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地理区划与规划词典
地理区划与规划词典

地理区划与规划词典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度主编;周成虎,申元村,张豪禧,欧阳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8493992
  • 页数:440 页
图书介绍:地理区划与规划是地理学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也是地理学认识地理规律和按地理规律进行生产布局的基本方法论。作为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区划与规划为主题的词典,本词典将区划与规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从自然与人文、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对相关词条按照学科和应用的特点系统编排,准确释义。
《地理区划与规划词典》目录

绪论篇 1

一、地球系统 1

地球 1

地球系统 1

地球表层 1

陆地 1

大气 1

大气科学 1

海洋 2

海洋学 2

大气圈 2

岩石圈 2

水圈 2

生物圈 3

人类圈 3

二、地理科学 3

地理 3

地理位置 3

区位 3

布局 3

生产布局 4

自然区域 4

地理环境 4

自然地理环境 4

人文地理环境 4

地理环境结构 4

地理综合体 4

人地关系 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5

人地关系论 6

人地关系系统 6

地理科学 6

自然地理学 7

综合自然地理学 7

历史自然地理学 7

古地理学 7

历史地理学 8

地貌学 8

地貌 8

动力地貌学 8

流水地貌学 8

水文地理学 8

水文学 9

陆地水文学 9

气候学 9

气候 9

物候学 9

物候 10

土壤 10

土壤圈 10

土壤学 10

土壤地理学 10

植物地理学 10

植物学 11

动物学 11

动物地理学 11

化学地理学 11

地球化学景观 11

普通化学地理 11

部门化学地理 12

区域化学地理 12

环境 12

环境科学 12

环境地理学 12

生态 12

生态地理学 12

生态学 12

景观 13

景观学 13

海洋地理学 13

区域海洋地理 13

海岸海洋地理 13

灾害地理学 13

灾害 13

人类地理学 14

人文地理学 15

区域人文地理学 15

部门人文地理学 15

人口地理学 15

社会地理学 15

民族地理学 16

文化地理学 16

政治地理学 17

语言地理学 17

军事地理学 17

经济 17

经济地理学 17

新经济地理学 17

区域经济地理学 18

资源地理学 18

工业地理学 18

能源 18

能源地理 18

交通运输地理学 18

农业 19

农业地理学 19

旅游 19

旅游地理学 19

聚落 19

聚落地理学 19

城市地理学 19

乡村地理学 20

健康 20

医学地理学 20

医学景观学 20

区域医学地理 20

健康地理 20

疾病地理 20

保健地理 21

疗养地理 21

营养地理 21

地方病 21

区域学派 22

区域科学 22

区域政策 22

区域承载力 22

可持续发展 23

区域可持续发展 23

人才 23

区域人才资源系统 23

社会群体类型 23

区域地理学 23

世界地理 23

中国地理 24

区域自然地理学 24

区域地貌学 24

区域地貌 24

区域气候 24

区域水文 24

山地地理 25

地图学 25

地理信息系统 25

地理信息科学 25

遥感科学 25

区域等级系统 25

地理区划篇 26

一、通论 26

区划 26

地理区划 26

自然地理结构 26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27

地带性 27

地带性单位 27

非地带性 27

非地带性因素 28

非地带性单位 28

显域性 28

隐域性 28

泛域性 28

水平地带性 28

纬度地带性 28

纬向地带性 28

经度地带性 28

经向地带性 28

垂直地带性 28

垂直带性 29

三维地带性 29

自然带谱结构 29

区域法 29

范围法 29

区域结构模型 29

自然地理图 29

地理区划分类 29

区划原则 30

区划方法 31

叠置法 31

景观制图法 31

地理相关分析法 31

主导因素法 31

区划界线 31

区划图 32

二、自然区划 32

(一)综合自然区划 32

1.自然地理分异 32

自然综合体 32

自然地理系统 32

自然条件评价 32

自然地理尺度 32

自然带 32

自然带划分 33

陆地自然带 33

海洋自然带 33

热带雨林带 34

热带季雨林带 34

热带稀树草原带 34

热带荒漠带 34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4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5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5

北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林带 35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5

温带草原带 35

温带荒漠草原带 35

温带荒漠带 36

寒温带针叶林带 36

亚寒带针叶林带 36

亚极地苔原带 36

极地冰原带 36

温度带 36

北极带(海洋) 36

北温带(海洋) 36

北热带(海洋) 37

赤道带(海洋) 37

南热带(海洋) 37

南温带(海洋) 37

南极带(海洋) 37

湿润区 37

亚湿润区 37

半干旱区 37

干旱区 37

湿润系数 37

湿润度 38

干燥度 38

自然地理过程 38

2.综合自然区划 38

自然区划 38

自然区划图 38

自然地理区划 38

综合自然区划 39

综合自然区划图 39

部门自然区划 39

部门自然区划图 39

实用区划图 39

双列系统自然区划 39

单列系统自然区划 39

公路自然区划 40

3.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40

自然区划等级系统 40

自然大区 40

东部季风区 40

西北干旱区 41

青藏高寒区 41

赤道带 41

热带 41

亚热带 41

温带 41

寒温带 42

湿润地区 42

半湿润地区 42

半干旱地区 42

干旱地区 42

自然地区 42

自然亚地区 42

自然地带 43

自然亚地带 43

自然区 43

(二)地貌区划 43

1.地貌营力与类型 43

外营力 43

内营力 43

地核 43

地幔 44

地质构造 44

板块 44

褶皱 44

地槽 44

断层 44

断层带 45

地台 45

地层 45

风化壳 45

海拔 45

地貌类型 45

地貌要素 45

地貌过程 45

地貌单元 46

地貌组合 46

地貌分类体系 46

陆地地貌类型 46

地貌类型图 47

地貌区域图 47

流水地貌 47

湖泊地貌 47

荒漠地貌 47

风成地貌 47

黄土地貌 48

喀斯特地貌 48

岩溶地貌 48

冰川地貌 48

河口地貌 48

重力地貌 48

气候地貌 49

气候阶地 49

气候地层 49

海岸地貌 49

盆地 49

低地 49

洼地 49

平原 49

阶地 50

河流阶地 50

台地 50

高平原 50

丘陵 50

山地 50

低山 50

中山 50

高山 50

山原 51

山脊 51

山脊线 51

2.地貌区划 51

地貌区划 51

新构造区划 51

新构造区划图 51

黄土高原地貌分区 51

黄土高原地貌区划 51

地层区划 51

地层大区 52

地层区 52

地层分区 52

地层小区 52

中国地貌区划 52

(三)气候区划 53

1.气候类型与气候分异 53

气候系统 53

行星风系 54

信风 54

西风带 54

西南季风 54

东亚季风 54

气压 55

气候要素 55

气候因子 55

气候指标 55

大陆度 55

积温 55

活动积温 56

有效积温 56

降水 56

湿度 56

绝对湿度 57

相对湿度 57

比较湿度 57

干燥指数 57

风 57

风级 57

有效蒸散 57

无霜期 57

气候分类 57

柯本气候分类 57

气候成因分类 58

气候经验分类 58

成因和经验相结合的分类 58

湿润度分类 58

日照分类 58

大陆性气候 58

海洋性气候 59

季风气候 59

赤道季风气候 59

热带季风气候 59

亚热带季风气候 59

暖温带季风气候 59

温带季风气候 59

寒温带季风气候 59

湿润类型 59

气候地带 59

气候带 60

气候地带性 60

气候水平地带性 60

气候垂直地带性 60

气候变迁 60

2.气候区划 60

气候分界 60

综合气候法 61

气候资源 61

农业气候资源 61

农业气候手册 61

气候区划 61

发生学气候区划 61

实用气候区划 61

建筑气候区划 61

航空气候区划 61

风能资源区划 61

气候资源利用区划 62

太阳能资源利用区划 62

种植制度热量条件区划 62

干湿气候区划 62

气候生产潜力区划 62

气候资源综合区划 62

中国气候区划 62

3.农业气候区划 63

农业气候条件 63

农业气候指标 63

农业地形气候学 63

农业气候分析 63

农业气候区划史 63

综合世界农业气候区划 64

世界农业气候区划 64

中国现代农业气候区划 64

农业气候分类区划 65

作物农业气候区划 65

综合农业气候区划 65

茶树气候区划 65

大豆气候区划 65

甘蔗气候区划 66

柑橘气候区划 66

橡胶树气候区划 66

水稻气候区划 66

小麦气候区划 66

棉花气候区划 67

4.物候区划 67

物候年 67

物候园 67

物候图 67

物候期 67

物候谱 67

物候区划 67

(四)水文区划 68

1.水文水资源 68

流域 68

河流 68

内流河 68

外流河 68

水系 68

河网 68

地下河 69

径流 69

水资源 69

地表水 69

地下水 70

潜水 70

水资源可利用量 70

水资源质量分类 71

水资源承载力 71

水利资源 71

水能资源 71

饮用水水源地 72

水源涵养区 72

水安全 72

水资源安全 72

水资源承载指数 72

水化学地理 72

矿化度 72

水化学类型 72

生态需水量 73

生态用水 73

2.水文区划 73

水文区划 73

水文分区 73

水文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73

中国水文区划 74

3.水资源与水利区划 74

水资源区划 74

水资源区划原则 74

水资源区划方法 74

水资源区划指标 75

中国水资源区划 75

水利区划 75

中国水利区划 76

农业水利区划 76

4.水环境与水生态区划 77

水质区划 77

水功能区划 77

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 77

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原则 77

水环境保护功能区监测 77

(五)土壤区划 77

1.土壤类型与区域分异 77

成土过程 77

土壤母质 78

土壤淋溶 78

土壤淀积 79

土壤熟化 79

土壤发育 79

土壤发育序列 79

年代序列 79

土壤发生层 79

土壤调查 79

土壤分析 79

土壤分类 80

土壤分类制 80

土壤高级分类 80

土壤基层分类 80

土壤级别 80

土壤类别 80

土壤类型 80

土壤制图单元 81

原苏联土壤发生分类 81

地理发生分类 81

西欧自然土壤分类 81

土壤形态发生分类 82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 82

新成土 83

老成土 83

变性土 83

始成土 83

旱成土 83

软土 83

淋溶土 84

氧化土 84

有机土 84

灰土 84

火山灰土 84

寒冻土 84

谱系式分类 84

谱系土壤系统分类 84

土纲 84

土类 84

亚类 84

土属 85

土种 85

亚种 85

变种 85

中国土壤分类 85

自然土壤 85

人为土壤 85

古土壤 85

耕作土壤 85

水田土壤 85

旱地土壤 86

森林土壤 86

草原土壤 86

荒漠土壤 86

低地土壤 86

湿地土壤 86

盐渍土壤 86

土壤数值分类 86

土壤分布 86

土壤景观 86

杂集区 86

土被结构 86

土壤组合 86

土壤复区 86

土壤地带性 86

地带性土壤 87

非地带性土壤 87

显域土 87

隐域土 87

土壤水平地带性 87

土壤纬度地带性 87

土壤经度地带性 87

土壤垂直分布 87

中国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性 88

土壤垂直地带性 88

土壤垂直带谱 88

土壤垂直带结构 88

土壤水平与垂直复合分布 88

土壤地带内部的分布规律性 88

土壤水平分布 89

土壤地域性分布 89

土壤微域分布 89

土壤中域分布 89

耕作土壤的分布规律性 89

2.土壤区划 90

土壤区划 90

土壤地理区划 90

特定地区土壤区划 90

特定土壤类型区划 90

特定土壤改良利用区划 90

土壤利用改良图 90

风沙土壤改良利用区划 90

盐碱土改良利用区划 91

土壤区划图 91

中国土壤区划 91

中国土壤区划系统 91

土壤气候带 92

土壤地区 92

土壤地带 92

土壤省 92

土壤区 92

土组 92

土片 92

(六)植被区划 93

1.植被类型与区域分异 93

生境 93

生物多样性 93

生物群落 93

植物群落 94

地带性群落 94

植物生活型 94

生态位 94

植物层片 94

植被类型 94

乔木林 94

灌丛 95

竹林 95

草丛 95

水生植物 95

特有种 95

植被 96

植被分类 96

植物群丛 96

植物群系 96

地带性植被 96

显域植被 97

植被带 97

中国植被类型 97

森林 97

雨林 97

常绿阔叶林 97

夏绿阔叶林 97

针叶林 98

森林草原 98

草原 98

荒漠 98

非地带性植被 98

隐域植被 98

草甸 98

沼泽植被 99

植物分布区 99

植物分布区类型 99

植物连续分布区 99

植物间断分布区 100

植物潜在分布区 100

植被纬度地带性 100

植被经度地带性 100

植被垂直地带性 100

植被垂直带 100

植被垂直带谱 100

2.植物区系与植被区划 100

植物区系 100

植物区系分类 100

植物区系区划 101

地球植物区系分区 101

中国植物区系分区 101

植物分布区中心 101

欧美植被区划 101

俄罗斯植被区划 102

植被区 102

植物地理区划 102

植被区划 102

中国植被区划 102

植被分区 102

中国植被分区 102

森林地理分布 103

树木分布区 103

森林线 103

森林区划 104

栽培植物区系 104

植被图 104

(七)动物区划 104

1.动物类群与分布 104

生活型 104

生活区 104

生物区 104

脊椎动物 104

哺乳动物 104

爬行动物 105

两栖动物 105

鸟类动物 105

鱼类动物 105

动物分布区 105

动物栖息地 105

2.动物区系与动物区划 105

动物区系 105

动物地理区划 106

世界动物地理区划 106

陆栖动物区划 106

全北区 106

古北界 106

新北界 106

东洋界 106

热带界 107

新热带界 107

澳大利亚界 107

海洋动物区划 108

南极区 108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108

东北(动物)区 108

华北(动物)区 108

蒙新(动物)区 108

青藏(动物)区 109

西南(动物)区 109

华中(动物)区 109

华南(动物)区 109

三、人文与经济区划 109

(一)行政区划 109

行政区域 109

行政区域功能 110

行政建制 110

行政等级 110

国界 110

省级行政区 110

特区 111

地级行政区 111

市辖县 111

县级行政区 111

区 112

乡(镇)级行政区 112

行政区划 112

行政中心 113

行政区划图 113

(二)人口区划 113

1.人口构成与分布 113

人口组成 113

基本人口 113

人口规律 113

现有人口 114

常住人口 114

静止人口 114

稳定人口 114

适度人口 114

过剩人口 114

就业人口 115

候鸟人口 115

人口变动 115

人口迁移 115

人口重心 116

人口转变 116

人口流动 117

人口素质 117

性别构成 117

年龄构成 117

民族构成 118

文化构成 118

人口红利 118

人口容量 118

人口抚养比 118

总和生育率 118

人口密度 119

人口竞争力 119

人口再生产类型 119

人口老龄化 119

人口分布 119

城镇人口 120

准城镇人口 120

乡村人口 120

人口地图 120

中国人口发展战略 121

2.人口区划 121

人口区划 121

人口安全 122

人类发展指数 122

人口发展功能分区 122

人口发展功能区划原则 122

人口限制区 122

人口疏散(收缩)区 123

人口稳定区 123

人口集聚区 123

(三)经济地理区划 123

1.经济系统 123

经济地理条件 123

经济地理条件评价 123

经济结构 123

经济联系 124

经济指标 124

经济体系 124

经济中心 124

经济圈 124

经济影响区域 125

经济区位论 125

地域生产综合体 125

生产地域单元 125

生产地域结构 126

生产配置 126

地区经济优势 126

地区产业结构 126

地区开发程度 127

地区经济专业化 127

第一产业 127

第二产业 127

第三产业 128

地区经济 128

绿色经济 128

生态经济 128

循环经济 128

省能型经济 129

费能型经济 129

新型工业化 129

2.经济区 129

经济区 129

经济区性质 129

经济区特点 130

综合经济区 130

部门经济区 130

基本经济区 130

省内经济区 131

超级经济区 131

一级经济区 131

二级经济区 131

三级经济区 131

基层经济区 131

行政—经济区 131

经济类型区 131

经济特区 131

经济技术开发区 132

经济协作区 132

聚类经济区 133

城市经济区 133

决策经济区 133

协作经济区 133

核心区域 133

边缘区域 134

边境经济合作区 134

境外经贸合作区 134

开放区 134

开发区 134

扶贫区 135

贫困地区 135

欠发达地区 135

发达地区 135

东部地区 136

中部地区 136

西部地区 137

东北地区 137

经济带 137

经济地带 138

长江产业带 138

环渤海经济圈 138

北部湾经济区 138

海峡西岸经济区 139

省级经济区 139

企业集聚 139

生态工业园 139

高新技术开发区 140

保税港区 140

城市开发区群 140

整治区 140

3.经济区划 141

经济区划 141

经济区划系统 141

经济区划类型 141

综合经济区划 141

部门经济区划 142

生态经济区划 142

(四)工业区划 142

1.工业区位与类型 142

工业区位论 142

工业地域组合 142

工业地域综合体 142

工业生产地域类型 143

工业生产地域分工 143

工业地带 143

工业基地 143

工业枢纽 144

工业圈 144

工业地区 144

工业中心 145

工业区 145

工业园区 145

工矿区 146

工业点 146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146

2.工业部门与工业区划 146

工业部门结构 146

主导工业部门 146

工业生产专业化 147

工业生产协作化 147

工业生产联合化 147

工业部门经济区划 147

工业产销区划 147

乡镇企业区划 148

(五)农业区划 148

1.农业条件与区位 148

农业系统 148

农业经济条件 148

农业经济体系 148

农业经济结构 149

农业区位论 149

地域生产类型 149

生产地域类型 149

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149

农业地域类型 149

农业地域专业化 150

农业地域分异 150

农业地域结构 151

农业地域分布规律 151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 151

农业生产专门化 152

农业生产地域分布规律 152

农业自然条件评价 152

农业自然资源 152

农业布局 152

农业生产结构 153

农业部门结构 153

农业生产结合形式 153

世界农业类型 153

庭院经济 154

粮食安全 154

土地计划指标体系 154

2.农业区划 154

农业区划学 154

农业区划 155

农业区划简史 155

农业区划的类型 156

农业区划的方法 156

综合农业区划 156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 157

农业部门区划 157

农村经济区划 158

中国农村经济区划 158

农业自然条件区划 158

农业区划地图 159

农业地带 159

农业区 159

半农半牧区 159

农牧交错带 160

牧区 160

3.农作物区划 160

农作物适宜区 160

作物布局 160

作物组合 160

种植业区划 160

中国种植业区划 161

中国耕地压力综合区划 161

中国水稻种植区划 162

中国小麦种植区划 163

中国玉米种植区划 163

中国大豆种植区划 164

世界大豆栽培区划 164

中国马铃薯种植区划 165

中国棉花种植区划 165

中国油菜种植区划 165

中国花生种植区划 166

中国烟草种植区划 166

中国茶叶种植区划 167

茶树品种区划 167

世界茶区 168

中国果树带 168

中国苹果种植区划 168

中国柑橘区划 169

中国热带作物种植业区划 170

作物区划 170

中国绿肥区划 170

化肥施用区划 171

农业机械化区划 171

农业技术改革区划 172

4.畜牧业区划 172

草地学 172

畜牧业地理 172

畜牧业地域类型 172

畜牧业类型 172

中国畜牧业地域类型 172

中国畜牧业及牧区 173

中国四大牧区 173

畜牧业基地 173

畜牧业区划 173

中国畜牧业综合区划 173

中国牧草草种区划 174

中国饲料区划 174

5.水产业区划 174

水产业 174

水产业地理 174

水产资源 174

渔业资源 175

水产业结构 175

水产业布局 175

水产业配置 175

水产业区划 175

渔业区划 176

中国渔业分区 176

渔业基地 176

6.林业区划 177

林业地理学 177

林地 177

林区 177

林分 177

森林资源 177

森林类型 178

林型 178

林业区划 178

中国林业区划 178

林业经济区划 178

7.土地利用区划 178

土地 178

土地覆被 179

土地分类 179

土地类型 179

土地分级 180

土地评价 180

土地质量 180

土地生产力 180

土地承载力 181

土地适宜性 181

土地限制性 181

土地资源结构 181

土地退化 181

土地利用率 181

土地生产率 182

土地生产率评价 182

土地利用结构 182

土地利用分类 182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183

土地利用战略 183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183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原则 183

土地系列制图 184

土地利用区划 184

土地利用图 184

中国土地利用区划 184

中国1:100万土地利用图 185

(六)交通运输区划 185

交通 185

交通运输 185

交通运输配置 185

交通运输网 185

交通运输枢纽 185

运输联系 186

铁路干线 186

铁路支线 186

铁路枢纽 186

铁路网密度 186

公路运输 186

航空港 186

航空运输 186

港口体系 186

港口类型 186

港区划分 187

自由贸易港区 187

港口腹地 188

港口地域群体 188

港口集疏运系统 188

水运航线 188

港口 188

港口经济 189

港口文化 189

港口景观资源 189

第四代港口 189

交通运输区划 189

货流区划 189

产销区划 190

吸引范围区划 190

陆路交通自然区划 191

合理运输区划 191

(七)旅游区划 191

1.旅游资源与旅游类型 191

旅游资源 191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191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191

主题公园 192

历史文化名城 192

世界遗产地 192

旅游环境 192

旅游要素 192

旅游系统 193

旅游出口 193

旅游地类型 193

旅游地域类型 194

旅游景观 194

旅游点 194

工业旅游区(点) 194

旅游活动类型 194

观光旅游 194

休闲度假旅游 194

生态旅游 195

文化旅游 195

科技旅游 195

工业旅游 195

农业旅游 195

乡村旅游 195

城市旅游 196

海洋旅游 196

探险旅游 196

商务旅游 196

会展旅游 196

灾区旅游 196

医疗(保健)旅游 197

宗教旅游 197

购物旅游 197

高尔夫旅游 197

专题旅游 197

邮轮旅游 197

换房旅游 198

修学旅游 198

影视旅游 198

国际旅游 198

2.旅游区划 198

旅游地域系统 198

游憩地域系统 198

旅游区 198

旅游布局 198

旅游地域分工 199

旅游地域综合体 199

旅游地 199

旅游协作区 199

旅游区划 200

旅游资源优势区 200

旅游资源非优势区 200

旅游资源生态位 200

生态旅游区划 201

旅游度假区 201

(八)文化地理区划 201

1.民族地理学 201

民族 201

民族地域结构 201

民族聚居区 201

民族杂居区 202

民族自治区域 202

2.文化地理区划 202

文化类型 202

文化中心 202

文化城市 202

文化复合体 202

文化资源 202

文化差异 203

文化资源评价 203

文化景观类型 203

文化景观 203

文化源地 203

文化群落 203

文化层 203

文化圈 203

文化区 204

文化体系 204

文化环境 204

文化边疆 205

文化变迁 205

文化结构 205

文化遗产 205

文化核心 205

文化区划 205

3.语言地理 206

语系 206

语言区 206

语言类型 206

语言中心区 206

语言地理分类 206

4.聚落地理 206

城市 206

城镇 207

城市地域结构 207

城市形态 207

城市景观 207

城市乡村化 207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 207

大都市带 207

城镇走廊 207

城市建设用地 208

城市群 208

物质积累指数 208

乡村聚落地理学 208

乡村 208

集镇 209

乡村社区 209

边疆地区 209

5.军事地理 209

军事地理位置 209

军事地理环境 209

军事行政区划 209

(九)能源区划 209

1.能源资源与类型 209

能源资源 209

能源分类 210

能源构成 210

能源数量结构 210

能源勘探 210

能源资源蕴藏量 210

能源可采储量 211

能源工业储量 211

能源远景储量 211

能源可采期限 211

能源动用储量 211

能源剩余可采储量 211

新能源 211

能源更替 211

一次能源 212

二次能源 212

再生能源 212

非再生能源 212

环境能源 212

清洁能源 212

能源资源分布 212

水能富矿区 212

煤 212

煤炭资源勘探 213

煤炭储量 213

煤炭储量分级 213

煤炭工业储量 213

煤炭可采储量 213

煤炭地质储量 213

煤炭远景储量 213

煤炭预测储量 213

煤炭探明储量 213

含煤建造 213

浅海型含煤建造 213

近海型含煤建造 213

内陆型含煤建造 214

聚煤盆地 214

构造聚煤盆地 214

侵蚀聚煤盆地 214

富煤带 214

富煤中心 214

煤田 214

国家大型煤炭基地 214

井田 214

石油 214

原油 215

油田 215

油藏 215

天然气 215

伴生气 215

溶解气 215

油型气 216

煤成气 216

气田 216

气藏 216

含油气盆地 216

含油气盆地分类 216

油气远景资源量 217

油气储量 217

油气储量分级 217

油气预测储量 217

油气地质储量 217

油气控制储量 217

油气可采储量 217

油气原始储量 218

油页岩 218

2.能源工业 218

能源开发 218

能源工业 218

能源密集型产业 218

高耗能产业 218

低耗能产业 218

火力发电站(厂) 218

水力发电站(厂) 219

地热电站 219

抽水蓄能电站 219

风电场 219

核电站(厂) 219

太阳能电站 219

能源危机 220

世界能源危机 220

3.能源区划 220

高能耗区域 220

中能耗区域 220

低能耗区域 220

农村能源消费结构 220

农村能源区划 221

农村能源条件区划 221

农村能源专题(单项)区划 221

农村能源综合区划 221

中国农村能源综合区划 221

能源经济区划 221

中国能源经济区划 222

(十)国家主体功能区区划 222

主体功能 222

主体功能区 222

主体功能区划分要素 222

主体功能区划分原则 223

土地资源承载指数 223

主体功能区发展潜力 223

优化开发区域 223

重点开发区域 223

限制开发区域 223

禁止开发区域 223

空间管制区划 224

问题区域 224

保护区域 224

发展权转移 224

四、环境、生态与灾害区划 224

(一)环境区划 224

环境要素 224

环境结构 224

环境系统 224

原生环境 225

次生环境 225

人居环境 225

人居环境指数 225

环境功能 225

环境承载力评价 225

环境质量 225

环境容量 225

环境质量标准 226

大气环境容量 226

理想大气环境容量 226

实际大气环境容量 226

环境保护 226

环境保护地图 227

环境管理 227

环境承载力 227

环境地学 227

环境地质学 227

环境土壤学 228

环境气候学 228

环境化学 228

环境海洋学 228

环境区划 228

化学地理区划 228

中国化学地理区划 229

生物地球化学省 229

医学地理区划 229

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230

空气质量分级 230

(二)生态区划 230

1.生态系统与生态功能 230

生态系统 230

生态因子 230

生态型 230

生态产品 230

陆地生态系统 230

森林生态系统 231

灌丛生态系统 231

草地生态系统 231

湿地生态系统 231

水生态系统 231

农田生态系统 231

植物生态学 231

动物生态学 232

陆地生态学 232

海洋生态学 232

农业生态学 232

化学生态学 232

生态功能 232

生态系统服务 2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32

生态系统综合评估 2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2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价方法 233

生态安全 234

生态胁迫 234

生态敏感性 234

生态环境脆弱性 234

生态足迹 234

生态承载力 234

2.生态区划 234

生态系统区域分异规律 234

生物分布区 234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 235

生态区划 235

生态功能区 235

生态功能分区 235

生态功能区划 235

城市生态功能区划 235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235

水土保持区 236

水土保持评价 236

洪水调蓄区 236

洪水调蓄评价 236

森林保护 236

湿地保护 236

防护林 236

生态示范区 236

生态保育区 236

生态重建区 236

生态过渡区 237

生态脆弱区 237

生态公益林区 237

特殊生态产业区 237

清水通道维护区 237

生物地带 237

生物区系 237

生物地理分区 238

生物古地理分区 238

生物古地理大区 238

中国生态地理区划 238

(三)景观与自然保护区划 239

1.景观区划 239

景观要素 239

自然景观 240

景观单元 240

景观结构 240

景观空间结构 240

景观功能 240

景观多样性 240

景观生态学 240

景观形态学 240

景观分类 241

景观生态分类 241

景观生态类型 241

景观生态过程 241

景观制图 241

景观生态类型图 241

景观生态区划 241

2.自然保护区划 241

自然保护 241

自然保护区 242

自然保护区类型 242

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 242

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 242

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 243

自然保护区划定 243

国家公园 243

森林公园 243

重要湿地 243

地质及古生物遗迹 243

自然与人文景观 243

风景名胜区 243

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 244

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模式 244

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评价 244

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 245

(四)灾害区划 245

1.灾害类型 245

自然灾害 245

人为灾害 245

气象灾害 245

地震 245

水文灾害 245

洪水 246

旱灾 246

台风灾害 246

低温灾害 246

冷害 247

冻害 247

冰雹 247

梅雨 247

焚风 248

干热风 248

尘暴 248

地质灾害 248

地质灾害敏感性 249

人为地质灾害 249

地貌灾害 249

泥石流危险区 249

生物灾害 249

生态灾害 250

森林生态灾害 250

海洋灾害 250

海啸 250

灾链 250

灾害强度 251

雨影区 251

土壤沙漠化敏感性 251

灾害管理 251

自然灾害综合体分类 251

2.灾害区划 251

灾害区域性 251

灾害三维地带性 251

灾害区划 252

灾害指标体系 252

灾害区划方法 252

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252

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原则 253

自然灾害危害性区划 253

中国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253

农业自然灾害区划 253

灾害经济区划 254

灾情区划 254

灾害治理区划 254

单项灾害区划 254

土壤侵蚀区划 254

中国土壤侵蚀区划 255

洪水危险区划 255

地震区划 256

地震烈度区划 256

地震危险区划图 256

灾度区划 256

承灾力区划 256

灾害区划图 257

防灾减灾体系 257

五、海洋区划 257

(一)海洋环境与法规 257

1.海洋分布 257

太平洋 257

大西洋 257

印度洋 258

北冰洋 258

渤海 258

黄海 258

东海 258

南海 259

2.海洋地貌 259

海平面 259

大陆边缘 259

大陆架 259

外大陆架 259

海岛 260

海岛类型 260

岛屿 260

大陆岛 261

海洋岛 261

珊瑚岛 261

群岛 261

无居民海岛 261

海岸带 261

海滩 262

潮滩 262

潮间带 262

河口 262

海岛资源 262

基岩海岸 262

砂砾质海岸 262

淤泥质海岸 262

河口湾海岸 263

生物海岸 263

珊瑚礁岸 263

原生海岸 263

海湾 263

3.海洋水文与气候 263

海流 263

潮汐 263

海浪 263

海侵 264

风暴潮 264

4.海洋法规 264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64

海洋地理边界 264

海域 264

海域使用权 264

领海 265

内海 265

内水 265

海峡 266

公海 266

边缘海 266

陆架海 266

国际海底 267

毗邻(连)区 267

海洋调查 267

涉海法规 267

海洋文化 267

(二)海洋区划 268

1.海洋环境与生态区划 268

海洋环境 268

海洋生态环境 268

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 268

海洋功能区 268

海洋功能区划 268

海洋功能区划原则 269

海洋功能区分类 269

中国海洋功能分区 269

海岸线区划 270

海岸带防护区 270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 270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270

2.海洋保护区划 271

海洋自然保护区 271

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271

海洋特别保护区 271

中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区划 271

3.海洋资源与经济区划 271

海洋资源 271

海洋空间资源 272

海涂资源 272

海洋渔业资源 272

海洋生物资源 272

海洋油气资源 273

海洋矿产资源 273

海洋动力资源 273

海洋化学资源 273

海洋水产资源 274

海洋旅游资源 274

海洋文化旅游资源 274

海洋经济 274

临港经济 275

海洋产业 275

海洋经济区划 275

海洋专属经济区 275

专属渔区 275

出口加工区 276

保税区 276

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 276

重要渔业水域 276

海洋矿产资源利用区 277

旅游用海区 277

海洋自然旅游 277

海洋文化旅游 277

滨海旅游区划 277

港口航运用海区 277

无居民海岛功能区划 277

海洋特殊区域 278

海水资源利用区 278

海洋能利用区 278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278

海水生态农业 278

海洋牧场 279

海域承载力 279

地理规划篇 279

一、通论 279

规划 279

地理规划 280

生产力布局规划 280

地理空间 280

地理优化 280

综合发展 280

规划协调 281

人口规划 281

行政规划 281

语言规划 281

低碳社会 281

低碳生活 282

布局最优方案 282

规划图 282

规划地图 282

二、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 282

(一)国土规划 282

国土 282

国家 282

政治边疆 282

拓居边疆 283

国土资源 283

国土开发 283

国土整治 283

国土保护 283

国土管理 284

国土规划 284

国土法规 284

(二)区域规划 285

区域 285

区域评价 285

区域优化 285

区域决策 285

区域开发 286

区域经济 286

区域经济系统 287

区域规划 287

地区综合平衡 288

区域发展战略 288

区域发展规划 288

区域空间规划 289

区域经济系统工程 289

区域经济系统工程设计 289

区域规划与发展规划 289

战略空间规划 289

区域规划类型 290

区域人才资源规划 290

区域产业规划 290

区域经济规划 291

“增长极”开发模式 291

“点—轴系统”开发模式 291

网络开发模式 291

域面开发模式 291

工矿区域规划 291

区域性组织 291

区域管理 292

区域开发规划 292

区域布局规划 292

三、城乡规划 292

(一)城市规划 292

城市化 292

中心地理论 292

中心地学说 293

城市—区域 293

城市体系 293

城乡一体化 294

城市类型 294

城市职能 294

城市性质 294

城市规模 295

城市承载力 295

中心城市 295

城市结构 295

城市地域结构要素 295

城市影响区域 297

城市吸引区域 297

城市总体布局 297

城市分类 297

城市职能分类 298

工业城市 298

矿业城市 298

商业城市 298

港口城市 299

资源型城市 299

交通枢纽城市 299

休养疗养城市 299

新兴城市 299

大学城 299

科学城 299

城市功能分区 299

社区 300

商业区 300

居住区 300

居民小区 300

居民点 300

居住密度 300

城市规划 300

市域规划 300

工业区规划 300

工业园 300

物流园区 301

科技工业园 301

城乡规划 301

城镇体系规划 301

城市概念性规划 301

城市结构规划 302

现代城市规划 302

城市群规划 302

城市总体规划 303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303

城市详细规划 304

城市修建规划 304

城市战略性规划 304

城市分区规划 304

城市远景规划 304

城市居住区规划 304

城市小区规划 305

郊区规划 305

城市人口规划 305

城市交通规划 305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305

城市风景区规划 305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30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06

城市防噪声规划 306

城市防洪规划 306

城市防震规划 307

生态城市规划 307

(二)乡镇规划 307

县域规划 307

新农村建设 307

乡镇总体规划 308

乡镇建设规划 308

乡村规划 308

村镇布局 308

村镇规划 308

村镇总体规划 308

村镇建设规划 309

村镇功能分区规划 309

村庄与集镇规划 309

村庄 309

农村居民点总体规划 309

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 309

农村人口与劳动力规划 309

农副产品加工工程规划 309

农业建筑规划 310

设施农业工程规划 310

农业企业生产建筑规划 310

农村电源结构选择 310

农村能源规划 310

农村电气化规划 311

农村电网规划 311

乡村用电负荷规划 311

农村科学技术规划 311

四、经济规划 312

(一)产业、工业规划 312

产业 312

产业规划 312

传统产业 312

新兴产业 312

主导产业 312

优势产业 312

垄断性产业 312

战略产业 313

低碳产业 313

低碳经济 313

低碳技术 313

生态产业 313

生态产业链 313

文化产业 314

清洁生产 314

战略性新兴产业 314

现代服务业 314

生产性服务业 314

生活性服务业 314

产业集群 314

产业集聚区 315

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 315

地区工业发展战略 315

地区工业体系 315

地区主导工业 315

地区配套工业 316

工业布局 316

工业类型 316

传统工业 316

现代工业 317

新兴工业 317

技术密集型工业 317

生态工业 317

重工业 317

轻工业 318

基础工业 318

采掘工业 318

原材料工业 318

制造工业 318

先进制造业 319

装备制造业 319

电子信息产业 319

临空经济 320

临空型工业 320

临海型工业 320

国防工业 320

原料趋向性工业 320

消费趋向性工业 321

资金密集型工业 321

劳动密集型工业 321

大运输量工业 321

大耗水工业 321

重污染工业 322

工业资源评价 322

工业生产体系 322

世界制造业中心 322

工业规划 322

工业发展规划 322

工业污染控制规划 323

环境经济规划 323

环境经济系统规划 323

(二)农业规划 323

传统农业 323

现代农业 323

集约农业 324

持续农业 324

创汇农业 324

低碳农业 324

生态农业 324

灌溉农业 324

绿洲农业 325

绿色农业 325

精准农业 325

循环农业 325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325

订单农业 325

都市农业 326

休闲农业 326

彩色农业 326

农业产业化 326

耕地规划 326

耕作地块规划 326

农业规划 326

农业区域规划 327

生态林业规划 327

农业工程规划 327

农业工程发展总体规划 328

农业机械化规划 328

田间灌排系统规划 328

森林规划 329

草原规划 329

畜牧业规划 329

(三)交通运输规划 329

统一运输网 329

综合运输网 329

交通运输布局 330

铁路线布局 330

铁路网布局 330

铁路站布局 330

铁路选线 330

铁路公路运输分流 331

交通运输网规划 331

公路网布局 331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 331

公路等级 331

公路网规划 332

民航线路布局 332

航空港布局 332

岸线规划 332

港址选择 333

港口规划 333

港口总体规划 333

港口布局规划 333

内河航运规划 333

内河航道网规划 333

海上航线布局 334

铁路与水运运输分流 334

(四)旅游规划 334

旅游业 334

旅游产品 334

旅游线路 335

旅游业态 335

旅游规划 335

旅游业发展规划 336

旅游发展规划 336

生态旅游规划 336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337

风景旅游地区区域规划 337

风景名胜区规划 337

乡村旅游规划 337

城市旅游规划 338

跨大行政区域旅游规划 338

旅游总体规划 338

旅游区总体规划 338

旅游景观规划 339

旅游景观区规划 339

概念性旅游规划 339

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39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340

旅游地用地规划 340

旅游开发建设规划 340

旅游专项规划 340

旅游客源市场 340

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340

生态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340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341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341

旅游康娱设施规划 341

旅游人力资源规划 341

生态旅游产品规划 341

五、资源规划 341

(一)资源 341

资源 341

自然资源 341

恒定性资源 342

可更新资源 342

不可更新资源 342

可循环资源 342

耗竭性资源 342

潜在资源 342

资源规划 343

资源承载力 343

资源安全 343

国家资源安全 343

自然资源保护规划 343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344

土地资源 344

土地资源分类 344

土地质量分级 344

中国土地质量分级 344

土地结构 345

递变型土地结构 345

重复型土地结构 345

土地调查 346

土地规划 346

土地整理 346

土地计划体系 346

土地计划 347

土地利用 347

土地利用规划 34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47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347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348

土地利用工程规划 348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 348

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49

城镇用地总体规划 349

主体功能区规划 349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350

水资源规划 350

水资源保护规划 350

地区水资源规划 350

专业水资源规划 350

现代水资源保护规划 351

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 35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 351

地下水水资源保护规划 351

水资源保护管理监测规划 351

水源地保护规划 351

河流水质规划 352

湖区水质规划 352

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352

流域规划 352

江河流域规划 353

长江流域规划 353

黄河流域规划 354

淮河流域规划 354

珠江流域规划 354

海河流域规划 355

辽河流域规划 355

松花江流域规划 356

钱塘江流域规划 356

闽江流域规划 356

中国内陆河流域规划 356

塔里木河流域规划 357

江河、湖泊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357

跨流域调水规划 357

中国跨流域调水工程 358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 358

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 358

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 359

中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 359

中国东北北水南调工程规划 360

水利规划 360

多目标水利规划 360

专业水利规划 361

地区水利规划 361

供水规划 362

城镇供水规划 362

水利渔业规划 362

灌溉规划 362

农田排水规划 362

水利工程规划 363

灌溉排水系统 363

排灌泵站工程规划 363

水库工程规划 363

山谷水库工程规划 363

平原水库工程规划 364

水能规划 364

水力发电规划 364

水电站工程规划 364

潮汐电站规划 365

河道整治工程规划 365

河道整治规划 365

人工河道规划 365

河口开发治理规划 365

小流域综合治理 366

水土保持规划 366

水运规划 366

(四)能源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367

能源空间结构 367

能源资源评价 367

能源预测 367

能源安全 367

能源工业布局 367

能源发展纲要 367

能源发展战略 367

能源规划 368

近期能源规划 368

中期能源规划 368

长期能源规划 368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368

城市能源规划 368

能源消耗强度 369

电力产业链 369

电力网 369

超高压输电 369

电网规划 369

矿产资源 370

矿产分类 370

矿产资源经济评价 370

矿产资源地域组合 370

矿产资源发展战略 371

矿产资源规划 371

矿产资源开发规划 371

矿产资源地区开发规划 371

矿产资源行业开发规划 372

国家规划矿区 372

六、环境规划 372

(一)环境问题 372

环境危机 372

环境问题 372

环境退化 372

环境污染 372

大气污染 372

水体污染 372

生活污染源 372

噪声污染 373

环境建设 373

环境标准 373

环境质量评价 373

环境质量指数 373

(二)环境规划 373

环境规划 373

环境功能区规划 373

景观规划 374

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 374

污染控制规划 374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375

土壤环境规划 375

水环境规划 375

水质规划 376

水污染控制规划 376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376

河流排污口污染物削减量规划 376

噪声控制规划 377

工业区污染控制规划 377

城市污染控制规划 377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377

城市环境规划 377

区域环境规划 377

农村环境规划 378

乡镇环境规划 378

绿化规划 378

七、生态与灾害防治规划 378

(一)生态规划 378

1.生态问题 378

生态风险评价 378

生态破坏 378

生态入侵 378

生态危机 378

生物入侵 379

退化生态系统 379

2.生态建设 379

生态适宜性分析 379

生态建设 379

生物安全 379

生态恢复 379

3.生态规划 379

生态环境规划 379

景观生态规划 380

生态布局规划 380

共轭生态规划 380

区域生态规划 380

城市生态规划 380

中国“三北”防护林建设总体规划 380

护田林带规划 381

农田防护林 381

(二)灾害防治规划 381

灾后重建规划 381

防洪规划 381

除涝规划 382

城市防灾规划 382

八、海洋规划 383

海域使用管理 383

海洋战略 383

海洋规划 383

海洋空间规划 383

海洋开发规划 384

海洋开发利用规划 384

海岸线区域利用规划 385

海岸带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385

海岸带管理规划 385

海洋布局规划 385

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 385

公海开发及布局规划 385

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38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