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国学新私塾丛书  儒学百问录
国学新私塾丛书  儒学百问录

国学新私塾丛书 儒学百问录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光著
  • 出 版 社: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882194977
  • 页数:307 页
图书介绍:
《国学新私塾丛书 儒学百问录》目录

上篇·儒学基础知识 16

一、儒学基本理论 16

1.儒、儒生、儒家、儒学、儒教的概念是何时出现的?有何异同? 16

2.儒学是怎样形成的? 18

3儒学经历了几大发展阶段?有哪些基本形态? 19

4.儒学的性质如何界定?其根本精神是甚么? 22

5.儒学在本质上是道德本位还是伦理本位?道德与伦理有何异同? 23

6.儒家是怎样解读「道」、「德」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 24

7.儒学是宗教还是学术?如何理解儒学的「学」与「术」? 25

8.儒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28

9.儒学的政治观是怎样的?有何利弊? 31

10.儒学的历史观是怎样的? 33

11.儒家在「知行」关系上有哪些论述? 35

12.儒家的生态观是怎样的?有甚么现实意义? 37

二、儒学核心价值观 39

13.儒学核心价值观是甚么? 39

14.儒学核心价值观在历史上有哪些不同的表述? 42

15.当代学者对儒学核心价值观有哪些代表性论述? 44

16.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念有无现代性与普世性? 48

17.儒学价值观是否已根植于普通老百姓的文化血脉之中? 51

18.儒学核心价值观念与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念能会通兼融吗? 53

19.怎样理解孔子「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 55

三、儒学的社会功能 59

20.儒学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社会功能? 59

21儒学对中国知识分子性格的形成有何影响? 61

22.儒家文化在东亚社会现代化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63

23.东亚现代化的模式对我们有些甚么启示? 66

24.儒学中的廉政文化资源对当今政治有何借鉴作用? 67

25.如何理解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及其相互关系? 69

中篇·儒学史知识 74

一、先秦儒学 74

26.如何理解「儒分为八」的说法? 74

27.如何理解殷周的天命观和孝、礼观? 76

28.孔子学说的核心是甚么? 78

29.如何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81

30.子思在儒学史上占有甚么样的地位?其思想主旨是甚么? 82

31.「郭店楚简」有哪些儒家文献? 84

32.孟子思想的主旨是甚么?他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 88

33.荀子是儒家还是法家? 90

34.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何异同? 92

35.战国时期为甚么会出现「百家争鸣」?其发展趋势如何? 95

二、汉唐经学 98

36.儒家思想为甚么在西汉武帝时取得「独尊」地位? 98

37.「五经」是如何成为儒家经典的? 100

38.董仲舒是怎样建立他的新儒学体系的? 102

39.「三纲五常」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评价其历史作用和现代意义? 105

40.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有何异同? 108

41.如何看待今古文经之争? 110

42.王充学说的根本特点是甚么? 113

43.魏晋玄学是儒学吗?玄学主要讨论哪些问题? 115

44.王通是「一代大儒」吗? 117

45.隋唐时期是怎样变革经学的? 119

46.韩愈对儒学的变革有些甚么贡献? 122

三、宋明理学 125

47.宋明理学是怎样形成的?它有甚么特点? 125

48.「宋明理学」、「宋明道学」与「宋明儒学」的概念有何联系与区别? 128

49.何谓「北宋五子」?其思想主旨是甚么? 130

50.「东南三贤」所指何人?其主要思想是甚么? 133

51.朱熹的理学思想有甚么特色?为甚么说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136

52.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何异同? 137

53.王阳明的「良知」学有些甚么内容?甚么是良知「四句教」? 140

54.阳明后学有哪些流派和代表人物?分派的标准是怎样的? 142

55.如何理解刘宗周的「慎独」之学? 145

四、清代实学 147

56.何谓实学?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是怎样形成的? 147

57.「明清之际三大家」指谁?他们有哪些思想创新和学术贡献? 149

58.黄宗羲对清代实学的形成有何贡献?其「力行」实学有何时代意义? 152

59.如何解读儒家的「经世致用」优良传统?它与清代实学有何关系? 153

60.清代实学是如何演变的? 156

61.百年来「中西体用」之争的实质是甚么? 160

62.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和「大同思想」有些甚么内容? 164

63.谭嗣同的「仁学」是新儒学吗? 166

64.儒家的传统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有些甚么联系与区别? 169

五、现代新儒学 171

65.如何正确认识「五四」时期提出的「打倒孔家店」口号? 171

66.「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尊法反儒,批林批孔」运动说明甚么?有些甚么教训? 173

67.现代新儒家是怎样出现的? 175

68.现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其思想主张是甚么? 176

69.现代新儒家的「文化宣言」主要内容是甚么?如何评价? 179

70.现代新儒家的困境在哪里?有些甚么理论局限? 181

下篇·儒学新探 184

一、当代儒学新论 184

71.儒学在中国是否正在复兴?当代儒学复兴的标志是甚么? 184

72.当代儒学复兴的社会历史背景是甚么? 189

73.当代新儒学主要有哪几种理论形态?其代表人物是谁? 190

74.如何评价政治儒学与生活儒学? 193

75.何谓新体新用的「民主仁学」? 197

76.21世纪的儒家文化该如何定位?其发展前景如何? 200

77.中国会成为儒教国家吗? 201

二、儒学与国学 204

78.「国学」概念能否成立?怎样理解「国学」的内涵? 204

79.怎样理解当代「国学」的特征及其学术定位? 206

80.「国学」可否列为一级学科?「国学」学科应如何设置? 208

81.如何面向社会、面向民众传承、普及和推广国学? 210

82.中华和谐文化有些甚么思想资源? 211

83.中华和谐文化有些甚么特点?对当代文化发展战略有何启示? 214

84.建立「多元和谐文化观」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216

85.《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读物为甚么在当代重新受到重视? 219

三、儒学与异质文化 223

86.怎样理解「儒教」与「异端」的关系? 223

87.道教、佛教的传播对儒学有甚么影响? 225

88.怎样看待「三教合一」的思潮? 226

89.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对儒学转型的影响? 228

90.如何理解儒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30

9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吸收了哪些儒学思想资源? 233

92.儒学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异质文化是否有共同点?能够会通兼融吗? 235

93.儒家文化与异质文化怎样开展文明对话? 237

四、儒学与浙学 240

94.「浙学」是怎样形成的? 240

95.「浙学」的内涵是甚么?当代如何定位? 242

96.「浙学」的基本精神是甚么?它对当代浙江精神有何影响? 244

97.「浙学」与「浙东学派」的概念有何异同? 247

98.南宋浙学主要有哪些流派与代表人物? 249

99.如何看待「清代浙东学派」?它是「史学派」还是「经史学派」? 250

100.清代浙东经史学派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有些甚么学术成就? 252

附录:儒学重要名词命题解说 257

一、重要名词解释 257

1.人文 257

2.天文 258

3.太和 258

4.六德 259

5.六艺 260

6.仁学 261

7.中庸 261

8.五行 262

9.四端 263

10.汉学 264

11.宋学 265

12.经学 266

13.理学 267

14.道统 268

15.道学 269

16.心性学 269

17.新儒学 270

18.谶纬学 271

19.四书五经 272

20.四维八德 273

21.诸子百家 274

二、重要命题 274

1.致良知 274

2.义利之辩 275

3.天人合一 276

4.仁者人也 278

5.仁者爱人 279

6.化性起伪 280

7.正心诚意 281

8.民惟邦本 282

9.民贵君轻 283

10.民胞物与 285

11.体用不二 286

12.实事疾妄 287

13.知行合一 288

14.修齐治平 289

15.格物致知 290

16.理一分殊 291

17.理势合一 292

18.礼之用·和为贵 293

19.明天理·灭人欲 294

20.一阴一阳之谓道 295

21.天下为主,君为客 296

22.尊德性而道问学 297

23.一本万殊,会众合一 298

2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99

25.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300

主要参考书目 30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