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哲学的对象 1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现 1
二、哲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
三、哲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5
第二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7
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8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9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16
第三节 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发展 2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史 2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27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4
一、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34
二、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39
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6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50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54
第一节 物质 54
一、 哲学物质观念的历史发展 55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58
三、物质范畴在现代科学中的深化 64
第二节 运动 68
一、运动是物质的概本属性 68
二、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73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 77
一、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77
二、时间和空间存在的绝对性和它们具体形态、特性的相对性 81
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85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91
一、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91
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 93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论证 96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02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102
一、物质的反应特性 103
二、生物的反映形式及其发展 105
三、人类意识的产生 109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112
一、人脑是高度严密复杂的物质体系 112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15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18
四、意识和思维模拟 121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 126
一、物质的决定性和意识的能动性 126
二、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28
三、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 131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134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134
一、事物、现象的普遍联系 135
二、联系的多样性 138
三、辩证联系与科学的发展 142
一、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 146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 146
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148
三、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54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一系列普遍规律和范畴的科学体系 157
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157
二、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159
三、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64
第五章 质量互变规律 167
第一节 质、量、度 167
一、质 167
二、量 170
三、度 173
第二节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 176
一、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76
二、质量互变的客观普遍性 181
第三节 量变、质变的复杂性 185
一、量变的复杂性 186
二、 质变的复杂性 189
第六章 对立统一规律 192
第一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92
一、矛盾的同一性 193
二、矛盾的斗争性 195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197
四、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201
第二节 发展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206
一、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07
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09
三、对立面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 212
第三节 矛盾的特殊性及其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214
一、矛盾的复杂性 214
二、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218
三、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222
一、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227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227
第一节 辩证的否定 227
二、否定的辩证含义 230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234
一、事物自己发展自己 235
二、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238
第三节 螺旋式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42
一、螺旋式发展的普遍性 242
二、螺旋式发展的特殊性 246
一、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 250
第一节 原因和结果 250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诸范畴 250
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多样性 255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260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60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263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270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 270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277
第四节 形式和内容 279
一、形式和内容是统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279
二、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 282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 288
一、现象和本质及其辩证关系 288
二、科学认识的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293
第九章 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296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96
一、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297
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304
三、能动的反映论的基本观点 306
第二节 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310
一、科学的实践概念 311
二、实践的主要特征 314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 317
第三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21
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322
二、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 324
第十章 认识的辩证运动 330
第一节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330
一、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330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35
三、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344
一、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349
第二节 理性认识到实践 349
二、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前提 351
三、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途径 353
第三节 认识的全过程 355
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355
二、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59
第十一章 真理 362
第一节 客观真理 362
一、真理是客观的 362
二、对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批判 365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67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367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370
三、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批判 374
第三节 真理和谬误 378
一、真理和谬误的对立 378
二、直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381
第四节 实践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 384
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84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和不确定 387
三、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 389
一、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395
第十二章 辩证思维的形式和方法 395
第一节 辩证逻辑的对象 395
二、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397
第二节 思维形式的辩证法 400
一、概念 401
二、判断 407
三、推理 412
四、假说 416
第三节 辩证思维的方法 420
一、归纳和演绎 420
二、分析和综合 425
三、从抽象到具体 429
第四节 逻辑和历史的辩证统一 435
一、历史是逻辑的基础 435
二、逻辑和人类认识发展历史的统一 436
三、逻辑和客观实在发展历史的统一 438
四、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441
第五节 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一致 443
一、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统一的基础 444
二、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 447
三、辩证法和逻辑学的一致 449
四、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一致 450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问题探幽》陈冬生,王枫桥责编 2019
- 《批判 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梅丽著 2019
- 《弗雷格逻辑主义研究》刘靖贤著 2019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谭劲松,金一斌主编 2018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研究》刘正刚,李晓,田军著 2018
-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70年》王京清 2019
- 《书法主义图像叙述》洛齐 2019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刘诗白主编 2019
- 《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曹泳鑫李冉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