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金融担保法律实务
金融担保法律实务

金融担保法律实务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先丛,陈正川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492718X
  • 页数:50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以“防范风险和维护担保债权”为原则,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结合法院审判实务和金融业务操作要求,对于金融担保实务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其风险防范等问题,研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和思路,既有一般法学理论的基本分析,又有对众多典型案例的研究探讨。
《金融担保法律实务》目录

第一章 保证 1

第一节 保证人的主体资格 1

一、概述 1

(一)保证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2

(二)保证人的代为清偿债务能力 3

二、自然人的保证主体资格 5

三、企业法人的保证主体资格 10

(一)企业法人的行为能力 10

(二)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内部职能部门的保证主体资格 13

(三)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责任 23

四、国家机关的保证主体资格 29

(一)国家机关的性质、职责及资金来源 29

(三)国家机关能否提供财产担保 30

(二)国家机关能否担任保证人 30

(四)国家机关承担民事责任的性质 31

(五)国家机关承担损失的范围 33

(六)国家机关承担责任的财产限制 33

五、公益性法人的保证主体资格 36

(一)公益性组织能否担任保证人 36

(二)以公益为目的的非法人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能否担任保证人 37

(三)特殊公益法人的保证人主体资格 37

(四)公益法人能否提供其他形式的担保 38

(五)非公益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的保证人主体资格 39

(六)公益法人担任保证人如何承担责任 39

六、其他组织的保证人主体资格 41

第二节 保证方式 43

一、保证方式的概念及其演变 43

(一)一般保证 45

二、两种保证方式的特征及其区别 45

(二)连带责任保证 47

(三)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的异同 48

三、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推定及处理 49

第三节 最高额保证 56

一、最高额保证的特点 57

二、最高额保证与普通保证的区别 58

三、最高额保证的保证人责任 58

第四节 保证期间 58

一、概述 58

二、保证期间的种类 60

(一)一般保证期间和连带责任保证期间 60

(二)约定保证期间与推定保证期间 61

三、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关系 68

四、合同无效对保证期间的影响 74

五、最高额保证的保证期间的确定 77

第五节 保证合同的形式及无效保证合同的认定与处理 79

一、 保证合同的形式 79

二、无效保证合同的认定和处理 80

(一)主合同无效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处理 81

(二)保证合同自身无效的认定与处理 85

三、借新还旧对保证合同效力的影响 102

(一)概述 102

(二)借新还旧及其合同效力的认定 105

第六节 保证人的抗辩权 109

一、概述 109

二、属于主债务人的抗辩权 110

(一)撤销抗辩权 110

(五)不安履行抗辩权 111

(四)同时履行抗辩权 111

(二)时效抗辩权 111

(三)抵销抗辩权 111

三、专属于保证人的抗辩权 112

(一)合同无效的抗辩权 112

(二)保证期间抗辩权 113

(三)一般保证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114

(四)主合同变更保证人的抗辩权 117

(五)借款人单方违约时保证人的抗辩权 122

(六)借新还旧保证人的抗辩权 125

(七)保证人对物的担保的抗辩权 127

(八)物的担保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担保物灭失对保证人责任的影响 132

第七节 企业改制后的保证责任 134

一、概述 134

三、企业分立时的保证人责任 136

二、企业兼并(合并)时的保证人责任 136

四、企业破产时的保证人责任和权利 137

(一)债务人破产时保证人的责任 137

(二)保证人的预先追偿权 137

(三)保证人的通告抗辩权 138

第二章 抵押 150

第一节 抵押合同 150

一、抵押合同当事人 150

(一)抵押权人的条件 150

(二)抵押人的条件 151

二、抵押合同的形式 156

三、抵押合同的签订 158

四、抵押期间 161

一、概述 168

第二节 抵押登记 168

二、抵押合同与抵押权 169

三、抵押登记的效力 170

(一)抵押登记效力立法例考察 170

(二)我国法律关于抵押登记效力的立法原则 171

(三)未登记抵押权的效力 172

四、《担保法》第四十三条“第三人”的范围 173

五、抵押登记机关 174

(一)抵押登记的性质及抵押登记部门 174

(二)抵押登记部门的审查权 177

(三)登记机关的损害赔偿责任 178

第三节 最高额抵押 186

一、最高额抵押与一般抵押的区别 186

二、最高额抵押担保范围的认定 190

第四节 抵押权的实现 191

一、抵押权实现的先决条件 191

二、抵押权实现的方式 192

(一)折价 192

(二)拍卖 193

(三)变卖 195

三、流押契约的禁止性规定 196

四、抵押物不足以清偿债权的处理 199

(一)同一财产多个抵押权的处理 199

(二)同一财产上并存数个担保物权的处理 199

第五节 有关抵押的其他法律问题 201

一、概述 201

二、浮动抵押 202

(一)浮动抵押的法律特征 202

(二)世界各国对浮动抵押的法律规定 203

(三)浮动抵押的利弊分析 204

(四)浮动抵押制度与我国现行担保法律规定 205

(五)建立浮动抵押担保制度的立法建议 207

三、共同抵押 208

(一)概述 208

(二)共同抵押的种类 208

(三)共同抵押与财团抵押的关系 209

(四)共同抵押的登记 209

(五)共同抵押的效力 209

四、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 211

(一)概述 211

(二)物上代位的成立的条件 212

五、 重复抵押 215

(一)概述 215

(二)重复抵押的效力认定 216

六、在建工程抵押 218

(一)概述 218

(二)在建工程抵押的条件 219

七、预售商品房抵押(按揭或楼花) 222

(一)概述 222

(二)预售商品房的抵押登记 223

八、船舶抵押 227

(一)概述 227

(二)船舶抵押权的法律特征 228

(三)船舶抵押登记 231

九、农村村民房屋抵押 236

十、教育医疗设施抵押 237

二、质押与抵押的区别 239

一、概述 239

第一节 质押与抵押、留置的区别 239

第三章 质押 239

三、质押与留置的区别 240

第二节 质物的范围和出质登记 241

一、质物的范围 241

(一)动产质物 241

(二)权利质的范围 242

二、出质登记 244

第三节 证券债权质押 246

一、存款单质押 246

(一)概述 246

(二)单位定期存单的开立 248

(三)存单的核押及挂失 250

(四)存单质权的实现 250

(一)可质押票据的种类 253

二、票据质押 253

(二)票据质押背书 255

(三)票据质押关系的解除 256

三、债券质押 257

四、仓单和提单质押 258

第四节 股权质押 262

一、股份与股票 262

二、股权出质 263

三、股份质权的效力 265

第五节 知识产权质押 271

一、概述 271

二、知识产权质押合同的登记及生效 272

三、出质知识产权的转让限制 273

二、不动产收益权质押 275

第六节 其他权利质押 275

一、 概述 275

三、普通债权质押 277

第四章 其他金融业务担保 282

第一节 票据保证 282

一、 概述 282

二、票据保证与一般民事保证的异同点 285

(一)票据保证与一般民事保证的相同点 286

(二)票据保证与一般民事保证的不同点 286

三、票据保证的格式要求 290

四、票据保证的保证人资格 291

第二节 信用证结算担保 300

一、概述 300

(一)信用证的概念、特征 300

(二)打包放款 301

(三)出口押汇 302

二、开证保证金 302

(一)概述 302

(二)不得扣划或应当解除冻结开证保证金的情形 303

(三)可以扣划开证保证金的情形 303

三、信用证结算担保应当注意的问题 303

第三节 银行对外担保 304

一、概述 304

二、对外担保的担保人资格 306

三、对外担保的审批管理 306

四、见索即付银行保函 306

(一)保函的概念及种类 306

(二)见索即付银行保函 308

(一)备用信用证的概念和性质 312

五、备用信用证 312

(二)开证行的权利保障问题 313

(三)开证行与受益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314

第四节 银行卡担保 314

一、概述 314

二、信用卡保证 316

(一)信用卡保证人担保范围的确定 317

(二)发卡银行过错责任的划分 319

第五节 留置和定金 324

一、留置 324

(一)留置的概念及特征 324

(二)留置权成立的要件 325

二、定金 329

(一)定金的概念及特征 329

(三)定金的种类 330

(二)定金的识别 330

(四)关于定金运用中的几个实践问题 333

附录 338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338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39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401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417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438

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456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469

八、贷款通则 486

本书参考资料 504

后记 507

返回顶部