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干一主编;王振华等编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31607980
  • 页数:376 页
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目录

导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1

一、物质资料生产 1

目 录 1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9

一、生产关系及其内容 9

二、经济规律 10

三、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11

第三节学习政治经济学意义 12

一、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阶级性 12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意义 14

一、商品的二因素 15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 15

第一节商品 15

二、劳动的二重性 20

三、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1

四、商品的价值量 23

第二节货币 25

一、货币的起源相本质 25

二、货币的职能 30

第三节价值规律 35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35

二、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37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41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41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41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43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 45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45

二、剩余价值规律 48

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49

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和资本主义工资 54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54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剥削 58

三、资本主义工资 64

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 69

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69

第三章资本积累 69

二、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71

三、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73

第二节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75

一、相对人口过剩 75

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77

第三节资本积累的历史地位 80

一、资本积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80

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82

第四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85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85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85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87

一、资本周转和影响周转速度的因素 89

第二节资本的周转 89

二、加速资本周转的作用和方法 95

第五章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98

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 98

一、利润和利润率 98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00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04

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06

一、商业资本的形式及职能 106

二、商业利润及其来源 107

三、商业资本家对店员的剥削 109

第三节商业借贷资本和利息 110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 110

二、利息和利息率 112

三、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114

四、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16

五、股份公司、股票和股票价格 118

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 120

一、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120

二、资本主义级差地租 122

三、绝对地租 124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27

第一节社会资本再生产 127

一、社会资本及其运动 127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 129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132

四、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基本原理 134

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135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36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136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及其原因 139

三、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43

第七章当代资本主义 147

第一节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147

一、生产力的新发展 147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50

三、垄断利润的来源与竞争 161

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67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67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与作用 170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及其作用的局限性 174

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两种经济制度的竞争 176

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资本输出的新变化 176

二、资本输出的新变化 178

三、战后新殖民地的特点 181

四、当代世界两种经济制度的竞争 185

第八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0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190

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条件 190

二、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 192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基本特征 197

一、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揭示 197

二、对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再认识 199

三、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 201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04

第九章社会主义的生产 206

第一节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及价值规律 206

一、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及其特点 206

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210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213

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213

二、社会主义生产的计划性和商品性的统一 215

第三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218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218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222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226

第十章社会主义的流通 231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 231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 231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 235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及其规律 240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形式与渠道 240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流通规律 242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信贷 243

一、社会主义信贷的性质和作用 243

二、社会主义银行和社会主义资金市场 245

三、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息 248

一、社会主义市场 249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与竞争 249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竞争 252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 255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255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255

二、国民收入的分配 259

三、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264

第二节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 267

一、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267

二、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 269

第三节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使用和调节 275

一、个人收入的构成 275

二、按劳分配 276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286

四、个人收入的使用和调节 289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的企业 293

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特征 293

一、社会主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93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 294

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目的 297

一、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新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297

二、社会主义企业中劳动者的劳动是为自己劳动和为社会劳动 298

三、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 299

第三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与经营 300

一、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性质 300

二、企业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301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 305

第四节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盈利 310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 310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和盈利 311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 313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再生产和积累 317

第一节社会主义再生产 317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317

二、正确处理社会再生产中的几个关系 319

第二节社会主义积累 328

一、社会主义积累的作用与意义 328

二、社会主义积累的形成 329

三、社会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330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管理与宏观调节 333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的性质和任务 333

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333

二、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的体制 334

三、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的性质与任务 336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337

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性质 337

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内容 338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 340

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宏观调节的涵义、内容、目标和手段 340

二、经济调节手段和经济杠杆 341

三、行政和法律的调节手段 345

一、综合平衡的根本任务 347

第四节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347

二、综合平衡的的内容 348

三、综合平衡的的基本原则 350

第五节加强党对国民经济管理的领导 352

一、党的领导是搞好国民经济管理的关键 352

二、加强党对国民经济管理工作领导的主要内容 352

三、加强党对国民经济管理领导的主要措施 354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356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然性 356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356

二、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学会两套本领的战略意义 360

三、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362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 364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364

二、坚持既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实行统一对外的原则 365

三、自觉执行对外开放政策,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367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367

一、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贸易 367

二、引进先进技术,发展经济技术合作 369

三、利用外资,吸引外商合资、合作和独资经营企业 370

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370

五、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援助 371

第四节建立经济特区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新形式 371

一、我国经济特区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特区的本质区别 371

二、我国经济特区与旧中国租界的区别 373

三、我国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374

四、我国试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义 3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