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级考试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级考试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级考试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 出 版 社: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63706194
  • 页数:262 页
图书介绍: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级考试》目录

第一章 旅游审美与导游艺术 1

第一节 旅游者的美感层次 1

一、旅游审美活动的基本特质 1

二、悦耳悦目的审美体验 4

三、悦心悦意的审美体验 5

四、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 6

第二节 导游的美学修养问题 8

一、导游所扮演的审美角色 8

二、培养自我审美意识 12

三、研究游客的审美类型 14

第三节 普通美学原理在导游工作中的应用 17

一、动态观赏 17

二、静态观赏 20

三、移情观照 22

四、观赏距离 25

五、观赏时机 27

六、观赏位置 29

七、观赏节奏 31

第一节 导游员应与客人和合作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5

一、自觉地为客人提供“心理服务” 35

第二章 导游工作中的人际交往 35

二、除了“工作”问题,还有“人”的问题 36

三、坚持“从我做起” 36

第二节 导游员应坚持“平等”和“双胜”的交往原则 37

一、与人交往的三种不同的出发点 37

二、做人际交往中的“强者” 38

三、人际交往中最敏感的问题 39

四、按照“平等”原则处理彼此的分岐 42

五、争取“双胜无败”的结局 42

七、不要让对方“一无所获” 43

六、“双胜”的含义 43

八、“客人总是对的”并不是对事实的判断 44

九、“分清是非”不等于“争输赢” 44

十、不要把“商量”变成“争输赢” 45

十一、客人是“上帝”,又不是“上帝” 46

十二、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游戏” 47

十三、心理游戏的“玩法” 47

十四、识别心理游戏中的角色 48

十五、立于不败之地 49

十六、沉住气,不要被他激怒 49

十七、要经得起“诱惑” 50

十八、克服“报复”的冲动 50

一、人际交往的“行为仓库” 51

第三节 导游员要善于运用“选择”和“诱导”的交往艺术 51

二、三位不同的“行为决策者” 52

三、一定要让“成人自我”起主导作用 53

四、用“成人对成人”的方式解决问题 53

五、自觉的诱导和不自觉的诱导 54

六、遇到“不讲理”的人怎么办 55

七、使对方从“不讲理”变为“讲理” 56

八、分两步作出反应 56

九、针对“家长自我”的“接受” 57

十、针对“儿童自我”的“接受” 57

十一、“平行”的陈述 58

十二、请教式的提问 59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发展 60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起源 60

一、盘古开天创世和女娲抟土造人 60

二、中国古人化石和著名文化遗址 61

三、原始艺术和原始宗教 62

四、传说中的黄帝、炎帝以及尧、舜“禅让” 63

五、龙标志着中华文化是多元发生、发展的结果 64

第二节 从神本走向人本 64

一、中华最初之知识者“巫史”的出现 65

二、“六书”的创造和钟鼎文的出现 66

三、崇天、尚鬼、嗜酒的风尚 67

四、八卦和《周易》 68

第三节 人文主题确定的时代 68

一、士阶层的崛起和私学的兴起 69

二、民本思想的形成和九流十家的争鸣 69

三、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 71

第四节 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 73

一、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对形成统一的中华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作用 73

二、从崇高黄老学说,到独尊儒术,并促使儒学的经学化、形成系统化的礼文化,这是汉化文化形态的主要特征 74

三、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 74

四、秦汉文化若干重大表现 75

第五节 文化多元化走向的时代 77

一、以儒学独尊的文化模式崩解,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文化多元发展的形势,人们的思维空前活跃 77

二、多元文化撞击、融合后出现的主要文化新现象 79

第六节 中国文化的隆盛时代 82

一、唐代文化的宏伟气势 83

二、隋唐文化的主要表现 85

三、唐代文化的巨大影响 88

第七节 理学的形成和市井文化兴起 89

一、宋代文化主要特色是理学的形成和市井文化的兴起 89

二、宋代文化的主要表现 90

一、在相互撞击中,两宋文化系统中引发出一种极为深重的忧患意识 93

第八节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 93

三、文化中心的南移 93

二、元代文化的重要表现 94

第九节 复古与开新 95

一、复古与拟古 96

二、开新意识的出现 96

三、西方文化的传入 97

四、科学技术开拓和创新的主要成就 98

第十节 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高潮与封建专制文化的式微衰败 99

一、文化融合的高潮 99

二、文化融合高潮的表现 99

第十一节 扬弃与新生的时代 101

第四章 中国的宗教艺术 104

第一节中国佛教艺术 104

一、建筑艺术 104

二、绘画艺术 109

三、雕塑艺术 112

四、金石艺术 114

五、文学艺术 115

六、音乐艺术 118

第二节 中国基督教艺术 120

一、诗歌与音乐结合的教堂音乐 121

二、绘画雕塑艺术 122

三、建筑艺术 124

第三节 中国伊斯兰教艺术 125

一、建筑艺术 126

二、文学艺术 129

第四节 中国道教艺术 130

一、建筑艺术 131

二、文学艺术 131

三、绘画艺术 132

四、音乐艺术 133

一、什么是文物 135

第一节 中国文物及保护 135

第五章 中国的文物 135

二、文物保护 139

第二节 古器物 143

一、古青铜器 143

二、古代陶瓷器 150

三、古代玉器 157

四、古木、竹、漆器 161

第三节 古丝织刺绣 165

一、概述 165

二、古代丝织品 166

三、古代绣品 169

第四节 古代绘画、书法、篆刻 170

一、古代绘画 170

二、古代书法 175

三、古代印章篆刻 179

四、装裱 182

第六章 中国的旅游交通和线路 183

第一节 旅游与交通 183

一、航空交通 183

二、陆路交通 186

三、水上交通 190

第二节 旅游线路 191

一、旅游线路 191

二、我国的主要专项旅游线路 199

第七章 中国主要旅游景观的形成 230

第一节 自然旅游景观的形成 230

一、气候、天气、气象的概念 230

二、云景(云海、云瀑) 231

三、雪景的形成 232

四、彩霞、虹景的形成 233

五、日月合璧的奇景 234

七、极光的形成 235

六、佛光的形成 235

八、树挂(雾淞)的形成 236

九、泉水的形成 237

十、瀑布的形成 238

十一、海市蜃楼的成因 240

十二、钱塘江潮的形成 242

十三、黄龙沟水色为何丰富多采 243

十四、鸣沙山沙鸣的原因 243

十五、山岩和山地形胜 245

十六、长江及长江三峡是怎样形成的 248

十七、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是怎样形成的 250

十八、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为何冬天不结冰 251

十九、沿南海、东海、黄海旅游,为什么会看到海面不同的水色 251

二十、春城昆明、日光城拉萨、泉城济南是怎么形成的 252

第二节 人文旅游景观的形成 253

一、杭州西湖为何闻名海内 253

二、敦煌莫高窟成为我国石窟之最的主要原因 254

三、为何古代帝王陵墓多在北方风景优美的地方? 255

四、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之所以成为四大佛山的原因 256

五、南方古典园林荟萃于苏州的历史地理原因 259

六、帝王苑囿承德避暑山庄建筑何以淡雅素净 261

七、三门峡“天井村”黄土来自何方 26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