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
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

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雷通群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206083341
  • 页数:4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依据其在广州国立中山大学所编相关讲义(民国二十三年三月)删减而成。是当时师范学校、师范大学及大学教育学之教材。
《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目录
标签:通史 教育

绪论 3

第一章 教育史的意义 3

(一)教育研究之二途 3

(二)教育史的领域 4

第二章 教育史的任务 5

第三章 教育史的研究法 8

(一)教育史研究的意义 8

(二)教育史研究的方法 8

(三)教育史组织的顺序 9

第四章 教育史的价值 11

(一)历史的一般价值 11

(二)教育史的价值 12

第一编 古代的教育 17

第一章 总论 17

(一)西洋教育史的区分 17

(二)古代教育的概观 18

第二章 希腊的教育 19

第一节 总论 19

(一)希腊之建国及兴亡 19

(二)希腊民族的特性 20

(三)希腊的社会状态 21

(四)希腊教育史的区分 22

第二节 斯巴达的教育 22

(一)斯巴达人的特性及国情 22

(二)斯巴达的教育理想 23

(三)斯巴达教育的实际 23

(四)斯巴达的女子教育 25

第三节 雅典的教育 25

(一)雅典人的特性及国情 25

(二)雅典的教育理想 26

(三)雅典教育的实际 27

(四)雅典的女子教育 28

(五)雅典与斯巴达教育的比较 29

第四节 民族时代的教育 30

(一)教育背景之变动 30

(二)民族时代的教育理想 31

(三)民族时代的实际教育 32

第五节 希腊的教育家 35

(一)毕达哥拉斯 35

(二)诡辩派 37

(三)苏格拉底 38

(四)色诺芬 40

(五)柏拉图 42

(六)亚里士多德 46

(七)布鲁达奇 48

第六节 希腊教育的总评 49

第三章 罗马的教育 51

第一节 总论 51

(一)罗马之建国及其兴亡 51

(二)罗马人的特质 52

(三)罗马的社会状态 52

(四)罗马教育史的区分 53

第二节 上古的罗马教育 54

(一)王政期的教育 54

(二)共和期的教育 54

第三节 古典时代的罗马教育 56

(一)希腊文化输入的影响 56

(二)古典时代的罗马教育 57

(三)女子教育 59

第四节 罗马的教育家 59

(一)锡西罗 59

(二)罗富斯 60

(三)塞匿加 61

第五节 罗马教育的总评 63

第二编 中世纪的教育 67

第一章 总论 67

(一)新旧民族及诸国家之兴亡 67

(二)日尔曼民族的特质 68

(三)中世纪的社会状态 68

(四)中世纪的思想倾向 69

第二章 基督及基督教 70

(一)基督略传 70

(二)基督教的根本思想 71

(三)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71

(四)基督教教育方法 72

第三章 中世纪前半期的教育 73

第一节 基督教的教育 73

(一)家庭教育 73

(二)问答学校 74

(三)僧庵学校 74

(四)其他的学校 76

(五)庇尼忒派的教育 76

第二节 本期的世俗教育 77

(一)世俗教育的发达 77

(二)查理士大帝与教育 77

(三)亚尔弗烈大王与教育 79

第四章 中世纪后半期的教育 80

第一节 教育基调的变动 80

(一)社会基调的变动 80

(二)思想界的变动 81

(三)新教育之勃兴 81

第二节 都市的世俗式教育 82

(一)市民教育的来因 82

(二)市民学校之勃兴 82

第三节 武士教育 83

(一)武士教育的来因 83

(二)武士教育之理想 84

(三)武士教育之实际 84

(四)女子教育 85

(五)武士教育的变迁 85

第四节 大学教育 86

(一)大学教育的勃兴 86

(二)中世纪大学的由来 86

(三)中世纪著名的大学 87

(四)大学的组织 88

第五节 各种教团的教育 89

(一)中世纪后半期的宗教团体 89

(二)傅兰硕士坚派与其教育 90

(三)杜美尼坚派与其教育 90

(四)共同生活的同胞团体 90

第五章 经院哲学及犹太与亚拉伯文化 92

第一节 中世纪教育与经院哲学的关系 92

(一)经院哲学的真相 92

(二)经院哲学与中世纪教育 93

第二节 中世纪教育与犹太文化的关系 94

(一)中世纪教育的要素 94

(二)犹太人的教育特色 94

(三)犹太文化与中世纪教育的关系 95

第三节 中世纪教育与亚拉伯文化的关系 96

(一)亚拉伯国势发展的过程 96

(二)亚拉伯文化的贡献 96

第六章 中世纪的教育家 98

(一)克里门司 98

(二)疴黎革尼斯 98

(三)基利苏斯多姆士 99

(四)奥古士丁 99

(五)亚尔坤 100

(六)马拉 100

(七)圣韦度 101

第七章 中世纪教育的总评 102

(一)为宗教色彩最浓厚的教育 102

(二)为精神集中的,情操本位的教育 102

(三)主观主义,人道主义的倾向极强(武士教育是例外) 103

(四)为极端受教权支配的 103

(五)为教师均属宗教家,教育权能悉司于僧侣之手 103

第三编 近世的教育 107

第一章 总论 107

(一)近世教育史的划分法 107

(二)近世社会上思想上生活上的特征 108

第二章 文艺复兴期的教育 111

第一节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111

(一)文艺复兴的真相 111

(二)人文主义的真相 113

(三)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关系 113

(四)两者勃兴之原因 114

第二节 人文主义的教育 115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传播之概要 115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理想 117

(三)人文主义教育的实际 118

第三节 文艺复兴期的教育家 120

(一)佛葛里乌斯 120

(二)韦多利诺 121

(三)委基乌斯 121

(四)比哥罗美尼 123

(五)费烈科 124

(六)亚格里哥拉 124

(七)温飞灵 125

(八)耶拉斯默 126

(九)韦佛士 126

第四节 文艺复兴期教育总评 128

第三章 宗教改革期的教育 130

第一节 宗教改革的真相 130

(一)宗教改革的意义 130

(二)宗教改革的原因 131

(三)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132

(四)宗教改革的实际 133

第二节 新教主义的教育 136

(一)新教教育的立场及其特质 136

(二)新教主义教育的理想 136

(三)新教主义教育的实际 137

第三节 新教主义的教育家 138

(一)路德 138

(二)芝温黎与甲列文 139

(三)米兰希顿 140

(四)突禄成多福 141

(五)司打麻 142

(六)亚斯榷姆 143

(七)南笛 144

(八)弥尔顿 145

第四节 唯实主义教育之勃兴 147

(一)新教主义以外的教育 147

(二)唯实主义教育的勃兴 148

(一)拉卑利 148

(二)盂丹尼 150

(三)莎伦 152

(四)马加斯德 153

第五节 宗教改革期教育之实际 153

(一)初等教育 153

(二)中等教育 154

(三)大学教育 155

第六节 宗教改革期教育的总评 157

第四章 十七八世纪的教育 159

第一节 总论 159

(一)社会状况 159

(二)思想界的状况 160

(三)十七八世纪教育的概观 162

第二节 厄斯伊达派的教育 163

(一)厄斯伊达派的立场 163

(二)厄斯伊达派的创始者 163

(三)厄斯伊达派的组织 164

(四)厄斯伊达派的师资培养 164

(五)厄斯伊达派的教育目的 165

(六)厄斯伊达派的学校 165

(七)厄斯伊达派教育的兴衰 167

第三节 自然的唯实主义的教育 168

(甲)自然的唯实主义教育之真相 168

(一)自然的唯实主义教育之意义 168

(二)自然的唯实主义教育之由来 168

(三)自然的唯实的教育之要点 169

(乙)自然的唯实的教育家 170

(一)培根 170

(二)拉德开 172

(三)夸美纽司 174

(四)陆克 180

(五)卢骚 184

第四节 泛爱主义的教育 195

(一)泛爱主义教育的真相 195

(二)巴西多 196

(三)泛爱派的教育家 199

(一)莎尔紫曼 200

(二)堪比 201

(三)托洛普 202

(四)鲁荷 202

第五节 赞善派及敬虔派的教育 203

(一)赞善派及其教育 203

(二)勿那伦 206

(三)敬虔派与其教育 209

(四)佛兰克 211

(五)佛庇杰与金达文 213

第六节 十七八世纪教育之实际 214

(一)教育实际的概况 214

(二)德国的实际教育状况 215

(三)法兰西的实际教育状况 217

(四)英国的教育实际 219

第七节 十七八世纪教育的总评 220

第四编 挽近的教育 225

第一章 总论 225

(一)社会状态 225

(二)思想界的状态 226

(三)教育界的状态 228

第二章 新人文主义的教育 230

第一节 新人文主义的真相 230

(一)新人文主义的意义与特质 230

(二)新人文主义的内容 231

第二节 新人文主义的教育家 233

(一)赫德 233

(二)冯播尔特 233

(三)席勒尔 233

第三章 理性的道德的教育 237

第一节 理性的道德的教育之真相 237

第二节 黎锡特 237

(一)略传 237

(二)教育思想 238

第三节 康德 239

(一)康德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239

(二)略传 239

(三)教育上的著书 240

(四)教育之意义需要与可能性 241

(五)教育理想 241

(六)教育方法 242

(七)康德对于后来的教育之影响 243

第四节 奈买儿 244

(一)略传 244

(二)教育之概念及教育学 245

(三)教育目的 245

(四)教育方法 246

(五)学校及教师论 246

第五节 海尔巴脱 246

(一)略传 246

(二)著书及其立场 248

(三)教育目的论 249

(四)教育方法论 251

(五)其他的教育思想 255

(六)海尔巴脱在教育上的价值 256

第六节 海尔巴脱学派 257

(一)海尔巴脱学派 257

(二)启尔拉 257

(三)莱因 259

(四)海尔巴脱派之反对者 260

第七节 罗仙克兰芝 261

(一)略传 261

(二)教育的性质及一般形式 261

(三)教育目的 262

(四)教育的界限 262

(五)教育方法 263

(六)教育史观 263

第四章 社会的人道的教育 264

第一节 社会的人道的教育之真相 264

第二节 裴司塔罗齐 265

(一)略传 265

(二)著书 268

(三)裴氏的教育原理 269

(四)教育的意义及理想 270

(五)教育方法 271

(六)裴氏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273

(七)裴氏对于后来的教育之影响 274

第三节 裴司塔罗齐学派 275

(一)裴司塔罗齐教育的传播 275

(二)裴司塔罗齐学派 276

(一)欧惠卜 276

(二)丁铎尔 276

(三)哈尼希 277

(四)迪德维希 277

第四节 苏莱玛凯 279

(一)略传 279

(二)苏氏的立场 280

(三)对于教育及教育学的见解 280

(四)教育理想论 280

(五)教育方法论 281

(六)教育划期论 282

(七)苏氏对于后来的教育之影响 283

第五章 国家社会主义的教育 284

第一节 国家社会主义的教育之真相 284

(一)国家社会主义教育的概念 284

(二)国家主义的教育之来由 285

第二节 斐希德 286

(一)略传 286

(二)对国民演说的内容 287

(三)教育思想 287

(四)教育方法 288

第三节 斐叶 289

(一)略传 289

(二)教育思想 290

(三)教育方法 290

第六章 科学的功利主义的教育 292

第一节 实证主义之勃兴 292

(一)实证主义的思潮之勃兴 292

(二)实证主义之意义与特质 293

(三)实证主义教育之勃兴 294

第二节 斯宾塞 295

(一)略传 295

(二)教育目的论 295

(三)智育论 297

(四)德育论 297

(五)体育论 298

(六)斯宾塞派及其影响 298

第七章 其他的教育思想 299

第一节 福禄倍尔 299

(一)福禄倍尔的立场 299

(二)略传 300

(三)福氏的幼稚园事业 301

(四)根本的教育思想 302

(五)幼儿教育之目的及方法 303

(六)恩物 304

(七)福氏对于后来的教育之影响 306

第二节 奔纳开 306

(一)奔纳开的立场 306

(二)略传 307

(三)根本思想 308

(四)教育及教育学 309

(五)教学顺序及形式陶冶之否认 310

(六)教材选择论 310

(七)德育及体育论 311

(八)奔纳开的价值 311

(九)奔纳开派 312

第三节 威尔曼 312

(一)威尔曼的立场 312

(二)略传 313

(三)教育与教化之意义 313

(四)教化的动机 314

(五)教化的理想 315

(六)教化之主观的与客观的要素 316

(七)教化的材料 317

(八)教学阶段论 317

第四节 查葛德 318

(一)略传 318

(二)模范语法之创始 319

(三)教育思想 319

第五节 贝因 320

第六节 罗利 320

第七节 戴林格 321

第八节 康买儿 322

第八章 十九世纪的教育之实际 323

第一节 德国教育之实际 323

(一)初等教育 323

(二)中等教育 324

(三)大学 325

(四)实业教育 325

(五)女子教育 326

第二节 法国教育的实际 326

(一)政治上的变迁与学制的改废 326

(二)现行制度 327

第三节 英国教育之实际 328

(一)初等教育 328

(二)中等教育 331

(三)大学 332

(四)师资训练 332

第四节 美国教育之实际 332

(一)合众国的教育沿革 332

(二)教育理想及行政组织 335

(三)小学教育的现状 336

(四)中等教育现状 337

(五)大学教育的现状 338

(六)师范教育 339

第五节 本期著名的教育实际家 340

(一)法国的著名教育家 340

(一)拉萨聿提 340

(二)达里兰 340

(三)昆杜实 341

(二)英国著名的教育家 341

(一)晏那尔 341

(二)比尔 342

(三)朗卡斯达 343

(四)雷克思 343

(三)美国著名的教育家 343

(一)疴利斯曼 343

(二)潘讷德 344

(三)裴芝 344

(四)薛尔敦 345

(五)朱诺德 345

(六)派克 345

第九章 十九世纪的教育总评 347

第五编 现代的教育 351

第一章 欧战以前的教育 351

第一节 总论 351

(一)欧战前的社会状态 351

(二)欧战前思想界的状态 352

(三)欧战前的教育 355

第二节 社会本位主义的教育 355

(一)社会本位的教育之由来 355

(二)社会的教育学之概念 356

(三)社会的教育学者 356

(一)白尔格曼 356

(二)拿德普 360

第三节新个人主义的教育 369

(一)新个人主义教育的概念 369

(二)新个人主义教育之由来 370

(一)尼采 370

(二)爱伦凯 372

第四节 国家公民的教育 375

(一)国家公民教育的概念 375

(二)国家公民教育之由来 375

(一)凯善西台奈 376

(二)其他的国家公民教育主倡者 379

第五节 人格的教育 380

(一)人格的教育之由来 380

(二)人格的教育之概念 380

(三)人格的教育学者 381

(一)魏铿的新理想主义 381

(二)步德 382

(三)林德 384

(四)其他的人格教育说 387

第六节 艺术的教育 389

(一)艺术的教育之概念 389

(二)艺术的教育之由来 389

(三)艺术的教育论者 390

(一)拉士琼 390

(二)朗格 391

(三)威巴之美的教育学 392

第七节 实验的教育学 395

(一)实验教育学之概念 395

(二)实验教育学的由来 396

(三)实验教育学者 396

(一)黎意 396

(二)梅勉 398

第二章 欧战后的教育 401

第一节 总论 401

(一)欧战后社会的倾向 401

(二)思想界的倾向 402

(三)教育界的倾向 402

第二节 民本主义的教育 403

(一)民本主义的解释 403

(二)杜威 404

第三节 文化的教育 409

(一)文化教育学之意义 409

(二)文化教育学之由来 409

(三)文化教育学之立场与特色 409

(四)文化教育学者 410

(一)德尔台 410

(二)休普朗格 41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教育 417

(一)社会主义的概念 417

(二)社会主义的由来 418

(三)现代社会主义的理想 419

(四)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家 420

(一)西达保罗 420

(二)平克微芝——社会主义的教育总评 422

第三章 现代欧美教育之实际 427

第一节 总论 427

第二节 苏俄的教育 428

(一)帝俄时代的教育概观 428

(二)革命后的教育 429

(三)苏俄的学校 430

第三节 德意志共和国的教育 431

(一)革命前的德国教育之弊 431

(二)新德意志的教育 431

第四节 法英美的教育 433

(一)法国 433

(二)英国 434

(三)美国 43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