准 120

三、地方标准 124

四、企业标准 124

五、质量分等标准 125

六、国际标准 126

七、国外先进标准 128

八、标准的制订 128

九、六项互换性基础标准 128

第二节图样简介 158

第三节工艺简介 158

第四节合同简介 160

一、检验计划的内容 164

二、编制检验计划的准备工作 164

第一节检验准备工作 164

第十一章质量检验程序 164

三、检验计划的作用 165

四、检验计划的编制 165

五、检验准备工作 171

第二节 入厂物料的检验 172

一、原材料的检验 172

二、外购件的检验 180

三、外协件的检验 182

四、对扩散产品质量的监督 183

五、辅助材料的检验 184

第三节零件加工过程的检验 184

第四节装配过程的检验 187

一、装配过程检验的主要内容 188

二、装配过程的质量保证 195

第五节成品检验 198

一、外观的检验 198

二、精度的检验 200

三、性能的检验 200

四、安全环保的检验 203

五、资料的汇总 204

第六节 出厂(入库)产品检验 205

一、包装的检验 205

二、发货(出厂)检验 207

三、安装和调试检验 210

第七节 不良品管理 210

一、不良品的定义和分类 211

二、不良品的标记 211

三、不良品的隔离 211

四、不良品的处理 211

五、质量分析 217

第八节检验文件及印章的管理 220

一、检验印章的管理 220

二、检验记录的管理 220

四、质量检验报告 221

三、检验证书的管理 221

五、产品质量档案的管理 225

第十二章工艺纪律和工序质量控制 227

第一节工艺与工艺纪律 227

一、工艺工作的重要性 227

二、工艺工作的管理 227

三、编制工艺的依据 229

四、工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 229

第二节 工艺纪律及其检查与考核 229

一、工艺纪律 229

二、贯彻工艺纪律的内容 229

四、工艺纪律的考核要求和办法 231

三、工艺纪律的综合要求 231

第三节 工序质量控制 233

一、工序质量控制的概念 234

二、工序质量的控制要素 234

三、工序设计及其流程图 237

四、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238

第四节 不同生产类型企业的质量控制 251

一、不同生产类型企业质量控制的共性 251

二、不同生产类型企业质量控制的个性 251

附 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企业工艺管理办法 252

一、铸件生产流程和检验程序 256

第十三章热加工和焊接质量检验 256

第一节铸件的检验 256

二、铸件常见缺陷及防止方法 264

第二节锻件的检验 267

一、锻件的检验程序 267

二、锻件常见缺陷及防止方法 270

第三节热处理的检验 272

一、常用热处理方法 272

二、常用热处理质量检验 273

三、热处理常见缺陷 277

一、常用焊接方法 278

第四节 焊接的检验 278

二、焊接质量的检验 279

三、焊接常见缺陷 285

第十四章抽样检验 286

第一节抽样检验的必要性 286

一、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的含义 286

二、百分比抽检的不合理性 287

第二节GB2828—81的抽样程序 288

一、抽样程序的实施方法 288

二、抽样水平的确定 289

三、确定合格质量水平AQL 290

四、确定抽样方案的严格性 293

五、确定抽样方案类型 295

六、提交产品构成检验批 295

七、检索抽样方案 295

八、抽取样本 325

九、检验样本 325

十、判断批质量合格或不合格 325

十一、举例说明GB2828—81的用法 329

一、确定检查周期 333

二、确定判别水平 333

第三节GB2829—81抽样程序 333

三、确定不合格质量水平RQL 334

四、确定抽样方案类型 336

五、确定判定数组 336

六、检索抽样方案 338

七、判断周期检查合格或不合格 339

第十五章理化检验 340

第一节 理化检验的任务及其组织机构 340

一、理化检验的任务 340

二、理化检验的机构 340

三、理化式验室的职责 340

一、化学分析 342

第二节理化检验内容 342

二、光谱分析 343

三、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 345

四、金相分析 353

五、失效分析 356

第三节理化检验人员的条件 359

一、理化检验人员技术等级的划分及各级人员的职责 359

二、资格鉴定组织及培训 360

第一节概述 361

一、无损检测的重要意义 361

第十六章无损检测 361

二、无损检测人员的条件、任务及配备 362

三、探伤责任工程师 362

第二节射线探伤 364

第三节超声波探伤 366

第四节磁粉探伤 367

第五节渗透探伤和涡流检测 369

第六节 常用几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对比 370

附件无损探伤工应知应会 371

一、初级无损探伤工 371

二、中级无损探伤工 372

三、高级无损探伤工 373

第十七章计量 375

第一节计量的任务 375

第二节计量的分类 375

第三节测量与测量方法的分类 376

第四节企业计量标准器 379

第五节企业内的量值传递管理 380

第六节企业计量机构 384

一、计量机构的设置 384

二、设备的配备 386

第七节计量器具的选择 387

第八节测量误差与有效位数 390

一、误差的分类 390

二、测量误差的来源 391

三、测量误差的分类 392

四、有效位数 393

第九节工业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 394

一、定级和升级考核的内容 394

二、等级的划分 394

附录《机械工业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395

五、合格证书的效力 395

六、监督检查 395

三、考核申请程序 395

四、考核发证办法 395

第十八章检验误差与统计分析 402

第一节检验误差 402

一、检验误差的种类及其特点 402

二、产生检验误差的原因及其减少的方法 404

第二节 检验数据的判别和仲裁 406

第三节 分析工序能力 408

一、分析工序能力的目的 408

二、工序能力系数的计算方法 409

三、分析工序能力 415

二、常用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418

第四节 统计分析 418

一、检验数据的分类 418

第十九章质量统计和质量考核 429

第一节质量统计 429

一、机械工业统计的基本知识 429

二、质量统计内容 431

第二节质量考核 440

一、质量考核指标的意义 440

二、质量考核指标的作用 440

三、质量考核的内容 441

第一节 为用户服务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445

第二十章 为用户服务 445

一、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服务 446

二、公司为用户服务 446

三、生产企业为用户服务 446

第二节 为用户服务的构成和职责 446

第三节 为用户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做法 447

一、成套的技术服务 447

二、总代表制度 448

三、企业为用户服务的内容 450

第四节做好为用户服务的信息反馈 454

三、建立技术服务档案 455

四、收集用户部门的使用运行记录 455

二、产品出厂时附发质量反馈单 455

一、从技术咨询中收集用户信息 455

第五节用户服务机构的设置和对服务人员的要求 456

一、用户服务机构的设置 456

二、对服务人员的要求 456

三、人员的配备 456

第二十一章质量信息 457

第一节概述 457

一、什么是质量信息 457

二、质量信息的分类 459

三、质量信息的作用 461

一、基本组成 463

第二节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463

二、质量信息的管理 465

第三节 企业质量信息的流程 468

一、质量指令信息 468

二、质量动态信息 468

三、现场质量异常信息 468

第四节 质量检验部门的信息管理 469

一、信息管理系统 469

二、质量检验部门信息管理内容 469

一、质量信息统计和分析 471

第五节 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和反馈 471

二、质量信息反馈 472

第二十二章 电子计算机在质量检验中的应用 473

第一节 加工过程检测使用计算机 473

第二节 自动检测与试验中使用计算机 473

附录 482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482

附录二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中常用名词术语 492

附录三国家明令淘汰产品和节能产品推广目录 515

附录四 机械产品质量工作文件精选 58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