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先秦名辩逻辑指要
先秦名辩逻辑指要

先秦名辩逻辑指要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云之编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40819979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哲学基础知识下一篇:价值判断
《先秦名辩逻辑指要》目录
标签:编著 逻辑

第一章 总论部分 1

序 张岱年 1

为周云之先生《先秦名辩逻辑指要》一书引 欧阳中石 1

自序 1

全书导论 1

第一节 先秦名辩逻辑发展的历史背景 1

《先秦名辩逻辑指要》 1

引言 1

第一节 关于名辩的客观基础——名实关系 1

1.老子论“无名”与“有名” 4

第二节 先秦名辩逻辑的对象和范围 6

2.孔子论正名以正实 6

3.墨子论用名以取实 9

第三节 研究先秦名辩逻辑必须以现代逻辑科学为借鉴 11

4.惠施“历物十事”中的名实观 11

5.辩者“二十一事”中的名实观 14

第四节 先秦名辩逻辑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 15

6.庄子论“万物与我为一”与“方生方死”的自然观 21

7.公孙龙论“夫名,实谓也” 22

8.公孙龙论“物莫非指” 24

9.公孙龙的“离坚白”思想 26

10.《管子》论“名生于实” 28

11.《墨辩》论“知”和“辩”的客观基础 30

12.《墨辩》论用名以举实和据实以正名 34

13.荀子论“制名起于天官” 39

14.韩非论“不知其名,复修其形” 41

15.《吕氏春秋》论“按其实而审其名” 42

第二节 关于名辩的意义和作用 44

引言 44

1.老子论“不辩”和“大辩若讷” 46

2.孔子论“名不正”则“言不顺”则“事不成” 47

3.孔子论“告诸往而知来者” 49

4.墨子论“辩”以识利害、别同异和明是非 50

5.墨子论“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51

6.孟子的好“辩”和好“思” 51

7.孟子论“言近而指远者” 53

8.《管子》论“名正则治,名倚则乱” 53

9.《墨辩》论“辩”的六大目的和作用 54

10.荀子论“所为有名”——明贵贱和别同异 59

11.荀子论“名定而实辩” 60

12.韩非论“审名以定位”、“循名实而定是非” 61

13.韩非论“形名参同,用其所生” 62

14.《吕氏春秋》论“名正则治,名丧则乱” 64

15.《吕氏春秋》论“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65

16.《吕氏春秋》论“以近知远,以今知古” 67

第三节 关于“辩”的对象和范围 68

引言 68

1.墨子论“辩”的性质和范围 70

2.《墨辩》论“辩”的对象和范围 72

3.荀子关于“辩说”的定义 77

4.荀子论“君子之辩” 78

引言 81

第二章 概念(名词)部分 81

第一节 关于“名”的语词性质和概念性质 81

1.《墨辩》论语词之“名”的通约性 82

2.《墨辩》论同义词和多义词 83

3.《墨辩》论“名”乃“举彼实故也” 85

4.荀子论语词之名的“约定俗成”原则 86

5.荀子论“名”乃“所以期累实也” 88

第二节 关于“名”的内涵、外延和定义方法 89

引言 89

1.孔子对定义方法的具体运用 91

2.墨子对定义方法的广泛运用 92

3.惠施对定义方法的准确运用 94

4.公孙龙论“名”之“不过”(外延)和“不旷”(内涵) 95

5.公孙龙在“白马非马”中提示的内涵和外延思想 96

6.《墨辩》中广泛应用和精确表达的内涵定义和外延定义 105

第三节 关于“名”的限制和概括(种名和属名) 108

引言 108

1.辩者“二十一事”中的“狗非犬”命题 109

2.公孙龙论种名(“白马”)与属名(“马”)的限制和概括 110

3.《墨辩》论“杀盗非杀人” 111

4.《墨辩》论兼名与别名 112

5.荀子论共名与别名的区分原则 114

第四节 关于类(名)的划分原则 116

引言 116

1.公孙龙论“羊合牛非马”的划分标准 117

2.《墨辩》论“偏有偏无”的划分原则 118

3.荀子论“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的制名分类原则 119

第五节 关于“名”的种类 121

引言 121

1.《墨辩》论达名、类名与私名 122

2.《墨辩》论形貌(具体)之名与非形貌(抽象)之名 123

3.《墨辩》论居运之名和量数之名 124

第三章 命题(判断)部分 128

第一节 关于辞和意的关系 128

引言 128

1.《墨辩》论“以辞抒意” 129

2.荀子对“辞”的定义 130

3.《吕氏春秋》论“辞者意之表” 131

引言 132

第二节 关于“辞”的种类 132

1.《墨辩》论“尽”、“假”、“或”、“必”、“且”、“诺”等辞 133

2.《墨辩》论假言的“大故”之辞和“小故”之辞 137

第三节 关于“辞”的对当关系 139

引言 139

1.《墨辩》论“或谓之是,或谓之非”的矛盾关系 140

2.《墨辩》论“此其然”与“不然者”和“此其不然”与“其然者”的矛盾关系 141

3.《墨辩》论“且”与“止且”的矛盾关系 143

4.《墨辩》论“此其然”与“是其然”、“此其不然”与“疑是其然”的差等关系 143

第四节 关于“辞”中的词项周延理论 145

引言 145

2.《墨辩》论谓项之“一周而一不周” 146

1.《墨辩》论主项的“尽”与“或” 146

第四章 推理和论证部分 149

第一节 关于演绎推理所依据的类属关系 149

引言 149

1.墨子论“知类”和“明故” 150

2.《墨辩》论“故”、“理”、“类”三范畴 152

3.荀子论“知类” 156

4.韩非论“辨类”、“察类”和“知类” 158

5.《吕氏春秋》论“知类”和“明故” 159

第二节 关于演绎推理(论证)的基本性质和方法 160

引言 160

1.墨子“三表说”中的立论原则和方法 162

1.关于名辩逻辑的客观基础 167

2.惠施论“同中辨异”的推理方法 169

2.关于名辩逻辑的认识作用 169

3.《墨辩》论“说”式推论的基本性质 170

4.《墨辩》提出的“三物论式” 172

第三节 关于演绎推理中的三种基本的间接论式——直言、假言、选言 176

引言 176

1.《墨辩》论“效”式推理 177

2.《墨辩》论“今不然也”的“假”式推理 180

3.《墨辩》论“不尽也”的“或”式推理 181

第四节 关于直接推理的形式 184

引言 184

1.《墨辩》论“止”式推理 184

2.《墨辩》论“侔”式推理 187

第五节 关于同类中由个别推知个别的类推方法 189

引言 189

1.孔子论“能近取譬”和“举一反三” 191

2.惠施“善譬”中的类推原则和方法 192

3.孟子论“凡同类者,举相似也” 193

4.《墨辩》论“辟”、“援”、“推”三种类推论式 194

5.荀子论“以类度类”的推理方法 199

引言 200

第六节 关于归纳方法或归纳推理 200

1.《墨辩》论“以类取”的归纳原则和方法 201

2.荀子论“以一知万”的归纳方法 205

3.《吕氏春秋》论“尝一”而“知一(全)”的归纳方法 206

第七节 关于推类的规则 207

引言 207

1.《墨辩》论“辟”、“侔”、“援”、“推”的一般逻辑要求 209

2.《墨辩》论防止多方、殊类、异故的推类规则 211

3.《墨辩》论“侔”式推论中的逻辑规则 213

4.荀子论“推类而不悖” 217

5.《吕氏春秋》论“类固不必可推知” 217

第五章 逻辑的基本规律和违反逻辑规律的诡辩命题 221

第一节 关于“唯乎其彼此”的同一律原则 221

引言 221

1.邓析的“刑名之辩”所论“名”的确定性 222

2.公孙龙论“唯乎其彼此”的正名原则 224

3.《墨辩》论“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的正名原则 226

4.荀子论“是谓是,非谓非”的同一律思想 227

引言 228

第二节 关于“必或不当”的矛盾律原则 228

1.邓析的“两可之说”与形式逻辑的矛盾律 230

2.墨子论自相矛盾的“悖” 233

3.公孙龙论“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 234

4.《墨辩》论矛盾之辞“不俱当,必或不当” 235

5.荀子论“非是、是非谓之愚”和“类不可两也” 236

4.关于演绎推理(论证)中的直接推理 237

6.韩非论矛盾之说“不可同世而立” 237

7.韩非论“?无二贵” 239

8.《吕氏春秋》论“不俱胜,不两立” 240

第三节 关于“必或是或非”的排中律原则 241

引言 241

1.公孙龙论“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 242

2.《墨辩》论“谓辩无胜,必不当” 242

3.荀子论“必或是或非”的原则 243

4.荀子论“非察是,是察非” 244

引言 245

第四节 关于违反逻辑规律的一些诡辩命题 245

1.墨子对“教人学而执有命”、“执无鬼而学祭祀”等悖论的批判 246

2.辩者的“犬可以为羊”、“孤驹未尝有母”和“黄马骊牛三” 247

3.庄子的“辩无胜”是一个悖论 249

4.公孙龙的“二无一”、“牛合羊非马”、“鸡三足”和“青以白非黄” 252

5.《墨辩》以“学之无益”、“非诽者”、“以言为尽悖”等悖论的批判 257

6.荀子对“用名以乱名 的批判 258

7.荀子对“用实以乱名”的批判 261

8.荀子对“用名以乱实”的批判 263

第一节 名辩逻辑的客观基础、认识作用和对象范围 267

第六章 对先秦名辩逻辑的初步总结 267

3.关于名辩逻辑的对象和范围 270

第二节 概念部分的理论 272

1.关于概念之名和语词之名 272

2.关于“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限制和概括 273

3.关于类(名)的划分原则 276

4.关于“名”的种类 277

第三节 命题部分的理论 279

1.关于辞和意的关系 279

2.关于“辞”的种类 280

3.关于词项的周延问题 281

第四节 推理、论证部分的理论 282

1.关于演绎推理的基本性质 282

2.关于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三物论式 283

3.关于演绎推理的三种基本的间接形式 285

5.关于演绎推理的规则 289

6.关于简单枚举的归纳方法 291

第五节 逻辑基本规律的理论 292

1.关于同一律原则 292

2.关于矛盾律原则 293

3.关于排中律原则 295

几点结论 29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