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金融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关金主编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213003178
  • 页数:402 页
图书介绍:
《金融经济学》目录

目录第一编 绪论第一章 金融与国民经济运行 1

第一节 金融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1

金融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金融活动与社会经济生活 4

金融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6

第二节 现代社会化商品经济就是金融经济 8

不同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的价值运动形式(8)现代社会化商品经济表现为金融经济 9

第三节 金融与国民收入再生产循环 12

社会产品的总供求集中表现为国民收入的总供求(12) 国民收入的供给(14) 国民收入的需求(16)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18

金融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形成 20

第四节 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4

中介作用(26) 启动作用(30) 调节作用(32) 指示作用 33

第二编 货币与金融体系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35

第一节 商品与货币 35

货币起源于商品(35) 商品怎样成为货币(36)商品为什么成为货币(40)商品通过什么成为货币(41)货币的本质 43

货币的职能 44

第二节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 47

货币形式(47) 金属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50) 金属货币制度的演变(52)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56) 黄金非货币化是历史的必然 59

第三节 我国的货币制度 64

我国社会主义货币制度的建立(64) 我国社会主义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65

第三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 68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一般考察 68

金融市场的概念(68) 金融市场参加者(70) 金融证券的种类及其特征(71) 金融交易的组织方式及其市场价格(74) 金融市场的分类及其构成 76

第二节 货币市场 81

货币市场的特征(81) 同业拆借(83) 票据承兑贴现(84) 短期证券市场(86) 货币市场的功能(88) 发达的货币市场应具备的条件(89) 我国货币市场的现状 90

第三节 资本市场 92

资本市场的特征(92) 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93) 证券交易所及其交易方式(95) 发达的资本市场应具备的条件(98)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道路 98

第四节 外汇黄金市场 101

外汇市场(101) 黄金市场 104

第五节 金融中介机构 106

金融中介的意义(106) 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108) 我国的金融中介机构 109

第四章 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经营 114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一般考察 114

商业银行的特征(114) 商业银行的业务 115

第二节 负债业务 117

自有资金(117) 存款负债(118) 非存款负债 120

第三节 资产业务 122

现金资产(122)营利资产(123)其他资产 130

第四节 中间业务 130

转帐结算业务(130) 转帐结算的意义(132)信托业务 133

承兑业务(136)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 137

第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与业务管理 138

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138) 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140) 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 143

第三编 货币供求与宏观经济平衡第五章 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 145

第一节 存款创造与现金准备 145

银行与货币经营业的不同(145)存款货币创造与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147

第二节 存款货币创造的一般过程 149

几点约定(149)独家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149)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货币创造 153

第三节 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界限 158

现金外流与存款货币创造(158)定期存款与存款货币创造(164)超额准备与存款货币创造(166)总的分析 167

第四节 我国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169

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与存款货币创造(169) 完善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172

第六章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177

第一节 货币的供给 177

货币供给量的定义及其层次划分(177)货币供给计量模型(179)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 181

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 189

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需求的构成(189)测算货币需求量的模型(193) 货币需要量弹性 201

第三节 货币供求均衡 204

货币供求均衡的含义(204) 货币供求均衡的标志 206

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价格 210

第一节 货币与价格的关系 210

不同货币制度下货币与价格的一般关系(210)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 212

第二节 需求拉上型的价格上涨 214

发生机制(214)产生原因 215

第三节 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 219

原材料成本推动(219) 工资成本推动 220

第四节 经济结构型的价格上涨 226

生产结构型(226) 分配结构型(227) 流通结构型和消费结构型 228

第五节 稳定货币流通的基本条件 229

我国的物价方针及其选择(229)如何保持货币流通的稳定 233

第八章 信贷资金质与量的分析 239

第一节 信贷资金及其运动规律 239

资金和货币(239) 信贷资金的概念及其特点(243)信贷资金运动和社会总资金运动(244)信贷资金的运动规律(245) 信贷资金的总量变化 248

第二节 信贷资金的构成 250

国家信贷收支情况表(250)信贷资金的价值构成(254)信贷资金的期限构成 257

第三节 信贷资金的虚假性问题 260

银行扩大信贷在技术上的无限可能性(260)信贷资金增长的客观界限(260) 虚假性信贷资金来源(261) 组织存款的重要意义 266

第九章 银行信贷平衡 268

第一节 信贷平衡的实质 268

信贷收支平衡的概念(268)信贷收支平衡的实质 269

第二节 短期信贷与信贷平衡 271

短期信贷与物资保证原则(271)物资保证原则与货币流通的关系(272)短期信贷平衡的条件 273

第三节 中长期信贷与信贷平衡 276

信贷范围扩大的客观必然性(276) 中长期信贷与货币流通的关系(277) 中长期信贷平衡的条件(278)金银外汇占款与信贷平衡 279

第四节 财政收支与信贷平衡 281

财政收支平衡与货币流通(281) 财政结余与货币流通 282

财政赤字与货币流通(284) 财政发行与信用发行(287) 隐性赤字与信贷平衡 288

第五节 信贷差额与信用膨胀 290

怎样理解信贷差额(290) 如何平衡信贷差额(292)信用膨胀 293

第四编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十章 中央银行概述 298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98

存在的问题(362)金融调控体系的完善 303

中央银行的产生(298) 中央银行的发展(301)我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303

第二节 我国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特点 305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地位(305) 中央银行的职能(307) 中央银行的特点 312

第三节 中央银行与银行存款准备 314

准备金方程式(314)准备金决定因素分解 316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节 320

中央银行的金融调节手段(320)人民银行贷款(322)再贴现率(322) 法定存款准备率(323) 利率政策(324)公开市场业务 324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的选择 330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整体考察 330

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330)四个要素之间的逐级传递过程 332

第二节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334

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及其矛盾(334)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335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337

中介指标质和量的规定性(337)西方国家常用的中介指标(339)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342

第四节 货币政策手段的选择 346

现行货币政策工具评价(346) 我国货币政策手段的选择 349

人民银行贷款是目前最有效的政策工具 351

第五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354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共性与特性(354)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357)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358

第六节 建立灵活高效的金融调控体系 362

第十二章 对外金融与货币政策 366

第一节 国际收支 366

国际收支的概念(36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367)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关系 371

第二节 人民币汇价 374

外汇的概念(374)外汇的种类(375) 汇价的表示方法 376

汇率决定的基础(378)我国人民币汇价的确定 382

第三节 外汇收支与货币流通 386

外汇收支与货币流通的关系(386)贸易收支对货币流通的影响(387)非贸易收支对货币流通的影响(390) 资本移动对货币流通的影响(391) 外汇储备对货币流通的影响(393) 汇价调整与国内货币流通 394

第四节 对外经济中的货币政策 396

我国对外金融战略及其措施(396)对外经济中的货币政策与国内货币政策的协调(397) 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399) 外汇管理 4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