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的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的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的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元璋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040050099
  • 页数:537 页
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的发展》目录

前言页 1

导论 1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1

(二)列宁奠定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8

(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的发展过程所给予的启示 20

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33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34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在各国的时序 53

(三)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走向社会主义 66

(一)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及其期限 80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80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长期性的原因 84

(三)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 90

(四)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必须采取的经济措施 98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07

(一)无产阶级获得政权后没有现存的社会主义公有经济 107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政治前提 109

(三)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12

(三)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122

四、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营方式 137

(一)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结构 138

(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资料经营方式 157

(一)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内涵和标志 165

五、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 165

(二)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必要性 169

(三)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途径和方法 176

六、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物质利益关系 183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及其地位 184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 186

(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手段 189

(四)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方式 191

(五)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 195

七、社会主义劳动及其生产率 203

(一)社会主义劳动的特征 204

(二)社会主义劳动的组织方式 209

(三)提高社会主义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214

八、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商品货币关系 221

(一)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货币关系的命运及其原因 222

(二)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货币关系的性质 244

(三)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246

九、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计划和市场 252

(一)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计划 252

(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市场 261

(三)社会主义社会中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 265

十、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 273

(一)社会主义农业 273

(二)社会主义工业 282

(三)社会主义工农业之间的关系 285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商业的命运 291

十一、社会主义商业 291

(二)社会主义商业的作用 294

(三)社会主义商业中的所有制形式 297

(四)社会主义的商业原则 300

十二、社会主义财政和金融 306

(一)社会主义财政 306

(二)社会主义金融 312

十三、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和经济效益 318

(一)社会主义经济核算 319

(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328

十四、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管理 335

(一)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335

(二)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管理的性质 339

(三)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管理的类型 341

(四)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346

十五、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357

(一)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方式及其原因 357

(二)个人消费品各种分配方式的作用 365

(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尺度 370

(四)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层次 372

(五)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具体形式 375

(六)按劳分配所体现的权利的性质 378

(七)个人消费品分配中需要正确处理的问题 383

十六、社会主义国家的涉外经济关系 391

(一)涉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92

(二)涉外经济关系的重要意义 397

(三)涉外经济关系的前提条件 402

(四)涉外经济关系的原则 405

(五)涉外经济关系的体制 410

(六)涉外经济关系的具体形式 416

(七)涉外经济关系的实质 427

十七、社会主义再生产 430

(一)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430

(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 451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产业结构 461

(四)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力布局 465

十八、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 470

(一)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机构 470

(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及其特点 475

(三)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手段 483

(四)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491

十九、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口 497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口规律 497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口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 500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际关系 506

二十、社会主义必然过渡到共产主义 516

(一)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经济特征的异同 516

(二)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 523

(三)社会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的必备条件 528

(四)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 532

后记 53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